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年間的氣候大旱,是不是導致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黃臘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樊樹志先生在《明史十講》中指出,明清易代的主要原因在於明末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政治腐敗,階級鬥爭嚴重,內憂外患紛至沓來。李自成自己也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是荒淫無恥的腐朽政治讓他舉起了起義大旗。

這些可謂是比較為人熟知的傳統解釋,不過近些年來,也有一些新觀點出現,比如提出崇禎年間的氣候災害與明朝滅亡有直接的關聯。

那當時明朝的氣候狀況是啥樣的呢?據研究表明,中國的明清時期正處於1450-1890年間的小冰期,這一時期全球氣候相對寒冷,氣溫低於現代1-2攝氏度,也稱為“明清小冰期”。在1560-1890年的明清小冰期鼎盛時期,全球氣溫劇烈波動,在國內“除雲南、貴州地區降溫不明顯外,其餘範圍普遍出現了低溫期,冬、夏季降溫均較明顯”(王蘇民、劉健、周靜《我國小冰期盛期的氣候環境》)。劇烈的氣溫波動在以農業為主、靠天吃飯的中國古代影響尤其嚴重,頻發的自然災害不僅危害了農業生產,甚至還影響到了當時的人口遷移、政權更替、疆域變化,滿清入關、明朝滅亡、道光蕭條等重大事件都發生在小冰期鼎盛期。

小冰期共計持續了400多年,明末萬曆二十八年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個小冰期(1600年-1643年)逐漸開始,至崇禎年間達到高峰。1628年崇禎繼位時正值最寒冷的一段時期,寒冷氣候下降雨區普遍南移,導致北方地區出現連年旱災、蝗災。以陝西地區為例,據《漢南續郡志》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旱災、蝗災頻發的同時伴隨著異常嚴重的水澇災害。河南也出現連年旱澇蝗災,“十三年大旱蝗,上蔡地裂,洛陽地震,鬥米千錢,人相食,十四年二月起大飢疫,夏大蝗,飛蝗食小麥如割,十五年懷慶地震,九月開封黃河決”(鄭廉《豫變紀略》),糧食價格猛漲,無以為食便以草根充飢,或拋妻棄子,或自殺偷盜,或行街乞討,甚至骨肉相食。逃難的流民大規模出現,瘟疫、鼠疫猖獗,據統計從1408年到1643年發生大瘟疫19次,1641年流行的一次瘟疫遍及了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李伯重《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全球視野中的明朝滅亡》),崇禎六年山西地區出現鼠疫,後逐漸傳至河北、北京等地,到崇禎十六年北京城中已經瘟疫大作、人鬼錯雜。南方地區雖自然條件好過北方,也難逃災難,旱災已遍及20個省市,北方多數地區也連續4-8年顆粒無收。縱然崇禎帝勤勉的大作佛事、下罪己詔,也無濟於事。這個時候出現的農民起義,明朝已經無力鎮壓,因為倉廩空虛,軍備早就難以維持。大廈將傾,非一木所支也。


國家人文歷史

崇禎皇帝是公元1628年到1644年在任的,他登基後勤於政事,大力剷除閹黨,生活戒除鋪張,曾經六下罪己詔,坦承自己的錯誤,應該說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不過明朝的滅亡不是崇禎個人就能挽救的。萬曆時,張居正擔任首輔,革除積弊,裁撤冗員,實行一條鞭法,財政狀況大為好轉,國庫中的銀子和糧食夠國家十年之用。可以說,沒有張居正,明朝可能就亡於萬曆。

但在崇禎登基後,也該他命不好,中國北方連年大旱,赤野千里,寸草不生,僅僅陝西一地,“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加上瘟疫爆發,很多地方流民遍地,十室九空。

如此形勢,激起民變,各地起義不斷,王嘉胤、楊六、不沾泥、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先後起義,僅陝西境內就有起義軍100餘支。比較大的有王二起義、李自成起義、張獻忠起義。張獻忠在四川稱帝,李自成於1644年打進北京,滅亡明朝。

