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導讀 >> 本期0時差,估計是創刊以來最長的一篇,足足六千個字。但唯有這樣,才算把分手和複合這兩個課題說完整。能按順序完整看完全文效果固然最佳,但若你時間有限,可以選讀你更感興趣的章節:

  • 第一節:關係中出現這7個危險關係的信號,請認真考慮分手

  • 第二節:分手後絕對不能做的5件事情

  • 第三節:和前任有複合可能的4個信號

  • 第四節:6步,和前任複合,擁抱長久的幸福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相知,相遇,相愛,相守,這是一種修煉。

儘管為愛付出血淚,我們也未必能收穫幸福;但在一切的親力親為之後,至少我們能收穫真實。

我想,愛情之所以是美好的,就是因為這份真實。我們在愛情中接受歷練、洗禮兩個人的靈魂、擷取生命意義上的成長。

在往期的0時差中,精選君帶大家見識了:心理學上的愛情三角理論、愛情和友情的區別、友情轉化為愛情的方法、維繫CP幸福感的策略、愛情質量和性取向以及心理性別的關係……

在大家發來的後臺留言中,關於“愛情”的常見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有以下4個沒探討過:

“我不知道該不該和ta繼續走下去,ta好像也沒做錯什麼,但我就是沒什麼感覺了…… 如何判斷是否應該分手?

“分手之後我對ta還有感覺,好想知道ta現在過得怎麼樣,

我可以去打聽前任的生活嗎?

“我們分開已經過了半年,我覺得自己和ta都有了不小的改變,你說我們有複合的可能嗎?

“如果我們真的複合了,那複合之後的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第二次戀愛嘗試以幸福收尾?

—— 為了解答這些究極難題,精選君查閱了20+國際心理學家社群、文獻資料和主流媒體,本期0時差,我們一起,修煉愛情!

注:本文中提及的“分手/複合信號”“戀愛策略”等,主要針對戀愛中和分手後的未婚人士。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01-

治好你的「分手拖延症」:

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兩個人在一起了,然後呢?人們究竟為什麼想讓彼此的關係維繫下去?又是出於什麼原因會想要分開?”

這些你想問、說不定心裡也有了一些答案的問題,心理學家同樣想弄清楚。

2017年8月,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的三位心理學家,在採訪了來自各年齡層的433位戀愛人士後,發表了這樣的“愛情調研報告”:[1]

在想繼續下去的理由中,受訪者提及最多的有5項:

  • 對兩人關係的樂觀態度

  • 兩人的親密和互相依賴

  • 在兩人關係中作出了“感情投資”(也就是“傾注了很多個人感情”的學術說法)

  • 放不下的、已經承(入)諾(坑)的責任

  • 恐懼分手後的不確定性和未知

      想要分手的理由中,受訪者提及最多的有3

      項:

      • 感情上產生了距離感

      • 彼此間說不清道不明的“不兼容”感(比如無端的日夜爭吵打鬧)

      • 信任感缺失、另一半的不忠

      不知你注意到沒有:雖然“想分手的理由”都是常理可預計的、偏向負面的因素,那些受訪者想要和另一半繼續下去的原因,也未必都是積極的。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研究人員表示:很多人其實都有考慮過“我是不是該和ta分手、我們是否合適”這樣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因其複雜程度而往往無解。因此,出於對分手後未知狀態的害怕、對當前生活的習慣性依賴,大多數人會選擇“保持原狀”。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所有提及上面三項“分手原因”的人中,有將近一半(4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雖然已經明確有分手的意願了,但還是猶豫不決、選擇觀望,成了典型的「分手拖延症患者」。

      為了幫你一把,精選君蒐集了國外各大心理主流網站上,由心理學博士和專欄作家撰寫的“必須分手的危險信號”。各個心理學家的見解各有不同,精選君為你甄選了至少有3位作家都同樣提及的內容,以期作為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一種參考。[2][3]][4][5][6]

