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為什麼要拆二戰紀念碑?

渙量iMyy2912

這幾天在波蘭多個地方走訪,聽了很多關於波蘭人如何看待其幾個重要鄰居的故事,尤其是和二戰關係最直接的蘇聯(當然後來就認為俄羅斯是接任者)和德國的事情。

波蘭人中流行著這樣一個段子,大意是這樣的:為什麼熱愛和平的波蘭在歷史上卻戰火連綿,因為鄰居不怎麼樣。

就拿二戰來說,德國法西斯政權對波蘭發動襲擊,並就此拉開二戰的大幕,其實是事先和蘇聯進行了秘密“交易”,欲劃分波蘭,所以對另外一方的軍事侵略而坐視不管。這就給波蘭人形成了一種印象,就是德國侵略是侵略了,而且窮兇極惡,但它是明著來的,而蘇聯是暗地裡實施的軍事侵略和利益攫取,到底有多兇多惡到現在還是一筆糊塗賬。

這種情況下,波蘭人確實更多地選擇了與德國和解,而且雙方信任關係的重建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反倒是對於俄羅斯的芥蒂依然深重。

1970年,時任德國總理的勃蘭特在波蘭首都的驚世一跪雖然在德國國內甚至是世界範圍內都存有很大的爭議,但客觀上來說,這個下跪舉動對於德國緩解與當年受侵略國的關係、增進彼此間的信任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波蘭人來說,那種心理衝擊更為直接和深層。

相比而言,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在對於自己在二戰時期所犯下的罪行和所需承擔的責任則一直吞吞吐吐,雖然也公佈了一些歷史資料,並承認了包括卡廷事件在內的很多劣跡,但這些積極的措施所本應帶來的積極影響都因為其含含糊糊的態度以及很多時候的強勢做法被大多抵消掉了,甚至負面影響的累積多過積極影響。

也正因此,在波蘭,多數人心目的蘇聯和俄羅斯並不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者的角色,而是與當年的德國共謀共侵略的角色。


涵一

罌粟為誰而紅——二戰歐洲戰場質疑,波蘭得到的不是解放!

每年在5月和11月,很多加拿大人和西方人胸前佩戴著罌粟花,以紀念兩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罌粟花據說是天堂裡的花,以此紀念戰爭中死於非命者,應該是很恰當的。

很多人對二戰的歐洲戰場一無所知,他們的“歷史事實”僅來自於好萊塢電影。

二戰絕不像戰後渲染的那樣涇渭分明:德國是惡魔,盟國是天使。

二戰的結局對西方乃至世界是一場災難。

德國投降後,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會議上,丘吉爾私下嘀咕:“Did we kill a wrong pig?”(我們殺錯了豬?)意思是不該殺的被殺了,而該殺的沒殺——他指的是比納粹德國罪惡百倍的蘇聯。

其實,丘吉爾在戰前就知道斯大林和蘇聯是什麼東西。

但是他有著利益集團的使命,在決意把歐洲拖入戰爭後,他隨後竭盡全力把美國拖入戰爭,為此他興高采烈。

本來二戰是可以避免的,戰前可以避免,開戰後也有不少機會。

1941年5月10日,德國的三號人物海斯(Rudolf Hess)獨自駕機飛往蘇格蘭,試圖尋求和英國的和解。

但是丘吉爾居然把海斯關押了起來,一直到戰後,直到1987年死在獄中。

可見丘吉爾並不比希特勒更想要和平。

海斯直到最後也沒有被釋放,甚至假釋也沒有,這令人懷疑盟國害怕海斯會抖露出很多對其不利的信息。

當時的美國根本不想參與歐戰。

美國著名政治家、共和黨總統提名競爭者布坎南(Pat Buchanan)如是說:“參加二戰是美國的一個嚴重錯誤。”