明朝滅亡,天氣大旱絕對是個誘因,滿清集團的崛起讓明朝也疲於奔命,但是帝國內部的腐敗是滅亡的深層原因。但是,如果沒有天氣原因,也許明朝還會再苟延殘喘幾年。

關於氣候原因,許倬雲先生曾經有一些許多獨特的見解,過去我們重視不夠。比如,漢朝過後,“五胡亂華”入侵中原,氣候變化就是罪魁禍首。

在公元200年至公元600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北半球進入了最寒冷的時期,導致北方族群為躲避寒冷紛紛南侵,向氣候溫暖的地區進發,此時中國北方就出現了少數民族入侵的“五胡亂華”;這種現象在歐洲也是一樣,此時歐洲出現了大規模的“蠻族大入侵”,引發歐洲人口面貌完全改觀。

這種由全球氣候變化,引發國家、民族間劇烈的動亂,是我們過去所忽視的。


迷樓

著名氣象學家張德二女士在其主編的《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中,曾對明末,尤其是崇禎年間的氣象變異情況有過詳細的記載。比如1635年“北旱南水,飛蝗遍野,多地大飢”;1640“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1641年,全國“大旱、大蝗、大飢、大亂,人相食”;1643年“大疫,南北數千裡,北至塞外,南逾黃河,十室鮮一脫者。”等等。

(明末大旱圖景)

以上只是我隨意摘取的一些內容。實際上,從1600年開始,到明末農民起義大爆發,就從來沒有風調雨順過。崇禎是1627年到1644年期間當皇帝的,也就是說,他當皇帝的時間裡,老天爺一直在和他作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據科學家研究,是由於太陽黑子的活動,那時候全球處於小冰期氣候時期。也因此,很多人認為,明朝之所以滅亡,主要是氣候異常的原因。

但是,縱觀中國公元后第二個1000年的歷史,根據科學家的分析,實際上已經經歷過五次這樣的低溫期。第一個低溫期處在12世紀,從經歷400年的溫暖轉為急劇變冷。第二個低溫期出現在13世紀末到14世紀的上半葉。第三次低溫期出現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第四低溫期出現在17世紀上半葉,也就是崇禎統治時期。第五個低溫期處在19世紀的中後期。

我們分析一下上面幾個低溫期,第一個低溫期大致在南宋時期。第二、第三個低溫期在明朝的早期和中期。而事實上,這三個低溫期雖然對農業生產產生了極大的破壞,但是,社會都是比較穩定的,並沒有造成明末那樣的慘象及天下大亂。

從這個意義來說,崇禎年間的氣候異常,並不是造成明朝末年天下大亂並促成明朝滅亡的根本願意。

(崇禎影視配圖)

那麼,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這個禍根其實是從明朝中期就已經開始了。

由於明朝中期開始的皇帝,普遍不作為,朝臣忙著勾心鬥角、爭權奪利,造成民間失控。民間失控的表現,一是皇族、王公、勳戚、宦官等等,利用政治特權,大量攫取社會資源,兼併土地。二是沒有土地的農民,活不下去,聚眾起義,比如1511年至1512年間的楊虎、劉六起義,聚眾至數十萬,轉戰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區,等等。

民間失控,又造成國家財政收入的入不敷出。

而國家財政不只是要支撐龐大的國家機構,另一方面還特別需要錢。什麼地方呢?就是北方的邊防。

由於中期的時候,明朝對北方的控制力的減弱,再加上氣候寒冷,北方無以為繼,因此,北方蒙古人多次大規模襲擾明朝。明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加固長城外,還先後設置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薊州、太原、固原九個軍事重鎮,這也就是俗稱的“九邊軍鎮”,派重兵佈防。

不管是修長城,還是設九邊軍鎮,都需要錢。朝廷沒錢,直接導致了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改革”。

(張居正)

“張居正改革”後世有不同評價,但是,和王安石變法、王莽變法一樣,抑制地方豪強兼併土地,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朝廷財政收入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但是,張居正改革由於朝臣的爭鬥,以及當時盛行一時的空談之風,最後失敗了。失敗的結果,是造成土地兼併的更加嚴重,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財政收入更加雪上加霜。

