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過大街小巷叫賣冰棍的經歷

小時候,冰箱並不像現在這麼流行(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而且一戶人家不只一個冰箱),只有街上的商店才有冰箱,也才有冰棍賣。那時候,村裡的人也吃冰棍,也只有趕集的時候,在街上買著吃。

夏天,天氣熱,想吃冰棍的人也多,尤其是小孩子嘴饞,於是和村裡的小夥伴決定去批發冰棍賣。我們到街上的冰棍加工廠去進冰棍,那時候小孩子幾乎都沒有零花錢,有一毛兩毛錢都不錯了,所以那時候也是一毛錢的冰棍最好賣了。

我們一毛錢的冰棍進得多一點,進價只要幾分錢,一毛的差不多就是水加糖精冰凍的;兩毛的和五毛的進得少一些,兩毛的是綠豆的,五毛的是甜筒。我們拿泡棉箱裝著冰棍,兩個人抬著,一個村挨著一個村的叫賣。

你是否曾有過大街小巷叫賣冰棍的經歷

兩邊裝有帶子,方便挎肩上

一般是放暑假的時候,農忙“雙搶”的時候,天氣最熱,做事的人又累又渴,冰棍就最暢銷了。我們抬著箱子,邊走邊喊“賣冰棍”,人多的地方喊得最起勁。小孩一般買一毛的比較多,小孩錢少,碰到有大人,一般兩毛的五毛的也會賣一些。

你是否曾有過大街小巷叫賣冰棍的經歷

一毛的基本是這種紅色的

買兩毛的人也還挺多的,吃甜筒的人算是一種奢侈。

你是否曾有過大街小巷叫賣冰棍的經歷

兩毛帶綠豆的冰棍

走了幾個村,也會賣得差不多,賣不完的話,也會慢慢融化。那時候自己也走得又累又渴,還熱得很,也會吃上兩根解解渴。

進貨的錢都是向父母要的,賣回來的錢,先把本給父母,剩下的就是純利潤,沒賣完的就自己吃了。我記得第一次沒有賣完,但除去本,還賺了十多塊錢。剩下的就分給村裡人吃了。

這些小時候的經歷,現在回想起來感覺特別的美好而令人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