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究竟做過什麼壞事?竟會被人唾罵一世?

用戶161972043

文物小奇談:5000年前蚩尤戰黃帝不是傳說,實為苗族首領絕非妖魔

不要動不動講“蚩尤是黃帝部將,還神奇的發明了五兵”等,這純粹是胡言亂語,瞎抄一氣假正經,並沒有科學的考古學和古代典籍的佐證。

《山海經 大荒東經》載: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覆上。同時,《大荒南經》還有“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為楓木”的說法。西晉風水大師郭璞註解,就講明蚩尤是黃帝所殺,應龍是暗指黃帝,起因無非是部族的地盤之爭。

所謂蚩尤有81個兄弟、發明刀戟等奇葩故事,都是來自北宋的《太平御覽》,明明是後世附會,亂抄一氣的文人意淫罷了。

事實上,國內考古界已有定論:蚩尤是九黎族的酋長,它原是苗族人的祖先,至今南方苗族仍有祭祀蚩尤的習俗。起初,蚩尤為少昊,居山東曲阜,故稱東夷,當地現今還有蚩尤祠和蚩尤冢,後來蚩尤被黃帝戰敗,部族一路外遷,就退出黃河流域的爭奪後世繁衍為南方大族。



亦文亦物,自駕5年,行程數萬,撰文百萬,用腳步和現場解讀古建築的精彩


亦文亦物

傳說蚩尤因為背叛黃帝,為禍四方,所致之地,名不聊生,戰火不斷,讓人痛苦不堪,所以就把蚩尤看作是災難的形象和典範,被人唾罵。其實個人看來這就是遠古時代不同部落之間“成王敗寇”的戰爭。

蚩尤形象被醜化,也跟儒家思想有關係,卻也沒有到唾罵一世的程度。

遠古時期的戰爭無法避免,炎帝以及黃帝部落之間的戰爭也是無法避免的,但是蚩尤在遠古時候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

蚩尤這個名字對於有些人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我們從來都是說我們是炎黃子孫,對於炎帝和黃帝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和炎帝、黃帝同時代的還有一個鼻祖人物蚩尤呢?蚩尤在神話傳說中是一個英勇無比,生猛異常的戰神。

神農丶炎黃、蚩尤都是盤古開天地的神話人物,稱蚩尤為中華始祖之一亦可。現主流的是公認黃帝是始祖,蚩尤是戰神,與黃帝作戰失敗被處死,其後代遷移到南方荒蕪地,形成了苗族等九黎少數民族,因此稱黎民百姓。我們既是炎黃子孫,也是黎民百姓。

蚩尤的罪過就是武力反抗炎黃的征服,在儒家看炎黃是本源正統,所以歌頌他們,而蚩尤是旁門歪道,所以貶損他。

蚩尤,與炎黃二帝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統領著九九八十一個小部落組成的九黎部落,能統領整合那麼多小部落,而且當時各方面的力量都比炎黃部落要強大許多,炎帝和黃帝要聯合諸神才能對付他。

那麼如此強大的蚩尤,當初是一個怎樣的傳說呢?


傳說一:蚩尤是農耕文明的創建者。

蚩尤重農耕,帶領部落積極農耕,種植飼養遠超炎黃部落,在與炎黃部落的戰爭中常常出動猛獸大軍,也可以看出來他的後備軍糧充足。

傳說二:蚩尤是冶煉古代兵器和金屬工具的發明者。

《屍子地數》雲:造冶者,蚩尤也。《管子地數篇》也說: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者相兼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咼戈,是歲相兼者諸侯十二。蚩尤已經在使用銅製兵器作戰和生活生產用具的時候,炎黃部落還是在使用木頭石頭。蚩尤直接將華夏推進到冷兵器時代。

傳說三:蚩尤還是法律的開創者。

《周書呂刑》中記載:蚩尤對苗民制以刑。蚩尤作為九黎部落聯盟的首領,那麼多小部落不好管理所以他制定了刑法,也是最早使用刑法的,對華夏早期的法律奠定了基礎。

傳說四:蚩尤是雜技,舞蹈,戲曲的創造者。

《述異記》上記載:蚩尤氏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直到現在都還有一種蚩尤戲,它是摔跤,拳擊,相撲等等的起源,蚩尤因此被稱為“百戲之祖”。

