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指現在什麼地方?

手機用戶3700719938

唐玄宗《華嶽銘》:“雄峰峻削,菡萏森爽。是曰靈嶽,眾山之長。偉哉此鎮,崢嶸中土。高標赫日,半壁飛雨。”


中原天下至中的原野,中原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指天子所居之所是中原,周天子所居之所當然是關中平原中部的豐鎬。中原又稱中土,我們從唐玄宗遊華山的《華嶽銘》詩中也可以看出中原所指。古人對關中平原多有論述如“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只不過關中人更喜歡以關中自稱,這裡邊自有其令人驕傲的歷史原因。順手舉個例子:

那麼說現在的中原是哪,廣義的中原是哪裡呢?

其實目前關於廣義中原的範圍與古人論述基本是一致的。
對照地圖自然一目瞭然其實中原只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和東北,東南,西南,西北等等一樣,並沒有什麼褒貶之意。反倒是人們常說金角銀邊草肚皮,似乎有點兒笑話中原了。這一點倒是和四關之中的關中沒法兒比,雖然關中也屬中原並且是最早的中原。。。古代諸侯、軍閥們動不動逐鹿中原使中原備受蹂躪,從這個角度來講道倒也是中原的地理環境不爭氣所致,四戰之地黃河氾濫,真可謂一部中原史半部災難篇啊。


天道TD

很經常看電視劇或者武俠小說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人物自稱來自於中原,中原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和範疇,到底在哪裡呢?下面一一給大家解答!

首先,古代中原指的是哪些地方。古代,中原又叫做華夏、中州、中土,是主要指的是天下中心——從洛陽沿著黃河中游到黃河下游的開封、山東等地方,這一片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被許多統治者視作統治中心地帶,屬於統治的富裕地帶,所以先後從夏商周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等,這裡先後有各大王朝在此建都,成為最高統治中心,所以古代就有人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可謂中原地區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其次,現代中原主要指的是哪些地方。

1.廣義上的中原地區:泛指以渭河、洛河地區為起源,途徑黃河中下游和淮河上游北部地區,也就包括了現在的陝西省東部和中部、山西省東部和南部、河南省、河北省的南部地區、山東省的西部地區、安徽省的北部地區和江蘇西北部的部分地區。這些地方總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公里。

2.狹義上的中原地區:狹義上的“中原”就主要指的的河南。河南簡稱豫,在兩千多年前這裡就被視為九州的中心——豫州,而且河南洛陽、開封、許昌、鄭州和安陽均有古都,是名副其實的中原文化的代表地區。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三感旅遊

謝網友!中原既然是位置居中的平原或原野,那我認為中原指現在的關中平原。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在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西鹹新區),這是國家認定、目前被全國人民認可的,官方文件和中學地理教本可以查詢,且原點就在關中平原腹地,所以如問中原指現在什麼地方,根據中原一詞的解釋,中原的準確位置在現在的關中平原。

中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吉日》:"漆沮之從,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一句中,漆沮是古時的漆沮河,在陝西省富平縣境內,現在叫石川河,由兩個發源不同的小河漆河和沮河匯流而成,最後融入渭河。由此可以斷定,中原當時應該指現在的關中平原。

《詩經.小雅.吉日》,是描寫西周天子周宣王狩獵場面的文章,天子之所指天子居住的地方,那應該就是當時西周的京都鎬京了,而鎬京就在現在的西安地區,故"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一句中的中原應當指現在的關中平原(渭河平原)。

至於以後"中原"一詞,是如何擴大、延伸、偷換概念和挪用的,而且被用來指河南一帶,這可能與人為、誤傳和政治中心北移等有關係,但中原一詞剛開始真正指的陝西關中平原。一方面,關中在唐以前都是兵家必爭之爭,誰擁有關中,誰就擁有天下。周武王、秦始皇、隋文帝、李世民都是在先擁有關中的情況下才奪取了天下。另一方面,關中在唐以前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是天子之所,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原,因為帝王居主的地方從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上來講,本來就是全國的中心,更不用說從今天地理位置上來看,關中平原腹地也本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的中心地帶。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參與討論,並提寶貴意見!謝謝!🙏🙏🙏


