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是如何一步步從一個平民小混混坐上一代君王的?和電視劇《神話》演的差別大嗎?

得力小能手

《史記》中劉邦是這樣的

劉季從小不喜農事,後來當了亭長之後,更加遊手好閒,經常吃肉喝酒都不給錢,但是賣酒和賣肉也都不和他計較,可見劉邦的人員還是不錯的,劉季的好友樊噲是殺狗賣肉的,劉季愛吃這一口卻總是賒欠不給錢,既得樊噲看見劉季就跑,可是劉季還是能夠追上樊噲吃上他的狗肉,而且還是不給錢。

劉季在縣裡當亭長,官不大,他卻人緣很好,縣裡的當官的曹參、曹參官都比他的大,卻都跟交好,當時縣裡名人呂文,也就是被稱為呂公後來劉季老丈人,因為躲避仇人來到沛縣,與沛縣縣令交好,呂公辦事,縣裡有頭有臉的都隨份子,結果典禮現場要按照禮金多少安排宴席的座位,結果分毛沒有的劉季,就去就喊“一萬錢”然後坐到上座,喝的酩酊大醉,驚得呂文佩服的五體投地,不顧老妻的反對將呂雉嫁給劉季。

劉季身為亭長,常常要送服徭役的百姓到咸陽去修建阿房宮,以此在咸陽遇到出巡的秦始皇,見識到了始皇帝的威風,劉季感慨“大丈夫當如是也!”,後來劉季最後一次在送百姓服徭役的路上,很多百姓都跑了,於是老劉心一橫,跟剩下的人說,你們也跑吧,大家都不去了,結果很多人決定留下來跟著劉季混,於是立即就帶著他們跑進了沛縣附近的邙山,路上還砍了一條大蛇,於是劉季自成一股勢力,而且聚集了幾百人。

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來,天下洶洶,沛縣的縣令也想造反,於是召集蕭何、曹參商量。蕭何、曹參都說,咱們人太少,不如把劉季找來,他在邙山有隊伍啊。縣令同意了,可是劉季來的時候,縣令又怕劉季來了尾大不掉,難以控制,於是縣令後悔了。可是劉季已經來了,縣令就關閉城門,劉季就包圍沛縣,蕭何、曹參怕被殺,於是乎也跑出沛縣。劉季包圍沛縣,晚上向城內射進寫字的布條“殺掉縣令開城門,否則城破屠城”,在劉季的威嚇之下,沛縣人殺掉縣令迎接劉季進城,劉季被推為“沛公\

大東北的小豆包

劉邦從一個平民最終成為帝王的過程,如果細說起來,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簡單來回顧一下,我認為整個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大樹底下好乘涼,投靠楚王偷偷發展。第二階段,脫離楚軍,入關中,封漢王。第三階段,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迅速擴張勢力。第四階段,劍走偏鋒,戰敗項羽。

【雖是簡單回顧,但文章依然較長,閱讀需耐心】

大樹底下好乘涼,投靠楚王偷偷發展

劉邦在起兵造反之前,算是橫行鄉里的一個大混混,由於為人很講義氣,擁有很強的人格魅力,所以在沛縣擁有一幫好弟兄,官府裡面也有人,做著一個小小亭長,日子過的還算滋潤,雖說老大不小沒結婚,可人家卻偷偷生了一個兒子。之後,呂文一家跑到沛縣避災,劉邦這才討了呂雉這個媳婦。

在之後一次負責押送勞役的過程中,由於耽誤了行期,根據秦律那是必死無疑,於是劉邦乾脆把勞役放了,帶著一幫寧願跟著自己的,跑進芒碭山去了。之後秦末天下動亂,沛縣縣令也打算起兵,於是派人找劉邦他們回去,於是劉邦就帶著弟兄們屁顛屁顛的跑回去準備造反了。結果沛縣縣令突然意識到不對,心想劉邦回來了自己還能壓的住這地頭蛇?於是把劉邦攔在了沛縣外,劉邦一看你小子說話不算數啊,乾脆帶著人攻打縣城,裡應外合之下拿下了沛縣,幹掉了縣令。