他的2008年出版的著作更加清晰地闡述了他的觀點:結局極其惡劣,本來可以避免。

這結局是,東歐全部和中歐大部都劃入了蘇聯集權勢力範圍。

沙俄想做而沒做到的蘇聯做到了,整個西方的處境比二戰前更加危難。

戰後西方和蘇聯都把蘇聯在東線擊敗德國取而代之稱作“解放”,這實在是十分滑稽。

如果必要可以聽聽波羅的海三國的人對此如何看待。

蘇聯取德國而代之是一場更大的災難。

我在拉脫維亞的“被佔領博物館”所看到的是拉脫維亞人的看法,他們對蘇聯深惡痛絕,而德軍當時把蘇聯趕出拉脫維亞卻被看做是解放。

很多人一說起壞的榜樣,就會舉例納粹,而不提二戰中最為野蠻的蘇聯和日本。

但是如果你知道了二戰中各國軍隊的表現,也許會大吃一驚。

二戰中德國軍隊的紀律是最好的,對平民的騷擾最少。

在德國佔領區,平民基本上都沒有受到虐待。猶太人是一個例外,他們很多被遣送到集中營。

人們總喜歡用那個猶太女孩安妮(Ann Frank)的日記來證明納粹的罪行,但是,安妮不是被餓死或打死的,而是病死的。

當時德國人自己也吃不飽,集中營的狀況當然更糟,但是,安妮是病死的——她沒有受到強姦,也沒有受到毒打。

德國前總理科爾,他的太太深受德國人尊敬。

科爾太太曾經的遭遇也許不為中國人所知,因為好萊塢不會告訴你,而媒體也懶得告訴你。

科爾太太1945年才12歲,在德國被蘇聯佔領時,她和母親一起被蘇聯紅軍輪姦。

輪姦後她被蘇聯紅軍從樓上的窗戶扔了出去,還好沒有喪命,但是留下了殘疾,令她痛苦一生。

在德國東部被蘇聯佔領期間,有200萬德國婦女被蘇聯紅軍強姦。

這樣巨大的數字令人難以置信,但卻證據確鑿。

蘇聯紅軍在其佔領區對平民的暴行罄竹難書。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仁尼琴當時在東普魯士(德國曾經的東部疆域)作為炮兵服役,他記載了親眼所見的蘇聯紅軍把德國少女強姦致死的事實。

他當時極為痛苦,對這場戰爭的殘酷和對蘇軍的暴行極為不滿,這也影響了他日後的觀念。

幾位我認識的捷克人告訴我,蘇聯紅軍佔領捷克期間“強姦了所有的女孩子”。

蘇軍暴行的普遍存在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蘇聯在中國的暴行也如出一轍。

在蘇聯紅軍佔領東北期間,見到大姑娘就強姦。

我上大學期間,在哈爾濱兆麟公園參觀看到陳列著一位沒有事蹟的中共烈士。

我好奇就追問了這個問題,才知道這位軍官是在制止蘇聯紅軍強姦平民時被蘇軍擊斃的。

因此無法寫他的事蹟。

但是,這些罪惡在二戰後都被刻意隱瞞了。

隱瞞者不僅是蘇聯,西方也是同謀。

當時西方政治家面臨極大的道德質問:以這樣的代價打這樣的戰爭到底是為什麼?

就是為了讓一個更大的惡魔去取代納粹嗎?

這是西方無法面對的,於是他們必須替蘇聯隱瞞這段暴行。

蘇聯要把自己打扮成歐洲的“解放者”,而西方要把自己打扮成西歐的解放者。

儘管西方和蘇聯勢不兩立,但在這個事情上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於是彼此塗脂抹粉。

