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容易嫉妒別人?|心理學解讀:嫉妒心

心理學家說:“不安全感引起的羨慕、嫉妒、羞恥妒忌無法改變別人的心——它只能改變你自己的

。”今天我們來談三種由於不安全感引起的,互相之間緊密關聯的情感:羨慕/嫉妒、吃醋以及羞恥。

在一定程度以內時,這三種情感都是人正常的天性。就像孩子從生下來就會希望爸爸和媽媽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但是又時常感覺自己並不是父母婚姻情感中的一部分。接下來我們就會深入分析這三種感情,以及它們對我們的影響。

為什麼容易嫉妒別人?|心理學解讀:嫉妒心

羨慕/嫉妒

事實上,“嫉妒”是“羨慕”的一種衍生,即當人看到他人的精神或物質資產時(比如美貌、成功、才能或是錢財)產生的一種豔羨、或不滿的情緒。

但如果一個人的這種情感過了頭,具有攻擊傾向,可能還會更進一步去詆譭別人的名聲,或是侵佔別人的資源財產,但是卻不能意識到,自己發起攻擊是因為深深的自卑感。一般來說,我們表現出來的詆譭和攻擊性越強,往往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對自己的羞恥感越強。

  • 我們還是有可能用很健康的方式來應對羨慕/嫉妒

你可能會羨慕朋友新買的奔馳,也許也夠錢買,但是自己的經濟條件的確不如對方,以自己的條件來看,這樣一部豪車並不是你應該擁有的,因此你會感到困擾、不滿。但是轉念一想,如果你被嫉妒驅動而去效仿他,那就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以及真實的想法,最後即使買了這部車,也不會真正地幸福。

對比下來,我還不如去認真思考什麼是我真正需要和真正想要的,以及怎麼樣我才能得到這些。如此,我便能為買奔馳的朋友感到由衷地高興,即便還有一絲嫉妒,也是轉瞬即逝的。我的價值觀和需求都和他不一樣,所以他認為合適的並不一定能讓我快樂。這就是面對嫉妒我們應該做出的健康的回應。

為什麼容易嫉妒別人?|心理學解讀:嫉妒心

吃醋

吃醋更多和對自身的不確定感有關。前面提到的“嫉妒”通常指我們羨慕別人擁有的某樣東西、而我們自己沒有;而吃醋則是害怕自己失去某樣本來擁有的東西。比如,當沒有男/女朋友的時候,我們會嫉妒身邊有男/女朋友的人;而當我們自己有男/女朋友的時候,他/她有其他人追求的時候,我們會“吃醋”。

  • 吃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吃醋,可能可以在雙方的關係中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比如讓對方感受到你很在乎他/她。

但是,在人際關係中擁有毀滅性的反面效果,有時候甚至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比如,夫妻之間發生的謀殺,很多都是因妒忌而導致的。在不安全型的情侶中,這種充斥著不安全感的想法非常常見,反射出內心不健康的自我羞恥感。

這種情緒誕生於童年時期,由於少時情感需求上沒有被滿足,導致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問題接連二三。相反,擁有較健康的心理環境人在的情感關係中感到安全,也相信她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就算她男朋友出軌了,她也只會感覺到自己的信任受到了背叛,而不是產生嫉妒和自我羞恥的情緒,因為她不認為她男朋友的出軌是因為她自身的不足而導致的。

為什麼容易嫉妒別人?|心理學解讀:嫉妒心

自我羞恥

羨慕和吃醋都是在和別人比較時得出的:“誰誰誰有這個那個,但是我自己沒有,我就是低人一等”或者“誰誰誰比我更能吸引我伴侶的注意力,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不如他”。

在這些“比較”的更深層面,是一種發自內心地對自己的不滿意。其實,當你發現自己開始不自覺地和別人作比較時,你就應該警惕了,因為它反映了你內心裡的自我羞恥感。

這些負面情緒越強烈、延續時間越長,你感受到的羞恥感也就越大。只有那些自我羞恥感高的人,才會忍不住不斷和別人作比較。自我羞恥可能對你有如下的這幾種影響:

  • 很難接受別人對的你拒絕,因為他們自尊心很弱,再加上可能有情感上被遺棄的歷史。

  • 你會對自我、或者對他人發起攻擊。

    這些人一旦被拒絕就開始憎恨起自己。而其他心理更健康的人則會認為“反正拒絕我的這人,也不值得我對他好”。

  • 有時候為了印證心中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想法,你甚至會下意識的推開自己的伴侶、逼迫他們離開自己。最後的情況無非這幾種:“你早就想離開了,我給你個理由罷了”或者“在你離開我之前還是選擇我先離開你吧”。無論是哪種情況,這都是防止自己在情感上過分依賴他人。

為什麼容易嫉妒別人?|心理學解讀:嫉妒心

其實,不安全感是可以分享給你的伴侶聽的,但是要注意不要直接以批評的方式表達出來。還有一定要注重伴侶的隱私和自由,不要總想著如何控制或監視你的伴侶。偷翻手機短信或是郵件,只會給感情帶來新的問題,導致最終伴侶對你的不信任。

沒錯,你選擇信任對方,有可能會遭到背叛,感情也有可能不會有好的結果。然而,假如你們無法信任對方,你們的感情卻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與其花時間去疑慮,不如不斷提升自己,學著去打敗自我羞恥感。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你能更加理解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感受到的負面情緒。敢於承擔可能的失敗對任何事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起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