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距離2008年那場巨大災難的發生已經過去了十年。

2018年3月,我們重回蜀地,想看看巨災之後,這片土地如今是什麼模樣?

北川-汶川-映秀-都江堰,五天下來,最深的感受是:人啊,真是既渺小又偉大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從四川綿陽機場去往北川新縣城的路上,一股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路邊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把灰濛濛的天空映襯得別有生機。

接下來的五天行程,這種平和的綠與盎然的黃一直伴隨著我,在我感到沉重和無力時,帶來一點點慰藉。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北川新縣城」

3月8日中午,我們到達了北川新縣城。

北川是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位於山巒起伏的綿陽市西部。然而,小城的位置卻坐落在“北川-映秀”和擂鼓兩大地震斷裂帶的交匯處。“5·12”汶川特大地震將這座曾經秀麗的小城剎那間夷為平地,兩萬多人遇難。

北川是這次地震後唯一的異地重建縣城,新址距離老縣城23公里。新縣城被命名為“永昌”,寄託著永遠繁榮昌盛的美好希冀。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新縣城建設地非常好,開闊、乾淨、整潔,幾乎比我見過的所有縣城都要漂亮許多。但是人氣略顯單薄,街道上空空蕩蕩的,看不到幾個人,車也很少。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來到城中心的巴拿恰商業街,我才感覺到一些“人氣”。這條商業街位於縣城的中軸線上,往北走依次是禹王廣場、抗震紀念園以及文化中心,是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主要去處。

禹王廣場。按住圖片左右滑動

禹王廣場在我看來有些魔幻。

各種大型充氣玩具擺放在廣場上;一個男人開著碰碰車從我面前經過了三次;旋轉木馬上只有一個小孩,其餘都是成年人,有老奶奶、也有阿姨和大叔。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在這裡,除了廣場上豎著的巨大紀念碑,我沒有明顯地感覺到地震留下的痕跡。

和每個普通的小縣城一樣,人們逛街拍照、坐在路邊閒聊,小孩子在一旁玩耍打鬧,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很安逸幸福。畢竟十年了,曾經的傷痛都漸漸淡忘了吧。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北川老縣城有2萬多幸存者搬遷到了新縣城,全部被安置在縣城西北角的爾瑪小區和禹龍小區。爾瑪在羌族的語言裡是“本地人”的意思。

安置房是根據他們當時在北川老縣城是否有房有戶口以不同的價格(600-2300不等)自行購買。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馮中豪/攝

在爾瑪小區門口的一個修理攤,我們坐下來和幾位當地人聊了聊。

其中一個大叔很健談。他今年60歲了,老婆和女兒在地震中遇難,跟我們講起這一切時,他很平靜,彷彿在述說一件與己無關的事情。

我們請他幫忙找一個本地的包車師傅,他給我們介紹了他的三弟,並且立刻騎著電動車跑去找他說這事,特別熱情。

等待大叔回來的間隙,修理攤來了一位中年男子,懷裡抱著一個假肢。看到這個假肢,我有些震驚,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假肢,腳上還穿著鞋和襪子。這個時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這是一座異地重建的災後小城,裡面的居民曾經遭受過巨大的災難。我們看不見的傷痛,十年來一直流淌在他們心裡,流淌在他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

中年男子是來更換腰部用來固定的帶子的,舊的已經磨損了,請師傅幫他把新的帶子固定上去。和其他幾位居民不同,他不願意談及那場地震以及現在的生活。後來,師傅告訴我,假肢是他媳婦兒的,地震後高位截肢,這個假肢由國家免費提供,價值幾萬塊。

換完帶子,男子迅速騎車離開。大難過後,生活還是要繼續

「北川老縣城遺址」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從新縣城往北走,半個小時左右就可抵達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我們的包車師傅姓邱,他就是老北川人。這張圖山腰處的房子就是他在地震中被損毀的家,圖中心的大橋如今只剩下一個橋墩,河水幾盡乾涸。

地震時,邱大哥的妻子和父母沒能出來,家族裡總共28人喪生。他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和一個女兒,其中一個兒子因地震高位截肢。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北川縣城震前震後對比照。

地震後,北川縣城的老城區大面積被山體滑坡所掩蓋,有幼兒園、小學、法院、民政局、文體局等十幾個單位,超過一萬多個生命長眠於此,是當時北川縣城受損最為嚴重的地方。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遺址完全保留了當時災後的樣子。春天來了,廢墟前開滿了粉色的花朵,映襯著過去與新生。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遺址最讓我感到震撼和揪心的是這裡——北川中學新區茅壩中學。地震時,景家山崩塌,巨大的山石將學校整體掩埋,只剩一支國旗杆和一個籃球架。

