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怎樣吃最營養?

白駒過隙86950

胡蘿蔔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之一,很多菜中用其做配菜。胡蘿蔔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元素,能保護眼睛,可預防夜盲症等。



胡蘿蔔生吃、熟吃都是可以的。相對而言,熟吃的營養會更好一些。我就接受不了生吃胡蘿蔔的味道,通常都是做啥菜都放點胡蘿蔔搭配!

胡蘿蔔是眾所周知的養生美食,每100克胡蘿蔔含有:熱量31.8大卡、碳水化合物4.9克、脂肪0.2克、蛋白質1克、纖維素3.2克、β-胡蘿蔔素4毫克、維生素C16毫克、鉀193毫克、鈣32毫克。

關於如何吃胡蘿蔔更有營養的問題,胡蘿蔔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很豐富,生吃胡蘿蔔容易使這些營養物質被人體吸收,喝鮮榨的胡蘿蔔汁還能起到潤腸通便,排毒作用。由於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有人說生吃胡蘿蔔素的營養吸收不了,其實我們現在的人,肚子的“油水”真不少,只要一餐中有油脂,還是能幫助其胡蘿蔔素吸收的。

從營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要想把胡蘿蔔的營養功效發揮到最大,最好還是將胡蘿蔔煮熟食用。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物質,和番茄中的番茄紅素一樣,只有有油脂存在的情況下,才會提高胡蘿蔔素的吸收率,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攝取身體健康所需的營養元素。

不過,吃胡蘿蔔建議不要貪心,吃太多可能會讓皮膚髮黃,不過,如果真是吃大量的胡蘿蔔出現皮膚髮黃的情況,也不要過分擔心,只要停止吃,過一週到兩週就會就會漸漸淡去。


營養百事通

胡蘿蔔怎樣吃最營養? 這個問題真的不用糾結,首先胡蘿蔔裡所含的營養素最受關注的也就是β-胡蘿蔔素了,這個營養素有幾個特點:脂溶性(溶於脂肪),耐高溫,一般的烹調不會破壞。


深度解釋一下就是:它的吸收需要有脂肪,不管是食物當中的脂肪,還是烹調用的油,只要是有脂肪就可以很好吸收。一般的烹調不會破壞,除了油炸,也就是煮、頓、蒸、炒這樣烹飪方法都沒有問題。但最好是軟爛一些,這樣好消化,自然也好吸收一些。

接下來就是,怎麼吃最好呢?

比較推薦的是蒸、炒、打成汁! 蒸的方法可以使胡蘿蔔的質地變得很柔軟,由原來生的時候的脆爽變得很軟爛,在胃裡的時候也會很容易消化,一般給孩子做輔食的時候都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對於月齡小的孩子,還可以進一步加工成胡蘿蔔泥,這樣更好消化!

胡蘿蔔很難炒熟,一般在炒之前還要用開水焯一下,半熟,然後在入鍋炒,胡蘿蔔因為漂亮的橙黃色,經常被用作各種配菜,但不要真的至當成配菜,這麼有營養的食物,不吃可是浪費了~!

打成汁也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很多人糾結於打成汁好像沒有油!首先β-胡蘿蔔素的吸收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油脂,而且,只是在吸收的時候你的腸道里有點兒油就行了,至於是不是烹調胡蘿蔔用的油並不重要,烹調別的食物或者其他食物中含有的油足夠了,假設你並沒有在進餐的時候喝胡蘿蔔汁,你只需要在胡蘿蔔汁里加幾滴油也完全夠用了!不知道我這麼說你聽明白了嗎?

總結一下:除了油炸,怎麼吃都行,不是必須用油炒,誰的肚子裡還沒點油水~!

