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嗎?你見過做了壞事而遭到報應的人嗎?

美夕57317021

個人覺得,這就是佛教所倡導的,所謂的,“因果報應”,屬於道德教化範疇,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價值觀,目的就是讓信眾多做善事,少幹壞事。

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信其有,不信其無吧。


瀋陽楊藝

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日子一到什麼都報。這些年見的太多了。一些社會渣子和勢力小人,借那些年企業“組閣”的機會,賄賂有權人,得志後吃喝嫖賭無惡不做,誰想報應來的太快,他突發腦出血去世,不久家庭內鬨,離婚的離婚,改嫁的改嫁,有個兒子染上毒癮,後來折騰的家徒四壁,連那個買官的他老婆後來也被迫改了嫁,還有的小人得志(用自己的老婆換官),大概“幸福”來的太快,不幾年便一命嗚呼!人們都說這些人都是折騰死的,都是損死的,這些人死了後老百姓都說:“老天爺真有眼”。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只要你留心你周圍的人和事,凡事違背常規,做傷天害理的事和喪良心的事的人,得好報的少,有幾個還在得志的,那可能逃過了現世報,但可能給後人帶來惡運,這不是迷信,而是天意難違,天不懲惡揚善,社會又沒有講理的地方,惡人不成了天下的主宰?那叫天理難容!


微博妮稱林森森

村子的李大姨在上世紀1947年結婚了,丈夫是個小學老師。李大姨白白的皮膚,大大的眼珠,像黑葡萄珠一樣,一頭墨一樣的頭髮,在人群中一站,很是俊俏的模樣,像夏天剛淋過雨的荷花一樣美麗純潔!

家有賢妻,夫復何求。大姨連生了二個兒子,上敬公婆,下憐姑子,炕上地下的忙碌,從不肯歇一會。可是,丈夫不聲不響地和女學生搞上了,把還懷著身孕的大姨追出家門,母子幾個,淨身出戶,當教師的丈夫一分錢的撫養費也沒有拿。

大姨挺著大肚子,還帶著六歲的大兒子,回到了孃家。那是1954年,農村那時候視離婚為丟人現眼的事。大姨的父親竟然被氣死了,老人家也心疼孤兒寡母的。就這樣,大姨不能把孩子生在孃家呀。著急麻慌地嫁給了李大叔,李大叔又醜又佝僂病,只是他人忠厚老實。後來,老兩口風風雨雨地也過了一輩子,白頭偕老了!


而不要李大姨的那個老師呢,就是很辛酸了。他自由戀愛的那個女學生,最後沒有嫁他,因為女學生父母說了,他既然能拋棄這麼賢慧的原配,保不齊也會發達了也不要你,以死相逼不讓女兒出嫁。老師最後一個人過,後來,實在沒人了,就找了一個滿頭白髮,國民黨的家屬,這個女人大老師八歲,前夫是國民黨軍官,1949年去了臺灣,還帶著個女兒。那時候,滿頭白髮也沒法染,顯的人很老。不知為什麼,老師再婚後,又生了四個小孩,老師得了精神病,當不了老師了,瘋子肯定不被人重視,飢渴不均的,到1961年,就死了。死前,再婚的妻子兒女早已離開他了,這個男人死在了村子外邊的一個水溝邊,那是夏天,因為沒人在乎他的去向,等有人發現時,屍體已被狗啃了!


金色陽光溫暖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有時挺信這句話的,因為看到生活中好多品行不好的人最終都沒落到好。

有時也不信這句話,因為看到生活中好多品行好的人,最終依然沒有得到好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更多時候往往是弱者的一廂情願。

善有善報,更多時候表現為統治者統治時候的宣言,不搗蛋才是好。而惡有惡報,更多時則表現為弱者面對被欺凌的無奈、怨恨以及詛咒,既然自己無力抗衡與邪惡,那麼只能期待“報”了,但報在哪裡,真的摸不著看不見。

倘人間真善惡有報,那麼這個世界自然就會清朗,因為大家都知道欠了是要還的,吃了是要吐的,所以誰都不敢為非作歹。但關鍵是善惡有報往往只是人們的祈願,並非為真。

雖然作惡的人有時真的有了禍患,但那都不是報的結果,而是作的結果。否則,善人不得善終又作何解釋呢?