為了做到這點,必須要誇大德國的罪惡。

隨著蘇聯統治下的本國和東歐的情況急劇惡化,變本加厲抹黑德國也變得越來越必不可少。

“卡廷慘案”也被蘇聯用來栽贓德國。

這個事件不是德國造成的而是蘇聯一手操辦的。

卡廷在波蘭境內,德國和蘇聯幾乎同時進攻並瓜分了波蘭。

德國對波蘭的戰役傷亡很大,但是德軍沒有因此用屠殺報復波蘭,而蘇聯傷亡要小得多,但卻把波蘭軍隊中的軍官2萬人集中起來,把他們趕進了卡廷的森林深處全部射殺。

後有美國情報人員向美國總統通報這個事件,指出是蘇聯乾的。

但是出於要利用蘇聯對付德國,美國和英國都選擇了掩蓋真相,把這個慘案栽贓到了德國頭上。

德國戰後只能逆來順受,不予爭辯。

但是歷史學家對此質疑愈演愈烈。

在戈爾巴喬夫時代,他終於看到了這個事件的檔案。

戈爾巴喬夫回憶當時的感覺:我的頭髮和汗毛都樹立起來,脊椎發冷,居然這才是事實。

戈氏是一位真正的男兒,一位對歷史和人類負責任的人。

他要求立即通知波蘭方面。

至此,卡廷慘案才得以還原真相。

盟軍為了凸顯自己的正義,於是就說解放了很多“死亡集中營”。

後來發現,西歐境內的德國集中營都不是“死亡集中營”而只是用來關人的,蘇聯聲稱他們解放的是“死亡集中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

造訪這個集中營,去之前有一大堆困惑,去後困惑更甚。

作者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門口,這就是一再在電視電影和紀錄片上出現的大門,大門上寫的是“勞動使你自由”。

在集中營的造訪中,我發現幾個無法用邏輯解釋的事實。

其一,蘇聯反攻時,德軍從奧斯維辛撤退,奇怪的是德軍是帶著囚徒撤退的。

由於囚徒行動緩慢,造成了德軍的更多傷亡。

這說明德國沒有屠殺這些囚徒的意向,否則殺光快跑,何其簡單?

其二,集中營邊緣處有三座巨大的圓形建築,看了說明才知道這些是未完成的汙水處理系統。

二戰後期奧斯維辛集中營人滿為患,不僅有猶太人還有戰俘,人多了汙水處理不夠用,德國就開始建造這些汙水處理中心。

但是沒等完工二戰就結束了。

如果這只是一個用來殺人的集中營,還用得著這些嗎?

奧斯維辛集中營撤退時,德軍帶著囚徒撤退的示意圖。作者攝於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三個巨大的圓形汙水處理中心,沒有建成,二戰就結束了。

德軍當時把不少戰俘撤回了西部,甚至到了柏林。

但是他們沒有屠殺這些戰俘,在柏林失守時,德軍沒法維持戰俘營的管理而釋放了他們,而這些蘇聯戰俘成了日後強姦德國婦女的“主力軍”之一。

後來發現,二戰最殘忍的集中營是蘇聯支持下由一個叫Morel的波蘭猶太人設置和管理的集中營,其殘忍程度令歷史學家這樣說:“和Morel的集中營相比,納粹的集中營就像是夏令營了。”

