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騎行,大架子好還是踏板舒服?

現實與虛幻並存

摩托車本身的機動性決定了它能快速的到達目的地,以及一些其他交通工具到達到不了的地方,人與大自然更加親密接觸,以及在路上感受風和自由的狀態。這就是很多摩友為何選擇摩托車進行摩托車旅行的原因。

至於車型,視乎不是最重要的選擇,街車長途摩旅的比比皆是。只有相對適合,摩友老話“沒有去不了的車,只有去不了的人”,那麼老凱就自己的看法分享一下粗淺的經驗

1、巡航車,最適跨省市高速巡航,但是由於我們國家高速公里對於摩托車的開發程度較低,導致這類車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變成逼格大於功能的花瓶

2、拉力車,恰恰和巡航車相反,就是奔著非鋪裝路面去的,不過大部分摩友的日常旅行90%都是公路,跑爛路的機會很少,但每個人心中都有野性的一面,再遇到爛路的時候去征服一把,也是無比愉悅的。

3、街車,摩托車屆的多面手,很多摩友喜歡把自己的街車裝上邊箱、大風擋、護槓、射燈、護手,去奔著長途旅行改裝。也確實跑個3-500公里的小長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4、大綿羊踏板車,坐姿和巡航車一樣,舒展,適合跑鋪裝路面。如果摩旅過程沒有爛路的話,那麼它將能輕鬆愉悅的帶你到達目的。適合周邊短途郊遊。


鍵盤車神老凱

那種車型適合旅行?

摩旅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中的一種時尚了,因為旅行成本低,體驗上又非常非常好,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摩旅摩友這個圈子。

那麼摩旅就是隨便找臺車就可以出發嗎?其實不是的,摩旅要綜合很多要素,尤其是車的種類一定要選擇適合摩旅的車才會在路上省卻很多麻煩和煩惱,那麼今天老墨就跟大家嘮嘮什麼摩托車適合摩旅。(敬請關注:墨凡攻秋


拉力車(探險車),這種車目前在我國摩旅界算是主流車系,首先這類車的設計上就是為了綜合性能考慮的。

駕駛體驗上,拉力車型騎起來不會感覺累,相反在長途騎行時會感覺很舒服。

另一方面低速上對路況的適應性以及通過性都非常出色,遇到爛路它可以很輕鬆的走過去,高速上遇到公路它的巡航速度和油耗各方面也都比較突出。

而整車設計之初就會把旅行三箱(左後又)的位置空間給留出來,所以裝上三箱後看起來會非常協調。

這種車就是為了喜歡長途旅行並且有激情喜歡冒險並且不拘一格的騎手設計的。

現在從國產,到合資再到大貿拉力車有很多,價格也從8000跨度至20幾萬。

但最常見的還是1萬的250cc電噴拉力車銀鋼鐵拳,2萬的宗申RX3拉力車250cc電噴。3萬的豪鈴DL250拉力車,3萬6的錢江金鵬502cc拉力車等。

踏板車,在我國摩旅圈也是一個小熱門,因為其非常舒適方便的設計,讓很多男女騎手愛不釋手。

雖然在油耗上踏板車要比跨騎高出很多,但操作簡單,坐姿舒服,車身輕盈,重心低等優點卻讓它非常搶眼。

長途旅行上,這種車可以給騎手難以言喻的享受和自由,因為不需要掛擋,所以只要控制好油門就可以盡情的閱覽路邊的風景。

現在我國市場內最集中的是中型250cc-400cc的踏板車,而這樣的車往往搭載著水冷無級變速發動機,在續航和持久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具體的有光陽的賽艇系列,還有三陽的cruisym系列等,價格都在2.8萬-3±萬之間。當然也有諸如仿馬傑斯特之類的幾千元的山寨貨,不過拿那種東西跑長途,呵呵噠....

巡航車,最早出現於哈雷全系列,這種車其實是跟一戰後的美國有關,1903年的時候,哈雷和戴維斯兩兄弟在一間小木屋裡攢出來第一臺哈雷摩托車。

隨後,一戰以及二戰都讓哈雷這種車型成為軍方特用車型,而哈雷戴維斯也藉此兩次機會老母雞變鴨,把巡航車做到了極致。

不談歷史,單說巡航車類型就是機械結構簡單不容易出故障,且騎行坐姿非常舒適,而很多巡航車都採用皮帶傳動,更是讓這種車的舒適度得到了提升,極大的提高率長途旅行的舒適度。

全車極少用到塑料件,基本都是全金屬的,所以特別有質感,符合男人的氣質,充滿著強大,剛毅,灑脫,豪放,自由等元素。

而巡航車標誌性的V型雙缸馬蹄音更是被一些摩友視若天籟。

現在巡航車發展到今天,我國常見的中低端巡航並不多,只有奔達原馳獸,力帆V16等2萬元左右的巡航和太子車系,而大貿的則是有著哈雷戴維森大部分車系,以及印第安車系,當然價格都不會太低。

