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的烙饃,承載著家鄉的文化

一談到我家鄉的小吃,若你認真看完食品小吃的名字後,一定會感興趣的,油條、麻花、蜂糕、三刀子、油茶、煎包......

若還是不能提起食慾,就來一碗羊肉湯吧,喝羊肉湯是有講究的,配上本文的主人公,將會回味長、香津滿腮。

我要向全國的讀者隆重介紹一種豐縣小吃,它的名字叫“烙饃”,在豐縣,烙饃製作看似簡單,事實上,卻不容易,我們先來看看它長得什麼樣子。

豐縣的烙饃,承載著家鄉的文化

豐縣烙饃

不就是一張麵皮嘛,猛一看,沒啥好吃的,更談不上推薦了。若有此想法,我尊重,但,我就會強烈地推薦您嚐嚐,若到了豐縣。

烙饃是由未發酵的麵粉(即死麵)和成柔軟的麵糰,然後,用手直接從大面團上扯下小麵糰,再一手用面軸子(中間圓、兩頭尖)將小麵糰擀成圓形,直徑約20-30釐米,另一隻手同時旋轉著,越來越薄(約1毫米),將圓圓的麵皮直接用面軸子輕輕搭起,放在已經燒熱的鐵鏊子上,只見柴禾的火紅紅的,與黑色的鐵鏊子、白色的麵皮交相輝映,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60-70年代,誰家要是烙饃的話,多數是來客(KEI)了,再炒個菜,比如:細粉燉點豬肉,或燉個雞,用烙餅一卷,把烙饃的尾部往上一卷,開口一咬,那美味和香味啊,尤其那烙饃更有意思,若你單吃烙饃,溫熱柔軟、筋道有嚼勁,有點吃起來頗費力氣,這也是第一次吃烙饃的感受,但是,若按上面的方法捲上粉條,烙饃會立即投降,軟軟的、有點羞澀地讓主人和客人開心。

豐縣的烙饃,承載著家鄉的文化

烙饃製作過程

若用烙饃捲上菜,因為好吃啊,越吃越多,呵呵,歡迎來豐縣嚐嚐。

當然,在山東、河南等地也有烙饃的傳統工藝,相傳起源於項羽與劉邦爭霸時期,尤其在北宋時期,徐州抗金英雄趙立聚集群眾抗金時,地方百姓特別製作烙饃並捲上酥香而鬆脆的饊子,送給抗金英雄吃,至今,在徐州地方曾流傳著一首歌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裡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

烙饃,表面樸實無華,沒有驚人的外表,但卻有著內在優秀品質。若這樣評價烙饃,我相信應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的。烙饃在製作過程中,因為火和鐵鏊子的原因,面香、筋道都讓人回味無窮。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烙饃,就這一種吃法嗎?

談到吃法,我來介紹一下製作的延伸食品,比如菜盒子、方盒子、懶饃等,我來分開說說。

1、方盒子,也稱為韭菜盒子,先把韭菜洗乾淨,切得越細越好,將已烙好的烙饃取出來放在案板上,在烙饃表面倒上點油,攤開,再將切好的韭菜薄薄地鋪在烙饃的表面,將拌勻的雞蛋灑在上面,立即拿起另一張烙饃蓋在上面,隨後把兩個烙饃直接放在燒熱的鐵鏊子上,一會,就香氣撲鼻,摺疊成長方形,中間一切,就是方盒子了。

2、懶饃,與烙饃的前幾道工序相同,即將圓圓的麵皮直接用面軸子輕輕搭起,直接放入燒好的水鍋裡的“壁子”上,一個個疊放在一起,約5-1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直接吃也可以,但多數是卷些菜吃,如醋熘土豆絲、或羊肉串。

豐縣的烙饃,承載著家鄉的文化

懶饃

小時候,我們莊上烙饃可有幾個高手,均是我的長輩,前院的大嬸子烙饃的技術最好,這是全莊上的人公認的,雖然沒有村民專門去評比,但,一問莊上烙饃的手藝誰最好,保準沒有人不說是前院大嬸子。

大嬸子的臉白白淨淨,個子也很高,愛乾淨,她老人家做的飯,我們都愛吃,曾有一次,我老表來走親戚,母親正準備烙點饃招待他,剛支上鐵鏊子,正巧,大嬸子來我家串門,見狀,說道:“嫂子,我來燒鏊子吧,你一個人忙不過來。”事實上,燒鏊子是需要把握住火候的,火大了,烙饃就會燒焦,火小了,香味就出不來。“他大嬸子,你來擀吧。”只見大嬸子到鍋屋裡洗好手,將袖子一挽,坐了下來,從和好面的面盆裡將麵糰揉了起來,麵糰在大嬸子的手下飛舞著、跳躍著,瞬間,一個個均勻的小麵糰排在了案板上,面軸子下的面皮薄如紙,上下翻飛,在柴火的劈啪聲中飛舞的面軸子把麵皮翻動,最後放在了饃筐裡。

豐縣的烙饃,承載著家鄉的文化

鄉村小院烙饃

看著烙裡饃,口水咽個不停,我只有看得份,是吃不到的,因為需要去上學,隨便吃點窩窩頭就流著口水走了。

普通的烙饃看似普通,溫度中卻滿是情感,看著大嬸子優美嫻熟、節奏感十足的烙饃動作也是一種視覺離享受,在談笑風生中烙饃香味飄滿院子,今天,回憶起來,真是是莫大的幸福。

小小的圓形的烙饃,承載了歷史悠久的故事,烙饃是家鄉的文化,家長是烙饃的文化,那筋道有嚼頭的口感,細品餘味綿長。

若吃著烙饃,體味著人生,到度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享受,只有真正吃過,才可能品味出,我真得用文字描述不出來哦。

2018.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