Morel的集中營針對的是手無寸鐵的普通德國平民,包括婦女和兒童。

他們用殘忍的方式強姦女人,包括小女孩;用殘忍的方式屠殺德國平民。

這個Morel後來逃到了以色列,以躲避波蘭方面對其的戰犯起訴。

以色列仗著西方對此的心虛和忌諱,至今對波蘭引渡Morel的要求置若罔聞。

以色列的卑劣立場可以理解,一旦Morel被起訴,此人的罪行和審判就會廣為人知,以色列的無辜形象便會轟然倒塌。

反觀在德國佔領區和集中營,幾乎沒有一起強姦婦女的事件。

德國軍人具有普魯士軍人和容克貴族傳統,軍紀極其嚴明,對強姦更加不予容許。

二戰中軍紀最差的是蘇聯紅軍和日本皇軍,這兩支軍隊以殘忍和野蠻著稱。

而德國軍隊即便和英國軍隊比較也更加守紀律。

隆美爾日記記載了當時歐洲戰場和北非戰場實況。

日記中記錄了英軍中的非洲僱傭軍肢解德國戰俘的暴行,而德軍對此極為不恥。

蘇聯在強佔領土上的惡劣行徑比納粹德國絕對有過之無不及,戰勝國中只有蘇聯佔領著他國的大片領土,其侵吞了波蘭的領土,然後讓波蘭從德國劃過領土作為一部分補償。

康德的故鄉格尼斯堡位於今天立陶宛和波蘭之間,當時被蘇聯佔領,今天依舊被俄羅斯佔領,成為俄羅斯的一片飛地——加里寧格勒。

納粹德國時期,沒有多少普通的德國人逃離德國,而在蘇聯治下的二戰後的東德,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冒著生命危險逃離東德。

不少東德人為越過柏林牆逃往西德而被東德警方擊斃,以生命的代價逃離故鄉說明了什麼?

蘇聯治下的東德遠遠糟糕於納粹治下的德國。

拉脫維亞的“被佔領博物館”中陳列的展品記錄了這一悲慘的時期,拉脫維亞被蘇聯吞併,後在德國的幫助下襬脫蘇聯的統治,但是又被德國佔領,後來又被勝利的蘇聯再次佔領。

問及對比德國的佔領和蘇聯的佔領,拉脫維亞人心知肚明,但是不能明說,因為說德國比蘇聯要好得多是“政治上不正確”的。

當時德軍在進攻蘇聯的時候,每到一處都受到歡迎,比如在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等。

在進入這些地區時,德國統帥部收到前方的報告:這裡的當地人正在殺猶太人,我們如何應對?

前方要得到統帥部的指令才可以行動,結果統帥部給出的指令是“不予干預”。

見死不救,很不人道。

但這和下令屠殺截然不同。

二戰初期,德軍把蘇聯人趕出了波羅的海三國,圖為拉脫維亞平民歡迎德軍。作者攝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被佔領博物館”。

二戰中對整個戰爭和蘇聯唯一有洞察力的是美軍上將巴頓。

他當時認為蘇聯才是真正的敵人,而德國人是“Decent people”,他認為應該武裝已經肯定戰敗的德國去共同對付蘇聯,一直打到莫斯科。

當時西方是沒有再打下去的民意和政治決心了。

羅斯福根本不懂蘇聯,丘吉爾另有圖謀。

而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是一位和稀泥大師,正全力爭取登上美國總統寶座。

二戰歐洲戰場只好以西方的慘敗而結束——整個東歐和中歐都拱手相讓給蘇聯,這個結果比德國佔領歐洲要糟糕百倍。

巴頓對此極為不滿,當時他指揮的第三集團軍已經推進到距離布拉格不足100公里處,卻被艾森豪威爾下令停止前進,讓蘇聯接管布拉格。

巴頓氣得大罵這位他昔日的西點軍校老同學。

歷史證明巴頓是對的,艾森豪威爾此後在其有生之年目睹蘇聯在東歐的暴行和西方二戰後的步履艱難,追悔莫及。

小布什前幾年在位時發誓他絕不會學艾森豪威爾的軟弱和妥協從而“後悔一輩子”。

巴頓的憤怒導致他揚言要寫《我所知道的二戰》(The War as I Know),巴頓口無遮攔,其觀點和官方的大相徑庭。此書由於他的離奇車禍死亡而夭折。

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這本同名的書,但那是別人替巴頓整理出版的,裡面巴頓的觀點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枯燥的戰場記錄。

如果巴頓有幸完成此書,他必定痛斥盟軍的錯誤。盟軍的罪惡在二戰後被刻意隱瞞,比如盟軍進行的德累斯頓大轟炸,這是對平民的肆意屠殺。本來德累斯頓完全沒有軍事意義,而納粹德國當時已經沒有翻盤的可能。為什麼要在這樣的時刻對德累斯頓進行地毯式轟炸?轟炸中,每炸死一位德國成年男人(不是軍人),就要炸死5位婦女和兒童。當時的統計是25萬人死於轟炸,後來被英國和美國“輕描淡寫”成3萬。

