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華晨宇:我的內心需要一個撕裂口

看《歌手2018》第十期的直播,在華晨宇唱完《假行僧》後,我淚崩了,心就像被鑿開了個洞,把我曾經所有隱蔽的情緒通通釋放出來。嚎啕大哭到凌晨1點後,腦袋在極度疲憊和混沌中,終於不受控制,倒在枕頭上,睡了過去。

  • 鹿鳴文苑投稿作者:七宣
《歌手》華晨宇:我的內心需要一個撕裂口

華晨宇

第二天清早,在意識還沒完全恢復時,模模糊糊從床上坐起來,臉上還留有昨晚斑駁的淚痕,我垂頭,在短暫發呆後開始瘋狂地亂想,想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絕望。怎麼也按捺不住,停不下來。然後在一片模糊的視線裡,我摸到一旁的手機,發信息給最好的朋友傾訴,拼命想去宣洩這種情緒。

華晨宇的這首《假行僧》,我在最初崩潰後的那兩天不敢再聽,總覺心臟像被什麼壓住,有一種難以呼吸的疼,像全身快被水淹沒後的那種絕望和窒息感。翻牆去油管視頻下寫評論,嘩啦啦寫了一堆,最後經朋友和網友們開導後才逐漸從歌裡情緒裡走出來。

華晨宇在談及創作的《假行僧》時說:“這首歌表現的是既渴望被愛,但是又害怕被愛的矛盾心情,可能我以前也屬於這一類人群。深知這種感覺。但後來我因為很多關愛走了出來,所以我希望用這種方式讓觀眾來看到這樣的一群人,努力去關愛他們”。

華晨宇從小父母就離異了,父親忙著賺錢,他從小就一個人守著一間空蕩蕩的房子,自己與自己玩,自己與自己對話,自己活在自己構建的世界裡。在學校被欺負不知道該怎麼辦,面對別人對他的好也不知該怎麼辦。

他坦白自己曾有輕微的自閉症,自己一個人能坐一天什麼都不幹就在那裡發呆,害怕鏡頭,害怕人群,說話永遠簡單幾個字,不太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

或許有時候,只有過相似經歷的人才會更加深刻明白歌曲裡的心情。

這段話讓我想起了《明日之子》裡趙天宇曾袒露自己有過想自殺的念頭,當時已經坐在了窗邊,正打算往下跳時,收音機傳來了華晨宇翻唱的一首《the kill》,趙天宇說自己聽不懂歌詞內容但感覺有一把刀在扎他,一刀一刀,把他原本麻木的心扎得很疼很疼,他突然覺得自己很難受,想回去哭一哭,於是從窗臺爬了下來。

就那麼一個從窗臺的轉身,就從死,邁向了生。

“我需要的是陪我發洩出心裡的垃圾負能量,我不需要情歌,我不想聽別人的故事,我只想找到一首能讓我發洩情緒的聲音陪我一起度過黑暗。”

當我的身邊空無一人時,當我對一切早已麻木不堪時,我需要有那麼一些嘶吼吶喊的嗓音,有那麼一些絕望痛苦的音律鑽進我的心裡,撕咬著,讓它重新恢復感知,重新有能力去感受這世界的煙火氣和人們的喜怒傷悲。

《歌手》華晨宇:我的內心需要一個撕裂口

節目採訪

一. 孤獨孕育的自我世界

開場,華晨宇赤腳上臺,一襲黑袍,坐在鍵盤旁邊,伴隨著第一個音符緩慢柔和唱到“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在“我是誰”時,他念白一般說了出來,你可以聽到他那拖長的喘息聲像在低聲問你,又或是在問他自己“我,是誰?”。

“假如你看我有點累/就請你給我倒碗水/假如你已經愛上我/就請你吻我的嘴”。這時,他用纖長白皙的手撫摸著唇瓣,面容既痴迷又有些瘋癲。那個模樣,讓我想起音樂劇裡的莎樂美,她抱著砍下來的約翰的頭,既有幾分痴迷又有幾分神志不清的癲狂。

我內心渴望有一個人愛我,用她的愛,她的唇,將我內心的空洞填滿。在唱完這後有一笑聲,像瘋子樣叫囂又陰森。那麼地突然,讓人意料不到,猛得一驚,卻將內容表達和之前瘋痴的表達推到了頂點。

