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句讖語,五代十國的皇帝們竟然集體改名

五代十國時期,社會上流行一句讖語:“有一真人在冀州,開口張弓向左邊,子子孫孫萬萬年。”讖語,本來就含糊其辭,怎麼理解都行,誰要能把讖語的意思完全說清。

有人猜測說:真人,也就是真命天子要出世了!這個人可能就在冀州,“開口張弓向左邊”,也可能是這個人的名字裡有個字,就像是張開口子的弓箭一樣,方向朝向左邊,後面跟著個,像沒有封閉的“口”一樣的字。皇帝的寶位,將會在他的子孫之間,世世代代的傳遞下去。這也不知是那個無名道士傳下來的,本來無關緊要,但牽涉到皇帝寶座,當時的皇帝們聽到這句讖語紛紛不淡定了。

南唐中主李璟反應最快,這個李璟有個著名的兒子叫李煜,二人在詩詞上頗有才華,但在治理國家上就一塌糊塗。李璟根據這句讖語,給自己的長子取名叫做李弘冀。“開口張弓向左邊”可不就是“弘”嘛,李璟還在自己心裡高興地想著:連“弘”帶“冀”,被我一起裝進兒子的名字裡,看這個真命天子,還能不能跑出我的手掌心!可惜天不從人願,太子李弘冀死在了他自己的前面。

因為一句讖語,五代十國的皇帝們竟然集體改名

南唐國的鄰居吳越國,國主叫錢元瓘,他比李璟更絕,李璟只給太子取了名字,他卻把自己十來個兒子的名字中,一股腦全都加進了一個“弘”字。錢弘佐、錢弘倧、錢弘俶、錢弘儀,錢弘什麼的一大堆。

因為一句讖語,五代十國的皇帝們竟然集體改名

五代十國時期地圖

同樣瘋狂的還有南漢國主劉巖,不僅把自己的兒子的名字中加了個“弘”,什麼劉弘度、劉弘昌、劉弘熙、劉弘照之類,還給自己也改了名字,把自己名字裡岩石的“巖”,改成了天上一個龍的字樣,讀作“龑”,取《周易》《乾卦》九五爻“飛龍在天”的意思。可惜真命天子也沒出現在這裡。劉巖死後,先是第三子即位,但老四劉弘熙看三哥不順眼,索性兵變奪權,即位又殘暴無比,先後殺害了他十五個兄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這些皇帝們弒兄誅弟,把名字折騰來折騰去,卻沒想到的是這句讖語,最後應驗到了一個無名小卒身上——趙弘殷。他自己不值一提,但是他有兩個好兒子,趙匡胤和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祖和宋太宗,算起來趙弘殷才是真正子子孫孫萬萬年的人。

關於趙匡胤的傳說,流傳下來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香孩兒”的傳說,趙匡胤於公元927年農曆二月十六日,出生在當時後唐都城洛陽的一座叫做“夾馬營”的軍營裡。據說趙匡胤出生前,他的母親夢見太陽鑽到自己的肚子裡面去了。趙匡胤出生時,“紅光滿室,異香經宿不散。”就因為那種奇異的香味很長時間都沒有散去,趙匡胤出生的那座夾馬營,後來被人們改叫了“香孩兒院”。

在趙匡胤和弟弟趙匡義的整個童年時期裡,戰爭不斷,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據說有一次逃亡的時候,趙匡胤的母親把兄弟兩人裝在筐裡,一前一後地挑在肩上,被“一睡千年”的華山道士陳摶看到了。當時就隨口唱道:“莫道當今無天子,都將天子上擔挑。”

因為一句讖語,五代十國的皇帝們竟然集體改名

之所以這些皇帝們要費盡心機的編造這些故事,其最根本的目的便是為了自己皇權的正統性,中國人一直有種天命觀,就是相信每個人的一生,富貴窮達、吉凶禍福,背後都是有天數的。所以這些皇帝們都拼了命的給自己冠上一個唬人的名頭。

宋太祖當皇帝,雖然也留下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哄人說法,但重要的是,他的確是一名雄才大略的好皇帝,通過他孜孜不懈的努力,把大宋朝建設成了統一、文明、繁榮和幸福的生存樂園。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因為一句讖語,五代十國的皇帝們竟然集體改名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由幾道書局出品、鳳凰FM、蜻蜓FM、懶人聽書推出的深圳大學王立新教授的音頻節目《王立新講宋太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