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哪些事件是屬於開掛才可能發生,但是影響歷史進程的?

sjfsong

說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事情吧,這個事件應該算是地球生命歷史上最神奇的一次開掛了,而且,是謎一般的開掛,它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就像上帝在開掛↑

距今5億4千2百萬年的寒武紀時代,地球上出現了一次超級生命大爆發,在那個時代,絕大多數生物“門”彷彿從天而降,或經上帝之手安排,突然在地球上出現了,其中就包括人類所屬的脊索動物門,從此徹底改寫了地球的生命版圖。

經過寒武紀時期兩千萬年的演化,地球上出現了大量較高等的生物,以及異常豐富的物種多樣性。認祖歸宗的話,如今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老祖宗們,就是在那時候集中出現的。

↑寒武紀,一個神奇的時代↑

作為這次上帝在開掛的證據,比較著名的有加拿大的伯吉斯頁岩化石群,以及中國的雲南澄江化石群,這些化石群都是寒武紀時期遺留下來的,而它又是如此典型——非常豐富的物種幾乎在這一時期同時出現。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對此現象感到非常疑惑:“這件事情到現在為止都還沒辦法解釋。所以,或許有些人剛好就可以用這個案例,來駁斥我提出的演化觀點”,實際上,直到今天,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都是科學家難解之謎。

↑或許地球上今天的生命,來自於地球外的諾亞方舟?↑

難道真的有諾亞方舟,載著豐富的物種集群從遙遠的,未知的宇宙,降落到藍色地球?

有科學家曾經試圖找到原因,他們提出了“地球大氧化事件”一說,即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前,地球的氧氣環境是一點點改善的:

在距今46億年到24億年前這段時期,地球上是沒有遊離氧的,無氧狀態下的生命結構非常簡單,從24億年前開始,卻突然出現了含氧量激增的情況,這一過程持續了2億年,最終把大氣中的含氧量提升到如今含氧量的1%水平,但這已經足夠生命慢慢使用和發展了,但奇怪的是,在22億年到6億年前,含氧量竟然始終保持住這個水平,沒有增加,地球上的生命也非常沉寂。

↑地球大氧化事件同樣神秘↑

到了6億年前,含氧量突然又開始升高,伴隨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含氧量逐漸上升,並最終上升到今天的含氧量水平,保持到今天。

也就是說,地球大氧化事件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是相輔相成的。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寒武紀之後,地球上才開始出現能夠保存化石的穩定岩層,前寒武紀的沉積物大多毀於地熱和地殼壓力,而且,前寒武紀生物基本都是藻類和軟體,細菌這樣的生物,很難留下化石,而寒武紀生物很多都發展出堅硬軀殼,足以形成化石。因此,並沒有什麼大爆發,只不過是前寒武紀的生物幾乎沒留下化石痕跡而已。

但是近來的科學研究表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與這個時期神秘的藻菌大滅絕事件有關,這個事件就是著名的“寒武紀——奧陶紀滅絕事件”,很多腕足動物門,牙形蟲,以及三葉蟲幾乎滅絕,大概當時地球上49%的生物屬徹底消失在歷史中。

↑人類存在之謎,是一個永恆無解的難題↑

它們是不是成為多細胞生物發展道路上的祭祀品,或者當時是不是有什麼神秘生物入侵了地球,徹底改變了地球上已經穩定了幾十億年的生態環境,這個謎恐怕是解不開了,然而多虧這次神奇開掛,才有了今天的我們。


我見青史多嫵媚

先說個不正經的開掛蝴蝶效應。

上圖

潘金蓮開窗這個梗大夥兒應該很熟悉吧,我在這裡就再贅述一遍:

假如潘金蓮不推窗,不會遇西門慶;不遇西門不會出軌;不出軌,武松不會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臘不會被擒,可取得大宋江山;不會有靖康恥、金兵入關,不會有大清朝;不會閉關鎖國,不會有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他諸侯都是浮雲。

這個梗算是熱身,咱們來說說真正開掛影響歷史進程的人物歷史。

1、達芬奇

大夥兒很熟悉吧,就是小學課本上那個畫雞蛋的傢伙。然後大夥兒來看看他的介紹:

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天才畫家、科學家、發明家、天文學家、建築工程師、軍事工程師。

就問你是不是開掛,一個人囊括這麼多稱號,當然這還沒完,他還擅長刻雕、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地質等學科

達芬奇1519年5月2日病逝,人類一直對他進行研究與探索,歐美各國、以色列等亞洲國家設立了研究達·芬奇的專門機構,他的祖國意大利更是把他作為文化的象徵。

我嚴重懷疑這貨是穿越過去的。

2、一個湖南青年決定不赴法勤工儉學而留在北大圖書館。

3、一個啥都不是的小軍官魯熱神靈附體創作出了《馬賽曲》,成了法國大革命的軍歌……

還有哪些開掛事件,往各位大神在評論區補充!喜歡歷史的點一波關注


笑嘗歷史百態

這是一個回答起來,會有點自慚形穢的問題——為什麼別人總是這麼牛!?

