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買植保機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科技飛防

根據這幾年內參君對植保機的觀察,農民在購買植保機時最關心的問題有價格、補貼金額、使用效果和機器可靠性等。

1.先說價格和補貼


幾乎現在所有購買農機的人,第一個問題都是問價格和補貼,這說明農機現在還處於價格敏感時期。植保機作為農業機械的一種,自然也是如此。

現在植保機一般有自走式和牽引懸掛式以及無人植保機等種類,其中自走式、牽引式和懸掛式都明確列入中央財政預算的補貼。

植保無人機現在的補貼處於試點時期,全國只有六個地區選擇使用中央資金補貼。

2.使用效果很重要


現在正是春天,小麥開始統防統治,水稻也開始育秧插秧,不管是小麥噴藥還是稻田封閉,都需要植保機大顯身手了。

對於農民來說,植保機的好壞不光是價格便宜和有補貼,適用效果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植保機好不好,要看除草、除蟲效果,要看能否幫助糧食保證產量。

所以,現在的植保機一定要在混藥、霧化等基本功上下功夫,讓農民見到實際效果,不然再便宜也不會購買。

3.可靠性等也不可忽視


實際上可靠性也算是使用效果的一種,但更偏重機器本身而不是施藥效果。從農民的反饋來看,機器無故障,使用方便和舒適也很重要。

畢竟植保作業環境條件苛刻,特別是噴藥時一旦不小心,可能會產生藥物中毒現象。

機器可靠性高不壞,能保證作業的農時不被耽誤。 好的體驗也很重要,這是機手給的加分項,也需要關注。


農機內參

去年以來,植保機領域最熱的事莫過於無人植保機團體標準出臺(包括電動多旋翼和油動單旋翼),這就意味著無人植保機很快也將可能進入補貼的範疇,至此,植保市場擁有大田自走式植保機、果園專用植保機和無人植保機飛防作業等多類型植保機械。那麼這麼多種機械,農民到底該選用哪一種植保作業呢?選植保機最關心的問題應該是什麼呢?


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防效。植保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蟲防病,如果防效達不到的話,這植保機也算白買了。雖然防效很大程度跟藥物有關係,但是植保機的噴射密度和力度也會對防效產生較大的影響。

說到防效,不得不提植保機的功能性。有些植保機在田裡一季用三四遍遍就把病蟲害制服了,而有些噴七遍可能效果都不盡如人意。一些果園植保機配置的噴射方式有六噴、八噴甚至高射的,既可適用於矮化又可適應於喬化樹,這種功能多樣的植保機也會受到農民喜愛,對他們而言性價比高。 這就要提及價格對農民選購也很重要。適用於丘陵山區的果園植保機幾千到一萬多,無人機價格就略貴一籌,要兩三萬,適應於大田作物的植保機就比較貴了,十幾萬。尋常小農戶量力而行買個幾千到一萬的機具還是承受得起的,但是十幾萬的機具,防效尚未可知,在選購上農民就要好好考量了。

最後還有一點最容易被忽略卻特別重要:安全性。這點在無人機上尤其重要。因為無人機飛防效果比較好的區域多是丘陵山地或果園地形,在這些區域如果不能很好避障,無人機與其他物體相撞,造成作業機械的墜毀以及其他破壞,是需要警惕的。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們。農機合作社,服務最精英的農機經營者!


農機合作社

你說的植保機是指植保無人機吧,這兩年發展得很火,因為我國大田作物面積在15億畝左右,如果按照平均每畝用藥3次來計算,每年需要約45億畝次的施藥作業量,按照平均農藥價格估算的話,利益在600-900億元,是一塊很吸引人的行業,目前在國內真正擁有植保機防治病蟲害的人還不到2%,使用植保機的潛力很大。但植保機價格昂貴,且還需要經過培訓,培訓成本也高,後續還需要維護費用,所以普通個體農戶承擔不起。如果擁有大面積的農場,並且農民有能力購買植保機的話,最關心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防治成本是否能夠降低,且是否好用,二是防治效果是否比常規方法更好。傳統用噴霧器方法打藥,一般無法將藥液噴到作物葉片背面。但植保機就可以克服這一問題,因為飛過來打藥的時候,會帶來較強的向下壓的風力,在風力的作用下降將葉片吹翻,這樣藥液就可以噴到葉片上,效果比傳統施藥要好。此外,植保是通過個人操控鍵盤指導噴藥,經過一般培訓就能掌握技術。建議普通農民購買植保機要慎重,不要總是跟風,先計算一些成本和後續維護費用再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