休旅車(旅行車),這個就比較高端了,它象徵的是享受,奢華,高X格,高品味。

這種車專門為旅行而生,往往搭載著大排量發動機,不過和大多數摩托不同,這類車的發動機往往非常安靜。

而整車會添加一些高新科技,儘可能的讓騎手更加方便,而整車的做工原料都非常講究,比如真皮坐墊之類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本田金翼,哈雷大滑翔等車型。

而我國現在唯一一款純國產高端旅行車型就是春風650TR-G了,這是根據春風650國賓版衍生出來的變種車型,而民用版的國賓是650TR-G尊享版。

現在650TR-g尊享版的官方掛牌價是59800,這是我們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一臺休旅車了。

總的來說,跑摩旅一共就幾大類,當然不乏也有驍勇之士騎著個公升大水車公路賽去跑摩旅的,不過老墨遇到的他們,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前往加油站的路上。

而我國也有一大部分摩友發揚我國人的變通智慧,把街車稍加改裝就去跑摩旅的。

當然這麼多車型當中沒有說哪個最強,不論是踏板還是跨騎選對了都挺舒服。

小夥伴們,如果是你們,你們會怎麼選?


墨凡攻秋

要說舒服肯定是踏板車,首先踏板車可以調整三種腿部姿勢,長時間騎行不累;其次對於旅行中遇到的惡劣天氣也是踏板車更適應,不但不用擔心泥水甩上來,前面的盾板也能為雙膝提供擋風;再者踏板車因為操作簡單,你可以把心思更多的放在看風景上;當然踏板車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坐墊下的儲物箱能放全盔,出門旅行方便的很


極美山莊

摩托車騎行肯定是大架子好,因為騎行的旅途肯定很遠,經濟方面省油速度快!在旅途中有各種路況,大架子適應能力強!

如果只是上下班又是女性的肯定是踏板舒服了!


微2604134062

想通過性好,省油一些,跑得遠一些,就選擇跨騎;想操作上省心一些,主要是城市裡跑跑,自動離合的踏板或者是彎梁車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摩旅用什麼摩托車不是關鍵,豐儉由人,車子耐操,半路不丟下你就可以了,重點是你有一顆願意出發的心,願意出去跑;去哪裡也不是關鍵,和什麼人跑,跑得開心不,這才是我們要考慮的~~我是婚禮攝影和錄像師傅,別人節假日休息就是我的工作日,所以基本都是約不到人一起跑,我也習慣自己出發了,一臺很皮實的比亞喬都市飛翔125,7升的油箱,一般都是油表到一半我就要找加油站,另外自己喜歡拍照,錄點東西做素材,走走停停。有坐包下儲物空間,加裝了鋁合金尾箱,操作簡便,兩天的休假跑個500公里這樣半徑的摩旅正合適,對於我來說,我的踏板車就是最適合我的車型!


攝像師Knight

跑車:周邊100km,跑山,壓彎,賽道。

街車:周邊300km,街道騎行,短途摩旅。

巡航和太子類:適合長途公路旅行。

拉力:全地形,多功能旅行車。

踏板:主打騎行姿勢舒服,純公路旅行最舒服的。

越野:爛路必備款,公路跑長途太累。


coffee不加糖132572

長距離騎行的話 巡航 舒服,短距離的城際騎行騎勢車比較好。還要 要想有一個舒服的騎行,首先要了解沿途路型,以選擇車型。其次,戴好騎行裝備,護具、工具等。最後熟悉路線,做好分段規劃。


鐵蛋機車

我覺得在主要在城市中騎行的話,還是踏板車更適用,首先下雨或寒冷天氣,腳丫子和膝蓋可以少受些罪。其次在擁堵的城市中沒有頻繁的換擋、捏離合會輕鬆不少,路怒症會少點。有些缺點可以省略,如油耗相對高,但相對轎車,這不是個事。又如通過性差,現在有很多運動型踏板,底盤增高,車輪直徑加大。如果能選擇電噴水冷的可靠品牌,只要不暴力操車,摩旅幾千公里毫無問題。缺點無跨騎車駕駛的快感及激情,還有感覺坐姿單一,如腰椎不好、菊花有包的人士謹慎選擇,呵呵~


風信標

市區、短途,踏板摩托車舒服且拉風。若是走長途一定選大架子兩輪摩托車,車雖重但騎行起來很穩,當然根據個人的喜好可以在大、中、小上再選,即:風暴太子類、本田太子類、鈴木太子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