雖然善惡未必有報,但善惡肯定會留下其名聲,善的善名遠播千古流芳,而惡的註定臭名遠揚,遺臭萬年,在本人看來,善惡不求有報,只求心安。


1葉知春語

既然如此,那為何很多做了善事的人結局很慘,而那些惡行昭著的傢伙卻安然無恙,活的依然非常滋潤呢?善報在哪裡,惡報又在何方?這確實讓人很難反駁,畢竟這種現象目前比比皆是,那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究竟是對是錯呢?我的看法是,這句話是對的,但需要有前提條件,那就是需要一個合適的,能夠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實現的環境。大家想想看,究竟在什麼環境下,這句話更容易成為現實?

當國家政治清明,法制嚴謹,民風淳厚,道德彰顯的時候,是不是做好人,行好事會得到更多的尊敬,更多的利好呢?這種環境下,好人是不是更好做呢?是不是能夠 生活的更好呢?這些精神、物質上的利好,不就是善報嗎?而那些惡人呢,他們的惡行會得到懲戒,為惡會受到人們的鄙視,抬不起頭來,那些損人利己的手段很難 得逞,因為人們不買賬,最終只能自食惡果,這些,不都是惡人的惡報嗎?而如果相反,政治腐敗,法制糜爛,人民麻木,社會風尚烏煙瘴氣,道德墮落無 存,在這種環境下,還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

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作為勸善的諺語,還是可行的,不過還有一句話或許效果更好,那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至於何為善,何為惡,標準就是天道。越是清明的時代,人們就越有是非之心,越能夠清楚的分辨善惡。


娛樂嘻哈館

寫一個我高中時發生的事情吧,那時我們班裡有個人渣,人品有問題,又很賤,路上見到只狗都要拿石頭砸一下的那種,常常欺負班裡老實的同學,但就這樣一個人渣,在班裡竟然還有幾個朋友,當然,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他那幾個朋友也都不是什麼好鳥,幾個人臭味相投,在一起稱兄道弟,班裡沒人敢惹他們。

我記得那時已經是秋天了,天氣很涼,我去外面吃飯,看到校外院牆下有兩個盲人,一男一女,是一對夫婦,年紀都很大了,應該都有六十多了,穿的破破爛爛的,也很單薄,那個男的盲人在拉二胡,腳下放著一個破茶缸子,裡面有些錢,女的正摸索著往牆下地上鋪被褥,應該是打算在這裡過夜,旁還放著兩個破碗和臉盆,就跟逃荒到這裡一樣,那時我還奇怪,都什麼年月了,怎麼還有這種賣藝的人,呆家吃低保不也比走南闖北,風餐露宿的賣藝強麼,後來我才知道,低保不是誰想要吃就能吃的。

兩三天後,傍晚的時候,我去吃飯,看到那對盲人夫婦還沒有走,這時那個人渣和他朋友出現了,應該也是去吃飯的,看到了拉二胡的那個盲人,人渣直接走過去,把那盲人腳下裝錢的茶缸子給拿走了,幾人有說有笑的直奔網吧,當時真的覺得那人渣還活在世界上幹嘛,不如直接被雷給劈死算了。

我吃晚飯回來的時候,看到盲人夫婦揹著被褥要離開了,我覺得應該是和錢被偷了有關,女的盲人用手抓著男盲人的手,男盲人用手裡的棍子探路,兩人慢慢的向前走,感覺他們的背影很淒涼,他們的世界,應該更黑暗了。