可以說,當崇禎上位的時候,整個朝廷無法運轉。我們看到,崇禎如何提倡節儉,如何抑制貪腐,如何倡導捐錢,其實就是財政困難的具體表面。

當然了,再加上氣候異常,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自然就造成了明末大亂,最後促成了明朝的滅亡。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首先,中國自古有三大災害,一是大旱二是大洪水三是瘟疫,在過去的2100多年間,中國共有1600多次大水災和1300多次大旱災,但直接導致朝代滅亡的,很少。成湯時期曾有連續七年的大旱,但你曉得,成湯是開國之君,而非亡國之君。漢武帝年底,“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飢,人相食”夠嚴重吧?可歷史書上寫著漢武帝是強國之君。唐朝中和四年(884年),江南大旱,引發饑荒,人相食。可是唐朝之後還支撐了許多年。

所以,一場旱災就能滅一個王朝,這旱災必然非同凡響。

那麼,明崇禎年間的旱災有多麼嚴重呢?《漢南續郡志》說:“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從這些記載來看,崇禎時期的陝西,簡直就是年年有災,而且不是純旱災,還是複合型的,譬如大旱+蝗災,大旱+大水等等。

可是有災大明就亡了嗎?你也忒小看大明的實力了,實際上就在之前的嘉靖年間,陝西曾發生過七次大旱,嘉靖皇帝也沒聽說過有大規模民變啊?

關鍵在於,除了鬧災之外,大明還有其他的問題,最嚴重者,就是關外的後金。就在崇禎元年,袁崇煥獲得重新啟用,提出五年平遼計劃,而要完成這個計劃,顯然需要錢和糧。

但是,用兵遼東的錢要花,陝北大旱的救濟款也是萬萬不能缺的(事實是缺了)。大旱災初期,僅僅發生在陝北,但隨即就擴散到整個黃河流域,隨後更進一步擴散到江蘇安徽,危害也從初期的莊稼受害和人畜饑饉發展到人相食。到1640年和1641年,年降水甚至不足300毫米,5月至9月間更是旱情加重,禾苗盡枯、莊稼絕收。山西的汾水、漳河以及河北的九條河全都乾涸了,而且尾隨旱災而至的,還有蝗災和傳染病,以至最終便出現了”十亡八九”的慘象。

所以對於大明而言,確實很難維持局面,外邊是步步緊逼的後金,內部則是揭竿而起的百姓,怎麼辦?其實對於中國皇帝而言,有一種解決問題的慣例,那就是下罪己詔,認錯,減免賦稅甚至不收,還有一種辦法是將受災地區的百姓運到非受災區,救濟度過一時再說。

這兩種方法,崇禎皇帝都沒有用。直到發現無法將暴亂的農民武裝鎮壓下去,這才於崇禎四年(1631)正月,下詔賑濟陝西災民,定議對農民軍實行以撫為主的政策——但實際上也沒有好好地執行,最後安撫不成,又加銀繼續開戰。結果打到崇禎十二年(1639年),米價就漲到了每石米價銀1兩,崇禎十三年以後,更漲到銀3兩至5兩,“民不聊生”的現象在更多地區成為現實,起義軍也就越來越多。而且東北的清兵還不斷殺進遼、冀、魯擄掠,以至於大批農民只能棄耕逃亡,一部分便加入起義軍,村莊則變成無人村。

實際上,當旱災剛發生的時候,李自成還在驛站當一名公職人員,具體工作是負責飼養驛站的馬匹,名義上有薪水,實際上是長達一年的欠薪,可是李自成也沒想過要辭職,更別提造反,他只要能在公家食堂弄口飯吃,欠薪就欠唄!

可萬萬沒想到,這時候有個御史向皇帝提了份建議,說裁撤驛站,一年可省68萬兩白銀,把這份開銷用於邊關軍費,那是再妥帖不過的了!

結果,崇禎皇帝便批准,讓李自成下崗,而下了崗的李自成還能找什麼飯吃呢?那就只能造反了。(李自成造反那一年,陝西大饑荒,連巡撫上報給皇帝的摺子,都說百姓沒飯吃,只能去吃山裡的蓬草,蓬草吃光了就剝樹皮,樹皮吃完吃觀音土,最後便是死路一條。所以對於李自成而言,除了造反,真的無路可走)

到了最後,當南北俱大荒,以至於“死人棄孩,盈河塞路”,瘟疫、旱蝗、盜匪、流民,再加上關外的滿清,明朝確實沒活路了。

而這一切,顯然是崇禎的錯誤政策造成的。他的一生,不對造反的農民讓步,也不對關外的八旗讓步,更不對自己的部下讓步,所有的不讓步,最後便只有一個死字!

