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拉克親伊朗領導人哈米里在組閣中獲勝,對未來中東形勢有什麼影響?

戰略忽悠局小助手

哈米里領導的法塔赫聯盟雖然在伊拉克大選中獲得了47個議席,排名第二。但是正是因為他親伊朗的政治觀點,使得他在接下來的組閣大戰中,很難找到足夠的政治盟友,幾乎沒有組閣的可能性,當然也就談不上組閣成功對未來中東形勢的影響了。

在此次伊拉克大選中,排名第一的薩德爾領導的行走者聯盟,主張反對美國和伊朗干預伊拉克的內政。而且近兩年由於伊朗極力支持哈米里領導的什葉派民兵,與薩德爾領導的民兵組織發生了很多歷史上的衝突。薩德爾與哈米里以及伊朗的關係日益惡化。雙方本來政治主張就不相同,現在私下的關係又不理想,想讓雙方摒棄前嫌,聯合組閣幾乎沒有可能性。

現任總理阿巴迪領導的勝利聯盟主張與美國和伊朗都保持良好的關係。但事實上,阿巴迪的主張更加親美一些。在目前美國仍在伊拉克政治生活中具有很強影響力的情況下,想讓阿巴迪放棄此前的政治主張,選擇與親伊朗的哈米里聯盟,也沒有任何可能性。


除去上述兩個什葉派政黨聯盟之外,在大選中獲得議席的就只剩下遜尼派和庫爾德人的政黨聯盟。遜尼派政黨聯盟,更傾向於與溫和的阿巴迪勝利聯盟組合,不會選擇與什葉派觀點極其鮮明的哈米里聯合,更不會與什葉派國家伊朗結成所謂的聯盟關係。

由於伊朗境內也有數百萬庫爾德人,哈米里對待庫爾德人的政策應該與伊朗接近,絕不可能支持庫爾德人獨立,甚至連保持現在的自治程度,都要打上問號。伊拉克庫爾德政黨應該不會冒險與哈米里組成政治聯盟。


綜上,即使不考慮美國人干預的因素,以伊拉克目前的政治生態,手握47票的哈米里想要湊夠165票,獲得組閣權,比登天還難


衝擊時評

1.哈米里是親伊朗派。哈米里領導的“法塔赫聯盟”在此次伊拉克大選中贏得47個議席,僅次於薩德爾領導的“行走者聯盟”,成為了第二大贏家。由於薩德爾在政治上即反美又反對伊朗過多幹涉伊拉克內政,因此伊朗方面積極奔走,希望其他什葉派政黨與哈米里合作,組成聯合政府。如果哈米里成功組閣,甚至成為新的伊拉克總理,伊拉克必然倒向伊朗,中東會發生連鎖反應。

伊朗支持哈米里組閣

2.哈米里成功組閣後對伊朗的影響。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在中東的勢力越來越大:在也門,10萬名胡塞武裝控制了大半國土,首都薩那也是胡塞武裝的控制之下;在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勝券在握,反政府武裝龜縮在伊德利卜省;在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贏得了大選,成為了黎巴嫩議會第一大黨。如果正在伊拉克哈米里成功組閣,甚至擔任伊拉克總理,意味著3700萬人口、43.7萬平方公里國土的伊拉克加入什葉派陣營!這樣,伊朗實力大增,與美國、以色列、沙特的對抗中更有底氣和實力。

伊拉克倒向伊朗,以色列非常有可能找藉口空襲伊拉克

3.哈米里組閣對整個中東局勢的影響。首先,沙特會強烈反對,但是介於沙特10萬正規軍打不過10萬胡塞武裝,也只能嘴上嚷嚷;其次,中東小霸以色列擁有900多架作戰飛機,多次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目標,同樣出於安全考慮也會出動戰機空襲伊拉克,繼續挑起事端;最後,美國人更難以接受哈米里組閣,美國人花費了近8000億美元軍費、支付了500億美元重建費用,會甘心最終伊拉克倒向伊朗?別忘了,美國在伊拉克還有4000多名駐軍!美國人會幹出什麼事情來,請自行腦補!

