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第一大將,但在這位大將面前,粟裕還只是一個小字輩

說起十位開國大將,恐怕大家最熟悉的都是戰功最高、軍事造詣最高的粟裕,還有陳賡、羅瑞卿、徐海東等人。

其實,在十位大將裡面,有一個人歲數最大、資歷最老,就是張雲逸。

粟裕是第一大將,但在這位大將面前,粟裕還只是一個小字輩

張雲逸大將授銜時已經63歲了,比第二大的徐海東大了8歲,甚至在所有開國將帥中,也只有朱老總比他大。而且,他還是十位大將裡唯一一個拿元帥工資的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資歷太牛了。

1892年,張雲逸出生於海南文昌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少年時考入廣東路軍校小學,接受了當時的革命進步思。

1909年,17歲的張雲逸就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隨後參加了廣州新軍起義,1911年參加了黃花崗起義和辛亥革命,之後又參加了護國討袁運動等一系列革命活動。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驚訝?要知道,這樣的經歷在我軍的高級將領中可是屈指可數的,甚至連朱老總都沒有他參加革命早。毛主席曾評價他“老成持重,威望頗高”。

有意思的是,當年張雲逸參加黃花崗起義時,因為他身材矮小,被派出去買菜,結果清軍沒有注意他,逃過了一劫。後來,張雲逸還幽默地說:“如果那時我不出去買菜,就將是‘黃花崗七十三烈士’了。”

粟裕是第一大將,但在這位大將面前,粟裕還只是一個小字輩

1926年,張雲逸參加了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4軍第25師少將參謀長,要知道,後來成為開國元帥的林彪,當時只是在他手下一個團裡當連長。同年10月,張雲逸加入了共產黨,並在第二年率部參加了南昌起義,其所在的國民革命軍25師就是南昌起義的主力部隊,可以說,張雲逸為人民軍隊的誕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隨後,張雲逸參加了百色起義、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任紅7軍軍長、中央軍委副參謀長、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張雲逸參加過同盟會、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等孫中山領導的一系列革命,這使得他跟很多國民黨元老都相識,當年他在大元帥府時,還跟蔣介石同為參謀。

這樣獨特的身份,讓很多國民黨政府官員都對他禮讓三分,因此他多次代表共產黨與國民黨進行談判,並受黨的派遣,在國民黨上層軍政人員中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毛主席就曾說過:“共產黨能對國民黨將領說話的人不多,張雲逸就是其一。”

粟裕是第一大將,但在這位大將面前,粟裕還只是一個小字輩

在張雲逸晚年時,兒子張光東有一次問他:“您當時在國民革命軍地位那麼高了,為什麼要捨棄掉來參加共產?”

張雲逸毫不猶豫地說:“我入黨時年齡已經很大,薪俸也相當高,我是為了解放勞動人民才來入黨的。”

建國後,張雲逸擔任了廣西省第一任省長,1952年後,由於身體原因逐漸脫離領導職務。毛主席非常關心張雲逸的身體狀況,曾三次寫信關注他的病況。

1974年11月19日,開國大將張雲逸走完了戎馬生涯的最後征程。

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了張雲逸追悼會,毛主席、朱老總、周總理都送了花圈,追悼會由葉劍英主持,高度評價了他的一生。

在新四軍時期和張雲逸搭檔的陳毅元帥說:“雲逸既是一個好主角,也是一個好配角。當主角時能集思廣益,從善如流;當配角時則主動配合,精誠合作。”而且,“有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