傳說五:蚩尤被封為戰神。

神農氏的位子傳到最後一代炎帝時,華夏各地諸侯征戰,戰火連綿,西方炎帝,東方蚩尤,北方黃帝,勢均力敵,兵刃相向,大戰一觸即發。

黃帝開始習用干戈,馴獸練兵,求賢若渴,人才紛至沓來,黃帝決定用戰爭制止戰爭。

炎帝先與蚩尤短兵相接,不敵撤退途中,又遇到了黃帝的部隊。炎黃兩帝惡戰三場,炎帝不支投降,兩個部落合併,他們的後世自稱“炎黃子孫”。

黃帝驅趕指揮著野獸、猛禽與人混合的戰陣,依然不敵蚩尤部落可怕的武器和兇狠的敵手。

莽莽蒼蒼大霧瀰漫,雖然黃帝的宰相風后發明了指南車,幫助部隊撤出了可怕的戰場,但是面對蚩尤召喚的魑魅魍魎,黃帝的部隊又敗下陣來。

龍吟可以戰勝妖怪,黃帝召喚來龍中之龍“應龍”水攻蚩尤,而蚩尤催動風伯雨師兩隻神鳥,又一次打敗了黃帝。

黃帝水攻不成,還讓部隊陷入了洪水暴雨的困境,直到黃帝的女兒旱魃帶來赤地千里,雙方才陷入僵持。

蚩尤驍勇善戰所向披靡,後來被人們封為戰神。

傳說六:蚩尤是外星人。

(一)外形很像外星人。

就現在的圖片來說,蚩尤的頭上長的不是頭髮,而是一個T形的東西,有人說,那是蚩尤的天線,是用來和他的族人聯繫的東西。而且他是銅頭鐵面,身體倒是和人的一樣,但是腳卻像牛蹄一樣,然後有四隻眼睛,還長有翅膀,可以飛行,會吃泥沙。總之長得很不像人類。

(二)武器裝備特別先進超出了當時的存在。

《世本.作篇》上說,蚩尤是各種兵器的發明人,在中國傳統神話系統裡算是最早的戰神。戰國秦漢時期,齊魯之地,有八主祠:天地日月陰陽,兵,以及四時。兵主祠裡祭祀的就是蚩尤。

蚩尤發明的兵器有五樣,稱為五兵,但具體種類,說法不同,有的說是戈矛劍戟弓,有的說是殳矛,鉞,鎧,盾。蚩尤的形象,在沂南漢墓畫像石上有,面目猙獰,頭戴弓矢,身穿鎧甲,手持戈矛,腳持刀劍,胯下還有盾牌。

我們都知道蚩尤是遠古時代的人物,所以當時他們的武器應該是石頭木棍等這些比較原始的東西。但是據記載,在蚩尤和黃帝打仗的時候,他的武器裝備很先進,有劍、矛等東西,而且都是金屬製成的。就中國來說,出現銅都是在西周時期,鐵的話更晚一些,所以他的武器並不是當時應該存在的。

(三)部下個個是奇人且作戰驍勇。

蚩尤的那幾十位弟弟長相也很怪異,也是銅頭鐵面。而且他的部下還有能夠呼風喚雨之人。在涿鹿之戰的時候,蚩尤就讓他的手下製造大霧讓黃帝迷失方向,還讓他們颳大風和下暴雨來阻止黃帝的前進。

蚩尤手下有諸多神一般存在的大將,其中以夸父、刑天、共工、風師雨伯為代表的八十一名生猛異常的兄弟最為著名,在當時三大部落中戰鬥力明顯佔有優勢。也正是由於這個優勢,蚩尤生性好鬥,是個標準的戰爭分子,帶領自己的部落到處引發各種戰爭。

傳說七:蚩尤是怎麼死的?

上古神話中對蚩尤是怎麼死的進行了詳述的描寫,蚩尤帶領自己的部落來到中原之後,因為和炎帝的部落爭奪地盤和資源而發生了衝突,炎帝大敗不服的情況下,向黃帝請求幫助。

炎帝和黃帝本來就是一個集團的,黃帝為了維護整體利益展開了剿滅蚩尤的行動。可是蚩尤是個很有神通的人,他聯合風神雨神等天兵的相助,和黃帝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戰爭。

黃帝果然沒辦法對付風雨,於是將自己的女兒女魃招了過來,女魃主要的能力就是收雨熄風,將風神雨神打敗之後,黃帝又請來了應龍噴出大量的水,蚩尤漸漸沒有招架的能力,最終被黃帝殺死。黃帝殺死了蚩尤又害怕他死後還要作亂,又吩咐人將蚩尤的身體和頭顱分開埋葬,一代梟雄就這樣消失在天地之間。