作者:劉松麗,首創《習慣減肥法》,幫助近千人改變飲食習慣,養成健康減肥好習慣。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大連職業技術學院營養專業特聘講師,營養培訓講師,健康管理師培訓講師,主講《公共營養師培訓教材》、《健康管理師培訓教材》;自主開發《實用快速配餐技術》、《食品標籤的秘密》、《習慣減肥集中營》等課程。

營養師劉松麗

很多人認為胡蘿蔔最好是炒熟了吃最有營養,因為胡蘿蔔中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A成分,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因此如果有油脂的烹飪方式,更能夠激發維生素A溶解在其中,溶出更多營養成分,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不過其實事實上,不用那麼糾結烹飪方式的問題,甚至很多人為了要導出更多維生素A,油燜胡蘿蔔,反而在其中增加了較多油脂成分,這到底更健康還是更不健康還真難說。

胡蘿蔔即使不是油脂來烹飪,我們也能吸收到其中部分的維生素A成分,並不會損失多少,不必要為了烹飪後多出的那一點點維生素A糾結到底要生吃還是熟吃。生吃胡蘿蔔也不虧,胡蘿蔔中也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維生素C成分,生吃能夠更完整的保存這些水溶性維生素成分。只是如果加油烹飪的話會有更多維生素A成分,各有利弊,不必太過謹慎。胡蘿蔔生吃也有很多吃法,沙拉、涼拌,還可以當清爽的解油菜。當然,熟吃的話並不用加多少油,只要稍微有點油,哪怕是做湯都可以溶出更多豐富的維生素A成分。


只有營養師知道

胡蘿蔔中含有一種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是一種脂溶性物質,它在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對人體有很重要的健康意義,且是我們容易攝入不足的營養成分之一,β胡蘿蔔素存在於細胞內,把胡蘿蔔進行加熱處理(蒸、煮、燉、炒)做熟,都可以使細胞壁變軟甚至破壞。使胡蘿蔔素更容易從細胞的細胞器中釋放出來,這時候β胡蘿蔔素“非常聽話”,樂於投入脂肪懷抱,在小腸與脂肪(炒菜、燉菜通常都會放油)形成乳化微球,從而順順利利的被小腸吸收。所以熟吃的話胡蘿蔔素吸收效率更高。

但是胡蘿蔔中也富含維生素C,炒菜加熱過程中維生素C會有損耗,所以生吃胡蘿蔔的話可以獲得更多的維生素C。

我們不能籠統的說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哪個更重要,這對不同的人答案是不一樣的,因此胡蘿蔔生吃和熟吃各有利弊,怎麼吃,隨你,生吃能獲得更多的維生素C,熟吃能獲得更多的胡蘿蔔素,都是不錯的吃法,沒必要糾結,非得分個高下。


營養科普趙之德

😄二者相比,蒸著吃效果更好一些!

首先我們要明白幾點:

1. 生吃胡蘿蔔更注重胡蘿蔔裡面的維生素C,熟吃胡蘿蔔,更注重胡蘿蔔裡面的胡蘿蔔素。

胡蘿蔔中富含胡蘿蔔素,它能夠在人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對皮膚,視力和正常免疫功能都是必需的。

2. 雖然說胡蘿蔔素是一種只溶於脂肪,不溶於水的物質,沒有脂肪幫忙,他就很難被人體吸收,但是這個脂肪不一定是要加在炒菜的時候。

因為胡蘿蔔素的吸收在小腸,只要我們吃的其他食物中有脂肪,或者進入小腸的食物裡面有脂肪,就足以幫助胡蘿蔔素吸收了。這一點,輕輕鬆鬆就可以做到。

3. 熟了的胡蘿蔔,胡蘿蔔素吸收更好。因為胡蘿蔔的細胞壁比較堅硬,生吃胡蘿蔔的話,胡蘿蔔素的吸收利用率就比較低。做熟之後,細胞壁軟化,提高了胡蘿蔔素的吸收率。

當然,如果你榨成汁,打成漿喝掉也是可以的哦!

所以,如果是炒胡蘿蔔和蒸胡蘿蔔選擇的話,蒸胡蘿蔔不僅軟化了細胞壁,而且不用油,減少了脂肪的攝入,豈不是更佳?

不過,營養不是較真的信條,我們沒有必要糾結於一點營養素的損失而失去烹調菜餚的美味,所以,炒胡蘿蔔也可以(少放點油),蒸胡蘿蔔也可以,涼拌胡蘿蔔絲還可以,花樣烹調,美味人生!