戰後60年來納粹的檔案在蘇聯和美英的手中,但是他們都選擇了不予公開,怕的就是其中內容和他們宣傳的相悖。直到前幾年,這些文件才得以公開給歷史學家,從中居然找不到哪怕一條要屠殺某個族群的指令。按德國的系統,如果沒有書面指令,什麼都執行不下去。因此,這就意味著在歷史上沒有所謂系統的屠殺計劃。

儘管在納粹檔案裡沒有種族滅絕計劃,但是我們現在知道在二戰後期的確有另一個種族滅絕計劃,這不是德國設計的,而是美國猶太人摩根韜設計的“摩根韜計劃”。這個計劃如果實行,將毫無疑問餓死數千萬德國人,因此被稱作種族滅絕計劃。當時摩根韜是羅斯福當局的財政部長,位高權重。幸好接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沒有采納摩根韜計劃,而是採納了馬歇爾計劃——重建德國。

二戰有太多的疑問經不起質疑,於是,只好不許質疑。二戰的惡果之一是西方在戰後也陷入了“文字獄”:如果質疑“大屠殺”事件,在德國是刑事犯罪,在很多國家都是罪行。為什麼現在這個世界你可以質疑上帝,卻不可以質疑一個歷史事件?我們熱愛源於西方的自由平等博愛,正因如此,我們對這些西方社會中的逆流更加深惡痛絕。

蘇聯過去每年都要大張旗鼓紀念二戰的勝利。他們紀念的不是戰爭的教訓,而是他們以此得到的輝煌。

但是看看周圍國家和人民對蘇聯的態度,我們就知道其勝利只是意味著別人的痛苦。當蘇聯最終從這些東歐中歐國家撤出時當地人們興高采烈,足以說明當年所謂“解放”是何等名不副實。

又到了胸前佩戴紅罌粟的時候了,請你理解它的意義,不是為了昔日的勝負,而是為了曾經的悲劇,以及,為了我們直面歷史的勇氣。

天堂沒有假話,因此,天堂盛開紅罌粟。


aisweets

當英法蘇三國協商共同就蘇臺德問題與德磋商並希望前蘇聯陸地增兵進駐捷克邊境,蘇聯給出的答覆是我可以增援可能的戰場,但你們英法需要幫助我開通路上補給通路和行軍路線,而當時的行軍路線只有波蘭和匈牙利兩條,反觀匈牙利線路,不僅僅需要翻過山區,最重要的是匈牙利更加傾向於德國入侵前捷克斯洛伐克,而自己則南下與墨索里尼一同入侵南斯拉夫。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張伯倫夥同法國共同對話波蘭,並言稱假如不能在蘇臺德問題上波蘭與英法共同伸出援手,則如果德軍對波宣戰英法蘇三國也不會遠程軍事援助,並要求波蘭48小時內給出明確答覆並開放包括華沙在內的三條補給線路直通斯洛伐克並繞過匈牙利。

同時,偉大的斯大林同志也親自致電華沙表達力援捷克的重要性,關懷工人階級為主的捷克人民等等等等。

本在猶豫的波蘭人接到電話後立刻做出了反應,斷然拒絕了開放但澤口岸,開放通往斯洛伐克線路等要求,並說明: “波蘭曾經三次亡國,其中一次與現在有著驚人的相似,而這三次亡國都始作俑於這位東面的鄰居,德國人來了,我們只是喪失主權,這位鄰居來了,我們一定會再次被他們奪走靈魂”,隨機結束了毅然決然的結束了談判,並在同年擴大兵源徵收至四十餘個騎兵旅和二十餘個步兵師,其中近一半兵力立即被部署至包含明斯克在內的蘇波邊境。