《史記.五帝本紀》裡說,蚩尤的葬身之地,有兩處,分別在東平郡壽張縣以及山陽郡鉅野縣,高七丈,十月祭祀時,會有赤氣從墓中出,如絳帛,民間稱為“蚩尤旗”。

黃帝消滅了最強大的敵人,四方歸順,天下太平,浩浩湯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拉開序幕。

在我們中華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所有的諸神,我們在意的不是他們的體魄,外貌,而是他們的精神和靈魂,以及他們為子孫後代所做出的貢獻。我們歌頌的神,從來不兇殘的對待大地上的子民,如果兇殘,那就是惡神,就得不到崇拜。

遠古的神話,所撥動的永遠是淹沒久遠的想象力吧!蚩尤到底是位怎樣的神明,傳說中的真真假假,紛紛爭爭,還有待後人去評說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蚩尤,是傳說中黃帝六相之首(蚩尤,太常,蒼龍,祝融,太封,后土),掌天時,相當於天官。但是他背叛了黃帝,和黃帝作對,最後兵敗身死。《世本.作篇》上說,蚩尤是各種兵器的發明人,在中國傳統神話系統裡算是最早的戰神。戰國秦漢時期,齊魯之地,有八主祠:天地日月陰陽,兵,以及四時。兵主祠裡祭祀的就是蚩尤。

蚩尤發明的兵器有五樣,稱為五兵,但具體種類,說法不同,有的說是戈矛劍戟弓,有的說是殳矛,鉞,鎧,盾。蚩尤的形象,在沂南漢墓畫像石上有,面目猙獰,頭戴弓矢,身穿鎧甲,手持戈矛,腳持刀劍,胯下還有盾牌。


黃帝討伐蚩尤,最初九戰不勝,蚩尤能調動風伯雨師,興雲作霧,黃帝轉敗為勝,靠的是兩個人,風后和玄女。風后,是黃帝七輔之一,發明了指南車和八陣圖,相當於有了GPS定位系統和一套神奇的陣法。玄女,是神仙,代表北方的女神,蚩尤能呼風喚雨,黃帝就請來了這位別名叫“魃”的乾旱女神,止住了風雨。後世的一些兵書,甚至房中術著作,都是依託玄女,給黃帝上課,以一問一答的形式。中國的房中術一直以戰爭比喻男女之事,稱女子為敵,男人於五行為木,配四神的青龍,外剛內柔,女人於五行為金,配四神的白虎,外柔內剛,所謂金克木,如果多讀明清兩代色情小說,對這個概念一定不陌生,說起性生活,男人如同“一員疲將敵四面勁敵”,難堪的很。

中國傳統兵法裡,專門有一門叫“兵陰陽”,就是諸葛亮那一套借風雨,縮地,掐指一算預知未來的東西,現在看起來是迷信,但是在當時,屬於“高科技”。這些東西的源頭,最初都是假託黃帝戰蚩尤而衍生

最後黃帝活捉了蚩尤,處置很殘酷,黃帝剝了蚩尤的皮,做成箭靶,把蚩尤的頭髮剪下來,做成旌旗,把蚩尤的胃掏了出來,做成蹴鞠(馬王堆帛書.《經.正亂》),《史記.五帝本紀》裡說,蚩尤的葬身之地,有兩處,分別在東平郡壽張縣以及山陽郡鉅野縣,高七丈,十月祭祀時,會有赤氣從墓中出,如絳帛,民間稱為“蚩尤旗




晴天有時下豬

蚩尤在古代的形象並不是負面的,古人對他的描述主要在其勇猛,而非善惡。

人類對上古傑出先民的描述大多非正常的人類形象,像炎帝的形象也有角,伏羲與女媧都是蛇身。蚩尤的形象描寫多為突出其勇武而非其惡。

蚩尤在上古被尊為兵主,即戰神。一個邪惡的人是不可能被天下共尊為戰神的,更何況是他的敵人,所以可以看出上古時代的人對於蚩尤的形象在於勇武與戰場上的強力,而非其他。而且中華後世中很多大姓都出於蚩尤一脈。

