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高送轉10轉5和10送5有什麼區別?

人性股性

公司只有在有利潤的情況下才會進行送股,而只要公司的資本公積只要達到註冊資本一定比例後均看進行轉贈股。



轉贈股和送股的區別:

(1)轉贈股來自於資本公積,而送股來來自於可分配利潤,這在財務做賬時是不一樣的。

(2)轉贈股不需要繳稅,而送股是需要繳納一定的所得稅。

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來說,轉贈股和送股沒太大區別。

如果某投資者持有一公司股票,持有200股,股價為20元,公司採取10送5或者10轉5,那麼執行次政策後,投資者持有200/10✘(10+5)=300股,而股價為20/(1+0.5)=13.33元


凱文菲特

相信很多炒股的人都知道在股市中人氣最高的就是次新和高送轉,這兩大板塊可謂是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高送轉。

一、高送轉到底是什麼?

高送轉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送紅股或是轉增股票。其中,送紅股就是我們常說的“

10送x”,而轉增股票則是常說的“10轉x”。

“10送5”和“10轉5”兩者所不同的是,送紅股是將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以股票的方式送給股東(投資者),這樣一來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可以順利的轉化成公司的股本;而轉增股則是將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成股本,並將由此增加的流通股按照一定比例送給股東(投資者)。

所以,高送轉本質上是擴大公司股本,會降低公司股價,對公司的經營、盈利能力、淨資產收益率以及股東權益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但是會對每股收益產生影響。

根據規定,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只有在每10股送紅股或轉增股分別達到5股、10股和8股以上的時候才被稱之為“高送轉”。當然了,凡是也有例外。

高送轉衍生的專業名詞:

除權:送轉實行之時公司的股本會增加,那麼每股所代表的公司的價值發生了改變,為了股價更好的反映公司的狀況,上市公司的股價也需要隨之改變,這就是除權。比如,原來20元,公司進行了10送10股,除權之後每股股價就是10元。

填權:公司股票在除權價上維持上漲態勢,就是填權。一般發生填權行情的時候,往往表明市場對該上市公司後續發展的強烈看好。

近期的填權行情個股:

貼權:公司股票價格在除權價上開啟一波下跌行情,就叫貼權。

二、什麼股才能高送轉?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披露送轉方案的,要求其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應當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

舉個例子:一家主板上市公司想高送轉,假如按照最低10股送5股的標準來計算,這家上市公司需要滿足連續兩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才能有高送轉的資格。5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並不容易達到。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進行融資或是資產重組導致公司的淨資產發生較大變化的,也可以進行高送轉。

從上述可以看出,在正常的企業發展情況下,只有業績比較好,成長性比較強的上市公司才能進行高送轉,這就是為什麼高送轉板塊如此吸引投資者的根本原因。

有那麼一個和高送轉緊密聯繫的板塊,那就是次新股。

一方面,次新股因為剛上市不久,其基本上都是前三年維持高速增長的企業(甭管真假),所以次新比較容易就能滿足高送轉的門檻這也是為什麼次新和高送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原因;

另一方面,次新股因為上市初期備受關注,

在主力炒作下股價往往較高不方便公司之後的融資,但股本較小,特別是流通股本,而高送轉一則可以將次新股的股本盤大,一則可以將次新股的股價壓下來,所以很多次新股會選擇在上市半年或是一年的時候進行高送轉。

三、高送轉的機會與陷阱

從上述所說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高送轉是向市場傳遞一種上市公司未來業績將保持高速增長的積極信號,所以其相關概念個股更容易遭到主力的炒作。

但是,上市公司也知道高送轉能夠在短期內拉昇公司股價,所以有的公司或是主力就會挖一些陷阱進行“割韭菜”。

在進行高送轉炒作的時候要尤為注意公司高管會不會趁機減持、主力會不會趁機散佈虛假的高送轉信息等等,以免落入陷阱。


君銀投顧

上市公司賺了錢是要給股東分紅的,而分紅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分股票,二是分錢。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就多次批評並要求嚴肅處置多年不進行分紅的“鐵公雞”。

分紅雖然不代表公司業績好,但不分紅就會引起問題,比如在2015年或2016年,格力電器都把當年70%以上的淨利潤分給股東了,今年突然不分紅了,超出了市場的預判,結果股價大跌——

說完分錢,現在回到正題講一下分股票,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高送轉。

我們經常聽到的10轉5、10送5,意思都是說:每持有10股,給你送5股。不同的是——

轉股,就是從
資本公積金中轉增股份的辦法來實現分紅。因此,不管公司有沒有盈利,它使用公積金轉贈股本,對股東來說,並沒有實質的進行分紅回報。
送股,實質上是把公司盈餘的錢以股利形式送股,表面上看,送股後,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量因此而增長,其實股東在公司裡佔有的權益份額和價值都沒有變化。因此,簡單的來理解就是在公司獲得盈利的情況下,對股東的一種實質性的分紅回報。既然是實質性的回報,相應的就要交稅。

比如小A持有某公司股價為10元的股票,100股,那麼他的總資產為1000元。

如果該公司到期分紅形式為10送5,那麼小A的持股數則變為150股,股價變為6.67元,總資產不變,仍為1000元。

而10送5與10轉5相比,還要按照每股1元的面值交稅,如此算下來,小A的總資產則低於1000元。(買入該股持有時間1年以上免稅;1年(含1年)以下但超過1個月,交10%;買入該股持有時間1個月(含1個月)以內交20%)

既然股票分紅後,股東的總資產不變,分紅的意義何在呢?

