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可不可以用石墨做?

Dasanway

因為石墨烯有很強的場效應遷移率。應該是62500px²/V.s。換句話說如果製造成晶體管的話可以比硅晶體管快10倍,理論上可以在1000Ghz的頻率上進行切換。

這樣用石墨烯製造出來的晶體管的cpu就可以達到1T的Hz主頻了。而且石墨烯是雙極性的,具備製造晶體管的條件。在面積上石墨烯的晶體管的理論面積更小,硅工藝7nm就走到盡頭了,以後更小的工藝可能是它。intel已經把他列入工藝升級路標裡面去了。


這裡說的 是晶體管的極限頻率不是處理器的主頻。拿28nm工藝下的stcell來說,一個標準的與非門邏輯延遲是20ps到30ps,一個與非門是由2個nmos 和2個pmos組成的。


因為是兩兩串聯,所以均攤到一個cmos管上就是10ps到15ps左右,我拿工程上簡單的cell就可以知道一個晶體管28nm 下的開關頻率就在10ps/1NS=100GHz左右了。


到了芯片上,簡單來說主頻由同步電路里面D觸發器的之間的最大的組合邏輯延遲決定,如果 兩個之間D觸發器之間有大概20級邏輯延遲,那麼就是400ps到600ps的延遲,那麼這時候芯片的主頻算下來也就2GHz左右了。


所以不能簡單的拿晶 體管的開關頻率和CPU的主頻來比。因為石墨烯技術的極限到底有在哪工程上還沒有絕對的論證,我還看到有報道說石墨烯開關頻率是現有的硅晶體管的 1000倍 o(╯□╰)o,自己也覺得太誇張而且確實沒有定論,沒敢信。


所以說有基於石墨烯技術做出1THz主頻CPU的可能,話說真的很期待那些真正的科學家們的 研究會推動計算機技術的再次進步啊······


快科技問答

很顯然不能用石墨做。

原因有2:

第一太軟,不能做基板,也不利於後期使用保存。想想你電腦震動一下,還要去把CPU重新堆一下,這是多麻煩的事情。

第二,石墨是導體,也就是說石墨做出來(基於第一條雖然做不出來)CPU之後,是一根導線。起不到運算的作用。

其實題主的問題應該是能不能用碳做CPU。

這個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碳有不導電的金剛石排列和導電的石墨排列。所以從理論上說碳元素是可以做成CPU的。但是還是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碳元素在保證導電性時候的強度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倒不是大問題,想想石墨電極,牙口不好是咬不動的。


眼鏡鬍子叔

不現實,CPU一般溫度會比較高,石墨雖然導電但溫度過高會升華,用久了你的CPU就嗝屁了;第二,半導體的作用在於邏輯控制,石墨幾乎就是導體,現在無法實現你的邏輯設計。用石墨來做CPU需要克服很多難題,總之沒有硅好用。


用戶221866183

碳基的CPU還在研究中,如果碳基的突破了,那麼未來集成電路行業會被改寫,因為碳基的芯片可以很好的和生物結合,因為生物也是碳基的,生物芯片就是下一次工業革命的爆發點,人工智能真正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