儘管號稱歐洲第二陸軍強國的波蘭準備充足,德國仍然對其發出了“但澤or戰爭”的戰爭威脅,波蘭人在得知可能的戰爭後,明知德軍強大仍然以敵視的目光在波蘭東境部署重兵,直至德軍閃擊直奔波蘭首府華沙,波蘭人不得不抽回時刻提防前蘇聯變節的東線守軍大半兵力,但最終,手持戰刀,胯下駿馬的波蘭槍騎兵未能砍翻鋼鐵烈陽武裝到牙齒的第三帝國機械化部隊,華沙守軍緊隨敗軍向蘇聯邊境撤退,以求與東線守軍會師躲入東北叢林區進行繼續抵抗。

就在這時,1939年9月17日,蘇聯紅軍以明斯克為補給中心,突然對波宣戰,110個師武裝踏過邊境,成功夥同第三帝國完成波蘭最後一擊,並於次月得到並佔領了東波蘭!

這還遠沒有結束,1939年末,前蘇聯席捲東波蘭,約20萬無辜平民死於蘇軍蹂躪,其中14萬為婦女;約25萬波蘭軍隊被俘,其中軍官2.6萬人,東波蘭財物被洗劫一空,而此時被德軍佔領的東波蘭人民(除猶太人)卻在城市的馬路上打開啤酒桶由衷的歡迎著德國的帥小夥們。

最大的重點,1939年,前蘇聯偉大領導人決定,將之前所俘虜的25萬波蘭士兵由戰俘營遷出,以親蘇和反蘇為判別標準分類,親蘇者淪為底層勞工困累致死,反蘇者運往西伯利亞後再無音訊。

次年1940年,同一位那個大鬍子的領導人決定,將同樣被俘在押的波蘭2.6萬軍官打包處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蘇聯紅軍將軍官用卡車分三批運往一處叫卡廷的深山老林,就地槍決近10000名波蘭軍官,並用浮土掩埋,其餘均死於戰俘營。

直至戰爭結束,直至德國無條件投降,直至蘇聯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喝酒吃肉,蘇聯都沒有將東波蘭歸還波蘭政府,而永久的成為了蘇聯的一部分。

基於以上,波蘭人對德國的仇恨僅僅是皮肉,而對蘇聯,則是痛至骨髓的仇恨,我們的南京大屠殺鬼子殘害我30萬同胞,而對波蘭人來說,同樣的時限裡他們作為同盟國一方卻被同樣為二戰戰勝國一方屠宰、蹂躪、虐待、活埋共計四十餘萬,所以,華沙的二戰紀念碑,對於波蘭人來說,不僅僅是對波蘭自己的嘲諷,更是對仇恨的刻骨,每一天都在提醒他們自己80年前所發生的一切!



(注:卡廷森林事件已在20世紀末被蘇聯當局證實確實是自己所為,而在此前的50年當中始終一口否認,如此做派……哎)


秋o梨海棠

波蘭野心勃勃一直是個特點,在復國後一直有恢復波蘭立陶宛聯邦時代的國土,自從其獨立就先對蘇俄發動了侵略,如果不是維斯瓦河上圖哈切夫斯基眼高手低,波蘭第二共和國也很早就沒有了。在此之後波蘭似乎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因此而愈加驕橫,在東北方向用類似九一八的方式從立陶宛手中奪取了維爾紐斯,在南方在慕尼黑會議期間對捷克斯洛伐克背後下刀攫取了切欣地區。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屈服,而在波蘭的西部方向上,波蘭一度有聯合法國對德發動預防性戰爭徹底解除魏瑪共和國武裝的計劃,在這個計劃裡波蘭人希望將德國肢解成法波之間的緩衝國,這已經是直接威脅德國自身的存亡了。

在當時一些德國人眼裡,波蘭這個國家霸佔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是宿敵法國的走狗,而且還隨時準備撲上來撕咬自己。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把周圍一圈得罪了個遍,而且毫無自知之明,拿他開刀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蘇聯人也有類似的看法,這就不難理解波蘭的一戰、二戰歷史了以及波蘭對二戰紀念碑的看法。

