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把誹謗聖上的吳承恩抓進詔獄

應該把誹謗聖上的吳承恩抓進詔獄

如果對明朝的歷史有所瞭解,看《西遊記》會步步驚心,不時地暗歎:吳承恩好大膽,這樣也敢寫?

《西遊記》中影射、諷刺明朝官場腐敗、政治黑暗的描寫實在太多了,可謂隨處可見。略舉一例,第九十一回師徒四人行到金平府,正值元宵佳節。唐僧帶著徒弟出去觀燈,香氣撲鼻。

唐僧回問眾僧道:“此燈是甚油?怎麼這等異香撲鼻?”眾僧道:“老師不知,我這府後有一縣,名喚旻天縣,縣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審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燈油大戶。府縣的各項差徭猶可,惟有此大戶甚是吃累,每家當一年,要使二百多兩銀子。此油不是尋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這油每一兩值價銀二兩,每一斤值三十二兩銀子。三盞燈,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該銀四萬八千兩。還有雜項繳纏使用,將有五萬餘兩,只點得三夜。”

官家為點三夜的燈來粉飾太平,向百姓攤派勒索達銀子五萬餘兩,正是明朝官府的寫照。不僅如此,吳承恩在《西遊記》中,還將當朝皇帝的暴虐之事編進去,可謂早就發明了用小說共計朝廷和聖上。其中最明顯的是第七十八回,取經團隊在比丘國遇到的事。

師徒一行來到比丘國,看到街市裡每家每戶門口有一個鵝籠,排列五色彩緞遮幔。籠子裡裝著小男孩,“有的坐在裡邊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唐僧拉住驛丞問個究竟。

皇帝被狐狸精迷住了,縱慾過度,身體羸弱,為了續命,竟然聽信國丈的妖言,用1111個小男孩的心肝來做藥引。這種殘暴無道之君,現實中有麼?不但有,而且就在吳承恩在世時,大明朝就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慘劇,皇帝為此差點兒送了命。

應該把誹謗聖上的吳承恩抓進詔獄

吳承恩生於弘治年間,卒於萬曆年間,在嘉靖年間度過青壯年時期。嘉靖帝朱厚熜以外藩進京即皇帝位,在位46年,有明一代,御極時間僅次於其孫子萬曆帝。此人聰明,但任性倔強,做了皇帝,更有任性的資本了。他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為了延年益壽,找了許多方士、道士練丹藥。由於沒有浙江大學的專家指導,煉丹技術不怎麼樣,練出來的藥效果不好。嘉靖帝聽信道士的蠱惑,變態地追求丹藥的原材料。《西遊記》比丘國國王索要的藥引子,就是影射嘉靖帝在位時的“紅鉛丸”。

嘉靖一朝,為聖上煉製丸藥成為道士們的一項主要任務。多種丸藥中,以“紅鉛丸”最為聞名。這種丸藥的重要成分是什麼呢?說起來真是重口味,乃十三四歲少女初次月經的經血。為了練紅鉛丸,嘉靖帝下詔多次在民間選宮女,每次多達數百人。這些可憐的小姑娘,成了嘉靖皇帝的“藥引子”。

這些小女孩進宮後,受到了非人的對待。為了採得煉丹原料,嘉靖帝強迫宮女們服食催經下血的藥物,輕則損傷身體,重則造成失血過多甚至血崩,多人因此喪命。一些年紀大的宮女每天天色微明時起床,到花園中為皇帝採集甘露煉丹。

現實中可沒有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來搭救宮女們,忍無可忍的宮女終於策劃了一場弒君大案。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宮內發生了以楊金英、蘇川藥、邢翠蓮等宮女謀殺嘉靖帝未遂案,史稱“壬寅宮變”。據《明史.后妃傳.

世宗方皇后》記載:

宮婢楊金英等謀弒帝,賴後救得免。……是夕,帝宿端妃宮。金英等伺帝熟寢,以組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同事張金蓮知事不就,走告後,後馳至,解組,帝蘇。

因為慌張,沒有經驗,宮女們想勒死嘉靖帝,繩子卻打了個死結,嘉靖帝逃過一劫。儘管後來嘉靖帝將涉案宮女全部殺死洩憤,但心中的陰影恐怕伴隨終身。

應該把誹謗聖上的吳承恩抓進詔獄

吳承恩貢生出身,做過浙江長興縣丞和河南新野縣縣令,這樣一位長期受朝廷教育的官員,竟然通過小說露骨地諷刺當朝皇帝,還能優哉遊哉地活到八十多歲。當然,也可能他在世時,《西遊記》還沒有流行,即使如此,在吳承恩死後不久,該書就暢銷全國,當時還是大明的天下,是嘉靖帝的孫子做皇帝,也沒有掘吳承恩的墳或牽連其子孫。

不僅有吳承恩用小誹謗聖上,嘉靖二十六年中進士的王世貞,官至南京刑部尚書,他曾寫《西城宮詞》諷刺嘉靖帝才宮女經血做引子的荒唐:

兩角鴉青兩箸紅,靈犀一點未曾通。

自緣身作延年藥,憔悴春風雨露中。

後世人常說明朝的特務制度發達,錦衣衛讓士民聞風喪膽。吳承恩竟然沒有給抓到北京的詔獄大刑伺候,看來明帝國後期,執政能力確實急劇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