那個人渣和他朋友連晚自習都沒有上,應該是有錢了,玩嗨了,晚上也沒有再回宿舍,上了個通宵,第二天趴在桌子上睡覺,正好那天校長從我們班外面路過,那人渣位置又正好靠著窗子,正好被校長看到,校長就從窗子裡伸進來手拍了他一下,人渣大概睡蒙了,睜開眼看了校長一眼,又趴下繼續睡,校長大概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蔑視,當時就怒了,直接進了教室把他拽起來,讓他把父母叫來。

他爹來了,二話不說就把他給打了一頓,校長讓他回家反省,他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學校,大概是他爹覺得他學習也不好,再上學也學不出什麼來,就不讓他上了。

後來聽他那些狐朋狗友說他去學開車去了,高中上完後,大家都加了一個群,一天在群裡有人提起他,與他家很近的一個同學說他已經死了,是開車的時候不小心出了車禍,當場就死了。

我在想,如果他當初沒有搶盲人的那些錢,他應該就不會去上網,不上網,也就不會因為上課睡覺而被校長看到喊他家長來,也就可能不會退學去學車,也就不會出車禍了,也許一切都是因果,他命中註定。

我很喜歡一句話,報應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蓬萊夜話

又聽說,今世的惡運是因為前世留下的報應…有個男的對父母很孝順,也心疼自己的妹妹,但就是對自己的妻子脾氣不僅是暴例,而且極端狹溢。他的前妻性格溫和,而且善良,他當時家裡很窮,而且父母都微殘,還有間歇性的精神疾病。前妻不顧家庭的阻礙,掏盡全部積蓄不畏辛苦嫁給了他。婚姻不到兩年,性情就大變,打罵,抱怨等。前妻後來腦溢血突然死了,不到兩年先後找了多個女。後來又成了家,孩子剛出生又開始辱罵現任妻子,孩子的一切費用都是女方獨自承擔的,妻子為了養孩子,一直打工並獨自照顧孩子,他也是打罵,詆譭並攻擊女方所有親近的人,包括小孩的玩伴…有時候看他的表面好像滿好的,但通過他對妻子辱罵的行為,突然象換了一個人。總感覺他對妻人是另外的一個世界的人一樣。多人開導,都覺的不可理喻,就佔牛角尖的挖空心思的找各種理由漫罵妻子。別人拉勸也罵別人,妻子有時送貨趕不到校車,鄰居幫助接一下,他也罵別人,還揚言下次誰接孩子,就別怪不客氣等荒蕪言詞。還不允許任何人來家裡,說房子是他修的(其實是夫妻共建)見一次罵一次,女方被折騰沒辦法,離婚了,他還是跟蹤,詆譭,辱罵…有次還被攔在路上打,女的就抱著被驚嚇的孩子,沒還手,擔心孩子受傷…女的打的的,他說和的的有關係,女的租摩拖車,他也說有關係…有些男人看不怪,勸說他,他指著女人說是什麼關係…有些是女方的父輩,他都會說和女方有關係…這算不算惡人,為什麼沒見他有報應呢。


洞庭雨荷


讀讀此文,助你明瞭是非善惡。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相信,則,是非善惡已悉現,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善惡是一系統,一種屬性,一如陰陽,你相信,它既已存在,可以套在任何人任何事上。而且相互轉化,互生互根。善惡得有一個基本的立場的,世俗社會的立場往往從人類大眾的利益出發點作為立場的。其實,世間的事物是沒有固定不變的立場的,沒有永恆不變的靜止之物,相對的立場而已,是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相信,不存在這樣的概念則無。

佛家所謂的我執,便是以自我為立場的靜止看問題而已,從自然宇宙的運動變化規則長遠看,當然就是痴,嗔恨也自然避免不了,絕對不會盡如人意的。佛家所說,一切唯心造,絕對不是告訴你,心想事成,按自己的意志使勁的加意念使勁的想,就能成了。那只是更我執,當然,物極則反,私心大到極點就是公心,執著到極點也就是解脫。