蚩尤所生活的時代屬於氏族部落時代,那時的人也比較淳樸,沒有妖魔化敵人那種想法。更多的是對於敵人公正的評價。如果做類比可以看蒙古族對於成吉思汗鐵木真與其安答扎木合的記載,在蒙古人看來這是兩個英雄的爭鋒,沒有善惡與對錯。華夏的上古先民對於蚩尤與黃帝或許是這種心理,否則也不會將蚩尤視為戰神。

對於蚩尤的來歷,有數種說法,自古眾說紛紜。比較統一是九黎之主。另外有個比較廣的說法是,蚩尤是炎帝后裔,但是比較大的一個分支。在末代炎帝與黃帝大戰,戰敗投降後,為了炎帝大部落的榮耀與黃帝再一次大戰,後被炎帝本部與黃帝部落聯盟擊敗。

不知大家對上古歷史有沒有一個覺得很奇怪的地方,就是所有人都知道黃帝曾與炎帝打了一仗,但過程誰都不知道,敘述十分輕描淡寫。但炎黃與蚩尤的大戰反而記載的十分清楚,要知道當時炎帝部落應該是唯一能和黃帝部落抗橫的大部落,兩者的大戰會十分激烈。如果蚩尤真僅是邊地一個小部落聯盟的首領,那炎黃大戰應該規模要比與蚩尤大戰大的多。

所以個人猜測,蚩尤與黃帝那場大戰,很有可能就是炎黃大戰。甚至蚩尤就是末代炎帝。但根據一些古書記載(具體的忘了,只記得大概),推測另一個可能是,初時炎帝本部與黃帝部落衝突然後戰敗,當時的炎帝本部首領即當時的炎帝投降。但引發炎帝聯盟的其他部落不滿,炎帝嫡系後裔之一的蚩尤振臂一呼,炎帝大部落聯盟團結在蚩尤手下與黃帝大部落聯盟宣戰,初始時打的黃帝部落聯盟節節敗退,後來因天氣或被戰略斬首而被黃帝部落聯盟翻盤。

否則當時的天下間我實在找不到有哪一家部落能與黃帝部落聯盟抗衡,除了老牌的炎帝部落聯盟。

所以蚩尤與黃帝的大戰很可能就是炎黃戰爭,或者是炎黃戰爭的後半場,否則黃帝尊蚩尤為戰神並用其畫象震懾四周的原因就找不出來,最大的可能就是炎黃融合後,炎帝部分後裔部落依然不聽黃帝命令,黃帝才不得不用炎帝部落領導人的形象與名義震懾。

蚩尤的很多負面形象感覺更多的是後世流傳過程中又演繹的,上古對他記載多是勇武,包括其手下,也多是勇武與忠義。而且蚩尤與黃帝大戰,個人看法,就是炎黃戰爭,華夏兩大始祖的內戰,沒有善惡,只是兩個上古先民英雄為了本部落的利益與榮耀而引發的爭雄之戰。而他們都是華夏先祖。


dd廣林鬼

我看了評論,感覺有些不足,我就獻醜補充下。中華主體是華夏部落聯盟,後來演變為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族群。那麼中華開族共有三位,稱為三祖。大體是分為兩個時期三個聯盟。第一時期是神農氏主導時期,主要是軒轅黃帝崛起與老聯盟神農炎帝爭霸。第二時期是軒轅黃帝與神農炎帝聯盟融合形成大聯盟,奠定中華主體,原屬神農氏蚩尤聯合不願臣服黃帝軒轅氏的81個小部落形成了所謂81兄弟東九黎族部落聯盟,後與東夷族群聯合稱為與炎黃集團爭霸的聯盟,期間逐鹿之戰,坂原之戰,成為中華形成的決定事件。結果以蚩尤兵敗,一部融入炎黃集團,加速了中華文明的進程,一部南下開拓南部蠻荒之地,成了大多數少數民族,以苗最為出名。孔夫子的儒學最講忠君愛國,所以對具有反抗精神的蚩尤歷來持批判立場。但是不能否認蚩尤為中華三祖之一,蚩尤冢,也就是白龍墳至今仍有守墳人看墳,在滄州。黎民百姓說的就是這些歷史。秦皇島祖山,昌黎,青龍盧龍都與蚩尤有關。河北地區也有祭祀白龍神的習俗。


墨蠡鞅

要知道我們既是炎黃子孫,還是黎民百姓!炎帝、黃帝還蚩尤都是中華民族的祖先,沒有了蚩尤,還有黎民百姓嗎?

