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安徽著名麵食——羊肉板面

帶你瞭解安徽著名麵食——羊肉板面

羊肉板面又稱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麵食代表之一。由於它起源於太和縣,加之又是在案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這個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變過。太和縣不大,但卻以製作各種小吃而讓人們熟知。太和板面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白的麵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顏色鮮豔,勾人食慾。

其臊子,一般以牛羊肉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種作料炒制而成。其做法是:精選肥瘦適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將乾紅辣椒入油中炸至焦黃,色味被收入油中時,撈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備用;將切好之肉丁入油,反覆煸炒,至肉塊定形後,將拍過的辣椒及精鹽等調味品適時放入,以文火煎掉肉中水分,待肉丁著色均勻呈棗紅色時,離火降溫。成品臊子精在工藝,巧在火候,香而不膩、辣而不辛、鹹而不澀,色如瑪瑙,晶瑩悅目,味道鮮美。這種臊子的一個奇特之處是保鮮期長,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經夏不腐,味道不變。

帶你瞭解安徽著名麵食——羊肉板面

其麵條製作取自當地盛產的優質小麥精粉,按比例用食鹽、水加以攪拌,和成麵糰,反覆揉搓,至筋道,再經過反覆揉條摔板,直至其觸摸如絲綢、手扯有拉力、提起似瀑布、板時噼啪作響即可。

這樣的麵條寬窄有致、均勻好看,二兩面,三根條,板拉扯直後可達四丈有餘。板後面條即入鍋、起碗,放幾根青菜,澆上臊子,真個是白麵條、綠菜葉、紅臊子,入口來"辣酥酥,香噴噴",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

臊子和板面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以至於人們如此評價:有其面而無其臊子,味不可口;有其臊子而無其面,便不成特色。

每每途徑板麵館的時候,板麵館裡就會散發出十里飄香的味道,讓您有種欲罷不能,不吃不成的感覺。

太和板面是美味,那面入口有嚼勁且不失面香,那麵湯入口濃厚香辣,讓人胃口大開,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毫不誇張的比喻下,到了狗肉滾三滾,神仙都站不穩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