駐伊拉克美軍

所以,哈米里組閣對伊朗是好事,對伊拉克和整個中東局勢是弊大於利!


美國觀察室

哈米里的確是非常親伊朗的,但即便是其主導了組閣,也很難改變目前美國在伊拉克的影響力。伊朗想要進一步提升伊拉克作為什葉派地帶的色彩,恐怕還是非常困難的。

哈米里是目前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的實際領導人,在反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支武裝是得到伊朗的全力支持的。

雖然如此,在伊拉克現有政治格局下,離開與美國的政治與軍事合作,完全沒有現實基礎。

雖然按照伊拉克憲法,總理由什葉派出任,但是並非其他派別就沒有政治作用。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握了大約60%的政治影響力,但依然分裂成了很多派別,此次選舉結果顯示最大的四個派別是:在329個議會席位中,薩德爾陣營54席,哈米里陣營47席,阿巴迪陣營42席,馬利基陣營25席。

也正因如此,庫爾德人與遜尼派的議席並非是可有可無的。

按照伊拉克憲法,最大黨團才能組閣。於是必須有陣營的聯合。而薩德爾陣營已經排除與哈米里陣營合作。假如哈米里陣營+阿巴迪陣營+馬利基陣營的合作能形成,也不意味著哈米里能夠組閣。如果沒有得到庫爾德陣營或遜尼派陣營的其中一個陣營支持,恐怕依然會處於難產。

而庫爾德陣營不反伊朗,但是親美甚於親伊朗的,遜尼派陣營則肯定忌憚過於親伊朗而與海灣國家不親近的人選。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哈米里陣營若想成功組閣,並穩定執政的話,就一定得淡化過度親伊朗及反美的色彩。

實際上,伊拉克當前的政治結構設計,任何能成功組閣的陣營都根本不可能有資本主導伊拉克政局走向反美,無論怎麼選,美國在伊拉克的政治市場肯定是有足夠分量的。差別只是伊朗能摻雜進來多少而已!

因此,哪怕哈米里組閣,也很難使得伊拉克真正投入伊朗的什葉派地帶中去。


建章看世界

伊拉克大選後,議會第一大政黨聯盟“行走者聯盟”領袖薩德爾已經公開宣佈將和現總理阿巴迪領導的第三大政黨聯盟“勝利聯盟”商討組閣事宜,也就是說哈米里想組閣成功希望渺茫;但是伊拉克是個中東大國,伊拉克議會第二大黨領袖的哈米里還是可以對中東局勢產生影響的。


從現在的形勢來看,哈米里組閣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根據伊拉克憲法,329個議席中必須超過議會半數的政黨或者政黨聯盟才能夠組閣。哈米里已經別貼上了“親伊朗的什葉派領導人”的標籤。目前議會中以什葉派為主的政黨聯盟主要有薩德爾領導的行走者聯盟有54個席位,阿巴迪領導的勝利聯盟有42個,前總理馬利基領導的法治國家聯盟有25席(排名第四))。前總理馬利基和阿巴迪同屬一個什葉派伊斯蘭達瓦黨,由於兩人政見不同,達瓦黨允許兩人分別組建聯盟參選(這也是阿巴迪沒有能夠獲勝的主要原因),現在看來還是與阿巴迪聯手組閣的可能性更大。在議會中庫爾德斯坦民主黨和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分別有25席和18席,分別排名第五和第六,

哈米里不可能和親美的庫爾德政黨合作,伊朗也不會允許。至於其他的遜尼派政黨,哈米里有著強烈的“什葉派”色彩,不大可能聯合,就是聯合起來也無法過半數,所以說哈米里組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作為最大的在野黨,背後還有什葉派民兵武裝支持,仍對中東局勢有一定影響

儘管無法組閣,但是哈米里領導的政黨聯盟仍是議會第二大黨,可以對伊拉克的內外政策產生重要的政治影響力。由阿米里領導的“巴德爾組織”是什葉派武裝“

人民動員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組織在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戰功,積累了民望,阿米里領導的“法塔赫聯盟”就是為“人民動員組織”爭取政治權益。哈米里的路線和薩德爾很類似:以宗教起家,在戰爭中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進而在掌握了槍桿子後組建自己的政黨,都得到伊朗的支持,被貼上“親伊朗”的標籤,只是這次伊朗不知道會不會再看走眼?