因為,你不讓農民活,不讓部下活,農民便不讓你活,部下也不讓你活,事實就是如此。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肯定是了。

崇禎年間的大旱造成很多地方顆粒無收,老百姓的生存成為問題,很多人連草根樹皮都吃不上,被活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為了生存下去,老百姓被迫揭竿而起,造成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最終成為燎原之勢,導致明朝滅亡。

如果沒有天災,而是豐收年,即使稅負較重,老百姓至少也能活的下去,也就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造反了,明朝也許不會滅亡。


津城沐雨

明朝的滅亡是很多原因複合的結果,並非只是某一個原因單獨作用的結果。

而崇禎年間的氣候問題,導致的農作物歉收確實是一個比較主要的原因。但只是表面原因。

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並不足以導致延續了兩百多年的明朝滅亡。完全可以通過朝廷集中撥放救濟糧等手段,來緩解饑荒。

明朝難道沒有這樣做嗎?

明朝的崇禎可以算的上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成績我們姑且不談,最起碼他有著治國的想法,並且想挽救明朝所處的一個頹勢。

所以,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明朝腐朽的朝廷!

可是明朝的朝廷腐朽並非一日形成,也不可能靠他一己之力就能清除。況且還在那麼複雜的情況之下:農民起義;滿清入侵。

正因為多年形成的各種朝廷“規矩”,導致朝廷發放的救濟款項,遭到地方層層盤剝,最後能落到災民手中的所剩無幾,這樣怎能不造成農民起義?

而崇禎雖有治國之心,卻並不知道自己的方針沒有得到貫徹。

所以明朝的滅亡是自內而外的,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明朝的腐朽的朝廷。再加上外部因素的推波助瀾,才造成了滅亡這樣一個結果!

另外崇禎皇帝雖然比較勤政,但是所做的大部分都是無用功,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況且在那種局勢下,縱使換成秦皇漢武也不一定能力挽狂瀾!

我是笑笑生,喜歡笑侃歷史,關注我,交流更多新鮮觀點!


k笑笑生

崇禎年間的大旱,當然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崇禎十一年到崇禎十四年之間,北方空前的大旱,是李自成勢力興起和明朝滅亡的關鍵。

崇禎年間的農民起義風潮,其實在崇禎十一年基本被大部撲滅,李自成只帶著千把人的殘軍在陝西、湖廣、四川交界地帶的山區流竄,甚至不少明朝官員認為李自成早已死了。張獻忠、羅汝才等人接受了招撫。

表面上看,有一定實力的農民軍不是被剿滅就是被招撫,農民軍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但大明北方在崇禎十一年到崇禎十四年期間的空前旱災,造成無數人因旱災成為饑民。北方遍地火種,只要一點火星就會被點燃。李自成之前和明軍作戰時遇到有戰鬥力的明軍基本也只有逃命的份,但時勢不同,崇禎十三年率領千把人進入河南的李自成成為遍地火種下的一點火星,點燃起熊熊烈火埋葬了大明朝。

下面幾張圖表示的是崇禎十一年到崇禎十四年期間明朝的旱澇災害情況,圖中5表示嚴重旱災,4表示一般旱災,3表示風調雨順無災害,2表示一般水災,1表示嚴重水災。可以看出,崇禎十一年到崇禎十四年,北方大片地區都是連續的5,連續幾年嚴重旱災。

(崇禎十一年北方旱災圖,5表示嚴重旱災)

(崇禎十二年北方旱災圖,5表示嚴重旱災)

(崇禎十三年北方旱災圖,5表示嚴重旱災)

(崇禎十四年北方旱災圖,5表示嚴重旱災)

崇禎十五年開始,北方旱情有所緩解,但社會秩序已經崩壞,並不是說自然災害減輕了就會馬上恢復。李自成和各路農民軍大勢已成,最後李自成吞併羅汝才、革左五營、小袁營等各路農民軍,成為最大的勢力。

(李自成)

但李自成實力其實嚴重不足,根基很淺薄,崇禎十三年末千把人進入河南,崇禎十七年三月就打進了北京滅亡了明朝,中間只有三年的時間。李自成核心有戰鬥力的部隊很少,吞併的羅才不、革左五營等部以及收降的各路明軍勢力並沒有來得及有效整合。

李自成在山海關之戰核心部隊慘敗後,根基不穩的問題就暴露出來,最終為滿清所滅。


仁勇校尉

當然是原因之一,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滅亡不少都和這些天災有關,比如朱元璋年輕時家人就餓死許多,明末同理,沒這些天然因素,西北農民軍怎麼會爆發?