起兵之後,劉邦帶著幾百人就算起家了,圍繞豐沛兩縣之地四處作戰,然而實力卻並沒有得到什麼發展。劉邦一想這樣下去不成啊,小打小鬧的最後也成不了什麼大事,遲早要被章邯給幹掉。而當時楚地造反的人很多,在陳勝吳廣被擊敗之後,實力最強的自然就是項氏一族的人馬了,他們擁立了楚王后裔熊心為楚王,勢力極為龐大。

於是,劉邦就帶著弟兄們呼啦啦的跑去投奔了楚王,從此在楚王帳下聽令,一邊跟著楚軍有組織的作戰,一邊偷偷發展自己的勢力。

脫離楚軍,入關中,封漢王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章邯在幹掉項梁,認為基本肅清了楚地的叛亂,於是掉頭跨過黃河殺向了趙地,將趙王趙歇給圍在了鉅鹿。趙王眼看不敵,連忙向各諸侯發出求救信號。楚王心知唇亡齒寒,便想調動大軍前去救援。

劉邦這個時候實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一看脫離楚軍編制的機會來了,連忙向楚王建議道,“您不妨派主力部隊去救援趙王,我呢帶著這些雜兵一路向西,收攏一下先前戰敗的部隊,順便威脅咸陽,給秦軍來個釜底抽薪。”於是楚王就兵分兩路,以宋義、項羽為主力,北上救援趙王趙歇,以劉邦為另一路,一路西行收攏殘兵,並伺機攻入關中。並約定“先入關中者王。”

項羽那邊的鉅鹿之戰且不說,劉邦帶著自己的人馬一路向西,一路收攏各諸侯的殘兵,兵力得到了極大擴充,等到他殺到函谷關的時候已經掌握了十餘萬兵馬。而由於秦國的主力都被牽制在了鉅鹿戰場,一路上也沒有遭遇到什麼大的抵抗,結果真就被他殺進了關中,直逼秦都咸陽。

身在咸陽的秦王子嬰一看大勢已去,果斷開城投降。劉邦為了給秦地百姓留個好印象,沒有進入咸陽,也沒有難為秦國王室,將主力停駐在了霸上,同時偷偷在函谷關安排了守軍,意圖堵住項羽。

項羽在先後擊敗王離和章邯之後,對各諸侯的兵馬進行了整頓,帶著40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關中。在得知劉邦已經先入關中,並且竟然在函谷關設兵阻攔自己,頓時大為惱怒,率兵攻進了關中。擺了一頓“鴻門宴”,讓人叫劉邦過來,想要問問到底什麼意思。

劉邦一看項羽那40萬大軍,知道打不過,於是乖乖跑去赴宴,並主動認慫。項羽一看劉邦態度不錯,大家之前也一起共過事嘛,就把劉邦放了回去。

項羽可不像劉邦那麼好脾氣,他殺進咸陽城之後,先殺秦王子嬰,再焚燬咸陽城,狠狠出了一口惡氣。之後項羽大封天下,分封了十八路諸侯,而劉邦也因功被封在了蜀地,封為漢王。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迅速擴張勢力

分封天下之後項羽就跑回自己的地盤去做西楚霸王了,不過他還做了兩件事,一是扣留了韓王韓成,將其降為侯。二是趕走了礙眼的義帝熊心(原楚王),隨後又派英布等人半路幹掉了熊心。

項羽原本都打算安安穩穩的做自己西楚霸王了,誰知道他的分封並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先是燕王臧荼幹掉了遼東王韓廣,吞併了韓廣的土地。之後田榮先是趕跑了齊王田都,隨後殺了膠東王田市,最後又趕走了濟北王田安,一統三齊之地自稱齊王,起兵反楚。緊接著陳餘又向田榮借兵打跑了趙王張耳,迎回了原趙王趙歇,自己則被封為了代王,也起兵反楚了。

項羽一看齊地和趙地都反了,心想這還得了,於是連忙調兵趕去齊地平叛,結果九江王英布根本不聽調,項羽惱兇成怒,好在還沒喪失理智,為了避免腹背受敵,他只好自己率領兵馬前往齊地平亂了。