雖然在華沙的二戰紀念碑很多,但這段歷史對波蘭人而言是複雜的心情,蘇聯和德國輪番瓜分波蘭,就像兩個巨人之間的緩衝地帶,那麼紀念碑到底紀念誰,這就是一個心態問題了。蘇聯和德國與其說解放了波蘭,不如說輪番摧毀了波蘭,愛恨交加,紀念碑存在的意義就沒有了。


軍情瞭望臺

波蘭在二戰時期,軍事實力遠遜於德國和蘇聯,波蘭這個國家歷史上曾經兩次被滅國,一戰結束後靠著對戰敗的德國趁火打劫,成功復國,但是埋下了德國的戰爭仇恨;武裝干涉蘇俄十月革命,故意殘殺紅軍戰士4萬餘人,使得蘇波積怨更深;對外採取霸權措施,得罪了東南歐諸國。

與英法結盟,卻又頻頻出爾反爾,正所謂不作死就不會死,希特勒上臺後,本不想直接滅亡波蘭,而是想通過讓波蘭退還一戰期間佔領的領土,扶持波蘭現政府,希望波蘭能夠成為德國遏制蘇聯的一枚釘子,而英法蘇三國則希望與波蘭結盟抵抗德國,在德國吞併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期間,趁火打劫,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面對蘇聯的示好,波蘭無動於中,並同英法秘密結盟,夾擊德國。



希特勒得到情報後,惱羞成怒,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面對德國裝甲洪流的進攻,波蘭人手足無措,一個擁有3400萬人口,100萬軍隊的國家在短短一個月內迅速潰敗,而英法蘇三國並未實質性的對德國軍隊展開反擊,反觀蘇聯,對波蘭展開突襲,製造了震驚世人的“卡廷森林慘案”。

波蘭人面對二戰,他們的心情是複雜的,二戰的起點就是德國閃擊波蘭,因為自己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失誤,導致整個國家和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那個時代,面對周圍強國林立的情況,作為一個小國,波蘭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這是可悲的。只能隨著國際大趨勢隨波逐流,看不到自己的明天。之所以拆掉二戰紀念碑,此中滋味只有波蘭人自己知道。


勁舞蒼穹1220

這裡面牽涉到的是波蘭民族的感情!還有就是波蘭人民是否認同二戰時期他們是被蘇聯解放。我估計你到波蘭抓住一個波蘭人,問他是不是覺得蘇聯紅軍是他們的解放者!波蘭人估計會用一種很怪異的眼光看著你,認為你是瘋子或者是俄羅斯間諜。

那麼既然波蘭人完全不認同蘇聯紅軍解放了他們,甚至認為蘇聯紅軍比德國納粹還要可惡,那麼大家就可以認為波蘭人這種作為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伊朗人和伊拉克人肯定不會認為美國人對他們好,而且也不會有人去強迫他們承認,美國人對他們好,那麼大家就要理解波蘭人認為蘇聯對他們不好,而且他們也認為沒有任何人能強迫他們,逼著他們說蘇聯對他們很好。


帝國曆史觀察者

波蘭是歐洲甚至是世界上一個很“傳奇”的國家,數次被瓜分至亡國,後復國,又被滅國,又復國,復國後國土在盟友的幫助下反而越來越大,越來越好,實在是世界歷史所罕見!

1795年,波蘭被普魯士、沙俄、奧地利瓜分亡國。一戰後,出於打壓德國的目的,亡國超過100年的波蘭在英法的支持下復國,並且把德國的但澤走廊劃給波蘭,同時助波蘭搶了蘇聯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大片土地,波蘭一躍成為歐洲第七強國,這時候的波蘭儘管剛立國,可是很猛,狠狠的給剛成立的蘇聯下毒手,甚至活活餓死幾萬紅軍,所以,二戰傳波蘭騎兵揮刀砍坦克根本就是謠傳,一戰後,二戰初的波蘭都比中國強!