營養師阿喵

胡蘿蔔熟著吃便於營養更好的吸收。其中燉著比炒著還要好吸收,蒸著又比燉著吃更保全營養。所以說,蒸著吃最營養,但沒有燉著、炒著口感好。

胡蘿蔔的江湖外號“小人參”,可見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同一般。這外號還真不是浪得虛名,概括起來,突出的營養滋補作用主要有三個:


⒈胡蘿蔔素。含量最多,要不就不叫胡蘿蔔了。胡蘿蔔素最大作用就是在人體內合成A族維生素,俗稱“生長素”,對人體發育、視力保護非常重要。

⒉花青素。結合體內自由基,增強免疫力,抗衰老,抗癌作用明顯。

⒊槲皮素。降壓降糖,保護心臟,健康血管。

胡蘿蔔的核心物質是胡蘿蔔素。這傢伙有個特性,不怕高溫,遇油融化。所以,無論煎炒燉蒸,只要有油,就可以被吸收。這也是為什麼“胡蘿蔔要油炒著吃才好”說法的由來。


普濟

能吃下去的都是營養。胡蘿蔔的品種也多,只要能買到跟常見的橙色胡蘿蔔不同的品種,都可以嘗試。



有的娃喜歡生吃,有的喜歡炒雞蛋,有的喜歡跟肉一起燒了吃。總之,能吃的娃想法單純,顏色好看,吃起來是甜的,甚至是因為喜歡兔子,順道愛屋及烏。不喜歡吃的那就是噩夢了,切細了混在肉圓子裡,烙在雞蛋餅裡,蒸軟了拌到土豆泥裡,才勉強吃下去。

或者把胡蘿蔔換些造型切,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娃會比較容易被打動。

想要讓娃啥都吃點儘可能營養全面,為之操碎了心的不只是我們的媽媽們,國外的家庭也操心。但她們大多用甜品的方式誘惑娃,做得好的胡蘿蔔蛋糕裡,也是隻有捨得用油用糖的家庭,娃才願意吃下去,否則那也是娃的噩夢。


拋開營養價值不談,多數食物裡放點兒胡蘿蔔,顏色更好看,口感也不錯。

比如往炒飯里加些胡蘿蔔,再把胡蘿蔔米飯填到去骨雞翅裡釀,口感微脆解油膩。

拌餡兒加一點,湯汁更紅味道也更香。

直接榨汁揉麵,成熟後變色也不嚴重,反而更容易提起食慾。


指尖小調

小的時候不喜歡吃胡蘿蔔,後來吃過一次家裡人涼拌的胡蘿蔔,才開始慢慢喜歡上,把胡蘿蔔跟火腿腸切絲,炒一下,稍冷卻後再跟黃瓜絲一起加調料涼拌,味道還是不錯的,但這種做法卻不是留住胡蘿蔔營養最好的方式,怎樣食用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胡蘿蔔的營養呢?

和著肉一起包餃子(推薦度:五顆星)

大家都吃過胡蘿蔔水餃吧,胡蘿蔔的吃法多樣,最有營養的方式還是跟肉一起包餃子,或蒸包子。主要原因是胡蘿蔔中的β—胡蘿蔔素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吸收。把胡蘿和肉一起做餡,肉中的油脂會提高β—胡蘿蔔素的吸收。胡蘿蔔的味道有些特殊,所以有些人不喜歡。一起包餃子,可以掩蓋一部分胡蘿蔔味兒,這樣,營養和口味都可以兼得。

炒著吃(推薦度:四顆星)

其次是炒著吃,上面說過,加上油一起炒著吃,或跟肉一起炒著吃,胡蘿蔔裡面的β—胡蘿蔔素可以更好地被我們吸收。秋天、冬天天氣乾燥,胡蘿蔔、土豆切絲同炒清脆爽口,包括上面的涼拌小配方都是不錯的,既益肝明目,又可以使皮膚更光滑。

燉煮吃能抗癌(推薦度四顆半星)

小結

所有熟吃皆比生吃好一些,一般來說,讓胡蘿蔔的保健功效發揮到最大,人體充分的吸收胡蘿蔔裡的營養素,其方法就是最大可能地增加β—胡蘿蔔素的攝入。熟吃胡蘿蔔,且保證在烹飪時接觸到油脂,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生吃就會浪費營養,也不建議榨汁,這樣會浪費有益健康的膳食纖維。

