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很多古建文物上都有螭吻,這有什麼代表意義?

旭傑54528

和龍沾了邊,身份肯定低不了。中國古代形成了以龍為圖騰的文化傳統,龍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力量,在封建社會更是皇權的象徵。然而,沒有缺點的文化符號實在不夠生動,所以風趣的古代先民把出現在生產、生活細節中的帶有龍形象的構件,都用“龍子”來表示。龍有九子,個個長得奇形怪狀,好像都沒有龍的氣魄。老小是螭吻,據說平時喜歡吞雲吐霧,並且有興雨滅火的本事,所以被安放在屋頂正脊的兩端,兩隻螭吻分別咬住兩頭,遙遙相對。隨著宋元以來山西琉璃燒造業的興盛,琉璃螭吻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祠廟殿堂之上,有的傳到了今天。在古代建築中,螭吻不但是一種重要的裝飾物,而且由於它是屋頂正脊和垂脊之間的重要部分,從而使屋頂更加封閉、牢固、防止雨水滲入。北宋吳楚原在《青箱雜記》中說,“海為魚,虯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意思是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螭吻),能避火災。說白了,這就是防火措施啊,做得真好。


另外,芮城縣永樂宮大殿上高187釐米的琉璃螭吻,釉色斑斕,保存良好,做工精細,有很好的欣賞價值。


山西晚報

“鴟尾(吻)”是中國古建築中一種的特殊構件,和西方建築強調立面構圖不同,中國建築對屋頂輪廓有著異乎尋常的喜好,而“鴟尾”即安放於建築屋頂兩頭的,最有裝飾性的構件。一般而言,古建築中常用一些和水有關的瑞獸來起到厭勝避火的目的,正脊兩端的螭吻也如此,但是螭吻是明清時期確定的叫法,因為其突出了嘴部,而在元代之前,更多的是突出尾部的螭尾。比如:

除了瑞獸厭勝之外,螭吻(尾)也有其實際作用。由於“鴟尾”多燒造或拼接為整體,所以“鴟尾”給正脊、垂脊或戧脊的交接處提供了穩定的結合點,有效地防止了脊瓦的崩落及雨水下漏。

營造學社的劉敦楨教授認為鴟尾之制創建於西漢,《陳書》卷三十一《蕭摩訶傳》中有“舊制三公黃閤,聽事置鴟尾,後主特賜摩訶開黃閤,門施行馬,聽事、寢堂並置鴟尾”的記載,故認為“鴟尾創於西漢,舊時除宮殿外,惟三公黃閤聽事得設之,其餘臣庶,非殊恩特賜,不得僭用。而我們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螭尾也確實是漢代的:

南越王宮博物館西漢螭尾

北朝以來,雲岡石窟、敦煌早期石窟中多有北魏時期的鴟尾形象,延續了東漢以來簡潔的造型,頗似張開的雙耳。

南北朝時期,螭尾開始發生變化,逐步由魚尾形變為羽毛狀。這是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因為佛教中認為鴟是一種神鳥,所以便出現了這樣的螭吻:

鄴城博物館螭尾,羽毛狀雕刻,可能脫胎於正脊本身的瓪瓦疊脊之翹起。

隋唐以降,鴟尾向著標準化的方向演化,發散的羽毛狀變成了兩邊鋸齒狀的翼狀裝飾,而鴟尾如喙一般優美的尾擺得到了進一步塑造。這一時期的中國的鴟尾形象隨著建築技術的擴展進入了朝鮮半島與日本,成為東亞建築中比較固定的建築裝飾之一。(日本的金靴子不算)

唐代螭尾

宋元遼金時期,螭尾開始突出頭部口部,裝飾也更加繁複,這對於古建築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點綴,而且由於琉璃瓦件的普遍使用,提高了瓦面的防水性能。(琉璃件永不風化)

大同華嚴寺大殿螭吻,注意其誇張的吻部

到了明清,由於龍生九子說的普及,螭吻也就演變化為龍吻,並且徹底標準化,一般而言形象差別不大,只是以大小區分等級。

太和殿龍吻

明代智化寺螭吻

元明清螭吻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