心造便是心生,忄(心)生就是性,見性成佛。一切唯心造,全息論,我心之造的那個“性”通宇宙萬物的物性,既是萬物皆具佛性,那個是通的,通達明瞭,萬變不離其宗。既然能看透那最本質的所在,又有什麼好執著當下的短見,到底取哪個算是立場,哪個算是對的or錯的呢,都是片面的。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世間的佛,是沒有善惡是非之心的。當然,入世間了是就要以高瞻遠睹,高屋建瓴的姿態引領大眾棄惡揚善的,否則怎麼能在世間行的通呢,人間沒有善惡則沒有了人間社會,至少目前說一定如此。善惡是非是一套系統概念,自從人類發明了它,有了是非善惡概念,想象的共同體,套上去後,它就存在了啦,見肉生根,一如緊箍咒,不成佛絕對沒有松箍咒的,不到高級的共產社會,社會是非善惡是永遠存在了啦。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子是空境。不過,多少唸佛念成魔了,以盲導盲,也司空見慣了。所謂,初出生的嬰兒是沒有善惡是非之分的。老子有言,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又說呀,這嬰兒們不怕飛禽走獸老虎,為啥呢,那是因為沒有危險不危險,好壞的概念啊。是呀,結果,狼來了叼走嬰兒,反而不吃,養成了狼孩,這都是有的,想想也挺有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上天呀是沒有善惡對錯之分的,都一樣。哪有善惡呀。但是,天有天道,天道損有餘以奉不足,人道是損不足以奉有餘。天有天報的規律。大自然生養萬物絕不佔有,人就不一樣了,見了自己喜歡的,吃不了還兜著走,遮著藏著,見了不樂意的有意避之。總之,人生而有欲,宇宙自然本無情。無論是什麼樣的概念,都是人為定出來的,對於亙古幽深的宇宙而言盲人摸象而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一句相對而言較適用於廣大人類社會的準則而已。


當然,時下人類社會,必然還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好啊,因為人類息息相關的環境越來越共同體,而且,強烈要求,定出公平公正的獎善懲惡的準則,善惡之報就在人類共同維護的符合人類共同利益的準則上,這個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最好的用處與闡釋了。報?不可能聽天由命,上面已經論述的夠多了,靠天來報的,等天來報,那是瞎貓闖死老鼠,那是沒轍的,付出等於收穫,等於自以為。

綜上,善惡之報,是法則、法律、準則所應有的而且也必須是其應當的義務與責任。沒有無義務的權力,主要在人覺悟與爭取。

因為,試問人世間,有幾個人是沒有是非善惡概念的呢?若說,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那不是超脫善惡,那是掩耳盜鈴,逃避的鴕鳥政策,即在善惡是非中,又有哪幾個能跳出善惡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真的能,那一定是思維超拔的異人嘍。非仙即道嘍。呵呵


東聲西音


低調yang

我從不相信報應,但我相信因果。

古語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很象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但其實兩者沒有必然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科學,是科學證實基因決定的生物繁衍規則。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則只是人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而已。因為善本身不能遺傳,惡也同樣不能遺傳。因此才有很多善良的人和作惡多端的人都會得癌症,同時你也會看到很多善良的人和為惡的人住在同一間病房,攜手離開人世。

關於善於惡的福報問題是古人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和對現實社會無奈的渴望,它其實是想說付出和回報的關係。你付出善良,就會收穫別人善意的回報,你做出惡行,必然會得到別人相應的惡意回報。事實上,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存在巨大的鴻溝。善良如果沒有實力做後盾,往往會被遭遇更加不堪的人生。所以才有另外一句老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儘管如此,我卻願意相信下面這句古語:積善之家,福雖未至,禍已遠亦;積惡之家,禍雖未至,福已遠亦。所以,付出善心和善行也許暫時沒有收到相應的福報,但起碼你已經收穫了周圍人對你的好評,他們可以在你遇到惡行時獲得幫助,幫你渡過難關。

願你與這個世界和善相處,也願我們的世界充滿善心和善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