蚩尤什麼壞事也沒做,只是在中華民族最初的融合爭鬥中,敗了而已。可是歷史沒有忘記蚩尤代表的九黎氏族部落啊,要不怎麼會有黎民百姓呢!

蚩尤還是中華民族的戰神,誰封的,黃帝!黃帝把蚩尤尊為“兵主”,就是戰神的意思。還有大家知道黃帝打敗了蚩尤,把蚩尤的胃做成什麼了,一直到今天還是世界第一大運動。有一說黃帝將蚩尤的胃拿出來塞滿糠皮,做成了“鞠”,就是現在的足球。

還有學者考證蚩尤的餘部到了美洲,還出了好幾本書來說明八千年前的中國人開闢太平洋亞洲和美洲的歷史。記得作者還用故事的寫作手法寫黃帝是怎麼肢解的蚩尤,蚩尤的餘部又是怎麼去美洲的。還說黃帝的部落也到了美洲。夸父追日其實是追到美洲了。這些還有待考證啊,如果是真的,那將證明中國先人的偉大!

蚩尤對中國文化的意義也是偉大的!要知道他帶領部落農耕,還冶煉銅鐵,還“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從這些看,蚩尤哪裡有錯?!

現在的河北逐鹿還有很多蚩尤的遺蹟。我在央視一個紀錄片中也看到這是認可並求證蚩尤是中華民族的共祖的紀錄片。

雖然《史記》對黃帝與蚩尤的戰爭是向著黃帝的。可是也要看到《逸周書》和《山海經》裡面的對黃帝和蚩尤戰爭的客觀描寫,莊子還對蚩尤表達同情,看《盜蹠》。

所以客觀的說,蚩尤沒做錯什麼。他也被黃帝所尊敬!

對蚩尤我們要客觀的看,也要歷史的看!

我認為蚩尤和炎帝、黃帝一樣是偉大的!

是他們最先造就了中華文明,給了中華文明長盛不衰的優秀基因!


掛在明堂射古今

以前專門寫過一篇關於上古戰神蚩尤的,簡單的說一下我的理解吧。


史書中對於蚩尤的記載,可謂生猛異常,傳說這哥們牛頭獸身,耳如鍵戟,銅頭鐵額,有著諸多的本領,可徵風召雨,吞煙吐霧,大神一般的存在。位列上古三大氏族首領之首,其他兩個是神農炎帝部落、黃帝部落。


蚩尤手下有諸多神一般存在的大將,其中以夸父、刑天、共工、風師雨伯為代表的八十一名生猛異常的兄弟最為著名,在當時三大部落中戰鬥力明顯佔有優勢。也正是由於這個優勢,蚩尤生性好鬥,是個標準的戰爭分子,帶領自己的部落到處引發各種戰爭。

蚩尤最出名的當屬與上古黃帝的多次征戰,據傳黃帝與蚩尤之戰,九戰九敗,最後被圍困在逐鹿。風師雨伯呼風喚雨,霧氣瀰漫,黃帝軍隊迷失在大霧中,不知出路。最後還是風后以八風八方之法破解了雨霧迷局,上古四大殭屍鼻祖之女魃用殭屍之軀聯合應龍擒獲了蚩尤。


蚩尤被擒後,枷鎖鐵鏈鎖身,黃帝士兵仍不敢上前,可見蚩尤之生猛,而被擒的蚩尤,結局卻是相當的悲慘。黃帝怕蚩尤死後仍作亂,於是將蚩尤身首異處,分埋在不同的地方。一代梟雄就此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蚩尤被禽後,他的多數兄弟戰死,最出名的便是刑天,頭被砍掉後,居然以雙乳為目,肚臍為口,繼續戰鬥,有著刑天舞干鏚的英雄事蹟流傳至今。還有一個就是夸父,夸父帶領九黎民眾一路奔逃,找尋新的棲息地,死在追尋的路上。


而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歷史都是由勝利者編寫的,讚歌也是為勝利者而寫。於是,我們看到了今天被醜化的蚩尤,真正的事實是什麼,或許只有當事之人才知曉。


敬請關注:老麥說說,與老麥一起說說那些未知的事和情


老麥說說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為什麼要唾罵蚩尤?或許在有的人眼裡,蚩尤是個英雄!

