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名法”真的是武則天發明的嗎?最早用於科舉是什麼時候?

高嵩Jey

亦文亦物談古蹟藝術:唐代武則天發明了糊名考試,防止作弊的好辦法?

1、唐代的進士制度

清代大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對“糊名”有專門論述,他的意思是:國家設立科舉本意是求賢,而如今(指清朝)則以防奸為主,唐朝初年禮部選人採用糊名制,武則天提出這方法也不合適,隨之廢除。顧先生的意思是說,武則天先是發明了糊名的方法,但並沒有長期施行,後來又把它廢除了。

事實上,唐代的科舉考試根本就不糊名。唐代科舉應考時考生的姓名、籍貫都不密封,豪強宗族子弟將自己平時詩文寫成卷軸,呈送給有聲望地位的人,求得更多的推薦,史稱“溫卷”,此舉頁加速了唐詩的繁榮,這是政治對文學的推動。

2、武則天取士改革

試卷的密封,在古代稱“糊名、彌封、封彌”,是為了防止科舉作弊。唐代初年的科舉是公開判卷,還要加上考生平時的聲望值,是一個綜合評判。《新唐書》載:武后以吏部選官多為不實,下令應試那天糊名,以暗考定人才的等級,考試判卷糊名的確自武則天開始。但是,要說明白的是:武則天的糊名是用在吏部考察官員上,並不是科舉選人才,那時候科舉歸禮部管,兩者不能混為一談,而且也是一時的試行,不久就作廢了。

3、宋代正式出現

科舉真正用糊名的方法,是在北宋。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先後出現了2次貢生投訴考試不公平的案子,宋太宗於是下令糊名考校,以分優劣。《宋史 選舉志》記載,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下令進士科禮部省試採用密封制,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詔令開封府國子監封彌、謄錄如禮部,自此不復有公卷(公開露名判卷)考試,科舉糊名成為宋代的長期國策,後世一直沿用。

換句話說:史料記載,武則天確實是第一位採用匿名考核的帝王,但是科舉制完全使用匿名考試,則是從北宋年間開始的。

關注【亦文亦物】,自駕實地考察,看更多山西頂級國保古建、古蹟藝術、經典人文知識。


亦文亦物

“糊名法”是武則天頒佈的,但糊名的方法卻是被創立於宋太宗時期。

武則天頒佈的“糊名法”主要是為了在科舉考試中,為公平起見。但是此法卻也沒有在科舉考試中大力實行。

糊名的方法是,宋太祖時期陳靖發明的,建議在科舉考試中採取糊名的方法,被宋太祖採納了。宋真宗年間,在省式中施行。

“今歲舉人頗以糊名考校為懼,然有藝者皆喜於盡公。”——宋真宗

而關於糊名辦法的施行,還有一個小故事。

北宋國子監學生鄭獬,在選拔國子監考試的時候,只得了第五,本來按照慣例,學生都會寫信國子監祭酒,以表示感謝。

但是鄭獬覺得自己只考了第五名,開始大發牢騷,寫信開始罵考官。並將國子監祭酒比作劣等的駑馬、擋路的頑石,而將自己比作千里馬、巨鰲。

這位國子監也來火了,暴跳如雷。在殿試的時候,恰好又是這位祭酒,祭酒為了報復鄭獬,想辦法讓他落榜,於是就在試卷裡面,挑出一份跟鄭獬字跡很像的試卷,然後直接淘汰。

因為採取糊名制度,考試結果出來後,鄭獬並沒有淘汰,被祭酒撕掉的試卷是另外人的,鄭獬反而成為了那一年的狀元。

這個故事就表明,糊名辦法的實行,對於科舉的公正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笑嘗歷史百態

“糊名法”最早見諸史料,記載中確實武則天時代發明的,也是那個時候開始運用於科舉。但是,最後普及運用卻是在宋朝。



“糊名法”既將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糊蓋起來,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更公平選拔人才。

但是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考生名字被糊住了無法分辨,就換了另一種作弊手法。那就是考官通過筆跡特點來辨認考生身份。這樣的漏洞弊端出現後,“眷錄法”應運而生。


“眷錄法”就是將考生的考卷統一由專人眷寫一邊,這樣就可以消除筆跡差異帶來的影響。

到了這一步,還沒有完。

鑽空子的人,又想出了新的辦法——在試卷中寫約定好的暗語。由於暗語是一個詞,屬於試卷的答題內容,眷錄無法甄別出來。而這一伎倆,防不勝防。

糊名法和眷錄法在今天我們的考試中還有沿用。試卷的密封線就是起到了糊名法的作用,答題卡的運用,除了電子批閱的高效率,也有一部分眷錄法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