股票分紅後,股價相比之前的低了,如果是優質股,可以吸引更多散戶買入。

比如現在的貴州茅臺(600519)股價已經過了700元,如果買100股就要7W+,對於資金不多的散戶而言,買一手就佔用了他們較多的備用金,而且考慮到未來的上升空間,會有所猶豫。

但如果貴州茅臺在適當的時候分紅,股價降一些,就可能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買入,進而又炒高股價,這就是“填權”。

正因為如此,很多時候莊家會在高送轉期間炒作。一些上市公司,故意利用高送轉的預期和消息抬高股價,然後大幅減持,讓股民大眾買單,莊家出貨,最後留下一群散戶在山頂傻愣。

這就是為什麼證監會會批評“10轉30”亂象。

接著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一下,簡單來說,股票分紅對於炒短線的朋友沒多大意義,但對於長線投資的朋友而言,意義就大了。

小A繼續登場:如果小A所投資的公司每年的分紅形式是10派10,也就是每10股送10元現金,那麼10年後,小A就能收回成本1000元。這打後的時間,持股份額不變,公司能夠持續盈利,那小A每年都還會有分紅,也就是零投入穩賺錢的投資。

雖然以上的例子偏理想化了一些,沒有考慮到分紅交稅等因素,不過要告訴大家的是,長期投資的優質公司(公司賺錢才有分紅),後期會是穩賺的,這才是分紅的初衷。


多多說錢

送股與轉增股的區別是:  

一、送股俗稱送"紅股",是上市公司採用股票股利形式進行的利潤分配,它的來源是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送股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的一種方式,因此送股要納稅。  

二、轉增股本不是利潤分配,它只是公司增加股本的行為,它的來源是公司的資本公積。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因此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也不需要納稅。

高送轉個股是年報期間比較受到追捧的一種題材,投資者會把目光都放在那些股價高、公積金高、沒有做利潤分配的個股,期望他們出臺高送轉消息。

什麼樣的股票最能高送轉?

上市公司選擇高送轉方案,一方面需具備送轉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有送轉意願

1、送轉能力

高送轉的來源是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從而充足的資本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是具備高送轉能力的必要條件。將每股資本公積與未分配利潤之和作為潛在送轉能力因子,對所有A 股股票進行排序,指標值最高的前50只股票,預測命中率達48.29%,遠高於市場實際發生高送轉的股票佔比12.32%。表明公司實施高送轉的意願比較強,只要有送轉能力,便有很大可能實施高送轉。

2、送轉意願

股價高的公司可以通過高送轉降低每股價格提高流動性,而股本低的公司則有通過高送轉擴大股本的動力,因此股價高、股本低的公司實施高送轉的意願理應更強。實際上,將送轉意願因子(股價/股本)加入模型後,命中率將明顯提高。此外,未來半年存在解禁、上市時間小於5年的公司,實施高送轉的可能性比不存在解禁、上市時間超過 5 年的公司要大。

一隻“成功”的高送轉個股通常會經歷三個上漲階段:

第一階段是高送轉預期。在年報、半年報披露期之前,市場通過對公司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當前股價等多個維度進行挖掘,符合一定條件的個股成為高送轉預期股,有望獲得資金關注。

第二階段是高送轉預案。在年報、半年報披露期間,公司主動披露高送轉預案,此後陸續經董事會、股東大會通過。這些高送轉個股確定性強,其中部分疊加市場熱點題材或超預期的個股,股價往往能在短期內取得明顯的超額收益。

第三階段是高送轉填權。在高送轉方案最終實施之後,個股股價迎來除權,由此帶來的流動性預期將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

如何避免跌入“高送轉” 陷阱

部分公司在公佈“高送轉”預案後,公司股價表現不一,甚至大相徑庭。有的在預案公告日開盤幾分鐘後即漲停,但有的在預案公告日幾乎跌停,還有的在預案公告後數日內連續大跌。

中小投資者在面對市場出現的“高送轉”傳聞時,不宜盲目輕信,一切以上市公司正式公告為準,警惕不良分子利用或製造“高送轉”傳聞牟取利益。在上市公司正式公告“高送轉”預案時,要重點關注上市公司進行“高送轉”的真實目的,綜合考慮公司經營業績、成長性、股本規模、股價、每股收益等指標後分析“高送轉”的合理性。

