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書是值得反覆看的?

聶先森

司湯達《紅與黑》

十七歲那年,那是我少年時最鬱悶的時光,偶然借了一本《紅與黑》,用了數個夜晚讀完。雖然還無法全部理解這本書,卻深深地陷入於連的故事之中,他的全部經歷與所思所想,內心的鬱悶的叛逆,竟在我這中國少年的心底產生巨大的共鳴。也許,放到今天我已沒有耐心讀完《紅與黑》全文,但司湯達已成為第一個影響我的經典作家。

張承志的《心靈史》

二十二歲那年,第一次上網看到了張承志的《心靈史》,便被這部很難歸入小說還是歷史的作品所折服。或許大多數人初讀此書,都會感嘆居然有這樣的歷史?我們無法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歷史,所以才是一部心靈史。從荒涼倔強的西海固,到亞洲大陸另一端的聖地,《心靈史》將自我複製近親繁殖的中國歷史,與全人類共同擁有的神話聯繫在一起,也深深影響到了我未來的人生。

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紅》

還是2006年,土耳其人帕慕克獲得了許多中國作家覬覦許久的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我的名字叫紅》引進中國。很難把這本書歸入哪一種類型,從故事背景可算曆史小說,從兇殺破案內容可算作懸疑或推理小說,從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來說,又是一部很感人的愛情小說——超綜合類型的小說,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優秀的小說能給人以靈感,閱讀《我的名字叫紅》的過程中,無數靈感在我腦子裡飛揚。幾乎每一句作者的精妙之語,都能給我打開一扇隱秘的靈感之門——非常感謝奧爾罕.帕慕克!這就是作者與讀者的對話,一個偉大的作者既存在於他生活的現實時空,同時也存在於他作品的文字之中。我能夠在文字裡發現他的思想,發現他的視角,聆聽許多教誨。從這個角度而言,作者可以在文字中永生。


蔡駿

總有一些書你明明知道內容,但就是願意花費時間看了又看。其實一個人反覆讀哪些書,比曾經讀過什麼書,更有意義。

1、《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2、《百年孤獨》作者:[哥]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以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為背景,描繪出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結構宏大、情節委婉、細節精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聲口畢現,堪稱中國古代小說中的經典。

4、《小王子》作者:[法] 聖埃克蘇佩裡

這是一部暢銷全球的經典童話,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小王子》不僅贏得了兒童讀者,也為成年人所喜愛,作品凝練的語言滲透了作者對人類及人類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現出的諷刺與幻想,真情與哲理,使之成為法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童話小說。

5、《汪曾祺散文精選》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6、《天藍色的彼岸》作者:[英]艾利克斯・希爾

《天藍色的彼岸》是2004年在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艾利克斯・希爾,譯者張雪松。該書講述了關於生命與死亡的寓言。本書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在歐美和日本廣為流傳,感動了世界各地無數的讀者。本書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薦,並被譽為“21世紀最偉大的人性寓言”。

7、《沉思錄》作者:[古羅馬] 奧勒留

《沉思錄》原為古羅馬皇帝奧勒留自我對話的記錄,行文質樸,不尚雕琢,然而由於發諸內心,靈性內蘊,故充塞著一股浩然之氣,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種深沉的崇高之美。正因為它出諸內心,不加掩飾,所以我們方能窺見作者如何在忙碌的人生路上,以自己的經驗為材料,沉思人生大義,領悟宇宙迷題,從中昇華自己的智慧和心靈。

8、《圍城》作者:錢鍾書

《圍城》是中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就憑這部唯一的長篇小說,錢鍾書成為中國現代文學中小說大師級人物。本書自四十年代末出版以來,有多少人為它哭,為它笑,為它深深長嘆,為它久久思索。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衝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錢鍾書以他灑脫幽默的文筆,述說著一群知識分子的快樂與哀愁。錢鍾書的深入骨髓的洞見,通達超脫的生存智慧足以讓讀者品評再三。。

9、《瓦爾登湖》作者:[美]亨利·大衛·梭羅

《瓦爾登湖》記錄了作者隱居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歷程。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迴歸自然的生活實驗中所發現的人生真諦—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實便可以更從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10、《傲慢與偏見》作者:[英]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以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PS學習社

每個人反覆看的書要看個人喜好,每個人是不一樣。先推薦幾本:

1 《約翰克里斯朵夫》,羅曼.羅蘭

這本書適合年青的時候看,我一個閨蜜說這本書給她很大的精神動力和鼓勵。楊瀾也說過類似話。我這個年紀還有其它人也提過這本書。這些人的相似之處就是不甘平凡,非常努力。那時候沒有網絡,是個讀書的年代,特別是名著。

很長的一本書,我看過前兩本,沒看完。因為我害怕奮鬥,呵呵。但是,人是應該奮鬥的,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不管想要的是什麼,不要讓這一生白白度過。

2 《幸福之路》,羅素


摘其中一句:

“快樂的秘訣是:讓你的興趣儘可能廣泛,讓你對人和物的反應儘可能友善。”

3 《如何閱讀一本書》,兩作者的名字太長了。看圖吧。

堪稱關於閱讀的教科書,對閱讀做全方位的指導,介紹四種不同層次的閱讀,也介紹了讀不同類型的書使用不同的讀書方法,等。1940年初版,時至今日依然非常受歡迎,流傳廣泛,說讀書人應該人手一本也不為過。看了這本書以後會發現,之前自己的閱讀方式多麼淺陋,走過多少彎路,又錯過了多少好書的精華。

不枯燥,很生動,甚至很優美。讀這種邏輯和條理非常清晰的書是一種享受。





下面是我個人反覆讀過的書:

1 《唐詩三百道》(現在)

2 泰戈爾的《飛鳥集》《園丁集》(以前)

純個人愛好,耐讀,解悶。藝術經典,優美。

所有的經典,不管哪方面的,都值得反覆閱讀。看個人愛好,選擇,以及你和作者的緣份。


第一個水邊的海倫

培根說,“有些書可供一賞,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咀嚼消化;有的書只要讀讀其中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所以不同的書是有不同的讀法的,而一生之中,總有一些書,值得一讀再讀。”那哪些書值得反覆看呢,我以為,有以下幾類。

第一,思想哲學

深奧的思想哲學總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咀嚼,一次又一次的品味方能得到真諦。

例如,中國諸子百家中的道家代表作《莊子》。

或許少年時讀的一頭霧水,而中年時便豁然開朗。或許順風順水讀時覺得消極避世,而只有走投無路時才會讀出柳暗花明。

更何況,《莊子》中蘊含著的深厚哲理,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讀完,讀透。《莊子》談“道”,“道”是什麼?老子的“道”是“老子尚欲言有無,別修短,知白黑,而措意於天下“,那莊子的道又是什麼,或者,不讀個百遍,是難以見其義。

第二、史學

不讀史書,難以懂得一個民族的印記,也難以理解一個民族的未來。而沉澱多年的歷史,又怎能不細細咀嚼。

史書之中,我喜歡《史記》,初讀時只是為一個個靈活的人和事而震撼,感動。再讀時為司馬遷筆下的春秋大義驚訝,一字之間,褒貶已出。非為是非。

一讀再讀的咀嚼,方才見得歲月崢嶸,看到屬於史學家的錚錚傲骨。

第三、文學

沒有詩和遠方的滋潤,未免總會乏味。

關於文學,四大名著自然部部都是經典,尤其是《紅樓夢》,紅學家研究了一輩子。當然,還有一些西方鉅作,例如《神曲》、《百年孤獨》等等。在這裡推幾個最近讀過值得再讀的書,放在床頭隨手翻翻,也可以滋潤心靈。

1、《我們仨》楊絳

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是留學時的自由與真摯,是特殊時期的相互取暖,是病痛無情中的含情脈脈,相聚相失,是隻有死別沒有生離的承諾,而死別,也突然而來。

讀罷方知——世間好物不堅守,彩雲易散琉璃脆啊!