大笨蛋6703

如果哈米里上臺,對於美國來說絕對是一個最壞的消息,甚至要比薩德爾上臺還可怕。薩德爾一直以來被譽為反美勇士,但是那也是早年間的事情,並且薩德爾已經解除了自己的武裝,現在以他的執政口號來說主要是謀求獨立自主。

而哈米里逃亡伊朗數十年,伊朗扶持之下才得以在近年來拉起一批什葉派民兵,在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裡面名聲大噪,雖然沒有薩德爾在前幾年反美行動那麼轟轟烈烈,

但是核心價值上的親伊朗,自然會引起在美伊鬥爭中反美的意向,而薩德爾的中立反美不親伊朗不親沙特顯得更加溫和一點。

前幾日伊拉克議會大選之後,薩德爾拔得頭籌,伊朗革命衛隊司令立刻趕到伊拉克進行各方遊說,希望可以讓薩德爾組閣失敗,可見兩者之間的關係密切。哈米里如果上臺帶來的結果只有一個,什葉派勢力在中東地區再一次得到加強,由伊朗經營多年的什葉派之弧得以成型(主要由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也門構成)。

現在美國退出伊核協定後又推出了新伊核協定,並且提出的要求極其苛刻,伊朗雖然在外交上獲得了中俄英法德的支持,中國還運過去上千噸的“葵花籽”,但是遠親不如近鄰,這都不如一個親伊朗的伊拉克來的實在,伊拉克就成了一個和沙特之間的緩衝,未來美國在想打伊朗就要掂量掂量了。
不過哈米里能否組閣中獲取優勢,讓薩德爾組閣失敗,進而在獲取執政權力現在來看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說未來伊朗的壓力依然很大。


虎賁軍huben

伊拉克什葉派“法塔赫聯盟”領導人哈米里,如果組閣成功。意味著伊朗在中東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美國的中東戰略構想徹徹底底遭遇顛覆。
哈米里是個徹頭徹尾的親伊朗分子,又是堅定的反美鬥士。
不過哈米里黨派有47個席位,他的另外118個議席與那個派別合作。這是個大問題!

現任總理阿巴迪“老油條”一個,政治主張不太過激,親美意圖明顯,薩德爾掌握57個席位,堅定的反美分子,不主張宗教派系內鬥,但也反對伊朗過份插手伊拉克內部事務,國家獨立意識比較強烈。對待原旨伊斯蘭教立國持批評態度。主張宗教團結的救國理念。與哈米里在對待庫爾德民族問題上觀點比較接近。

這都要取決於伊拉克什葉派最高宗教領袖西斯塔尼的最終態度。他支持那個黨派主持組閣政府,三人中誰就會最終成為總理。最高宗教領袖的號召力是很大的。不過美國,沙特和以色列出面干涉的力度大小,也影響組閣的成敗。

總之,哈米里的組閣成功。對中東地區是個“地震”,伊朗的什葉派之狐的構想就成功了一半,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完全控制敘局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美國是輕易不會認輸的,必竟在伊拉克投入太多,近一萬億美元打“水漂”會輕易放棄。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看“真主”能否保佑哈米里完美組閣成功!


