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百勝的“話題女王”董明珠 會離開汽車行業嗎?

百戰百勝的“話題女王”董明珠 會離開汽車行業嗎?

董明珠其人,可能單獨的說起她的名字,你不會在腦子裡有太多關聯的標籤。

可,江湖卻始終流傳著她的故事。

有著火爆脾氣的董明珠,記得《魯豫有約一日大咖行》跟訪董明珠的那一期,真正讓人見識到了什麼叫“鐵娘子”。

員工沒把車子準備好,董明珠對著眾人就是一頓吼,還放話:“不把你們撤了才怪”;和客人在在會議室合影時燈光出了點問題,她又是一頓火,甚至大喊:“能不能給點飯給老子吃啊”。在董明珠手下做事可謂是步步驚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讓她發火的原因都是員工沒把事情辦好。

除了脾氣火爆之外,董明珠在商業領域,其實是一直稱得上“話題女王”。

最近誰是A股明星,那無疑是格力電器。董明珠又一次摘得話題女王的桂冠!

4月25日晚,格力電器發佈了2017年年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482.9億元,同比增長36.92%;實現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44.87%,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利潤分配方案為: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轉增股本。

這是格力電器11年來首次不分紅!

為了做芯片,不惜去借500億!

總之,梳理這些信息之後,你會發現,董明珠帶領之下的格力,正在向多元化轉變。

而“話題女王”董明珠,之前的一大舉動,則是進軍汽車行業,還有王健林相幫。

我有一位業內資深的媒體兄長,鑑於我對他的極度信賴,因為他說過一句“就衝董明珠幹這事,我就覺得她能成”,就像王健林信任董明珠一樣。我終於整理了一下思緒,寫下了如下這些文字。

進軍汽車行業之後 董明珠的銀隆現在如何?

目前,格力的多元化正沿著橫向、縱向兩個方向發展。從橫向上看,格力從家用空調延伸至冰箱、廚房電器等白色家電和小家電,涵蓋格力、晶弘、大松三個品牌;同時從家用空調,延伸到商用和中央空調,包括光伏空調、能源互聯網;並提供智慧家庭的服務方案和技術方案,格力手機也是其中的一環。

從縱向上看,格力向製造業上游的智能裝備、工業製品和模具領域拓展。其中,僅智能裝備就涵蓋了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服務機器人等;模具包括了汽車模具、家電模具、高沖模具。

有一條關鍵信息,還有十多天,格力電器就將迎來決定董明珠能否連任董事長的換屆選舉。

銀隆主業:新能源客車

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以個人名義,聯合萬達集團、京東集團和中集集團等,共同投資了珠海銀隆。通過追加投資,董明珠當前已經成為珠海銀隆的最大單一股東。

百戰百勝的“話題女王”董明珠 會離開汽車行業嗎?

董明珠入股珠海銀隆一年有餘,銀隆挑戰不斷:創始人兼董事長“出走”,格力高管入駐;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和收緊,新能源汽車銷量嚴重下滑等。

“我根本沒有想過勝算和輸贏的問題。”董明珠曾毫不猶豫的回答過。

口號總是無用,現實總是殘忍,入股至今,最近的半年,銀隆處境有些艱辛。

電池訂單持續減少、部分產線停工,是河北銀隆這半年來所面臨的情況。而這背後,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減產、停工、裁員這都是外界最為普遍的說法。

據業內人士消息,河北銀隆近期出現了大面積減產,目前銀隆在成都等地產業園的工廠,也有工人放假的狀況。而在去年5月份,成都銀隆還在大規模招人,短短一年內,情況出現了變化。

最近,河北銀隆工廠的多個車間正在放假的員工接到通知,被要求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時間截止到5月31日。不能按時參加培訓的員工,將被默認離職。

這樣的行事風格,僅從我個人對於董明珠個人的瞭解,是符合她不按常理出牌思路的。

河北銀隆的電池生產車間一共有5個。而僅其中1個車間,這次就走了600多名員工。也就是說,剩下來的員工不足100人。而這些員工如果不能通過月底的考核,也將面臨“走人”。其它幾個車間的狀況也大致相同。

這就是目前銀隆面臨的困局,從去年底開始,銀隆的汽車訂單大規模減少,產量驟降。而且,在這半年裡,銀隆情況並未有好轉。

坐落在這個工業園區的河北銀隆、北方奧鈦、廣通汽車,它們均隸屬銀隆,互為上下游,相互支持著業務。

因為近期,廣通汽車銷路出現問題,訂單突然減少,這直接導致為其提供電池的河北銀隆也陷入產能過剩的狀態,積壓了大量庫存。

甚至傳出一種聲音,“汽車減產的非常厲害。汽車的部分生產線正在被拆,汽車生產線也有裁員和外調的情況,部分人員被調到了成都等園區。 ”

百戰百勝的“話題女王”董明珠 會離開汽車行業嗎?

