農村俗語“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是什麼意思?

棒奔霸

農村的俗語"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光從字面上來看,根本看不出來是什麼意思。但是,只要你能夠理解"脖子長"指的意思,那麼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在這句農村俗語之中,"脖子長"指的是鵝。



鵝?大家是不是驚訝了,怎麼萬擔糧食也不養脖子長的鵝呢?這鵝到底是怎麼傷害到了農民的心,要得出這麼一句來呢?

這句俗語,整體的意思是即使家裡的糧食很多,藏有萬擔也不能夠去飼養鵝。因為,經過飼養鵝的農民發現,鵝的食量很大。一隻28日齡青年的鵝消化能力強、增重快,每天一隻鵝要補喂配合飼料100克~180克。另外,還需要放牧,像趕牛一樣,給它自己去吃青草,一天一隻鵝能夠吃青草3斤。由此可以見,鵝的食量驚人,估計可以跟一個人的食量相提並論了。那養一隻鵝就相當於養一個人,飼養10只就相當於飼養10個人。不說現在的家庭了,飼養起來需要大的投入,感覺吃力。放在古代,經濟條件落後,吃喝都成問題了,怎麼可能飼養得起鵝,所以,古人才感嘆而發出"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的感慨。



從這句俗語之中,我們足見能夠明白,為什麼現在農村養雞的多,養鴨的也不少,但是養鵝的卻不常見。我在我老家這邊,走過不少的鄉鎮,只在印象裡面,看見有一戶人家養鵝,鵝養的卻不多,也就三隻。當時,我就問養殖的人,為什麼不多養幾隻,他笑了笑,回答說"養不起"。我以為他跟我開玩笑,後來才知道,鵝食量太大,很多人都不願意飼養。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有關於《農村的俗語"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是什麼意思?》問題看法,大家覺得怎麼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本人觀點有疑問的,歡迎評論指正。


有點意思的事兒

農村俗語“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俗語有著非常源遠流長的歲月沉澱,都是農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規律等等,“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其實有養殖和做人兩個意思。

養殖

脖子長的家禽有哪些?最經典的就是鵝和鴨,以前糧食寶貴,養雞養鴨也得算好來,大家都知道,雞吃的少,鴨和鵝的食量是雞的四五倍,如果是搞養殖,在多的糧食,養鴨養鵝也是划不來的。與之對應的老話還有“家有萬擔糧,不養扁嘴王”。


像農人老家,這脖子長泛指帶毛的家禽,農人更認同這個,那這句話就容易理解了,因為有句老話告訴我們“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有異曲同工之妙,講的就是養殖雞、鴨、鵝,沒賣出去都不算錢,因為指不定就成群結隊的沒了。

做人

這句話和做人的聯繫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過只要你理解脖子長的意思,那就明白了,農人的老家,從小老人就告訴我們,做人要踏實,做事要勤快,千萬不要“腰長”“脖子長”。



啥意思?腰長的人幹不了重活,一做事就喊累,脖子長形容人喜歡左顧右盼,四處張望,都是形容一個人做事不專注,做事不努力,一個字“懶”,一個懶的人肯定是要敗家的,所以在多的糧食也不能養敗家的人。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句話在農人的問答中經常出現,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俗,說說你們那的意思吧


農人說民俗

親們:晚上好!

我來回答這句話的意思。

農村俗語“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是什麼意思?

這裡的“脖子長”一本義是指鵝,就是“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中描寫的鵝。而這種禽類,體大,生長快,多以稻穀餵食,食量很大,有點驚人。過去,糧食短缺,餵鵝有點因適食量過大,給家人生活帶來困難,造成人與鵝爭食的情況。所以,用“家有萬擔糧,不仰脖子長”來告誡人們,不要養鵝。二是借喻農村“懶漢”。比喻在幹活時吃不了苦,脖子仰的長長的。意思就是說,家有萬擔糧,也不養懶漢。

在現今時代,這句話仍有它積極意義的一面。就是家有萬擔糧,都不養懶漢。教育人們,即就是屯裡有再多的糧食,也要勇於吃苦,熱愛勞動,不斷積累財富。和俗語“死水怕芍舀”有異曲同工之意。

謝謝!再見!