2、《詩的八堂課》江若水,商務印書館

詩的八堂課,也是人生的八堂課,畢竟,詩的本質便是人生。

博弈、滋味、聲色、肌理、玄思、情色、鄉愁、死亡。

字字句句都是詩歌,句句字字都是人生。

初讀之後,讓我潸然淚下的是鄉愁。大概不僅僅是離鄉之苦,更是心靈家園的丟棄。連根拔起的空闊感大概才是令人苦澀的難以下嚥。我們這一生,都在返鄉的路上,卻大抵,再也回不去。

3、《白鹿原》陳忠實

讀完之後,我想起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律師說的一句大實話,“她有什麼罪過,她唯一的罪過就是太美麗”

她的妖嬈會喚起太多的慾望,而這種慾望在宗教道德文化,特別是那個恪守禮教的原子裡容不下,在被教化閹割過的文化裡,無法面對自己慾望的男性,將這些被否定的慾望統統投射在了這個喚起慾望的女人身上。

於是,前夜才在窯洞炕上睡過的鹿子霖,也依舊毫無愧色的對田小娥舉起了刺刀。

“女人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揭掉再糊一層新的。”

人如草芥,女人更如草芥。原子上的女人如同糧食,在“宮寒”的時代下,等著主人收割。

而唯一不甘心的田小娥,也僅僅是飛蛾撲火,被壓在了塔下。

藏在白鹿原這個大背景下的女人,作為他者的形象要何去何從,一直縈繞在心。

當然,專業書籍,是必須一讀再讀方可吃透的。

如此看來,這些值得一讀再讀的書,或思想之深奧,需要用一生來參透,或文質兼美,一生讀來都可養心。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值得反覆看的書很多,而每個人喜歡看的書又不同,我反覆看過多遍的書有很多,選其中的幾本說說。

1、《紅樓夢》是我看過最多遍的一本書。

讀第一遍時,我還不滿13歲。在準備升初三的那個暑假,隨手拿過哥哥在看的《紅樓夢》來翻看,這一翻就被吸引了。當時文中一些描寫的句子,還有詩詞啊,我都看不懂,就直接跳過去,只看故事情節,不求甚解。

三年後我的文言文的閱讀基礎提高,我看了第二遍《紅樓夢》,這一遍我基本上看懂了。但是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還是讓我頭疼,於是,邊看邊寫人物關係表,弄清楚人物之間七大姑八大姨的關係,最後總結成一張表,把所有的人物關係都在這張表裡呈現出來。


又過了兩年,當我心裡偷偷的喜歡上一個男孩的時候,我迷上了詩詞,"詩言情″嘛!翻出《紅樓夢》開始研讀其詩詞,看一首抄一首。

從最前面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好了歌》開始,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以及對聯、偈語等,而後面詩社眾人做的詩中,瀟湘妃子的詩是我的最愛。 因為已經看過兩遍,故事情節、人物關係已很熟悉,突然就明白了每首詩的意思,而且猜測每首詩背後的隱藏意思成了我的一大樂趣。

比如"一從二令三人木″寫王熙鳳的命運,賈璉對她的態度,一″從",順從,″二+令"=冷,冷淡,三″人+木″=休,休妻。 就這樣一首一首的讀,一首一首的抄,抄滿了一本筆記本。沒讀懂的做上記號,前後文對照再讀,直到讀懂書中所有詩詞、對聯、偈語的意思,相當有成就感。

參加工作後訂閱了《演講與口才》,裡面常舉的例子是《紅樓夢》中人物對話,王熙鳳怎麼指桑罵槐、怎麼拍馬屁不露痕跡,黛玉、寶釵說話語氣、風格如何不同。

如第二十七回,薛寶釵在滴翠亭戲彩碟時不意聽察到寶玉的丫頭小紅和賈芸的私情,情急中她笑著叫道: “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見了兩人後又笑道“你們把林姑娘藏在哪裡了?”嫁禍於人、工於心計的特點。

第三十四回,寶玉捱打之後,“寶釵見他睜開眼說話,不象先時,心中也寬慰好些,便點頭嘆道:‘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有今日……”

後來黛玉來探望“心中雖有萬句言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吧!" 寶黛之不同立見。為此我又看了一遍《紅樓夢》,專研究對話。

其後,87版《紅樓夢》電視劇至少看了兩遍,新版卻一遍都看不下去。

二十年後,女兒上高中了,開始讀《紅樓夢》,我又陪她看了一遍,順便研究一下里面的美食。

結論是:大觀園的奢華沒感覺,可是裡面的美食卻極盡奢侈。例如茄子丁的做法: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削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這種做法絕對不是我們一般人吃得起的,哪怕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買齊了原材料也沒有閒工夫做。

