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是怎樣改革梁山的?

修釋正心

要想了解宋江是如何改革梁山的,就要分清楚黑三郎進梁山之後,所經歷的幾個階段。

首先,當然是宋公明半推半就的發配期,有人可能會說,那時的宋江,並沒有入夥啊,怎麼就算是黑三郎進梁山的起點呢?



答案很簡單,宋江自打通風報信給晁蓋之後,其實,他已經與晁蓋一夥分不開了,因為,晁蓋、吳用所犯下的罪,可是劫皇糧,搶官響啊,這麼大的罪責,宋江又是一個官府的文員,他怎麼會不知道,所以,既然已經犯了合謀罪,那麼,自然,宋江也深知,早晚他是必上梁山的。

這裡還有一個小細節,當晁蓋吳用一夥,三番五次的勸宋江入夥,宋江最後的託辭,就是老父尚在家中,無人盡孝,那意思很明顯,老爹我得伺候走了。

這個時候,宋江對於梁山的影響,是幾乎微乎其微的,因為此時他只算是名聲入夥了。

之後,題反詩,劫法場,宋公明算是出了大名。隨後三打祝家莊,攻佔高唐州,大破連環馬,三山打青州,大鬧西華山,兵發北京城,等等一系列的戰役,可以說使得宋江的聲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此時的宋江,其實心裡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籌劃,儘管晁蓋還是梁山名義上的老大,但是,通過對戰將的提拔與調動,宋江其實已經將和自己比較近的,所謂的“親和派”,或者說是“親降派”,都提拔成了帶兵的將領,都有誰呢?



你像——花榮、朱仝、雷橫,親弟宋清,戴宗,李逵,吳用,呂方、郭勝;再有,就是有意親宋的秦明、黃信,呼延灼等等。另外,像清風山的燕順、王矮虎,扈三娘。揭陽鎮的李俊、李立、穆氏兄弟,張橫、張順,童威、童猛,薛永、侯健。等等,這些人經過大小數百 場的戰役,已經成為梁山不可或缺的領兵佔領,其總體的勢力,約佔梁山好漢的三分之一。可別小看了這三分之一,記住,這可是所謂的嫡系部隊啊!

梁山上面,除了宋江這一派系,像什麼三山派系(二龍山,少華山,桃花山),晁蓋原氏派系,以及各自為戰的逍遙派系,等等太多的小集團,而宋江一人就獨佔三分之一的勢力,其影響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自晁蓋天王含冤離世,盧俊義手擒史文恭,宋江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再之後,天罡地煞,一百單八將大排名,從此之後,梁山的發展方向,有了一個非常明顯的改變,草莽英雄們的俠義行徑,開始變得越來越具有目的性。

那就是以聚義暢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變成了忠君為國,大展宏圖,大興兵戈。



宋江真正的目的,在通過燕青,見到宋徽宗之後,終於徹底的暴露出來,一切的改革,一切的奪權,一切的藉口,都是為了重新受封降宋。

這便是宋江逐步改革梁山的整個過程。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



晁蓋幾番派人請宋江上山,宋江起初不願上梁山是因為梁山上還沒有自己的心腹,後來事敗殺了閻婆惜。一路逃到柴進莊園,做了孔明、孔亮的師傅,指導他們學習槍棒,後結識武松,與武松同時離開柴進莊園。宋江準備去投靠花容,在花知寨宋結識了王英、燕順、鄭天壽、黃信、秦明、呂方、郭盛、石勇加上花榮共九人,宋江讓他們上梁山,他現在在梁山已經有一定的實力了。



不久後宋江被擒發配江州,結識了戴宗、李逵、李立、李俊、童威、童猛、薛勇、穆春、穆弘、張衡、張順、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等人,現在他的心腹已經超過了晁蓋,可以明正言順的坐第二把交椅了。

上到梁山後,每逢戰事宋江就主動請纓,久而久之宋江在梁山的威望就超過晁蓋了,晁蓋為了建立自己的威望,不得不親自出兵曾頭市,最後中箭。晁蓋出兵之前就已經跟心腹談過招安的事,知道他們的心意,他也知道宋江上位以後必定會招安,所以他臨終前立下遺言誰捉住史文恭,誰就是梁山之主。他已經不想讓宋江做梁山之住了,可是宋江、吳用兩人都是耍心機的主,最後宋江奪得梁山之位。從此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一百零八將從新排位,各司其職,最終向朝廷招安。



曉天下歷史

上梁山以後頭一項改革是打出了旗號,替天行道,招募了不少好漢入夥,志向比晁蓋想的遠。無怪乎官衙出身,有文化水平。又好接濟。人稱及時雨。攻打貪官汙吏。震動朝廷。後晁蓋死後,又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不想佔山為匪,想給弟兄們找出路最後歸順朝廷。才能夠青史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