我查了一下資料,大致的意思是:上古時期有很多的部落,最大的是炎帝的姜氏部落,黃帝部落,還有蚩尤的九黎部落。炎帝與蚩尤爭地盤,結果不敵,於是向黃帝求援。炎帝與黃帝結盟後,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製造大霧籠罩戰場,黃帝命風后造出指南車,又在玄女的幫助下造出夔牛鼓等等,經過苦戰,蚩尤被黃帝所擒最後被殺。

成王敗寇!贏的人自然會不懈餘力的打擊失敗者。“哇,聽說了麼?聽說蚩尤是天上的魔王,喜歡吃人,高興了殺人,不高興了也殺人。黃帝拯救了所有部落,不然所有人都會被蚩尤殺光的。”估計蚩尤敗亡很多年後,黃帝一統的華夏部落子民都會這麼認為。真實史實不可考,但是如果蚩尤真的那麼不堪,一個昏庸的統治者早就讓部落滅亡很多次了。也不會打得同是大部落的炎帝向黃帝低頭求兼併。這裡面有個關鍵點,蚩尤的部落戰力肯定是高於炎帝和黃帝的,蚩尤或許勇武,但是一個人再厲害也決定不了戰爭的結果。所有蚩尤的部落無論是生產力,還是富裕程度,軍備程度,戰士這些都要比炎黃兩個部落要高一點。那麼這樣一個強大的部落竟然被黃帝打敗了。是不是也說明黃帝更加強大,黃帝拯救所有部落,黃帝是英雄,於是別的小部落臣服了,這是政治需要。就普通民眾而言,從小就被灌輸,英雄是正義的,自己是站著正義一方的,而對於那個被打倒失敗者,自然再扔幾個石頭。就算心中有疑問,敢說出來,就是站到了正義的對面,站到了所有人對面,作為異端邪說。其實蚩尤是個什麼樣的人?很多人都不想去理會,重要的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邪惡的魔神,那麼這就是真理,他就該被唾棄。

那麼假設失敗的炎黃部落,蚩尤順利一統上古部落,或許今天就是另外一個說法了。只有勝利者才有書寫歷史的權利。隨著朝代的更替,一些真實會被人為或者時間掩埋,所以讀了正史,再讀讀野史,你會發現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不易山人

在很多小說和影視劇中,蚩尤總是以兇猛殘暴、作惡多端、魔法無邊的形象出現。

傳說中的蚩尤也是一個面如牛首,背生雙翅,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能徵風召雨,吞煙吐霧的凶神惡煞。

更有司馬遷在《史記》中寫下“蚩最為暴,莫能伐”;“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這段文字足以讓蚩尤以“貪婪”、“暴戾”“作亂犯上”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中。

到底蚩尤究竟做了什麼壞事,以至於被人唾罵一世?還要從著名“涿鹿之戰”說起。

傳說中炎帝和黃帝是我國遠古時代的兩個部落首領,住在黃河中上游。而蚩尤是九黎部落酋長,九黎族先是在南方居住,後遷到中原地帶。

蚩尤手下有八十一個兄弟個個獸身人面,銅頭鐵臂猛無比。他們擅長製造刀、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蚩尤經常帶著他強大的手下去攻打其他部落。而黃帝和炎帝部落則仍使用木質和石質兵器,雙方的作戰實力存在很大的差距。

蚩尤曾經攻擊炎帝部落,炎帝起兵抵抗,被蚩尤殺得一敗塗地,蚩尤奪取了炎帝的地盤。炎帝跑去向黃帝求援,黃帝早就想滅掉蚩尤,於是聯合各部落首領,在涿鹿和蚩尤展開了一場殊死之戰。

戰爭初始,蚩尤憑藉著良好的作戰裝備和勇猛的士兵,連連取勝。後來,黃帝請來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猛獸助戰。蚩尤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領兵乘勝追殺,蚩尤請來了“風神”和“雨神”來助戰。

頓時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暴雨傾盆,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旱神”驅散了風雨。剎那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

蚩尤又用巫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衝出迷霧。

雙方經過多次激烈的戰鬥,黃帝最終打敗了蚩尤部落並活捉了他。

蚩尤的多數兄弟戰死,最出名的便是刑天,有著刑天舞干鏚的英勇故事:他的頭被砍掉後,居然以雙乳為目,肚臍為口,繼續戰鬥,。還有一個是夸父,夸父帶領九黎民眾一路奔逃,死在找尋新的棲息地的路上。

蚩尤死後,黃帝仍怕他死後作亂,將他的頭和身體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林,每一片血紅的楓葉,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跡。

