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交朋友换不回真心,是因为忘记这样做了|心理解读

你交朋友换不回真心,是因为忘记这样做了|心理解读

人际交往中有一条黄金法则: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就要先怎么对待别人。

比如,你想要别人真心对你,你就要先用真心对待别人,以真心换真心。这就是真诚在人际交往中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你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就比较容易激发出别人身上好的一面,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互动,增进彼此的情感。

所以我们经常说,真心比套路重要。

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我们真心真意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爱和阳光,这就有点过于天真和可爱了。

事实上,真心也有真心的烦恼。

你交朋友换不回真心,是因为忘记这样做了|心理解读

02

首先,我们很容易掉进反黄金法则的陷阱里。

所谓反黄金法则是这样的:我这样对待你,你也要这样对待我。因此,当你非常真心的对待另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有一种期待的,就是希望对方也能这样对待你,这样你的心理才会平衡。

但是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并非如此。

比如一位来访者曾经讲过这样的经历,她是一名学生,平时对宿舍里的舍友都很真诚,也很热心的帮助她们做各种事情,但让她苦恼的是,一方面舍友接受了她这样的付出,另一方面舍友并没有像她期望的那样善待自己,有时候在一些生活琐事上还经常被别人排挤。

她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对别人那么好,却得不到同样善意的对待。

其实原因也不复杂,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你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但很难控制别人的反应。而且,同样一件事我们看自己,和别人看待我们往往是有很大差异的。

比如我们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非常热情的对待别人,但是不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对方都会对你的热情保持一定的警觉,因为ta并不清楚你的真实动机。也就是说,虽然你认为自己是真心的,但是对方无法确定你是真的真心还是假的真心。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真心也好,真诚也罢,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动机,但是动机作为内心的一些东西是很难被直接看到的。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和喜好来推测别人的动机,于是难免就会出现误解的情况。

我们经常说,人与人之间最难的是相互理解,原因就在于,真心虽好,但是真的不容易被看到,毕竟不同的的人对事情的解读是不一样的。

你交朋友换不回真心,是因为忘记这样做了|心理解读

03

其次,在很多情况下,别人也不需要你的真心。

这点在职场上体现的更为突出一点。

比如一个销售人员去见客户,如果这个销售员只是一再的强调自己是多么真切的想和对方合作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客户来说,销售员是否真心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价值和帮助。

同样,在公司里,决定一个人发展前景的是他的工作能力,能解决多少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看你说自己有多热爱自己的工作。

当我们说真心的时候,更多指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情感交流在亲密关系当中很重要,我们和家人在一起时,和好朋友在一起时,需要这种情感上的慰籍,但是对很多非亲密关系来说,最重要的就不是情感上的交流,而是利益或者说价值上的交换了。

所以,在工作当中,别人对你的信任程度更多是建立在你的能力基础上的,也就是你能帮助别人解决多少问题,如果能力不够,只会“深情”地对待别人,反而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你交朋友换不回真心,是因为忘记这样做了|心理解读

04

以上我们讨论这么多,并不是要贬低真心和真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是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变的复杂起来。

其实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追求的是另一种方向,就是让自己变的尽可能简单起来,追求一种纯粹,比如至善,至美,至真,觉得这才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这确实是一种很理想化的追求,值得让人敬佩。但是,我们对内可以让自己变的简单和纯粹一些,不过当我们看待外在的人和事时,要意识到这些是复杂的,并且接纳这种复杂。

比如你想要对一个人好,对一个人付出的时候,就需要明白,并不是有这份心就够了,还需要考虑其中众多的可能性。比如你的好是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或者你对别人好的方式别人是否认同等等。

甚至有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对方的性格因素。

比如对于一个依赖性比较强的人来说,你帮助ta出主意,甚至在一些难题上替ta做决定,ta可能会感激你;但是对一个独立意识强的人来说,替别人做决定就可能是一个不招人待见的行为了。因为在对方看来,你这是在干涉对方的边界,干扰了对方的自我意识。

这就是个人性格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事情的看法和感受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所以,一个人的心态是否成熟,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ta能否意识到生活的复杂,然后建立起复杂性的思维,针对不同的情景的找到针对性的应对方式。

在人生的发展路径上,相对于追求纯粹,或许更重要的是能否让自己变的真实,能够看见真实生活的复杂。这或许是一种更珍贵的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