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我们对孔子的形象都有哪些误会?

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几千年来我们对孔子形成的印象,基本上都来自于各种儒家的经典著作,或者历史文献中。在这些资料中都把孔子塑造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形象。高推圣境,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区,把孔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推崇的极高,仿佛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被后来的儒家学子当成了无可指摘的模板。

五四运动之后,孔子又仿佛变成了都人人可以过来踩一脚的形象,孔子的形象又被矮化了,矫枉过正。这些看法都是有很大问题的。

千百年来,我们对孔子的形象都有哪些误会?

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孔子的话来直接看看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一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意思是唐棣的花,飘飘摇摇的实在是太美了,我怎么能不思念呢?可惜就是离我太遥远了。

孔子听了这话,轻飘飘地甩给他这样一句话:“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意思就是还是不够思念罢了,否则怎么会觉得远呢?

还有鲁哀公问政于孔子:怎么把百姓管理的服服帖帖的?孔子说:“要用正直的人,不要把百姓当成傻子来愚弄。”《论语·为政》篇载: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我们其实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孔子其实也是个平常人,也会犯错,也会有喜怒哀乐。孔子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圣人。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古今中外,不同时间段对孔子的评价都是不同的,例如在欧洲早期,他们对孔子的认识和当时中国人的理解没什么差别,基本上是一个圣人、完人。有些人甚至还力图证明孔子这个圣人都是信仰上帝的,当然这纯属无稽之谈,但也能看出欧洲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千百年来,我们对孔子的形象都有哪些误会?

伏尔泰

到了欧洲的中期,出现了一些杂音,孟德斯鸠和黑格尔就认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所说的不过是一些人生的哲理,水平不高,甚至不能够称之为哲学。到了近现代,欧洲对孔子的认识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伏尔泰、歌德等,重新回到了对孔子的无限崇拜当中。

现在的欧洲对孔子的认识已经理性的多,但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产生争议不是他的伟大,而是他的地位。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思想比欧洲所有的哲学家加起来都要伟大的多;而另一派的学者则认为欧洲的文明也不差,至少我们有苏格拉底能和孔子一较高下。

千百年来,我们对孔子的形象都有哪些误会?

歌德

视角回到中国,中国人对孔子的感情就要复杂的多了。一方面,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价值观的形成都受到了孔子的影响;另一方面,自五四以来,孔子的地位起起伏伏,但最终也没回到。

这点从中国人对孔子的称呼就能看出来中国人对孔子认识逐渐改变的过程。在孔子的年代,孔子就被认为是道德的典范,鲁哀公就尊称孔子为“尼父”,等到汉朝“罢黜百家”之后,对孔子就成了“褒成宣尼公”,其后李朝历代都对孔子极为尊崇,在唐朝时,直接给孔子加上了王的称号,封为“文宣王”;到了明朝,最终确认孔子是天下所有人的老师,封号“至圣先师”。

五四后,人们对孔子不再尊重,人们称之为:“孔老二”。这其实令人很难过,这么多的中国人听了几句批判孔子的话,就当了真,拼命诋毁孔子。

孔子有什么错?他没有错。孔子不像宗教的神话中,能分开海水,也不能给人治病,不能死去七日再活过来。

孔子所讲述的就是生活中看起来平平常常的道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只是讲平凡人听得懂的话,做平凡人做的事的人,两千年来,却影响了一大批包括王阳明、曾国藩这样的人,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难得不值得我们一再深思么?

在《论语》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鲁国司马叔孙武叔说, 子贡比孔子还要贤明,想来诋毁孔子的形象,老师都比不过学生,孔子还有颜面大放厥词吗?但子贡却说,学问就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好比是只到肩膀一样的墙,大家都可以一眼看得出来我的内涵,大家可以看到我的水平有墙那么高。但实际上孔子的学问就好比是几仭的高墙,如果不能从大门进入,是看不到墙里面的精彩的。

我们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对看得懂的子贡保持尊敬,却诋毁自己看不懂的孔子。

千百年来,我们对孔子的形象都有哪些误会?

更多内容请关注由几道书局出品,凤凰FM、蜻蜓FM、懒人听书的《论语》新解——彭湃讲论语。

彭湃 国学学者与传习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国学会联合创始人兼运营负责人;中欧明德学堂创办人,闻道讲堂创世人,连续举办70多期国学研修讲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