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是靠什麼成為省會的?

追憶的八零後

濟南成為省會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省會並不是說現在發現的好,就可以成為省會的。

首先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每個省會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省會要連接省內各個城市,在中心位置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濟南不處於大的地震帶,受到災害可能性低。


其次就是歷史文化因素:濟南有著4000多年曆史,以原歷城縣為基礎的城市區也有2500多年曆史,山東快書,呂劇都是從濟南推廣出去的。


再有就是軍事要素:濟南兩面山丘,兩面河流,形成易守難攻的地勢。歷史上依靠河流修建護城河,城牆更加增強了濟南的軍事防禦能力,靖難之變,北伐戰爭,解放戰爭,無不提現濟南的軍事價值。


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省會並不單單隻看經濟發展狀況。交通、環境、地勢、人文接在考慮範圍之內的。

1. 地理位置。省會既是這個省的中心,方便與其他城市的連接,又要便於與其他的省相交流,所以不會選在省與省之間相隔較遠的地方,所以青島沒能入選。再加上濟南不臨海,所以沒有水災隱患,也不在地震帶,地理位置較為安全。

2. 歷史文化因素。濟南作為齊魯文化發祥地歷史悠久,人文氣息濃厚,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是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

3. 軍事因素。濟南兩邊有山,另兩邊有河,關口是山區的谷地平原和渡口,地形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再加上黃河、小清河與一些山丘形成的阻隔,以及修建的護城河以及城牆,更是使濟南的防守易如反掌。在過去的戰爭中均是佔此優勢。


濰坊二哥

濟南成為省會是靠天時、地利。

天時,在1947年濟南解放時是山東最大的城市,雖然那時的青島比濟南繁華,但青島比濟南解放的晚,當時山東省委、省政府需要一個領導山東省的這麼一個地點,由於濟南的規模其它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

地利,濟南的位置靠山東的中西部,需要協調中西部發展,全國剛解放時東部沿海並不穩定,蔣介石的飛機有時會東部進行轟炸,也是為了省委機關的安全,種種因素決定了濟南為省會的必然。


平安向未來

濟南的戰略位置不論在歷史還是當今或末來在山東其它任何地市都不可比的!交通四通八達!氣候宜人!歷史長.在山東只有濟南所處的位置和歷史所決定的!其它地市是不可能做為省會的包括青島!


凡事至成

百年前,青島只是德國鬼子侵佔下的小漁村。2500年前,濟南就是齊國的重要邊城。史書記載:十有八年,公會齊侯於濼。假如不是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戰略地位重要,齊魯兩國元首不會在此逗留。秦漢以後的歷朝歷代中濟南都享有重要地位,故濟南之為省會是歷史的選擇和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