開掛的人生,總是那麼瀟灑;開錯掛的人生,總是那麼跌宕

而我們,就是連掛都買不起或者連見都沒見過的普通人

致敬這些開了掛的大神們,或許是我們太渺小,而你們太偉大!

但凡開掛,註定影響歷史發展,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天時掛——最難得到,一旦得到,天下無敵!

開這種掛的大神,一般出現在戰場之中,總有人運籌帷幄機關算盡卻最終敗給天時掛的擁有者,而此時只能默默的說一句:“天意不可違啊!”

比如,朱棣和風神有個約會。原本戰場之上已經處於劣勢的朱棣,眼看就要一敗塗地,偏偏有了風神降臨。一時間大風狂做,形成沙塵暴,吹得南軍連眼睛都睜不開,更別說打仗了。那個時候又沒有風鏡這種高端設備,自然被朱棣一頓亂捶,大敗而逃

此一仗極為關鍵,為朱棣最終幹掉建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首功應該是風神

再如,三國時期孔明同志意欲在上方谷把司馬懿做成烤肉,奈何料也足(火藥、草木皆備)烤架也給力(地形優勢,關門打狗型),只可惜天降大雨,炸藥爆不了、大火燒不得,偏偏給司馬懿一家三口跑了!

自此,諸葛亮再也無法將蜀國的版圖向中原靠攏(當然,此事虛實未可知)

除此以外,還有二戰時的蘇聯,憑藉寒冷的冬天將德軍的扣子都給凍碎了,大冷天的敞著懷兒打仗,不敗就怪了。

還有拿破崙同志,因為天氣原因道路泥濘,部隊到的晚了五分鐘,結果導致橫掃歐洲的法蘭西皇帝一敗塗地,最終只能在聖赫勒拿島上結束自己的征程

這種天時掛,實在是讓人畏懼不已,畢竟可遇而不可求,導致了這一掛種雖然稀缺,但卻時常出現,一旦出現則可以扭轉乾坤!

技術掛——歷史發展,自此改寫,走上快車道!

這種掛,一般來說只屬於那幾個少數人,他們總會出現在課本中,成為後世膜拜的對象。而更為可氣的是,他們不僅僅在一個領域,通常各種書本中都見得到!

比如,達芬奇。當然了,不是手持雙節棍、一身綠的那個

先說一下他的頭銜,達芬奇是世界著名畫家、科學家、發明家、天文學家、建築工程師、軍事工程師,還沒完呢哈!

他還擅長雕塑、音樂、發明、建築,通曉數學、生理、物理、天文.....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無所不包!

等會兒,你說的就是那個畫過《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這種頂級名畫的那個達芬奇?

是的,就是他,如果把他展開來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就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在那個時代(公元1500年前後),他就研究設計了一套心臟修復技術,還搞出來原始機器人模型,甚至通過解剖屍體完成了對心臟、人體構造的研究,簡直是逆了天了!

除此以外,他還對這些東西進行了發明設計,比如樂器、鬧鐘、自行車、照相機、溫度計、烤肉機、紡織機、起重機、挖掘機……

我想,不用再多說什麼了,反正我的膝蓋已經準備好了

穿越掛——先人智慧,腦洞大開,無所不包!

開這種掛的人,會讓人產生這樣一種由衷的感覺——你絕對不屬於這個時代啊!

比如,我們熟悉的王莽同志,就成為穿越掛中成就最大的一個,早在漢朝時期,就帶著社會主義理想建立國家、還整什麼黃金國有制、土地國有制等一系列先進到難以置信的治國方針,除此以外還搞出來遊標卡尺這種高科技產物

這讓人真的懷疑,你到底是讀四書五經長大的,還是念完清華北大後穿越回去的!

