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農耕文明發達的古代中國,只發明瞭白酒,而沒有發明啤酒和葡萄酒?

蟒蛇皮

這個關於古代中國釀酒技術的問題裡,可以說是錯誤一堆。

要回答這個主題,就必須一一糾正。

首先一條,古代中國哪裡“只發明瞭白酒”?甚至恰恰相反,白酒在中國古代反而出現的比較晚。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說法,蒸餾白酒“自元時始創”,也就是直到元代時才有。當然,在唐宋時代的文獻裡,也有各種飲用“燒酒”的記載。從東漢至宋金的各類墓葬遺址裡,也都出土過各種蒸餾器具。也就是說,“蒸餾白酒”在中國出現,最早也就是東漢年間。中國各種酒類裡,屬於非常“年輕”的一款。

那麼白酒出現之前,中國人主要喝什麼酒?通常都是以大米小麥或者米麥混合為酒麴釀成的黃酒,顏色比較渾濁。另外還有以大米為原料,通過精細技術釀造的高檔“清酒”。1974年河北平山縣中山王墓發現的古清酒,歷經兩千年的歲月跌宕,啟封時依然噴香撲鼻。古代中國的釀酒工藝,就是強到這般經得住時間考驗。

以這個意義說,認為中國古代“只發明白酒”,確實小看了中國古人的釀酒實力。

同樣錯得偏離事實的是,中國古人哪裡“沒有發明葡萄酒”?

而到了唐宋年間時,葡萄酒的飲用,也是更加普及。諸如魏徵等唐朝名臣,常喜歡在家釀造葡萄酒,還取了“翠濤”這樣好聽的名字。唐太宗李世民更寫詩大讚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也同樣是唐宋年間起,甜美的葡萄酒,更在士大夫階層裡風行,唐詩宋詞裡的好些代表人物,都是葡萄酒的鐵粉。當然價格也不菲,以中國最高產詩人陸游的詩句說,一杯葡萄酒的酒錢,那真是“千金論價恐難酬”,絕對高消費。

然後就是最重要的問題,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發明啤酒”?其實,早在中國白酒誕生以前,釀酒熱情高漲的中國古人們,也一度開發出中國古代版的“啤酒”:醴。

如果看看《詩經》《周禮》等文獻,各種關於“醴”的記載,就是撲面而來。“酌醴”的景象更是屢見不鮮。不誇張的說,在西周至春秋年間,古代中國人“喝啤酒”的風氣,一度十分火熱。甚至到了漢朝時,“醴”的消費還是《史記》裡漢朝政府重要的財政來源,在漢朝屈辱向匈奴和親時,還被作為饋贈匈奴的禮品,每次都把兇殘的匈奴人“灌”得十分高興。但從西漢後期起,這款火熱酒類,卻逐漸淡出了。

所以說,古代中國人並非“沒有發明啤酒”,之所以發明後不再喝,實在是因為中國古人釀酒的技術進步太快,酒類品種太多。古代版的中國啤酒,自然就沒了競爭力。


我們愛歷史

目前,學界一般認為,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是地中海沿岸居民,而最早開始釀造啤酒的是埃及人。

在古代,這兩種酒都傳入中國境內,但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依舊沒有被我們的祖先所完全接受,其實,古代的中國人更偏向於飲用黃酒和米酒。

世界葡萄酒起源於地中海!

據筆者瞭解,有跡象表明,世界上最早的葡萄酒發源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後來古羅馬帝國軍隊征服歐洲大陸和北非在內的大範圍土地,地中海成為古羅馬帝國的內陸湖。所以,古羅馬帝國對對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到了公元1世紀,古羅馬帝國征服高盧,也就是目前的法國。

自此,開啟了聞名世界的法國葡萄酒的起源,有史料記載表明,法國最早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到了公元2世紀,才到達現在著名的葡萄酒聖地法國波爾多。

中國古人曾喝過葡萄酒!

有歷史研究學者認為,葡萄酒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和擴散,得益於基督教的傳播,有人甚至做過統計,《聖經》中有521次提及葡萄酒。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到了漢朝時期,西域地區的人們已經有飲用葡萄酒的現象。其中《史記·大宛列傳》有這樣的記載:宛左右以蒲陶(筆者注:蒲陶即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

所以,可以這麼說,葡萄酒不是中國人發明的,是由西域傳入中國而來。

而中國人開始釀造葡萄酒那就是漢朝以後的事情了。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2.25


糧油市場報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朝邊塞詩歌裡有大量關於葡萄酒味道甜美,醉人心肺的詩意描寫!

可見葡萄酒在唐朝就非常普及,是部隊隨軍物資!

當時歐洲人還在摘野果子吃!沒有酒。

唐朝喝葡萄酒就和現在喝茅臺一樣爽快!

我是徹底無語了


江湖夜雨十年燈18

其實在農耕文明發達的古代中國,不能說沒有葡萄酒。但那僅僅是皇室的奢飾品,而基本和普通百姓沒有什麼關係。但是白酒就不一樣了,基本都是糧食酒,而古代中國又是農耕大國,所以會有白酒。至於說到啤酒🍺,又沒有酒花,不要懷疑中國人民的創造能力。


就逗逗你

中國的酒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這一點毋庸置疑。評論裡看到很多反駁題主說葡萄酒、啤酒中國古代也是有的,甚至比國外要早,這一點咱們暫且不提,我們不管這啤酒、葡萄酒究竟是中國先發明還是外國先發明,我們就這個白酒在中國後續的發展,為什麼比啤酒和葡萄酒要好的多。