美食沒口福享受,倒越來越多的發現書中的人名,使用了漢字諧音的特點,如賈政、賈敬,"假正、經”,"元迎探惜四春″諧音"原應嘆息″等等。

通過諧音還把人物的性格特徵,命運遭遇和作者的愛恨褒貶,人物之間的複雜關係,創作意圖都蘊含於名字之中。如“瀟湘館"——"消香館","衡蕪院”——“恨無緣″,"甄士隱、賈雨村"——交代了本書是"真事隱、假語存”等。

近來在學寫作,準備從謀篇佈局、細節描寫、人物刻劃等寫作技法方面入手,再讀一遍《紅樓夢》。

每讀一遍《紅樓夢》我都會學到很多東西,都會有新的收穫,真的是百讀不厭!

2、金庸的《神鵰俠侶》《俠客行》《鹿鼎記》《天龍八部》是休閒放鬆時的佳作

金庸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每當工作壓力大,心情不佳時,翻看這幾本小說,總會為其天馬行空的想象所折服,當然其環環相扣的情節,維美的愛情,哪怕是段正淳和韋小寶的濫情也覺得是美的。讀兩遍後,隨手翻一頁都可以繼續往下讀,確實是解壓的好幫手。


3、值得所有人反覆看的,還有你的專業書——畢竟吃飯的飯碗得捧牢了。當然還有各類實用性的工具書等。

浩瀚的書海中,一本書是否值得反覆看,取決於讀者的個性喜好以及需要從中汲取什麼營養,是知識性的,情感性的,還是哲理性的,亦或只是休閒娛樂性的?比如同是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我都看過兩遍,而《水滸傳》我怎麼也沒興趣看第二遍。

親愛的讀者,你反覆看的書又是哪些呢?


有書肖瀟傻灑2018



初次讀紅樓,只會看熱鬧,把它當言情小說來看。當時的腦子裡是這樣的形式:

男主角:賈寶玉

女主角:林黛玉

第三者、惡毒女配:薛寶釵



小紅、賈薔、柳湘蓮等等都是什麼鬼,果斷翻頁忽略……

第二次讀,還是放在主角上面,不過,人物開始放大了一些,如王熙鳳、賈母、賈漣、李紈等。

然後慢慢讀,有的會收集一些裡面讓人感動的詩詞句子,還有一些經典人物的外貌描寫等等。



反正,歷久彌新,每次讀《紅樓夢》,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心得。最後看了一些紅學專家對於《紅樓夢》的解讀,政治陰謀,曹雪芹的真事隱藏,假語存,等等。

二、《小王子》


「他們沒有根,活得很辛苦。」


一本富有哲理的書



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特別喜歡保爾·柯察金

《鋼鐵》是保爾一生的奮鬥史,對於此書,總有一種向上的精神,就是不屈,奮鬥與信仰。這也是我們這代年輕人所缺少的,保爾的成長曆程再次證明了人一定要有信仰。



四、《茶花女》、《巴黎聖母院》

什麼是美與醜、善與惡?

一個如白茶花一樣純潔的高級妓女,

一個醜陋的敲鐘人

悲劇上演,讓人感慨頗多。



還有許多經典的書籍,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悅言紅樓

我是個實用主義者,對我來說,小說、詩歌、遊記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一遍過,看時雖然蕩氣迴腸,看完都是過眼雲眼。


它們是消遣,是放鬆,在我書架上大都沒有長時間停留,每月每年都會清出一些小區互相分享,或者送給本地圖書館。


然而在我書架上高踞的,是一些實用類的工具書和學術研討類的書籍,這些需要保留、除塵,並時時翻閱參考。


大到各類簡史、行業專題研究,中到大大小小的字典,小到各種軟件應用手冊,或菜譜,或駕駛指南。


這些實用書我們大部分人應該都需要過,時不時還要查閱,它們就是值得反覆看的,也必須要反覆看的。


怎麼看?就象我們知道,從閱讀方法來說,有些書適合泛讀,有些書是必須精讀的,那麼必須精讀的就是題主問到的此類書了。

一.簡史和行業專題研究類的書籍,比如我書架上的《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沈從文、《經濟學原理》(美)曼昆等等。