知未是也

中原中原,翻譯一下就是指中國天下至中的平原地區。雖然古來就有中原即指河南一說,雖然我也是河南人,但我不是太贊同這個把中原概念範圍侷限在河南一省的說法。


個人認為的中原區域,大致是這麼一個範疇:北到黃河、東至京杭大運河、南至淮河、西到伏牛山的廣大平原地區。

按此標準,黃河以南的河南大部,阜陽、宿州、亳州、淮北等安徽西北部地區,濟寧、菏澤等山東西南部地區,徐州等江蘇西北部地區,都屬於中原。

如果不信,想想徐州等在歷代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就知道了。


之所以用中原代指河南,大概是因為從商朝一直到北宋,歷代的政治中心都基本在河南境內,存有商丘、鄭州、安陽、洛陽、許昌、開封等古都城市吧。

就是秦、西漢、隋、唐等在關中建都的王朝,關東(函谷關)以東特別是洛陽要麼是另一政治中心,要麼是無可替代經濟中心。

以上純屬一家之言,如有不妥請指正。你認為中原主要包括現在哪些地方呢?歡迎討論。



司馬砸光

本身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偽命題,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一個沒有斷過傳承的國家,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偽命題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比如一個人他是有姓名的,但姓和名又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姓”是父母給的,是起源是根,“名”才是你自己的,我們接下來往下看

“中原”這個名詞出現最早的時間已不可考究了,但最早有文獻記載是在“大禹治水”時期出現的也就是夏朝之前帝堯舜時期,其中“禹鑄九鼎”便是真正賦予“中原”這個名詞以靈魂,“九鼎”便於“中原”二字真正融合為一體。

真正並賦予它生命的卻是夏朝,當然對夏朝長達472年國乍來說以及遠離我們近有4000多年的時光,歷史記載實在是太少太少,出土的文獻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每一件都可以說是無價之寶,這個時期但卻是它的“初生”時期。

真正把“中原”確立下來的卻是周朝,直到東周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及秦關中平原地區都泛指中原地區,一直到秦完成統一六國這個中國歷史上歷史性階段任務為止。

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古老的國家傳承並發展到今天,有人會說“我”的根是在大槐樹下,有人會說“我”的根是在三江源,有人會說“我”的根是在阿爾泰山,有人會說“我”的根是在黑河水邊,有人會說“我”的根是在嶺南。

其實你們回答的並不對,而且很狹隘,因為生我們養我們的這片土地這個共同的家—國家,它的搖籃它的根在“中原”,所以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根:

姓“中原華夏”,名“中國”!


創銘匯

這種問題不需要作過多的解釋。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國家有一箇中原城市群。

顧名思義:這個中原城市群就泛指的是中原地區。

而在悟空問答上的相信也沒有什麼國家級文史局的吧?既然沒有,那你們說,那你說你的那就跟玩兒似的。沒必要過度較真兒的。因為你把中原搬到地中海,你說了也不算。😂😂😂😂😂

因為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居民。國家認定哪裡是中原地區的?中原城市群區域!如果不是這裡邊的,你能往裡邊湊。自己會不會很不好意思呀?

既然你說那麼多,不能改變中原這個地理位置。那你就默默的接受國家的認定吧。

中原城市群即中原。

一路向西,那裡真的沒有中原!


行者帶你享受問答的快樂,我們不一樣。開闊別樣的視野!


行者視野

中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原是“原野”、“原中”的意思。 也是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河洛文化的繁盛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國歷史考古證名中原古都有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因此按地域理解中原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慕羽軒文社

說中原先說中州,禹貢九州把天下分為九州,看看中州是哪裡?至於某些西方省的人最近一直爭搶中州,中原,河洛,河圖洛書,甚至否定貶低夏商非正統,西周才是正統等等言論。靠歪曲歷史斷章取義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等手段是行不通的,歷史不容篡改,從史記資治通鑑等古代文獻到中華字典中華詞典以及歷史教科書上面都清清楚楚的事實。除了某西方省人,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常識,小學都學過的知識,你們再如何費盡心機也改變不了!


風雲起滄瀾

中原作為一個固定的地理名詞,就是從河洛地區開始的!再者古中國長期是河南居中央,且河南平原之肥沃又非其他地方可比,中原之名實至名歸!


宛丘中道

現實是多盡力為本地區增磚添瓦,酬勤罰懶這是規律,活在過去沉沒的將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