不過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主要原因,因為中國古代基本都有賑災項目,鬧旱災靠賑災能夠暫時緩和矛盾。

歸根結底是明末整個國家機器出了問題:薩爾滸時,明朝十二萬人征討努爾哈赤,有記載說有的遼東士兵軍服連袖子都沒有(想想東北那天氣),都讓李成梁當年給剝削乾淨了。遼東一直是明朝軍事防禦的重中之重,這裡都搞成這樣,別的更不用說。

所以明朝發生了什麼:國庫空虛,士兵貧苦。國庫空虛有道理,因為明朝稅收不算高,而且也不盡合理,但明朝稅收雖不高,軍費開支還是在,比重不低,為什麼士兵那麼慘?自然是全便宜中間那幫孫子了,所以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士兵窮,國家撥款,士兵拿不到錢,國家繼續撥款,士兵還是拿不到錢……除了關寧軍這樣少量被嚴格管控的,大部分士兵的日子可以說無比艱難,到最後國家錢花了個精光,士兵水平提升還是很有限,這才是明末軍隊戰鬥力有限的根本原因。

而且明朝過高的軍費也限制了朝廷的福利機構,明朝在賑災這塊本來就做的不算出色,加上後來越來越窮,當兵的都沒飯吃,災民也沒指望了,災民沒飯吃,就想造反,造反就要派沒吃飽的當兵的去鎮壓,一次贏了,兩次贏了,災民永遠沒飯吃,只會此起彼伏地造反,士兵永遠沒飯吃,要麼跟著造反,要麼餓著鎮壓士兵,久而久之,就會被災民打倒……

所以說旱災是壓垮駱駝的稻草之一,但不是致命稻草。


紫色護衛隊

是也不全是!

中國人講人定勝天,所以天災不是主因

打個比方,古人認為明主當道天降祥瑞,昏君當道,厄運連連!我們換個角度看待這句話,對待同樣的天災昏君和明主會有怎樣的區別?孟子中梁惠王篇講:寡人之於國也,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這是一個正常君主應該乾的!然後我們再回到大明皇朝滅亡這件事上來,崇禎不是不想,是無力!設想如果他按照蔣公的思想攘外必先安內,至少敗得不會那麼慘!

大明皇朝也是積弊日久,轉不過來來了!再加上打仗耗費糧草財力,內部皇室和士紳官吏內耗嚴重,要轉過來至少要五十年,而且必須廢除藩王,百年也有可能,漢朝到武帝才正真解決藩王,大明皇朝藩王雖然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權利,但是他的財富和地方勢力勾結,單是這一點不是段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再加上文官集團等的攪動,崇禎對這種結果也是很無力的!

鄙人不才,就我理解而言,換作慈禧遇到這種情況都比他要好!

所以我認為,天災只是催化劑,根本問題沒解決,時間久了他還是會爆發!

也許我說的不對,我認為朝代更迭的原因一部分是昏君佞臣,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對固化的社會政治和財富進行一次重新的洗牌,推到重建!


用戶3214556909714

朝代更迭是自然現象。明朝滅亡氣數已盡,天降大災。大漢就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倒了駱駝。明朝末年已經民不聊生。國家發放的賑災糧食也經常被吞沒,到了農民手裡幾乎就沒有了。文官貪財,武官惜命,而崇禎皇帝也不理朝政,毫無作為。



歷朝歷代到了後期都會出現問題。因為後期的皇帝一是沒有經過自己打的天下,不知道如何珍惜,更不知道如何治國;二是他不也瞭解民間的疾苦,屬於坐享其成。所以滅亡也是自然而然的。


官逼民反,飯都沒得吃了還來要稅,不反你反誰?每天過的生不如死的日子,又逢大旱。不起義咋辦?清朝那時看見內地大亂,趁機入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