不但要精讀,還要對此主題找很多書來做系統閱讀,要做大量筆記,才能對這個主題有比較全面而客觀的認識。這些書往往在其專業領域能出現許多偉大的作品值得收藏。


二.各類字典就不用說,我們學各種語言一本字典都不能離手,這些屬於輔助類書籍。


三.軟件應用手冊、菜譜、駕駛指南,基本上都是在說明各種使用規則的工具書。這是個不斷學習的時代,我們經常在特定時候需要很專注並高頻率的閱讀此類書籍,並一字一條的照著做,有的還要考試,比如考駕照時的筆試。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作者的靈魂對話,每一本書,也都是作者知識精髓的凝聚。


對於這些需要反覆看的書,我們要多做筆記,而每看一次,我們都會有新的、更深的認識和體會。


希望我貢獻的這個答案對大家讀書有幫助。


有書知道

那我覺得值得我反覆看的只有《圍城》


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裡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裡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為什麼說是反覆看呢,因為書中的內容我讀一篇是看不懂的,錢鍾書寫的文字非常值得咀嚼。而且文字優美且富有哲理,所以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多看幾篇。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將自己的創作衝動誤解為創作才能。

我發現拍馬屁跟戀愛一樣,不容許有第三者冷眼旁觀。

嫁女必須勝吾家,娶婦必須不勝吾家。

假使愛女人,應當愛及女人的狗,那麼真心結交朋友,應當忘掉朋友的過失。

這些句子都很值得咀嚼,讓我們慢慢的理解這種意思。


其次文章的故事情節非常非常的豐富,很值得我們去多看幾篇。

方鴻漸是小說的主人公,在錢鍾書的筆下這個人物深深的刻在我的心裡,不是主人公有多麼的優秀,而是描寫的太真實了,讓我忘不了。對女人的愛慕,對生活的無奈和懦弱。和自己的內心對一件事的思想過程。真的特別貼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兩個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謠言,正如兩根樹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掛網。

得學位是為了把論文哄過自己的先生;教書是把講義哄過自己的學生。

信口胡扯,而偏能一語道破,天下未卜先知的預言家都是這樣的。


有幾個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記憶裡,立碑誌墓,偶一憑弔。

流言這東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蘊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惡意,比流產更能讓人心力憔悴。

細細分析這些話,覺得非常有哲理。怎麼可以把生活說的這麼真實。字裡行間都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是生活。

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們去仔細的認真的咀嚼。


小朋有話

1.蕭紅的《呼蘭河傳》,描寫東北民俗畫的水墨丹青。同時也將作者淡淡的鄉愁洇透在所描寫的每一個小人物身上。裡面也透著那刻骨的孤獨和悲涼。文字乾淨如雪,內心凜冽似刀!值得靜靜的一讀再讀!


2.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馬爾克斯太過殘忍,用一本書將生活赤裸裸的揉碎了擺在大家面前。什麼愛情,友情,事業,抑或是家庭最終都逃離不了生活本身。一旦其中任何一方比例過大,生活就會失衡。哪有什麼永垂不朽?最終只留下孤寂和死亡相伴!

3.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當大家都不相信愛情的時候,他老先生用他那生花妙筆將人世間所能經歷的愛情通過本書全部展現開來。不論是濃烈的、精巧的、刻骨銘心的、逢場作戲的、短暫的、長久的抑或是“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記你容顏”還是柏拉圖式的,裡面都已說盡。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男主在閱盡622個女人之後對自己歷經滄桑而等了五十多年的心上人說出那句“我為你保留著我的童貞”。



4.詩歌,經典詩歌要經常吟誦,他是可以解憂排難的!


豆農先生

對我來說,反覆看的最多的是《紅樓夢》,很多人問我,你反反覆覆的看能看出什麼來呢?你看《紅樓夢》有意義嗎?他帶給你些什麼變化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經常看這個有什麼益處,只不過能多認識幾個生氣不常見的繁瑣的漢字而已。但我就是喜歡看,一遍又一遍,時間長了,我發現《紅樓夢》裡有很多樂趣,每當讀完一遍再次從頭讀的時候,都會有一些不同的見解。有時候很討厭書裡的某個人某一件事,就不想看了,沒過兩天又會特別的想念。現在終於意識到這不是一本書一個故事,而是陪我消磨時光的一個老朋友。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回答的很不靠譜。但我喜歡《紅樓夢》,他值得我反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