警惕上市公司出於配合二級市場炒作,或者配合大股東和高管出售股票,或者配合激勵對象達到行權條件,或為了在再融資中吸引股民認購公司股票等而推出“高送轉”方案。


懂股帝


晶瑩理財

高轉送就是送股和轉股中比例較大的一種,根據《高送轉指引》的定義,主板10送轉5以上,中小板10送轉8以上,創業板10送轉10以上均視為高送轉。

送股就是上市公司將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轉化為股份。轉股則是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份。兩者在客觀結果上並沒有什麼區別,股東的權益不會發生改變,公司股價降低,總股本的規模卻會增加。相當於將1份100塊的商品拆成2份賣。對於股民而言,你手上的股票總額該是多少錢,還是多少錢。

不過考慮到稅收,甚至還會發生股民倒貼分紅的情況。轉增股屬於資本公積轉化而來所以不用繳稅。但送股是屬於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因此需要股民繳納個人所得稅。打個比方,如果你在2個月前買了10萬元的股票,上市公司決定實施10送6的分紅方案。那麼你需要繳納的稅款就為100000➗10✖6✖10%=6000元。

火熱的高送轉

高送轉在A股市場並不罕見。2015年的牛市中,僅上半年推出高轉送的企業就高達172家。更有甚者出現10轉20,10轉30的罕見操作。那麼上市企業為何熱衷於這種看似吃力不討好的行為呢?理由有三

一、降低投資門檻

A股參與者以散戶為主,這也決定了散戶沒有足夠的大額資金進行股票買賣。每股價格過高會導致購買門檻較高。為了降低投資門檻,提高股票流動性,部分企業使用了高送轉策略,將股價不斷壓低。例如萬科A,蘇寧易購。

二、低股價產生的貨幣幻覺

高送轉最熱鬧的時候往往就是牛市。因為牛市往往會吸引新股民進入A股市場。對於新股民而言,具有一定知名度並且價格低廉的股票就成為他們的選股首選。企業通過高轉送的方式,製造股票價格低廉,股票具有較大上升空間的錯覺。

三、股東或者主力資金通過炒作高轉送減倉套現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為什麼高轉送在這兩年受到嚴厲監管的原因。由於高送轉往往集中於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次新股,受到部分股民的追捧。基本面惡劣的股票也打起了高送轉的主意,該股票的大股東或者主力資金往往會通過炒作高送轉概念,將股價抬升30%甚至更高,然後在高位套現盈利。而後進來的普通散戶只能乖乖成為高位接盤俠,苦不堪言。將這種套路玩的最瘋狂的就是易事特,上市不到4年營收僅增加兩倍多,但股本竟然增加了25倍之多,遠超同行業其它股票。這樣惡劣的高送轉自然引來了監管層的注意。在17年12月,證監會以易事特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的名義對其罰款830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8301萬元。

監管不嚴,執法不力使得眾多正常的股票運作手段成為了大戶惡意割韭菜的手段。一方面希望證監會能夠加大監管力度和處罰力度。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大A股股民不要盲目追捧所謂熱點。從高位望下去,都是老股民的一片白骨。

“金十數據”,以最獨到的視角揭開天下事、社會事、身邊事的背後真相,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大家好,我叫款姐,我,不裝,不作,不文藝,不清新,總是玩命鑽研股市。今天剛好有粉絲朋友在問高送轉的事情,我順便在這裡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高送轉的含義:

所謂的高送轉,其實並沒有書上解釋的那麼複雜。簡單來說就是:持股的數量增加了,對應的股價也就變低了。

給大家舉個例子,你現在手裡有1張20元的錢,結果換成了2張10元的錢,結果是錢的總金額沒有變,但是錢的張數增加了,每張的金額變小了。

我們再回過頭來,通過這個例子的方式說高送轉,應該就不難理解了。雖然說,高送轉使得我們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沒有發生變化。


10轉5和10送5的區別:

所謂的轉股,它是上市公司分紅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就是從資本公積金中轉增股份的辦法來實現分紅。因此,簡單的來說就是不管公司有沒有盈利,它使用公積金轉贈股本,對股東來說,並沒有實質的進行分紅回報。

所謂的送股,它實質上是把公司盈餘的錢以股利形式送股,表面上看,送股後,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量因此而增長,其實股東在公司裡佔有的權益份額和價值都沒有變化。因此,簡單的來理解就是在公司獲得盈利的情況下,對股東的一種實質性的分紅回報。



老馬識牛


菜鳥財經78050741264

10轉5和10送5的區別就是“轉”和“送”的不同。轉的意思就是提取公積金,轉增成股本。每轉增一股,提取一元公積金。送股是提取利潤,將派息部分以每一元為一股,登記到股東賬戶。轉增股本不屬於股東收益,不需繳稅,而送股屬於派發紅利,需要繳納紅利稅。所以送股常同時派息並標有“含稅”字樣。


麻辣SC


1,十送五,就是用未分配利潤每股送0.5股。

2.十轉五,就是公積金來每股給0.5股


3,十派五,每股分紅0.5元(要扣紅利稅)。也是用未分配利潤來分紅。

能夠用當年結存利潤進行分紅的公司基本可以判定該公司發展良好,是對自己公司的未來堅定看好。不過能夠高送配,也從側面反映公司董事會懂人心會配合,不管咋說高送配刺激股價上漲是雙贏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