還有凡爾納,作為一名作家,不去琢磨文字,反而研究科技。又是潛水艇又是潛水服的,而且還有板有眼,為潛水艇的發明創造奠定了基礎,也是讓人歎為觀止

當然了,還有中國古代出土的各類產物

比如戰國時代就有的冰鑑(跟現在的冰箱一個功能),跟坐便器配套使用的下水管道(建國後還有,甚至一直使用),還有放在今天造型普通的玻璃杯(那個時代,怎麼做出來的?)

穿越真的存在嗎?我不是很相信,但真的不敢否認!

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人的潛能永遠是無限的

比如,我碼字用的電腦,輸入用的鍵盤,操作用的系統,分享給你們的載體網絡,放在百年之前,也是驚為天人的存在

甚至說,網絡購物才出現了多久,自媒體才出現了多久,甚至說小悟空才出現了多久?

這些驚為天人的存在,其實都是真實的現實

我們也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領略他們為我們創造的誣陷風光就好了

畢竟我們不是那改變世界的百萬分之一,我們能做的,或許真的只是傳宗接代罷了



置身黑白的精彩

文/搞哥讀史

說到開掛,腦海中第一個便想到了有“位面之子”稱號的漢光武帝劉秀。

剛才看到其他答案中已經提到了這位漢朝的中興之主。劉秀從一個布衣老百姓一路登上帝位的過程,可謂是全程開掛,順風順水。在這裡介紹一下他生命中的最關鍵一戰——昆陽之戰,是如何開外掛以少勝多,秒殺了王莽的主力部隊的。

一、

先講講昆陽之戰的戰前形勢。

對陣雙方的主角:進攻方,是王莽的新軍,由大司空王邑率領南下平叛;防守方,是綠林起義軍,由起義軍首領王鳳率領,劉秀此時還是王鳳手下一名偏將軍。

開戰的地點昆陽,是如今河南的葉縣一帶。當時雙方力量對比異常懸殊,根據《後漢書·光武帝紀》的記載,防守方的綠林軍“城中唯有八九千人”,而進攻方則是“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是幾十倍的兵力差距。

按照《孫子兵法》,“十則圍之”,王邑決定圍攻只有數千人防守的昆陽。本來,王邑出征的任務本來是要趕去解宛城之圍的,昆陽根本無足輕重。只要前往宛城擊退攻城的綠林軍,昆陽不攻自破。但是,

王邑卻覺得自己連個小小的昆陽都拿不下,太沒面子,所以還是堅持要打昆陽,強行把昆陽打成了主戰場,把劉秀打成了主角。

二、

面對如此強大的新軍,是人都會害怕,所以就連守城的主帥王鳳,都動了棄城逃跑的念頭。而在此時,平常遇事慫得不行的劉秀,卻突然勇敢地站出來,說:“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強大,併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埶無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陽即破,一日之閒,諸部亦滅矣。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

劉秀一反常態的態度,身邊的人都詫異道:“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後來發生的事情,讓我懷疑是不是上帝提前把接下來的劇情劇透給了劉秀。

大戰之前,“夜有流星墜(新軍)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隕石召喚術都使出來了,大魔導師劉秀,你這外掛開得有點過分了。

三、

決戰之時,劉秀率領“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衝其中堅。”此時,王邑又犯了一個大錯誤——因為害怕作戰時人馬混亂,不好指揮,王邑只帶了1萬餘人前往接戰,而命令大部隊原地待命,不準擅動。

劉秀的軍隊連日以來屢戰屢捷,在戰場上無一不捨生忘死,以一當十,殺得王邑潰不成軍。而其餘部隊因為有命令不得離營,所以也無法前往戰場相救。

在這時,大魔導師劉秀又開啟了天氣外掛,戰場上突然“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

在新軍出征之前,王莽為了壯其聲勢,特意從各地買來許多猛獸,給新軍搞了個“虎豹軍”。這些豺狼虎豹帶在軍營裡,除了嚇嚇敵人之外也沒啥用,放到戰場上說不定還會傷到自己人,所以只是個形象工程而已。但此時一遇雷雨,這些猛獸紛紛闖了出來,“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

戰鬥的結果,是劉秀以三千兵馬,擊退了王邑百萬大軍,從此聲名大噪。如果沒有這些外掛的話,估計中國歷史上就沒有所謂的“光武中興”,王莽也不會落得個謀朝篡位的罵名了。


搞哥讀史

這個要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說幾個中國歷史的吧:

TOP1: 秦始皇

縱橫馳騁,一統六國,結束春秋戰國長年戰亂和分裂局面,開封建王朝集權制之先河,綿延中國歷史二千年之久,影響之深之遠前無古人。

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焚書坑儒,隨便挑出來一項都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TOP2:劉秀