何由之

如果伊拉克親伊朗的“法塔赫聯盟”領導人哈米里在組閣在獲勝,對未來的中東局勢變化影響不可估量。當年薩達姆殘酷鎮壓政治反對派,而身為什葉派的反薩達姆的鬥士哈米里,逃亡伊朗多年。參加了伊朗的革命衛隊,並且在伊朗革命衛隊獲得一定的地位。哈米里在薩達姆被美軍推翻之後回國,處於大多數族群的什葉派再不受壓迫。

哈米里因為參加過伊朗革命衛隊,在中東地區特別是在伊拉克,極端恐怖組織武裝發生動亂時,趁機興風作浪攻城掠地,伊拉克政府軍一時竟然沒有辦法戰勝極端恐怖組織。而哈米里則依靠伊朗,很快的組織了一支幾萬人的什葉派民兵組織,在參與打擊極端恐怖組織武裝做出了貢獻,在伊拉克非常有影響力。

現在的伊拉克雖然大選結束,但是在議會329個總議席中,沒有哪一個派別獲得50%以上的席位。第一名是薩德爾也只有54席,第二名就是哈米里為47席,第三名則是現任總理阿巴迪為42席。因為伊拉克黨派眾多,議會席位分佈比較散。若要說組閣,得票第一的薩德爾有優先權,但是薩德爾本人沒有參加議員選舉,沒有出任總理資格,只能在幕後插手運作。

名列第二的哈米里是一個著名的親伊朗政治人物,也有出任組閣的機會,但是因為與伊朗來往過密,在議會很難拉到50%的席位組閣。現任總理阿巴迪雖然是第三名,是一個溫和派,能夠平衡與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仍然有可能實現組閣。

不過作為議會席位第二名的“法塔赫聯盟”領導人哈米里,如果組閣成功,哈米里的伊拉克則會選擇倒向伊朗。那就是伊朗在地緣政治上獲得的很大勝利,而美國則是在伊拉克的徹底失敗。雖然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伊朗面臨美國和以色列新的壓力,但是如果有了哈米里的伊拉克政府,伊朗在中東地區,抗衡美國的實力將會大增。

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則顯然也是受益,中東地區所有的什葉派勢力,和什葉派武裝組織都會壯大聲勢,得到加強。反過來則對美國和以色列以及沙特等遜尼派,則是非常的不利。原來西方媒體所稱的弧形什葉派勢力圈,就真正的做實了,如果那樣的話,應該是美國和以色列的夢魘。


亦新湖

哈米里在未來組閣中獲得勝利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如果哈米里在組閣中獲勝,並出任總理,則未來的中東將會出現更加混亂的局面:伊朗得勢“不得分”,必然被美國與以色列擠壓;而伊拉克因為宗教問題倒向伊朗,讓以色列有了直接起兵伊拉克的理由;沙特將會因為哈米里出任總理而如坐針氈!如果沙特現在宮斗真如媒體預測的那樣出現意外(槍聲響過已經一個月了,再沒有看到當初被稱為網紅的王儲了),則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必然下降!

1.哈米里領導的法赫塔聯盟一定是未來聯合組成政黨聯盟的成員,但成為伊拉克總理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畢竟,329票,需要過半即165票,則薩德爾此刻一定會將哈米里、阿巴迪和馬利基聯合起來(馬利基也可能換作其他人),畢竟僅僅依靠前三個政黨根本無法達到法定的過半人數。

而濃厚的宗教信仰和對伊朗的過於親密,在薩德爾看來是不符合自己的政治理念的,而薩德爾主張中間技術路線,即反對美又與伊朗保持距離,確保伊拉克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說:伊拉克優先!


2.如果哈米里獲勝,則會形成下圖: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賽武裝,當然,背後是俄羅斯!再加上土耳其,什葉派的版圖在中東迅速擴大!

3.一旦上述條件具備,則美國和以色列必然會動手。現在一個伊朗,已經讓美國搞的有點全世界不待見了。哈米里再倒向伊朗,美國或者其“打手”以色列必定會出手,進行空襲或者精確打擊就是大概率的事情了。

一個可控、混亂的中東符合美國和以色列利益,但是如果伊拉克因為哈米里“上位”而徹底倒向伊朗,一個未來中東的大國版圖就顯現出來,這對於以色列就受不了。因為:以色列不會允許自己身邊有一個大國出現,而唯一可以在中東有大國出現的一定是以色列自己!

so,別想太多:即使薩德爾再反美,也不會直接走極端,倒向美國的對立面!


