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車站在濟南人心中是怎樣的存在?

Dominattions

關於濟南老火車站在濟南人心中的地位,首先要知道濟南老火車站的歷史。

修建於1908年的濟南老火車站(津浦鐵路濟南站)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車站建築,歷時三年建成,是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

這一坐落於濟南的建築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座哥特式建築群車站。整座建築錯落有致、多姿多彩,既體現了自然和諧的中外文化交融之精髓,又彰顯了濟南這座城市莊重大方的形象特徵,成為昔日濟南的象徵。 

凡提起中國鐵路車站建築設計,必然要提到濟南站,歷史上的濟南站包括兩個:一個是1904年建成的膠濟鐵路濟南站,另一個是1911年建成的津浦鐵路濟南站。兩個火車站均有明顯的歐式風格,並融合了中外兩種不同文化風格的建築特色,共同見證了濟南這座享譽中外的“泉城”近現代發展與變遷的滄桑歲月。

因此,在很多老濟南人眼裡,濟南老火車站在濟南人眼中已然成為濟南對外的象徵,而在外界社會尤其是西方社會看來,濟南老火車站的標誌性意義要比濟南的千佛山和趵突泉大得多。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名氣,濟南老火車站多元融合的建築風格和有容乃大的氣質,使得濟南這座城市也有了這樣的人文精神。與此同時,在近現代的發展過程中,濟南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種城市氛圍和城市形象,也被冠以“最寬容的城市”,濟南老火車站以中西建築風格交融的獨特審美體現著這份融合與謙遜。

可惜的是,1992年,濟南老火車站被拆除。老火車站,也成了濟南人記憶的一部分。

2013年8月1日,濟南市舊城開發投資集團對外公佈,將投資15億元修建濟南火車站北廣場,其中包括復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車站以及行包房。

濟南老火車站重建的信息勾起了一代濟南人的記憶,也引起了一些建築界專家非議。“一蠢,再蠢。”山東省建築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直言,“原址已經破壞,建築材料與工藝也發生了變化,圖紙現在尚且沒有找到,建築風格並不是哥特式建築,而是日耳曼風格,怎麼可能恢復得原汁原味?”

對於是否重建老火車站,齊魯晚報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有讀者支持老火車站重建,但是又擔心重建會存在問題,是否會重蹈覆轍:“老火車站作為濟南代表性建築,應保留其原貌與特色。重建是有其價值和必然,只是在重建的時候慎重再慎重,廣場南邊的大樓有必要拆嗎?這是個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再有,不少人尤其是“老濟南”,更傾向於原址重建,只是建好就固定,可不要重蹈覆轍再拆了。”

但是,也有讀者回應:“別折騰了,就讓她沉澱在我們的記憶裡吧。”認為老火車站還是在記憶中更好,沒必要再重建了。

對於老火車站,濟南人的感情是複雜的,地位很高,可以說,有懷念,有驕傲,有時候希望它能再次出現,但又怕破壞老火車站在心中的印象,尤其是年齡大點的老濟南人。但是對於很多年輕的濟南人,還有從外地到濟南定居的新濟南人,老火車站,更是一種傳說,一個有些陌生的,令人有些嚮往的地標。


齊魯壹點

小時候從東北迴煙臺海陽老家,路過幾次濟南火車站,總是被它漂亮的的外表吸引,總會駐足看上一會,這時間母親總是會說一句,你喜歡就把你賣給濟南吧。當年聽說要拆濟南站的時間心裡暗暗祈禱,千萬別拆掉,你們換個位置重建就好。老天沒有接受我的祈禱。現在的我N次進岀濟南站,卻從沒有停下腳步好好的看過一眼濟南站,要說起現在的濟南站,我還真是想不起它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