王莽就不說了,這傢伙有點像開掛,但成王敗寇。而且對歷史的進程影響不算很大,非要算進來的話,只有一個幣制改革“寶幣制”影響至今。

當時劉秀以區區幾千兵力對王莽40萬兵力,結果天降隕石,把王莽軍炸得七葷八素,死傷慘重,《光武本紀》是這麼說的:“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這已經不是常規可以理解和解釋的了,沒話說,開掛無疑。

三個月後攻佔長安,敗王莽,立東漢,結束王莽新政的改革,也算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不然王莽改制如若成功,我們會不會提前進入大同?不得而知。

TOP3:朱棣

大家都知道,朱棣被他侄子建文帝逼急了(建文帝可不只要削藩,還要人命,動朱棣前已經幹掉了幾個叔叔),乾脆扯旗反了。

可古代都講究明正言順,講大義,朱棣沒有什麼正統的道義理論做為支撐,是不得人心的。雖然朱棣軍事才能出眾(長期駐北京打得韃子不敢北顧),但戰事開啟後也不是朝廷的對手,可以說處在全面劣勢。

可歷史這時發生轉折,在關鍵的白溝河一役中,北軍已成敗局,眼看要崩盤了。突然本是睛空萬里的天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結果朱棣利用天時反敗為勝。

一次也許是巧合,可接著又來一次,就可堪玩味了。 第二次對盛庸時,兩軍勢均力敵,陷入僵局,結果又是一陣詭異的飛沙走石,狂風大作,朱棣軍趁勢大敗,奠定了此後一統江山的基礎。

軍心勢氣這東西很微妙的,如此玄乎,古人都講點天命所歸這種東西,一方面勢氣大振,所向披糜,另一方面軍心渙散,驚恐不已,並迅速蔓延開來。

如果不是這兩場大風,歷史也許就完全不同了。

TOP4:湘伢子

一位年青的湖南少年以救中國為已任,帶著一群叫花子、泥腳子、破落戶組成的幾百人的散兵遊勇先是在江西逐步發展成10萬人馬,後又與強大數倍的敵人周旋于山溝溝之中,五退來敵。

其後轉戰萬里,實現人類歷史上再無可能自制的奇蹟和神話。更是帶著一幫拿鋤頭、鐮刀的老鄉反擊日寇,打敗裝備美式、德式武器的國軍,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新生活。

最為誇張的是,拿著小米加步槍,硬抗兩大超級霸主,卻從沒落下風。

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知道是誰了吧。

TOP5:某寶創始人

改變購物習慣,風靡萬千少女,改變支付方式,沒錯,就是他。而且,奇蹟還在上演,我們正在見證。

當然,中國歷史如此悠久,遠遠不止上述的這些人物,也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八零印記

如果要說影響歷史,我覺得還是近現代的科技史才是對歷史影響最大的。其實人類歷史上很多年都在兜兜轉轉,尤其是中國史。所以我認為歐美人的自然發展史對人類歷史進程影響最大,因為科技的發展極大的提升人類的社會生產力和各方面的意思形態。其中我認為最大的有幾位。

第一位無疑事我們的艾薩克牛頓爵士,他所創立的經典力學三定律和微積分在近代物理學和數學史上是開創性的,基礎性的,為以後的物理研究打下了基礎。其實我認為他最開掛的是發現了萬有引力。這完全需要天才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縝密的思維能力,如果是他我們很難想象這個發現會推遲多久,直至影響我們人類的世界觀,宇宙觀。讓我們向他致敬。


第三位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愛因斯坦了。他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對於空間和時間的聯繫也是顛覆人類想象力的。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它發展了牛頓力學,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當然還有很多,不過對於這三位科學先賢,我覺得他們經歷和想法對於常人來說,只能用開掛形容,並且極大的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


庸人3582

我是,程序員說歷史,這道題我來答。

說到某一件事影響到歷史進程的。大家可能想到工業革命之類的事件。

1946年2月16日ENIAC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的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佔地170平方米,耗電150千瓦,造價48萬美元,每秒可執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運算。共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

1950年EDVAC第一臺並行計算機,實現了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的兩個設想:採用二進制和存儲程序。



1989年互聯網的發明就誕生了。

互聯網把我們連接在一起,沒人能夠料想到,互聯網會帶給我們怎樣的一個世界。

20年來,我們見證了創新、開放、自由、平等、共享的互聯網精神。人類社會從未像今天一樣密切協作、開放共享。

網絡將會推動社會生產力以更快的速度發展。計算機和網絡時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空前加快,人們瞭解信息、傳遞信息的渠道將增多、速度將變快,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也將會變的更強。

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將會推動與信息相關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如生物技術和電子技術等。

互聯網發展至今不到一百年,試想一百年前的人們來到今天會有和感嘆?

