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性愛機器人終將改變人性?

無論我們接受與否,性愛機器人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那些毫無知覺且令人毛骨悚然的類人體已經出現,並憑藉著越來越複雜的設計與功能滿足著用戶的生理與心理需求,甚至已經能夠與用戶調情、回應用戶的觸摸並模擬性行為過程。

AI性愛機器人終將改變人性?

圖:這些性愛玩偶能夠對人類的觸摸作出反應,並在被喚醒之後與用戶進行言語調情。

然而,這其中是否涉及新的性倫理問題?與人工智能玩偶發生關係是否屬於強姦行為?如果不是,那麼這類行為是否有可能引發現實生活中的強姦案件?我們又是否應當允許廠商生產兒童外觀的性愛機器人?

BBC3最新推出的紀錄片《性愛機器人與我們》,專門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其中James Young——一名28歲的義肢使用者——調查了這一已經在某些國家與地區開始蓬勃發展的新興行業。

但是,這些機器人也將帶來新的隱患——甚至有專家警告稱,它們的出現將給人性帶來徹底改變。

這些機器人如何工作?

來自巴塞羅那的性愛機器人設計師Sergei Santos正努力將價格合理的人工智能性愛玩偶推向主流市場。

與自己的妻子Maritza一道,他在自己的家中創造出逼真的性愛機器人。Sergei目前正專注於為機器人的“大腦”進行編程,而Maritza則負責設計傳感器功能。

這對夫妻最著名的作品為“Samantha”,這款全球最先進的性愛機器人之一售價高達2500英鎊(約合4565澳元)。

通過對臀部、胸部、嘴巴、胯部以及手部等敏感區域施加壓力,用戶可以喚醒機器人,而後利用類似Siri語音激活系統的軟件與其進行言語調情。

AI性愛機器人終將改變人性?

圖:在進行傳感器測試之前,性愛玩偶正在與用戶彼此互動。

還能夠對人類的觸摸作出積極回應,甚至能夠達到模擬高潮並檢測到男性用戶的射精活動。

他在採訪中表示,“我把製造與銷售工作外包出去。單憑一家工廠,我每個月就能輕鬆製造200套這樣的玩偶。”

他的妻子與母親對這樣的工作內容也並不反對。Maritza表示,“這只是我目前的工作內容——在我看來這並沒有什麼特別。我只希望傳感器能夠正常工作。”

隨著性愛機器人變得更具易用性及複雜度,專家們也在尋求新的賺錢方式。

身在利物浦的Sergei商業合作伙伴Arran Squire甚至建議將其出售給老年人。他在自己的情趣商店中接受採訪時表示,“居民們可以在自己的臥室裡擺上一個。”當然,他的店中也擺放著一款這種玩偶。

“大家可以共享這種玩偶,這樣的作法完全可行。畢竟這些玩偶非常衛生——所有部分都可以拆卸並進行清潔處理。”

不過我希望大家都能擁有自己的Samantha。如果人們擁有Samantha這樣一位伴侶加上性對象,那麼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會小得多。”

“我認為人們對這類產品的態度會越來越寬容,至少我希望如此。”

性愛機器人的潛在問題

在大多數情況下,機器人似乎是一種儘管成本較高,但卻方便快捷的性行為實現途徑。但專家們警告稱,它們的出現也可能“徹底改變人性”。

負責任機器人基金會的Noel Sharkey指出,“我們只是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利用這些東西實現自己的需求,卻沒有真正考慮過這一切將如何徹底改變人性。”

“有些人可能會將性愛機器人視為一種‘非常廉價’的性宣洩途徑,而且隨時隨地可以使用。”

他警告稱,這可能“剝奪用戶生活的實際意義”並把他們變成“活動的殭屍”。

Sergei本人則表示,他認為未來幾十年當中也許會有男性與性愛機器人結婚。

他在去年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們最初可能會把Samantha視為一種怪物。但隨著逐漸熟悉,他們將意識到這些機器人能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甚至成為人們兒子、孫子一代的生活伴侶。”

“需要強調的是,就在幾年之前,人們還將手機視為社會生活當中無足輕重的載體。但如今,如果沒有了智能手機,現代生活將無法延續。”

AI性愛機器人終將改變人性?

最近幾年以來,評論人士們也開始反對性愛機器人的存在,表示這是在放大這種類人體的順從性,並鼓勵人們物化女性的思維。

Sergei與Martiza作為相關成果的締造者,對此表示不必擔憂。

Maritza表示,“我們與很多女權主義者接觸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願與我們溝通。他們之所以拒絕交流,是因為我本身就是女人,這與他們抱持的這是一場‘男人對男人’的爭端相違背。”

但在另一方面,Sharkey曾強調稱在這一領域中最具爭議的實際是非法兒童機器人的出現。

在紀錄片中的一個場景中,Young看到了一位採訪對象的最新發明——這是一臺體格嬌小的機器人,且雙眼飽含淚水。

他向現居東京的發明者Hiroshi Ishiguro提問,“這款玩偶的定位是什麼?”

Ishiguro看起來不太自在,他表示“我們必須根據客戶的想象設置機器人的實際年齡。當然,我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

“但其中確實存在一些比較嬌小的感覺,例如與兒童相仿。”

Ishiguro指出,至少在日本,這些玩偶並不存在法律問題。但他同時補充稱,“我認為這個問題可能通過多種角度進行理解,所以我們目前只在日本境內銷售這款型號。”

但在澳大利亞及其它國家,擁有這類玩偶則屬於非法行為。

去年,來自珀斯的位父親被指控利用互聯網進口違禁兒童性玩偶,當局表示相關產品在設計上模擬了六歲女孩的形象。

對他提起的指控最多可能帶來十年有期徒刑以及最高45萬美元罰款。

AI性愛機器人終將改變人性?

圖:James Young在看到形似兒童的性愛妹妹時不禁大驚失色

但創造者辯解稱,他們實際上是在通過滿足客戶的願望提供公共服務。

在去年12月於倫敦召開的國際機器人愛與性大會上,比利時ULB大學的機器人哲學家Marc Behrendt提出了引發高度爭議的觀點,即兒童性玩偶有助於減少兒童遭受性侵犯的可能性。

他指出,“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種由電線、傳感器以及電機組成的複雜工程產品,並配備有基礎性人工智能大腦; 當然,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選擇將其視為一種象徵性的人體表現。”

“實際上,民間社會組織可以藉此幫助一些特定類型的戀童癖者克服或管理其在道德層面應受到譴責的犯罪活動。”

“男人才是最應該擔心的群體”

今年早些時候,一位美國科學家認為,男性最該擔心性愛機器人的興起。

Cathy O’Neil博士認為,相較於人類男性,未來女性更青睞機器人的趨勢“完全有可能”出現。

她在文章中寫道,“也許現在是時候進行一波認真思考了。女性就沒有男性那樣對性愛的期待了嗎?在這方面,每個人都擁有著一定程度的想法與願望。機器人不存在歧視,它們能夠給用戶提供真正貼心的服務。”

“我認為女性可能會被男性機器人所征服,並由此提高對性愛的要求與標準。這意味著,男性也許將完全失去對女性的吸引力。”

編譯整理:科技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