茅壩中學287名學生遇難,只有23個在操場上體育課的學生、60個在外參加表彰大會的學生,以及一個體育老師倖存。

山上有一個橫幅,橫幅上面有一個小男孩的頭像,他叫賀川,地震當年只有16歲,他和他的同學都埋在了這片廢墟下面。每年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或者過年的時候,他的媽媽就會寫上一段話,掛上一條橫幅,來表達對兒子的思念。眼前的這條橫幅是她今年過年的時候掛的。

十年時間,景家山滑坡留下的巨石群已長滿青草,又與大自然融為了一體。只有那個空空的籃球架和那支飄著紅旗的旗杆在輕輕地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是一所學校,巨石群下掩埋著幾百名師生。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不論是在遺址還是地震紀念館,我經常看見各種各樣的遊客:有牽著狗的,有抱小孩的,也有拎著一袋瓜子、橘子,看起來像是出來踏青的。

每當看到他們,我都會忍不住去猜測,他們是抱著怎樣的想法來到這裡?又有著什麼樣的心情?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馮中豪/攝

這棟7層高的信用聯社辦公大樓,曾是北川縣城引以為豪的標誌性建築。地震時,整棟建築轟然倒塌,如今只剩一個屋頂。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沿著縣城的街道步行,兩邊是各種角度倒塌和扭曲的樓,像是世界末日來臨時的場景,安靜而詭異。

邱大哥說其實他不想進來,看到這些就很難受。我無法想象地震發生時的景象有多慘烈,也不敢設想如果換成自己會遭遇怎樣的命運。

我們對地震的觀察和感受,都是膚淺的,沒有親歷過那一切,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面對他們所遭受的苦難,語言是蒼白的,眼淚甚至都有點偽善。我們並不能真正為他們做什麼,當你直面這些痛苦的靈魂時,你才知道有多無能為力。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距離老縣城不遠的這片小山丘,是北川中學的遺址,當年有一千多名師生遇難,至今還有很多遇難者的遺體深埋地下。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我數了數這顆被砍掉的樹的年輪,大概8圈。時光流逝,曾經的慘痛已漸漸被青草和樹木覆蓋。

「映秀鎮」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去映秀的路上,我們經過了唐家山堰塞湖。十年過去了,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脅不再。原有的堰塞體所剩無幾,湖面淤積嚴重,當時被淹村莊的部分建築露出了水面,矗立在河灘上。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這是邱大哥的現任妻子馬姐,她這幾天與我們同行。

馬姐唯一的兒子在地震中遇難,丈夫隨後也因病過世,後來她與邱大哥重組了家庭。

地震發生時,她在福建打工,嫁給邱大哥後,為了照顧邱大哥截肢的兒子,她選擇留在家裡,並且沒有再生育自己的孩子,“他已經有3個孩子了,我就沒必要再生了。”

馬姐加入了一個地震失獨媽媽群,每個月的第二個週末,她們會組織一次聚會,“抱團取暖吧”。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重建後的映秀鎮車水馬龍、遊人如織,一排排別墅鱗次櫛比。唯有河對岸的漩口中學遺址上倒塌崩裂的樓群依然在無言地訴說著昨天的歷史。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漩口中學是映秀5·12震中唯一保留的遺址。走進漩口中學大門,迎面就看到在地震中傾倒的教學樓廢墟前,安放著一個碩大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錶盤,上面清晰地顯示著地震發生的時間——下午兩點二十八分。

據悉,由於大地震導致教學樓劇烈搖晃,當時教學樓教室裡的一面鍾因為搖晃摔落到了地上,於是人們把破碎的鐘放大,做成了這面紀念鍾。

漩口中學當時有50多名師生遇難,現在還有21人沒有被挖掘出來,長眠在這裡。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垮塌的5層階梯教室前,一棵開滿紅色花朵的樹。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在漩口中學旁的半山腰上,有一座遇難者公墓。我在這裡遇到了一位來自阿壩的武警戰士,這裡安葬的幾位烈士都是他的戰友,趁著休假,他來看望祭拜他們。

他找旁邊的地震紀念館借了一個桶,先用抹布把每塊墓碑都仔仔細細擦了一遍,然後點上蠟燭、焚上香。山上風大,蠟燭總是被吹滅,他就一遍遍地重新點燃,直到蠟燭燃燒殆盡。

我問他當時是否參與了救援,他說:“漩口中學就是我們的戰場。”第二天,他還要和其他戰友一起去看望當年被他們營救出來的學生。

「汶川縣城&都江堰」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不論是在汶川縣城還是都江堰,我們都很難再找到和地震有關的遺址。

一切都很新、很現代,嶄新的國道、整齊的民居,只有路兩邊樹立的一些牌子和口號,似乎在提醒人們,這裡曾經遭受過一段慘痛的歷史。

在人間|十年後,重回5·12地震遺址

十年了,生活始終向前,撕裂的傷口慢慢結痂,但在許多人心裡,傷痛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