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業大爆發!連鎖診所採購平臺又融了1個億

導讀:中國領先的醫療器械B2B電商平臺--貝登醫療宣佈獲得由遠毅資本領投,疌泉中衛和東方富海跟投的1億元A+輪融資。

近日,中國領先的醫療器械B2B電商平臺--貝登醫療宣佈獲得由遠毅資本領投,疌泉中衛和東方富海跟投的1億元A+輪融資。

據瞭解,創立於2010年的貝登醫療此前已經獲得了三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夯實電商平臺,強化在中國醫療器械B2B行業的領先優勢。貝登醫療還將圍繞自身的渠道能力、供應鏈能力和互聯網能力這三大核心能力進行全面升級,三年內成為中國醫療器械流通產業鏈的“新鏈主”。

事實上,除了傳統的公立基層市場,貝登醫療也加大了在民營醫療市場,尤其是診所領域的投入,併成立了專門服務診所客戶群體的診所購團隊。作為醫械流通領域的“新星”,貝登為何聚焦診所市場?如何看待醫生創辦診所?如何幫助診所解決“痛點”。《看醫界》專訪貝登醫療聯合創始人、“貝登診所購”銷售總監邵小,為您一 一解讀。

診所業大爆發!連鎖診所採購平臺又融了1個億

(貝登醫療聯合創始人邵小)

《看醫界》:首先恭喜貝登醫療獲得了新一輪融資。近年來,貝登醫療將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了診所領域,為什麼會如此關注診所的發展?貝登團隊是如何看待國內日漸繁榮的診所市場的?

邵小:中國有98萬家醫療機構,其中診所就有20多萬家,診所的市場很大。但傳統的診所大都缺乏品牌、不夠專業、服務水平較低、運營不夠規範,所以診所市場一直以來都沒有受到充分關注。

在國家大力倡導社會化辦醫、分級診療的政策背景下,新型診所不可或缺的作用將日益凸顯,這兩年診所行業的火爆也印證了這一點。不過目前整個行業還屬於早期探索階段,診所經營也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一些有資本支持、跑得比較快的連鎖診所,也不得不開始放慢擴張的步伐。

2017年是新型診所的元年,注重品牌和客戶專業服務體驗的連鎖診所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成長,新型診所經營者對於醫療供應鏈的需求隨之也提高:希望有一站式的產品解決方案,有分期付款的金融方案,有全國化的服務能力,能提供Saas採購系統等等。貝登為此成立了專門服務診所客戶群體的診所購團隊,圍繞客戶的上述四個痛點相應打造對於診所客戶的價值。

邵小:從醫療體制內跳出來的醫生一方面具備專業特長,另一方面又大多缺乏經營管理營銷等經驗。所以從“專才”到“全能”的轉變是每個醫療創業者都必須面臨的挑戰:自身必須快速學習成長加緊充電的同時,也要做好合夥人團隊的建設。一個互補型的合夥人團隊非常還有必要,除此之外,早期股權如何分配也要做好權衡。

《看醫界》:新型診所在建立之初會面臨很多困難,尤其是設備採購方面,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您認為傳統的設備採購和診所採購之間存在哪些不同?有哪些“坑”?怎樣才能有效避坑?

邵小:診所對於設備的需求特點是種類多、產品單價金額不高、單個診所的採購議價能力不強。如果診所的經營者之前沒有開辦診所的充分經驗,肯定會在設備採購方面踩不少“坑”:

比如設備買貴了,買到的設備不會用,閒置了浪費,耗材成本很高等等。

“避坑”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自己快速學習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聘請專業的採購人員做把關;找靠譜可長久合作的供應商夥伴。我向大家建議五個準則:不要追求“貴全大”;秉持“夠用就好”的原則,與實際需求相匹配;未雨綢繆,提前規劃設備的“家”;學會殺價;注重採購合法合規。

《看醫界》:貝登已經和很多知名的連鎖診所取得了合作,比如張強醫生集團的思俊外科診所、於鶯醫生的水岸祐鄰診所、唯爾諾診所等等,貝登是如何吸引到這些知名診所的?能為他們提供哪些服務?

邵小:是的,目前貝登已經同國內二十餘家知名的連鎖診所品牌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

連鎖診所一般會涉及到跨區域經營,就會不可避免的遇到醫療器械廠家價格政策不統一,售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這是因為傳統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都是做單個品類,服務本地客戶的,這種模式並不能滿足連鎖診所品牌跨區域經營的需求。

貝登通過8年的積累,有超過1萬家合作客戶,有覆蓋全中國的銷售和服務網絡。這個優勢可以很好的解決連鎖診所跨區域經營的痛點。除此之外,貝登提供的一站式設備採購方案服務,提升了連鎖診所的採購效率;我們還可以為信用好的客戶提供分期付款服務。

《看醫界》:

在診所市場方面,貝登未來的計劃有哪些?

邵小:貝登要打造和強化“診所設備採購入口”的標籤。服務更多的連鎖診所客戶,既可以擴大品牌影響力,也能不斷錘鍊產品方案和服務能力。再進一步,貝登要更多去服務個體診所客戶,通過互聯網的採購平臺讓他們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搞定採購問題。

除了保障基本醫療服務的全科、兒科診所。貝登已經開始佈局專科領域的診所,比如透析、寵物領域,而且會通過和外部專業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下一步我們還會佈局醫美診所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