英武

親伊朗阿米里組閣獲勝對伊拉克來說將是一個悲劇。1.什葉派之弧徹底打通,伊朗的勢力得到了貫通。2.美國將對伊拉克失去掌控,戰火會再次燃起。3.俄土伊必會藉此全力擠壓美以在敘利亞勢力,打擊清剿美以扶持的反對派武裝。4.沙特等遜尼派國家將會同以色列聯盟,一起打壓伊朗的外延勢力。



第一,阿米里組閣獲勝就預示著伊拉克成為親伊朗政府,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將徹底陸路暢通,什葉派之弧成型中東被畫地而分。這個影響之前說過很多次了,伊朗對各什葉派國家的物資支持和兵源運送將一氣呵成,形成了一個整體防線,這對中東勢力版圖影響巨大,美國對中東的掌控將徹底喪失。

第二,親伊朗組閣上臺,美國將失去對伊拉克的影響,美國必會在動兵戈攪局伊拉克。

伊拉克的失控是美國絕不允許的,伊拉克的位置重要猶如美國中東半個支點。失去伊拉克不光是油氣錢財更是戰略地緣的喪失,美元對石油的掌控將失去半壁江山。一個新的石油期貨體系將徹底成型(上海原油期貨),對美國的霸權是毀滅性的。

第三,俄羅斯必會藉機搶奪美國在敘利亞的利益,驅趕美國離開敘利亞。俄羅斯對代爾祖爾的富油區早就虎視眈眈,上個月的一次過河行動就是一次對庫爾德區的一次試探。

伊拉克變天,俄敘聯軍必會越過幼發拉底河搶奪地盤。

第四,什葉派之弧形成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為了自身安全,聯合以色列做出針對性的反擊。沙特等遜尼派國家早已同以色列有所勾結,為了共同對抗伊朗雙方私下早已有所協議。伊拉克如被親伊朗勢力控制沙特和以色列必結成聯盟反擊伊朗。

總之,伊拉克要是親伊朗勢力組閣成功,那中東可就徹底熱鬧了,爆發的講不是現在的小打小鬧,一場局部的小型世界大戰也就不遠了。關注留言,查看更多!


薩德爾是伊拉克出了名的反美鬥士,如果薩德而選擇和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領導人哈米里一起組建內閣,這個問題就有點嚴重了。

假如薩德爾選擇和哈米里一起組建內閣聯合執政,那麼伊拉克將會是個徹底的反美的伊拉克。什葉派在中東崛起,這將會是無可阻擋的,這將會改變中東的政治格局,對美國來說這是災難性的。

如果薩德爾和哈米里組建聯合政府,那麼伊拉克什葉派的力量就會和伊朗、敘利亞形成一塊鐵板,美國將會失去對中東局勢的掌控權。

哈米里作為伊拉克十幾萬什葉派民兵的掌控者,再加薩德爾的武裝力量,以及政治影響力,他們完全有能力,把美國徹底的驅除出伊拉克。

這樣一來中東的原來的局勢就會徹底被打破,無論是以色列還是沙特等遜尼派國家將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他們無法單獨抗衡什葉派這個巨大的聯盟。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會極力促成以色列和沙特等國家組成聯盟,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有足夠的實力抗衡什葉派聯盟。

這無疑是給了以色列一個崛起的機會,藉助和沙特等聯合的機會,以色列的力量可以走出狹窄的領土,向中東廣大地區延伸。

憑藉著以色列具有的軍事實力和世界猶太人的財力以及美國的政治扶持,他完全可以在聯盟中處於領導位置,藉助聯盟的實力,一舉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國家之一。以後在重要的國際問題中,他將會是不可缺少的參與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