胡蘿蔔(食用禁忌)

  1.切碎後水洗或久浸泡於水中的胡蘿蔔不宜食用

  2.服用雙氫克尿塞時不要食用

  3.食用時不要加醋太多,醋太多胡蘿蔔素會損失

  4.吃的時候咀嚼的時間儘量長一些,即細嚼慢嚥

  5.不要與紅白蘿蔔同時食用

  6.不要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菠菜、花菜、油菜、番茄、辣椒等),水果類(如柑橘、草莓、檸檬、棗子等)同時食用破壞維生素C,降低胡蘿蔔的營養價值。

  7.不要生食,胡蘿蔔雖然是蔬菜,但只有烹調,其所含的類蘿蔔素才較穩定。我們一般的炒菜方法,胡蘿蔔營養可保存76%至94%。因此生吃,類蘿蔔素因為沒有脂肪而很難被吸收,從而造成浪費。

  8.另外,研究發現,婦女過多食用胡蘿蔔,攝入大量胡蘿蔔素會引起閉經、抑制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因此,將懷孕的婦女不宜多吃胡蘿蔔。


頤福來養老

這個問題很好,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我們食用胡蘿蔔,主要是想要很好地吸收β-胡蘿蔔素,只需少量油脂或者同餐中攝入油脂即可,烹調胡蘿蔔並不需要用大量油脂,請大家一定記住,是少量的油脂和適當時間加熱,不是全程高溫,就像蒸胡蘿蔔容易破壞營養物質。


讓愛情保鮮

胡蘿蔔素有“小人參”之稱,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

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其中β胡蘿蔔素,可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保護胰島細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還能保護心血管、防治糖尿病慢性心血管併發症。

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蔔,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蔔,有助於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

【適合人群】:體質虛弱者、便秘者、糖尿病、血脂代謝異常、糖尿病、高血壓、夜盲症、乾眼症患者。

胡蘿蔔怎麼吃最營養呢?

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應用油炒熟或與肉類一起燉煮後再食用,可提高營養吸收,有利於穩定血糖,但並不侷限於這種吃法,另外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皮下,所以最好不好削皮吃。

最佳搭檔:

胡蘿蔔+香菜,有利用營養物質吸收。

胡蘿蔔+菠菜,保持血管通暢,防止中風。

食用菜譜

⒈ 涼拌胡蘿蔔

  • 配料:胡蘿蔔150克,綠豆芽200克,大蔥50克,香油、細鹽、白糖、醋、味精各適量。

  • 做法:胡蘿蔔、大蔥去皮切成細絲;綠豆芽去根洗淨,用沸水煮2分鐘撈起瀝乾。把香油燒至六成熱,爆香大蔥絲,倒入胡蘿蔔絲,翻炒數下盛起,待涼拌入豆芽中,加入白糖、醋、味精調味即成。

胡蘿蔔雞

  • 配料:雞腿4只,蔥薑汁水、醬油、番茄醬、紹酒、水澱粉,熟豬油各適量。

  • 做法:雞腿洗淨,放入碗內,用蔥薑汁水、醬油醃漬一下。熟胡蘿蔔切成滾刀塊待用;炒鍋上旺火燒熱,放熟豬油,至八成熱,放入雞腿炸呈金黃色,用漏勺撈起。炒鍋上旺火,放清湯,加鹽、番茄醬,倒入雞腿,沸後移小火燒約20分鐘取出雞腿,改刀成塊;將青豆、胡蘿蔔同放原雞滷湯鍋中,旺火燒沸,然後用水澱粉勾芡,澆在雞腿塊上即成。

3. 乾煸胡蘿蔔絲

  • 配料:紅蘿蔔1根絞肉100公克調味料鹽1/2小匙太白粉1/2大匙醬油1/2大匙

  • 做法:胡蘿蔔刨絲備用。絞肉加醬油及太白粉拌勻。起油鍋,入油2大匙,將絞肉下鍋炒至變色,再下胡蘿蔔絲及鹽,用小火煸炒至胡蘿蔔絲變硬,放出紅油即可。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心一康 ahea-xy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