人類因有了網絡而邁上快速發展的通道,正是有了網絡,才能將全人類信息加以交互。人類從未有近100年發展迅速,歷史將來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老兵小猿

我想應該是牛頓吧,雖然你問的是事件,但是牛頓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預示著人類即將進入一個開掛的時代。牛頓這廝出生就沒爹,沒多久親孃就改嫁,小時候既沒有吃過配方奶粉也沒有學前啟蒙,七歲年腦子裡空空如也。結果他到中學就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還有英語,然後進劍橋,20出頭就當了盧卡斯教席的終身教授。

當然了,大家都知道,這些都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當然是他在科學方面的貢獻,力學方面,總結出了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數學方面創建了微積分。光學方面,牛頓是描述現代色彩理論的第一人,揭示了物質色彩之謎。熱學方面,牛頓確定了冷卻定律,以及我也叫不上明目來的等等等等……

如果那個時代有諾貝爾獎,這些每一項都可以獲得一個一噸重的諾貝爾獎。因為每一項都加速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這還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這些成就幾乎都是牛頓在家躲避黑死病的兩三年內憋的無聊研究出來的成果!而你,只能在家憋一身膘。

牛頓實在太過聰明,聰明到一輩子沒娶到老婆,因為在他眼裡,人分兩種 ,不是男女,而是傻逼與巨傻逼。於是在他眼裡,跟騷娘們一起浪的快感遠遠不如研究科學得到的快感來的持久與激烈。

很多人抱怨自己不成功是因為自己智商高情商低,對不起,你不成功不是因為你情商低,而是你丫還不夠聰明,只要智商足夠高,情商可以忽略不計。比如開了掛的牛頓先生,他看誰都不順眼,一輩子沒朋友,有書記載牛頓一生只笑過兩次,一次還是嘲笑別人。牛頓先生不僅言語刻薄而且喜歡暴力,你可別以為牛頓先生是一個三好學生,事實上,他從上學期間就一直有打架鬥毆的惡習,看不到不順眼的就上去直接懟。但就是這麼一個討厭的傢伙,偏偏是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科學家,他是英女王親封的爵士,是皇家學會的會長還是是皇家造幣局的局長。牛頓死的時候全英國貴族以給他扶柩為榮,全歐洲的名流蜂擁而至,來自法國的傻逼文科生伏爾泰在國葬現場大受刺激,回去就寫詩,說大丈夫生當如此。

牛頓先生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孤獨的一生,也是開掛的一生,他也一人之掛,開了萬世之科技昌明。

另外,牛頓一生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因為那時候沒人不信。所以說牛頓晚年放棄科學改信神學的傻逼滾粗。


北辰奕

尼古拉特斯拉,大學上了一年沒錢繳學費退學,之後就開始了開掛的人生。43歲利用圓錐形線圈製造出了100萬伏的高電壓;46歲製造出球狀閃電,同年造成了美國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出現135英尺的雷電,之後長時間停電,甚至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竟然也是他的傑作;顯微鏡、激光、電視是他最早發明的。

交流電

系統、

無線電

系統、

無線電能傳輸

球狀閃電

渦輪機

、放大

發射機

粒子束武器

太陽能發動機

X光

設備、電能儀表、導彈科學、

遙感技術

飛行器

宇宙射線

雷達系統

機器人

…都有他的傑作;死後30個小時才公佈消息,大部分資料手稿都被美國情報機構帶走

猴子搬來的救兵19786961

青年時代的希特勒兩次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均背拒絕,根據記載,希特勒在繪畫方面,是有點天賦的,如果當時學校接收了他,那麼也許他的一生會和文藝打交道,他就不會熱衷於政治,不會有納粹黨,黨衛軍,蓋世太保,不會發動二戰,不會有那麼多慘絕人寰的屠殺,不會與日本同盟,日本也許也沒有膽量發動太平洋戰爭,戰後,英法地位一落千丈,不會像現在這麼簑,美國不會像現在這麼牛逼……所以,維也納藝術學院拒收希特勒這件事情,有沒有埋沒一位藝術天才不好說,但是學校肯定後悔當年沒有收這樣一位學生,浪費一點教育資源不要緊,卻可以拯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