“我有這雙腳我有這雙腿/我有這千山和萬水/我要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

初二那年,我看了一部電影——《沉默的羔羊》。裡面的一句臺詞——“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貪圖?從每天都看到的時候。”我當時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深層含義,直到,我看到了華晨宇的演繹,看到了這句歌詞。

我有這與生俱來的肉體為載體,有雙腳可以跨過千山和萬水,我看著這一切,我要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

我心裡有個洞,我貪圖你的關心,貪圖你的愛,想用你的愛來填滿它。我希望我所貪圖的東西能填滿我內心所缺的,但我不要恨,不要悔,不要悲,不要絕望,不要讓這個洞深得更加無底。

“要愛上我你就別怕後悔/總有一天我要遠走高飛/我不想留在一個地方/也不願有人跟隨”

在唱到這個“不”字時他加得無比得重,每一個字都唱得堅定有力,似有一種拋棄一切出走的決心。我望著他的演繹,突然就哭了。

我內心渴望著你的愛,卻又害怕你的太過接近,我怕這份愛會被磨滅殆盡,更怕到頭來鏡花水月一場空。愛上我你就別怕後悔,有時最後,我只想一個人,遠走高飛,奔跑於大地荒原,自由自在,沒有歡喜沒有傷悲,不知苦來,不知愁。

《歌手》華晨宇:我的內心需要一個撕裂口

華晨宇

二. 持續延長的累加

一段琴鍵聲,由緩慢加快,愈加地壓抑,加入一段旋律的歌唱,在輕的聲音中又摻雜有短的吶喊聲,一直反覆直到高聲拉長到頂峰。而那一聲長而高的吶喊似乎把心中所有堆積的負情緒釋放出來,“要愛上我你就別怕後悔/總有一天我要遠走高飛/我不想留在一個地方/也不願有人跟隨/我只想看到你長得美/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淚”。沙啞的聲音彷彿憎恨自己一般吼了出來。我孤獨,悲傷,我內心渴望你,但不敢去完全接近你,不敢接納你和你的愛。我既貪圖著,又害怕著。

三. 癲狂嘶吼的釋放與平靜

從平靜到癲狂,從正常到瘋魔,鍵盤聲越來越快,意識一步步被黑暗吞噬,就像我內心中最隱蔽的傷口,從那裡釋放出我的黑暗,不可收回,難以控制,越陷越深。精神被刺激地接近崩潰,聲音開始顫抖,我開始一點點撕裂嗓子般喊出來,開始撕裂我自己,撕裂圍繞在我身邊驅趕不走的黑暗。負面情緒爆發,崩塌,決堤。隨著最後那一聲最高的喊叫,心緒到達頂點,再也沒辦法進行下去,再也無法控制我的手。它重重砸在黑白琴鍵之間,敲出我最後沉重的雜音和我一起沉寂。

臺上的那個少年閉眼,雙手掩面,別人看不到他的臉,他也沒法去看到別人。

那個空間,那個時間,曾是我和你的曾經。這個世界只剩下了我,別人進不來,我亦出不去。

最後那個少年平靜下來,一手掩面,一手彈琴,唇瓣貼著話筒,又回到最初的“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我要人們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誰”。

誰?他輕聲吐出,綿長的聲音在感慨,在作著最後完美的收尾。

華晨宇把他的曾經撕裂,把過往解剖,把那些他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一起重新構成這首歌。而這樣的呈現也是為了一個溫柔的希望:“我希望人們能看到這些人,然後努力去關愛他們。”

正如他在彈奏完這樣一首歌后,站起來,面向觀眾卻是滿滿的笑容,似乎剛才那個掙扎崩潰的少年不是他。

我驚歎於他對自身內心的藝術表達,更驚歎他從黑暗中出來的那抹笑容。

音樂可以是一把利劍,創造一個撕裂口,讓我在恍惚深陷在生死邊緣時能夠讓我頓住,把我所有的委屈,不甘,矛盾,悲傷全被釋放,讓我在發洩掙扎後能看到一束光,或許不能完全治癒我,但也能溫暖著我一會,陪伴原本孤獨地我一個人去面對濤濤黑暗。

這個時候,世界是空的,人亦是空的。

《歌手》華晨宇:我的內心需要一個撕裂口

華晨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