      如果你和ta的關係中,出現了以下7個信號,請認真地、用心地、也慎重地考慮:和ta分手、結束這段關係的必要性。相信,你這種認真、用心、慎重的思考,一定能解決『分手拖延症』

      01. 你發現自己大部分快樂和幸福的來源都不是因為ta。

      許多可以給你帶來快樂的事物和體驗,如果“和ta在一起經歷”、“ta是這件事情會給我帶來快樂的原因”不再是這些事物給你快樂的前提條件,那說明:要麼你一個人也足夠快樂了,要麼你現在想要的快樂是ta給不了的。

      02. 你對明天、下個月、明年、未來的規劃和憧憬中,沒有ta的身影。

      又或者:當對方要求你和ta一起做一項長期規劃的時候,你感到恐懼和抗拒。

      愛情說到底,是責任,是動力,是手拉手走過一生的勇氣。若是在你對未來3-5年的設想裡,依然沒有ta的身影,或是當ta想對你表達自己和你的共同未來時,你能感覺到心裡明顯的焦躁和不安,那麼,是時候換個地方去找那個能激起你共建未來的新動力了。

      03. 雙方的平等和尊重嚴重失衡。

      這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 Ta對你不夠尊重:不認真聽你說話、不照顧你的感受、這層最起碼的最終是兩人溝通的基礎。

      • 你在這段關係中的付出和獲得不平衡:這不是指簡簡單單的“AA制”或是“ta今天等我下班等了半小時、明天我也要等他半小時正好扯平”。當你的付出和給予按你自己的標準來判斷是失衡的時候,你會覺得虧欠ta、或是覺得自己對這段關係的付出是無能的狀態,而這兩種狀態對長久的關係都是無益的。

      • 二人對彼此的控制權不對等:你們之間,從每天要做的事情、到每週的購物、電影和家居清潔、再到每年一次的旅行、未來結婚典禮的安排和買房子的設想…… 你對自己想要掌控的方面,有掌控權嗎?在作出讓步的時候,你心裡舒服嗎?如果不舒服,當你闡明無法讓步的理由時,ta理解嗎?如果你的答案都是NO,那也請你對這段關係說NO。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04. 為了ta,你犧牲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發展。

      不知你聽過樑靜茹的《崇拜》沒有?開頭短短几句:“你的姿態,你的青睞,我存在在,你的存在”,說的就是一種盲目存在於有毒愛情的狀態。

      這種愛ta愛到可以犧牲自己、付出一切的境地,就是失去自我的典型表現。

      好的愛情,應該是兩人共同成長的養料,而這種盲目的崇拜,只能是毒藥。

      05. 情感表達和感受的缺乏。(愛本就是一種情感的交融,沒了情感還談什麼戀愛?)

      06. 你失去了對ta的興(性)趣。(這個…… 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

      07. 三觀不合。(這的確是老生常談的了,但請你看下去)。

      “三觀”是個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就連“三觀”究竟是哪“三觀”估計都能引來萬字辯論。在這裡,關於三觀,精選君只想強調一點:

      三觀和人品一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你和ta最初走到一起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你和ta之間很多“三觀相合”的地方 ——

      • 在生活必需品上,花錢是毫不含糊的;

      • 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將來兩人若是結婚了,是絕對不會把爸媽託付給老人院的;

      • 出去旅行的時候,都選和什麼假期啊黃金週啊錯開的時間、去人煙稀少的地方。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誒呦喂,乍一看,好匹配的三觀哦~!不過相處一段時間之後,你卻發現“三觀又不那麼和了、甚至彼此矛盾百出” ——

      • 你和ta對“必需品”的定義是不同的;

      • 你想把爸媽接過來和自己一起住,而ta堅持要給老人另外安排住處、請個保姆伺候著;