後來,炎黃聯盟,雖也經歷三次大沖突,但彼此取長補短,相互融化,為創造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作出了偉大貢獻。因此,我們的祖先常常說自己是炎黃的後代,也就是炎黃子孫的來歷。

由此可見,涿鹿之戰足以說明蚩尤是個無惡不赦的惡魔。

但事實上,蚩尤在古代的形象並不是負面的,古人對他的描述主要在其勇猛,而非善惡。

長期以來,中國歷史上有一習慣,所謂成則為王,敗則為寇。由於司馬遷受到儒家觀念的影響,也對蚩尤做了全盤否定,以至於“炎黃子孫”誰也不願意同蚩尤沾親帶故。

實際上,在民間也不乏有祭拜蚩尤的傳統,秦始皇祭蚩尤稱其為戰神,後世一些帝王、武將出徵之前祭拜蚩尤也是常有的事。

蚩尤曾帶領部落在中原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兵器、創百藝等;為華夏早期文明做出了傑出貢獻,反而是一個較早步入文明的華夏始祖之一。

蚩尤被醜化的事實告訴我們,歷史都是勝利者所書寫的,後人為了樹立炎黃二帝光輝偉大的形象,對於蚩尤外貌和形象做了虛擬和拔高的處理。難怪李敖也為蚩尤打抱不平,曾經寫下“我以我血薦蚩尤”的詩句!


24幀半

有人說蚩尤是個怪獸。


有人說蚩尤只是一個部落的首領。

還有人說蚩尤是外星人。

……

其實歷史是什麼,歷史不等於史書,更不等於野史小說,因為有人還說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而小說的本質則是娛樂工具。

我們對於未知和猜測該有一種等樣的態度,其實孔子早說過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可以去思考,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是科學精神。只是要記得那是假設,否則因為願意相信而選擇堅信,那不是科學精神而是叫做宗教的存在。

個人覺得,蚩尤是一個普通的部落首領的機會還是很大的,他和炎黃部落曾經可能有一場戰爭流傳下來。

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節目,一個人讓另一個傳話,再傳下去,大約傳個十個八個人的話已經不是原來的話了,有時可能並不是故意誇大,只是人類的記憶能力畢竟不如人工智能那麼精確,這或者是壞事,但天下的事沒有絕對的壞事,也許正因如此,我們也沒有人工智能那麼死板,說多了,繞回來,同樣的道理世界也很少有絕對的壞人。根據這個原理,我們說,流傳下來的包括神話傳說,與真實面目全非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年代太久遠了,傳話的不止十個人。

這個可能性可以大到什麼程度,甚至可能蚩尤才是我們的祖先,傳著傳著傳錯了,正好傳反的可能性都有,比如“我殺蚩尤”反過來就是“蚩尤殺我”,如果文明有一定斷層,比如朝代更替,或者僅僅是兩個部落寫字的習慣不同一個從左到右一個從右到左,那意思就可能完全不同。當然,我們不可能所有可能性都考慮到,所以先不考慮蚩尤可能是我們祖先的問題。(實際上,如果只是兩個鄰近的小部落,血緣上他們可能非常近,非常非常近)

回到主線,個人覺得蚩尤最大的可能性是個普通的部落的領導,不是妖魔鬼怪,之所以傳說中是那樣子的,還有一個可能是是炎黃二帝勝利之後,故意誇大敵人的歷害,同時強調敵人是個壞蛋,從而表現自己功績,而史書是勝利者編寫的案例像李世民和乾隆這兩個傢伙據說就是很沒有底線的。

好了,個人覺得蚩尤是個普通的部落領導,很多戰爭並沒有善惡之分,搶地盤,搶生存的權力而已。

這樣說並不是想說現實的殘酷,而想告訴大家,我們現在已經在客觀上遠遠不需要這樣的殘酷了,當然,人性可能要更復雜些,我們還需要改變和需要進化。

無論如果,當時也許有三個大“村子”,一開始“炎村長”被“黃村長”打敗了,兩個村子變成一個了,之所以會變成一個,很可能只是一方為了“村民”的生存主動投降了,但第三個“蚩村長”和他們發生衝突時卻不肯投降。

到底是投降更偉大,還是不投降更有骨氣,誰是誰非誰又說得清呢?

世界上的事本是如此。人啊,先認識自己吧。如果沒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大膽假設的時候知道那是假設,還不是真實的情況,也許可以避免很多戰爭,爭取早日進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