那邊項羽忙著在齊地平亂,劉邦這邊一看機會來了,於是在韓信的建議之下來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又殺回關中了,先後幹掉了秦地的雍王章邯、塞王

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統三秦之地,接近著又率兵東進,吞併了河南王申陽。

劉邦勢力擴充之後,又連忙給項羽寫信,“您打您的,我只是奪回我應有的關中之地罷了,放心吧,我不會打你的。”

項羽對劉邦的做法雖然惱怒,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匆匆封鄭昌為韓王,擋在了劉邦東進的路上。

劍走偏鋒,戰敗項羽

項羽平定齊地叛亂很不順利,很長時間都沒能徹底平定。而劉邦這邊則趁著項羽抽不出手來,順勢又幹掉了韓王鄭昌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

劉邦在勢力得到迅速擴張之後,頓時信心膨脹,一口氣率領五十六萬大軍對項羽發動了突襲,一口氣攻下了西楚都城彭城,搶走了項羽辛辛苦苦搜刮來的金銀財寶和美女,幸好項羽把虞姬待在身邊,不然估計也被禍禍了。

項羽一看劉邦把自己老窩給端了,頓時怒從心起,連夜率領3萬騎兵從齊地殺回彭城。結果劉邦在彭城屁股還沒坐熱,又被項羽殺的大敗,用比來時還快的速度又退了回去,中間為了逃命連自己的女兒都好幾次踢下馬車,一直跑到滎陽附近才穩住陣腳,結果自己老子和媳婦全都被項羽給抓走了。

彭城戰敗之後,劉邦便和項羽開始了長期的對峙。劉邦一看自己56萬大軍都沒打過項羽的3萬騎兵,知道正面剛肯定是剛不過了,於是打算劍走偏鋒,在正面和項羽對峙的同時,說客和軍隊雙管齊下,繼續擴張自己的實力。

劉邦先是派韓信和張耳幹掉了彭城戰敗後又反水的魏豹,隨即命二人先後攻陷代地和趙地,嚇的燕王臧荼趕緊表示願意投效劉邦,之後韓信又進兵攻佔了齊地。另一面,先以張耳勸降了衡山王吳芮,又派使臣用計勸降了九江王英布。到此時,除了臨江王共敖處在兩不相幫的境地之外,其餘諸侯要麼歸順,要麼被滅,天下大部分已經落入了劉邦手中。

而在正面,項羽雖然在和劉邦對峙,奈何梁地的彭越一直偷襲項羽的糧道,搞的項羽前線糧食不夠吃。無奈之下項羽向劉邦提出議和,劉邦欣然答應,項羽於是歸還了劉邦的老爹和老婆。然而就在項羽撤軍的途中,深知“趁你病要你命”的劉邦頓時率領大軍從背後追殺了上來,順便還命令彭越從梁地、韓信從齊地、張耳從趙地起兵,一起攻打項羽,九江王英布則趁勢奪回了被項羽奪走的封地,也起兵圍攻項羽。

項羽一看劉邦兵力太多,雖然在城固擊敗了一次劉邦,還是無奈退往了垓下。之後垓下之戰爆發,在經歷了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之後,項羽突圍逃跑,最終於烏江自殺。

劉邦在幹掉項羽之後,則在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之陽舉行登基大典,登基為帝,定國號為漢。


以上就是劉邦的發家史,千萬不要小看了劉邦,能夠成為一代帝王的都不是一般人,或許劉邦自身的能力比不上項羽、蕭何、韓信、張良、陳平等人,但他能夠將這些人籠絡在麾下,併發揮他們各自的優點,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至於《神話》中的劉邦,由於電視劇我沒看過,就不做評價了。


香茗史館

劉邦年輕時就是遊俠很仗義的 他是個頂天立地處亂不驚的真英雄大丈夫, 電視劇把他演成了貪生怕死的人!劉邦管理的軍隊在歷史上是第一支要求對百姓秋毫不犯的軍隊 他滅了秦朝進入咸陽後秋毫不犯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還軍霸上 可謂是軍紀嚴明,電視劇把他演的就是一個潑皮無賴!電視劇誤導了太多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