二戰時期,德國和蘇聯再次聯合瓜分了波蘭,這很好解釋,波蘭復國的土地來自德國和蘇聯,同時兩國對波蘭進行了血腥的報復。後來德國進攻蘇聯,波蘭國土全落德軍手裡,在二戰後期,蘇聯反攻德國,解放波蘭。

二戰結束,出於共產主義陣營關係,幸運的波蘭沒給蘇聯吞併,蘇聯用德國包括但澤走廊,東普魯士等地區交換了白俄羅斯、烏克蘭部分地區,於是波蘭擁有了長長的海岸線和工業成熟的地區,要知道換給蘇聯的土地都是搶蘇聯的,住的都是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算是蘇聯僑胞,波蘭人可不敢對這些人怎麼樣,同時波蘭可沒想過保得住這些土地,可是交換劃歸波蘭的德國土地上的德國人,波蘭人就不用客氣了,德國人也主動撤出了這些土地,所以說波蘭賺大了,蘇聯不但挽救了波蘭,還給了波蘭極大的好處,那時老一輩波蘭人還是感激蘇聯的,畢竟蘇聯的傷亡,德國人對波蘭人的屠殺就在眼前,所以,戰後波蘭的二戰紀念碑、紅軍紀念碑、列寧紀念碑有很多!


冷戰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俄羅斯一頭扎入西方懷抱,波蘭自然也投入西方懷抱了。西方國家一邊用“休克療法”摧毀俄羅斯工業,一邊拉攏東歐國家,一邊清算蘇聯,當俄羅斯醒悟的時候,波蘭等國已加入北約。俄羅斯內部對蘇聯殘餘勢力的清算,極大的影響了紅軍的威信。波蘭卡廷慘案真相更是讓波蘭從燃仇恨,同時隨著老一輩波蘭人去世,新一代波蘭人更親西方,更仇恨俄羅斯。隨著波蘭加入歐盟日益融入西方,俄羅斯對波蘭的影響力越來越小,北約東擴把北約跟俄羅斯的戰略爭奪點移到了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地區,俄羅斯對波蘭的威脅也日益減少,近期北約跟俄羅斯關係越來越緊張,波蘭這時候藉機清除與蘇聯有關的二戰紀念碑也算是一種投名狀吧!


愛歷史的豬

波蘭這個民族,怎麼說呢,對蘇也是殺了很多戰俘1921年波蘇簽訂 里加條約,波蘭殺害了45000蘇維埃戰俘。

當然戰鬥的民族不是吃素的,蘇德瓜分波蘭後,放了當兵的,把軍官全部殺死在卡廷森林,一報還一報吧,戰爭是殘酷的。不反省自己的罪行,還怪蘇聯,哎。

現在波蘭還敢加入北約,真的是作死,一打仗,波蘭就成最前線的炮灰。看來不長記性


清請情感

這還用問嗎?共產蘇聯和納粹德國從東西兩面入侵波蘭,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隨後又將二萬名被俘的波蘭軍官集體處死。戰爭後期波蘭不親共的抵抗力量在華沙起義,蘇聯為了搶地盤扶持它操控的政權,就讓近在咫尺的蘇軍見死不救,任由德軍殘殺波蘭人,最終華沙起義悲壯失敗。試問,世界上哪個國家要紀念侵略者的,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是波蘭人死敵。把那些狗屁紀念碑全部剷掉,讓那些侵略者成為孤魂野鬼,永不超生!


清泉126715497

這道題準確的說,應該是波蘭為什麼要拆紀念蘇聯勝利的二戰紀念碑。

其實,這是歐美“政治正確”走到極端的表現:

我反對你,我不僅反對現在的你,我還要反對過去的你,儘管過去幫了我們;

你是邪惡的,不僅是現在是邪惡的,過去也是邪惡的,將來還是邪惡的;

我不能因為你做的好事感謝你,因為這會使別人對你的仇恨降低。

歐美的的那一套理念,原本是冷戰時期心理戰的一種,但蘇聯轟然倒下後,這一套理念反倒把自己套住了。

“意識形態正確論”“原罪論”,就是波蘭拆的最終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