首先是原料的問題,中國古代官僚制度,百姓過的其實還是挺苦的,對於老百姓來說拿葡萄或者水果釀酒,那可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加上交通不便利,估計只有葡萄主產區那邊的人們才有這個條件就研究發明葡萄酒了,但是白酒、米酒、黃酒就不一樣。糧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平價,對於老百姓來說比較能接受,最最重要的是,原料好找,自己在家用糧食就可以做,釀酒文明普及到了家家戶戶,所以在我們國家黃酒、白酒的釀酒文明才會延續至今。

感謝關注愛農幫


愛農幫

作為陝西人,這個問題都有點不好意思來回答。因為我一回答,給人的感覺就是“啥歷史和考古都離不開你們陝西”。可是,事實在這裡擺著,它就是陝西的。好吧,不扯了,看正題吧。

2016年5月,美國斯坦福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單位的相關科研人員聯合公佈了一項署名《揭示五千年前中國啤酒釀造配方》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國人至遲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掌握了啤酒釀造的技藝。這一研究成果刊載於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  

科研人員通過對位於西安市東郊米家崖遺址灰坑H82和H78出土的疑似酒器的陶器器物內壁殘留物進行了系統分析,得出了上述結論。

  米家崖遺址位於西安市東郊滻河西岸,今灞橋區南至十里鋪,北至李家堡一帶,分佈的中心區域在米家崖村周圍。遺址南北長約2.5、東西寬約0.5公里,是黃河中游地區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期遺址。
  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為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共清理各類遺蹟344個,其中灰坑319個、房址6處、窯址6處、灶址5處、墓葬8座。該遺址主體遺存的年代為公元前3400年到公元前2900年。發掘的灰坑H82和H78是兩座半地穴式的土坑,坑內出土了陶罐、漏斗、小口尖底瓶和陶灶等器物。
中美兩國研究人員懷疑這兩座灰坑出土的陶器器物與制酒相關,隨後對器物內壁殘留物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早在5000年前,中國人通過使用專業工具、創造有利的發酵條件,從而創建了先進的啤酒發酵技術。
  研究首先確定了這些陶器內容物與啤酒釀造有關,通過殘留物中澱粉粒的觀察,發現了很多澱粉粒有損傷的跡象,一些澱粉粒的中心出現明顯缺坑,一些澱粉粒變形和糊化;這些跡象與模擬釀酒實驗過程中澱粉粒的損傷特徵類似。此外,在殘留物裡還發現了穀物穀殼上特有的植硅體,這說明殘留物中含有穀物的殼。而在啤酒釀造過程中,特別是第一步發芽時,穀殼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進一步化學分析,研究人員還發現殘留物中含有草酸,並認為此草酸可能來源於草酸鈣,也稱做啤酒石,這是啤酒釀造時產生的副產品。其次,中美研究人員確定,啤酒的原料為黍、大麥、薏米和少量根莖作物混合而成。其中,大麥不是中國本土培養栽培的,是由西亞馴化栽培後傳入中國的。
  根據以上結論,專家推測5000多年前,生活在西安米家崖一帶的先民,已經開始享受喝啤酒的樂趣,酒可能是促進新石器時代社會複雜化和階級產生的一種重要媒介。更重要的是,把大麥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大約1000年。

  西安米家崖釀酒遺存的發現,把大麥在中國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大約1000年;同時,也說明酒是新石器時代宴饗活動、宗教儀式的重要元素,可能是促進新石器時代社會複雜化和階級產生的一種媒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PNAS》在SCI綜合科學類排名第三位,享有著極高的國際聲譽,影響力巨大。這項研究成果的公佈將對中國古代釀酒史及相關研究提供新的證據。

華夏先秦史

最好的葡萄酒產區在北緯38℃而且釀酒用的葡萄不能吃又酸又澀。中國北緯38℃的地區從山東一直到新疆但是適合種葡萄酒用葡萄的地方並不多,唐朝時期的葡萄酒也是從西域進口的。啤酒是用小麥釀造的,中國北方種麥子南方種稻米。中國古代北方連年戰亂饑荒糧食都不夠吃沒多餘的糧食釀酒。中國人在4000多年前就掌握了種植稻米的技術,每當糧食豐收除了存糧外還有餘糧釀酒在古代用餘釀酒的糧食數量是有規定的,我們國家自古吃米為主所以我們國家的白酒大部分是蒸餾的糧食酒,還有高梁酒。高梁產量高成本便宜適合釀。我國古代沒有釀啤酒和葡萄酒主要還是原材料的原因


一帥鴿重生

你問的問題這麼傻,大家都不屑於回答你,各個地區有各個地區特定的農作物,以及特定的農耕文明,中原地帶起初他就不長葡萄和大麥,你讓他怎麼釀葡萄酒和啤酒,同理,愛琴海邊也沒有小米,他也沒法釀米酒


老醬油教授

這個問題缺乏常識好麼,葡萄原先產自中亞,當然是他們先釀葡萄酒啊,古波斯發現了7000-8000年的陶罐,裡面有葡萄酒發酵物,葡萄酒的發明似乎是因為葡萄皮就天然具備發酵功能,存久了自然會發酵。

但是賈湖遺址,距今7500-9000年的文明,發現了迄今已知最早的釀酒作坊,也是用陶罐,原料是穀物和水果,和古羅馬的葡萄酒類似的是裡面加了蜂蜜使之更甜。

所以,中國人在8000年前有了黃酒,中亞稍晚有了葡萄酒,這是植物原產地決定的!


篳篥2

關於啤酒 他們都是亂說。啤酒是歐洲人發明的,在當時是生活必需品。因為沒有乾淨的水源,人們喝了飲用水就鬧肚子。水中加入一些東西發酵,通過發酵來消滅寄生蟲和一些細菌。啤酒就是這樣產生的。白酒葡萄酒產生時屬於“奢侈品”,啤酒是生活必需品,基礎就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