凡塵觀生活

中國文化的確博大精深,富有內涵,一個道理可以藉助動物或者生活經驗講出來,以警示後人。

這句俗語“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還有一個說法,叫做“家有萬擔糧,不養扁嘴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鄉風西苑簡單談談。

1.何為“脖子長”“扁嘴王”?

農村的朋友肯定知道,哪種家禽脖子長,嘴扁平。沒錯,就是鴨子了。這句俗語的表面意思是說,家裡有萬擔糧(擔,是古時人們計量糧食的量詞),不養鴨子。

2.為何不養鴨子呢?

這是因為鴨子獨特的器官結構,鴨子是直腸,可以邊吃邊拉,進食量非常大。因此,飼養成本遠遠高於養雞。

諺語,不僅僅只是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還是一個人生哲理的提煉。

3.俗語蘊含的道理。

鴨子一天只知道吃,啥活不幹,還吃得非常多,這裡用來形容農村的懶漢。也就是說,家裡即使有萬擔糧,也不養懶漢。這告誡我們要勤勞肯吃苦,不能偷懶耍滑,無所事事,寅吃卯糧。

4.借鑑的意義。

單從諺語表面意思來講,不存在借鑑意義。因為鴨子進食量大,但肉質好,還能產蛋,所以經濟價值也大。我們應根據資金實力和地理環境,飼養一定規模的鴨子,增加新的家庭收入。

那麼,說到蘊含的道理,就非常值得學習了。當今社會,競爭巨大,我們更不能懈怠,養尊處優,過著吃喝玩樂的日子。我們應該要有目標,要有衝勁,為家人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


以上是鄉風西苑的回答,若有欠缺,敬請諒解。

鄉風西苑,關注三農問題,歡迎互動交流。

鄉風西苑

這句話非常好理解,其實可以這麼讀:家有萬擔糧,不養長脖子。之所以把“長脖子”改為倒裝句式“脖子長”,是因為要與前面的的“萬擔糧”做押韻。


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家有萬擔糧其實很好理解,家裡存糧很多,很豐富。這“脖子長”又是什麼東西呢?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雞鴨鵝這些家禽中,鵝子的脖子是最長的,那麼為什麼不養鵝子呢?鵝子怎麼在農村這麼不受歡迎呢?原來還有一個哭笑不得的原因,就是鵝子的食量很大,基本上一天吃掉的東西能夠餵養四、五隻雞那麼多,所以人們也就不愛養鵝子啦!


鵝子雖然食量大,但卻是看家護院的能手,被鵝子支配的恐懼現在還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記得小時候去隔壁家玩,隔壁大嬸就養了幾隻鵝,我去到她家的時候剛好鵝子在院子裡,我便自顧自地向前走,哪知這鵝子追著我伸長了脖子就衝我腿上來了一口!狠狠的,還擰了一下,當時就痛的我眼淚直打轉,鵝子還要來追我,我被鵝子追的滿院子跑。看著他們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我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去隔壁大嬸家玩了,大嬸後來還特意來看我,我一撩褲腿,都被鵝子擰青了。

看來這鵝子雖然吃得多,但還真有真本事呀!看家護院可是一點也不含糊呢!現在農村就有很多家庭家裡會養幾隻鵝子看家護院,一點不比土狗差,但是土狗的嗅覺和聽覺更加靈敏,這如果家裡同時有了鵝子和土狗,主人也能放心不少呢!


農家巷

簡單說是再有錢我不要養白吃白活的。

原話什麼意思呢?

農村的一些俗語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是民間智慧!脖子長是什麼呢?是鵝!農村三霸之首。三霸為狗,公雞,鵝!鵝有什麼壞處不能養呢?

首先,他吃的多,腸胃發達,一邊吃一邊拉。

其次,下蛋少,產蛋期只有6個月11月到次年5月。而且一年只產30-40枚。

再次,他攻擊性極強,誰都攻擊,特別是攻擊小孩,攻擊到了痛,沒攻擊到說不定小孩摔倒,摔死,很危險。


鬥戰聖魔Plus

農村把大白鵝叫“脖子長”,大鵝的食量特別大,在過去經濟不發達,糧食還比較短缺的時候,一般農家不養它,所以就有了“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的說法。

現在,隨著農村經濟發展,糧食已經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養殖家禽是經濟增收的一種手段。“家有萬擔糧,不養脖子長”的說法,已經很少講了。


老牛走天下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