      • 人煙稀少的地方很多,你想去人文歷史情懷深厚的地方、一邊旅遊一邊學習和成長,而他想去風景秀麗海灘萬里的度假區、難得出去玩就是要以放鬆休閒為主……

      有這種變化,很正常。沒有人的三觀是絕對正確和錯誤、好和壞的。這種彼此生活一

      段時間之後、在許多細小地方體現出來的偏差,一旦你感覺到三處以上、而且幾乎是每天都能觸發一處,就是兩人關係難以維繫的高危信號。

      在上面這些情況中,出現了哪一條你最好就要和ta分手?這很難說,畢竟不同的人對愛的要求和定義是不同的。但若是這7條裡,你覺得有半數以上都是符合的,那肯定是很危險的信號了。

      這種情況下的主動分手,不是弱者的逃避,是自愛的強韌。的確,對方還有改變的可能、你們也有複合的可能(我們下面會說到這個),但在此時此刻不健康的關係中經受痛苦和傷害,憑什麼?你的忍受和“維持原狀”,也很難讓ta有改變的動力啊!

      Say bye bye,可以是一個改變的契機。對你是這樣,對ta也是如此。

      注:以上7項考量不包括家庭暴力、性虐待等嚴重的傷害行為(甚至是違法行為),因為這些問題是不要考量的,必須堅決遠離!請記得及時尋求家人、朋友、甚至警方的支持!任何時候都要保護好你自己!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02-

      分手後的這5個坑,你千萬別入

      經過上面一節的那些考量之後,希望你的分手,清晰、徹底。這也就意味著,分手之後,有幾個千萬不能入的坑:[7]

      01. “愛情不在了還有友情,我們還可以做朋友嘛~”

      02. “好想知道:分手後的ta有沒有過得比我好?”

      03. “越想越氣,我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ta的錯,憑什麼要我承受傷痛?Ta必須付出代價!”

      04. “我不該提分手的!我明明對ta還有感情啊!我這就去求ta回來,哪怕是乞求也想要ta回到我身邊!”

      上面4點都挺好理解的,但下面這一點,要想清楚原因可能需要動點腦筋,精選君來詳細解釋解釋接下來的第05點:

      05. “時隔三月又見ta,我居然萌生了想和ta翻雲覆雨的衝動……”

      這不是不可能的。想當初你們走到一起,可能就是出於這種生理上荷爾蒙的吸引。但上一節我們也提到過,缺乏性趣是兩人關係危機的一種信號。

      美國心理學家在研究792個戀愛者、同居者後發現:17-24歲的青少年和剛成年不久的人,是“愛”和“性”邊界最模糊、也受害最深的群體。

      在這些人中,有53%至少和前任滾過一次床單,而這些人同時也更容易進入一種“不停地分手、再戀愛、再分手、再戀愛”的滾滾車輪模式。他們更難從過往的關係中抽離出來、也難以和其他人建立一段新的感情,一輩子的愛情觀都遭到了不健康的扭曲。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你若是和ta分手了,可千萬不要這樣。[8]

      生理和心理體驗的確緊密關聯,但還是有區別的。這個人之前讓你失去性趣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原因不找清楚、根本問題不解決的話,就算這次荷爾蒙分泌過量、你們翻雲覆雨過一次,恐怕也只會變成“衝動是魔鬼”般的結果。

      上面這5個坑的共同點,你發現了沒?

      那就是:不乾不淨、藕斷絲連。

      既然想清楚了要分,就分乾淨、分徹底。就算你們之間還有緣分、還有譜寫續集的可能,那也需要給雙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反思、去成長、去改變。

      在雙方經過沉澱後、作出實質性的自我改變之前,任何拖泥帶水的舉動,都會模糊你們的邊界、也會讓你們二人未來多個層面的關係變得更復雜、更糾纏、更痛苦。

      那麼,如果真有複合的可能,什麼時候才算個比較好的時機呢?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03-

      分手後還想複合?