為何如此 轉型?變革?

實際上,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都面對著這樣那樣原因不同,結果卻差不多的問題。

近期銀隆所面臨的減產、停工,與其備受爭議的核心技術難被市場認可有直接關係。

一直以來,銀隆的多項技術都受到爭議。其在電池領域所主攻的鈦酸鋰電池被外界認為能量密度低、價格高,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太大優勢。

拋開技術問題不談,在市場領域,銀隆目前生產的主要是純電動客車,採購對象大多為各地政府等。但一旦這一市場飽和,銀隆又沒有真正打開新的市場,其很容易陷入被動,出現減產。

比亞迪在這方面是怎麼做的呢?國內市場拓展的同時,比亞迪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就把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而另一方面,在合作模式上,銀隆大部分採用的是先向合作方交車,對方再分期分款。這種模式回款速度較慢,很容易讓公司出現資金缺口。

還是那句話,事情要從多方面考慮,困局如此,董明珠未必不清楚的知道。

百戰百勝的“話題女王”董明珠 會離開汽車行業嗎?

還是錢的問題

董明珠在投資銀隆之後,從管理、銷售到業務線,對銀隆進行了大規模改造。”

兩年前,董明珠為銀隆帶去了30億元的資本支持,隨後銀隆開始高速擴張,2017年以來,銀隆先後在約8個城市擴建或新建新能源產業園。

根據公開資料,銀隆已建成的只有珠海、石家莊、成都等幾個園區。就在銀隆大步擴張之時,銀隆被曝出被供應商討債等事件,而銀隆也被業內人士直指已出現資金缺口。

與此同時,銀隆的組織架構發生調整,多位格力系高層佔據了銀隆的重要崗位。

如今,魏銀倉已經不在擔任珠海銀隆董事長一職。珠海工商局最新的備案事項顯示,曾任珠海銀隆總裁的孫國華目前已經取代魏銀倉,成為珠海銀隆新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長。

當然,董明珠也在風口浪尖

在格力電器業績縮水、格力集團以及珠海市政府的不信任,董明珠依然堅持向新能源汽車行業擴展。在董明珠嘗試用格力電器的錢入股珠海銀隆之前,在小家電和手機方面進行了發展嘗試。

2017年9月,國資委控制的格力電器配置了一名執行總裁。這位格力電器新總裁,並非銷售出身而是負責研發的“技術男”。與此同時,珠海市政府又“空降”了一名黨委書記到格力電器。一接串的舉動使得臨近退休年齡的董明珠,感覺像是被格力集團拋棄、在格力電器內被架空了。

在銀隆方面,2017年7月以來,格力方面已有多名高層陸續進入珠海銀隆,在珠海銀隆中,董明珠有著很大的“話事權”,魏銀倉則逐步退出了管理。

別忘了,銀隆進入2018年以來,差不多一直站在風口浪尖上。

百戰百勝的“話題女王”董明珠 會離開汽車行業嗎?

2018年1月10日,珠海思齊員工在銀隆大門口打出討債條幅。據不完全統計,銀隆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超過10億元,其中部分供應商已經採取訴訟手段追討欠款。

在銀隆總部聚集索要欠款的是珠海思齊電動汽車設備公司。珠海思齊向媒體公佈的一份應收賬款統計顯示,與銀隆旗下的石家莊中博、珠海廣通、銀隆電器等多家公司簽訂了二十餘份供貨合同,供貨時間從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合同總金額約1.3億元,目前只收到貨款約5400萬元,欠款約為7600萬元。

小結: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回憶了一下,多次用了風口浪尖這個詞。

似乎,董明珠其人,從商至今,風口浪尖也是伴隨她最多的一個詞。

格力確實獲得了成功,在那個市場,你能想到幾個它的競爭者?海爾、美的?再多想想,實際上並不多。

但,汽車行業,中國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董明珠要面對的競爭和政策改變明顯是要更多更強的。

在董明珠進軍汽車行業之時,我們曾經做出過猜測,可能是先客車行業,之後進軍乘用車行業。

不過,以目前的現狀來看,若沒有新的合作方加入,新的大筆資金注入,新的支持,銀隆還會繼續處在困局中。

不知幾乎“百戰百勝”的董明珠是否為自己考慮過後路,如若汽車行業失敗,該如何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