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彈12噸的轟6K南海島礁起降再引外界關注

前幾天,空軍的轟6K型轟炸機,在南海島礁起降,引發外界強烈關注,被認為是國內掌控南海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大步,其實,轟6,是爺爺級別的轟炸機,乃西飛集團於1959年仿製友好國家的圖16轟炸機,有將近60年的歷史了,落後那是肯定的。

最大起飛重量75噸的飛機,最大載彈量為9噸,其實,那是隻是紙面上的數據,空軍從未掛載過9噸實彈起飛過轟6,一般只掛3噸,沒有錯就是這麼點,所以轟6有個重要指標叫“正常掛彈量3噸”。

載彈12噸的轟6K南海島礁起降再引外界關注

轟6K,是在轟6的基礎上研製的,最大的外觀變化,就是機頭由轟6的透明玻璃窗改成了與民航機類似的大機頭。

當然,看不見的是發動機換了,攻率增加了許多,所以飛得更遠了,由原轟6的5000餘公里,增加到了8000公里以上,一說將近9000公里,勉強稱得上是戰略轟炸機了,而轟6只是一架普通的中型轟炸機。

此外,發動機進氣道、尾部噴口、機內航電設備、操控系統、雷達系統、駕駛員座艙都重新進行了設計,除了外形和氣動佈局,轟6K稱得上是一架全新的轟炸機了。

載彈12噸的轟6K南海島礁起降再引外界關注

轟6K研發的背景,就是為了改變轟6飛不遠、載彈量少、看不遠的問題,滿足打擊島鏈外遠距離海上目標的急需,將其發展成一款對地、對海巡航導彈打擊載機。

外掛架上可掛載6枚重型對地對海打擊遠程巡航導彈,所以成了導彈攻擊載機,以一枚對地對海打擊遠程巡航導彈2噸計,轟6K載彈量最少為12噸,超過了轟6所謂的最大載彈量9噸。

載彈12噸的轟6K南海島礁起降再引外界關注

此外,機腹內尚能掛載一枚對地對海打擊巡航導彈,一架轟6K一次出動攜帶7枚對地對海打擊巡航導彈,以4架編隊出動,共攜28枚對地對海打擊巡航導導,足以對一支現代化的水面作戰艦艇編隊帶來致命的打擊。

但以轟6K擁有較大功率的發動機來推斷,掛載6枚巡航導彈後,轟6K依然有著載彈冗餘度,所以轟6K實際最大載彈量為15噸左右,加上其滿油航程和巡航導彈2500公里的打擊距離,轟6K已稱得上是一型戰略轟炸機了,難怪國內軍迷將其稱為“戰神”。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