      有4個信號,你們可以認真考慮複合

      很喜歡村上春樹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這些“再相逢的人”到底能有多少呢?先來看一組數據。

      2009年,美國德國克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員 René Dailey 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65%的大學生在分手後,會和前任複合。[9]

      其實早在1997年,還有一項更厲害的大數據就已經發表了。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愛情心理專家 Nancy Kalish 教授,在她的著作《失而復得的戀人(Lost and Found Lovers)》中提及:她調查全美50州1000+人的戀愛/婚姻狀態和歷史之後發現 ——

      那些分開超過五年後又複合的CP中,有76%的CP都能長久地繼續走下去(和其他美國人40%的婚姻成功率相比,高出一大截)。

      而這些成功複合的CP中,大多都把這種複合歸功於:“我們都更成熟了(increased maturity)”。[10]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噗哧一笑:“啥?更成熟?笑死人了,有些人不也正是因為變成熟了,所以才意識到對方不合適、所以才分手的嗎?”

      的確,真正的成熟,不僅意味著和前任複合之後的長久幸福,更意味著辨別前任是否值得去複合的能力。下面這幾個心理學家列出的“和前任的複合信號”,供你參考:[11][12]

      01. 距離你們分手,已經過去了充足的時間。

      充足到…… 你和ta,都至少有了改變一種習慣的時間,也讓你對沒有ta的生活有了充分的體驗。

      02. 之前不可調和的問題,現在有了解決的可能 。

      03. 你們有了一致的目標。(至少3-5年的中短期目標已經調頻完成)

      04. 沒有ta的日子,你痛苦難熬。(每天至少有一個瞬間,你會想要經歷一個與ta一起度過的瞬間)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04-

      又見前任 ——

      與前任複合的6個步驟

      SO,我已經決定要和ta複合了,該怎麼做?這裡有心理學家總結的6個複合步驟,供你參考。

      和前任複合比從0開始更難,這不再是一件“我們在一起吧”“好啊”這麼簡單就能啟動的事情了。

      請你坐下來,拿出紙筆,帶上感性和理性,好好看看下面的6個步驟。[13][14]

      01. 分手後的這段時間以來,你對自己和前任關係的一切思考,都羅列出來。

      無論這些思考來自獨處時間的回想,還是這段時間你通過和另一個人的親密關係、對現任和前任有了比較(對,你沒看錯,有不少CP的複合,都是在分手後和新的對象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才意識到:前任更適合自己)。

      前任有哪些可能與自己不和的地方?Ta之前傷到我的地方,如果還存在,怎麼辦?這些關於你和前任關係的思索,都是很寶貴的。

      同時,如果上一段關係破裂時還有爛尾工程(比如金錢糾紛、對雙方家庭和其他親友造成過影響的過節等),記得先把爛攤子收拾好,或至少要先想清楚爛攤子的收拾方法,準備和對方達成共識。

      02. 把這段時間自己的主要經歷、自己最大的改變總結出來。

      這段時間你自己有了怎樣的成長?你最大的改變有哪些?這些成長和改變,會對你們的關係造成怎樣的影響?(上面我們才提過,大多成功複合且幸福長遠的CP,都把這種成功歸功於:“我們都更成熟了(increased maturity)”。)

      03. 向ta表明複合的意願,探明對方的心意。

      上面提及的4個複合信號,是靠主觀感知的。比如,對你來說已經足夠改變一個人的時間,可能對ta來說,並不是。又比如,你認為已經有的可以解決之前矛盾的方法,在ta看來並不可行。

      更重要的是:對方可能沒有和你複合的意願(或者我再說明白點:ta可能,已經真的不喜歡你了)。

      若是對方沒有複合的意願、或至少是去考慮複合的意願,請尊重對方。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05. 針對每一個問題,結合彼此的改變,至少列出3個導致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你自己、你們的家人和朋友、還有外部因素(比如你們各自在結合前獨自經歷的過往、生活的環境、和這個環境的文化和社會背景)。

      雖然和一個人開始一段戀愛不一定要以結婚為前提,但你們的3-5年的規劃和長遠的目標裡,如果有婚姻的話,這個問題清單會為你打開一道思考二人關係的全新視角。這個自然引出了下一個最難、但也最能保證你們幸福長遠的步驟:

      06. 對未來的3-5年做一個規劃,達成共識。

      這不是隻說“我們5年內要湊夠市中心地鐵口公寓房首付”就行的。每個目標都需要明確到這個地步:

      • 為何要定這個目標?這個目標的存在和達成,對你們二人的意義一致嗎?

      • 這個目標該如何達成?在達成路徑上,你們有共識了嗎?

      • 5年可不短哪,這個“首付”一路積攢下來,你們要如何設定里程碑,定時監測彼此在努力方法上的付出程度和收效?萬一出了問題,如何調整?

      明確這些,做到彼此的項目經理,才能經營好你們兩人的關係中,除了愛情本身催生的幸福感外、那些培育和滋養愛情所必不可少的硬件。

      心理學家:關係中出現這7個信號,你需要認真考慮分手

      寫在最後

      生命,是一條流動的河。愛情也一樣。

      我們也許說不清愛是何物,但我們知道,當真愛來臨之時,一定願意以生死相許。

      心理0時差的口號是:“有料、前沿、權威”。今天,我們討論愛情的時候,把“權威”的口號去掉了。每一個人的愛情,都是那麼真實而唯一,再牛的心理大咖說的話、寫的建議、給的“分手和複合信號”,也未必對你和你的ta適用。

      心理學這種社會和生命科學,它和物理化學這種自然科學不一樣。牛頓看到蘋果落地後研究出的重力定理,對你我都一樣適用;而心理學家哪怕調查研究了成千上萬對CP的愛情、分手和複合,總結出的規律可能也和你還有一段距離。

      但心理學的魅力也正在這裡,不是嗎?還有哪一種求索,比這份和愛情一樣有生命力的溫度更讓人著迷?

      還記得2002年,第一次聽梁靜茹的首發主打歌《分手快樂》。那時候乍一看這歌名吧,就覺得“分手”和“快樂”格格不入,放在一起真心奇葩。

      不過聽了歌,就懂了 —— “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 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分手,只是這個人,ta不適合你吧;或者說,此時此刻這個模樣的ta,不適合你 —— 想清楚這一點的分手,理當痛快。

      你,愛對人了嗎?

      —— —— ——

      [1] Joel, S., MacDonald, G., & Page-Gould, E. (2017). Wanting to stay and wanting to go: Unpacking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relationship stay/leave decision processe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948550617722834.

      [2] Marilisa Racco on Global News Canada. 5 Signs You're Falling Out of Love (2017).

      [3] Chris Haigh on Life Hack. 8 Signs It's Time To End The Relationship (2017).

      [4] Dr. Randi Gunther on Psychology Today. When It's Time to Let a Relationship Go (2014).

      [5] Kali Rogers on Huffington Post. How to Know When It's Time to End a Relationship (2016).

      [6] Power of Positivity. 10 Signs It's Time to End Your Relationship.

      [7] eHarmony UK. 10 Things You Should Never Do After a Break-up.

      [8] Halpern-Meekin, S., Manning, W. D., Giordano, P. C., & Longmore, M. A. (2013). Relationship churning in emerging adulthood: On/off relationships and sex with an ex.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8(2), 166-188.

      [9] Dailey, R. M., Pfiester, A., Jin, B., Beck, G., & Clark, G. (2009). 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How are they different from other 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1), 23-47.

      [10] Kalish, N., & Gullickson, T. (1997). Lost and Found Lovers. Psyccritiques, 42(11), 1044.

      [11] Claire Hannum on Self. 14 Things I Learned From Getting Back Together With An Ex (2015).

      [12] Sara Altschule on Bustle. 7 Signs You Should Get Back Together With Your Ex, Because Post-Breakup Doubt Is Inevitable (2015).

      [13] Ashley Lewis on Reader's Digest. 10 Questions to Ask Yourself Before Getting Back with Your Ex.

      [14] Kristin Salaky on Insider. How to Get Back Together — And Stay Together — After You've Broken Up (2017).

      壹心理,讓一部分人先看見自己。

      關注「壹心理」,每天懂點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