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这首送给友人的诗,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涉猎范围及其广泛,今天要说的是一首他送给友人的诗作:


苏东坡这首送给友人的诗,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东坡这首送给友人的诗,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 然此诗乃东坡写给刘景文。刘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年近六十,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

  •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 诗人用此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东坡这首送给友人的诗,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白话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苏东坡这首送给友人的诗,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 首句以荷比君子,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难免潦倒失路;

  • 次句言菊,菊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总不免多向消沉颓唐一面着想;对于读书人却还有获取丰收的一面。

  • 三、四两句对刘劝勉有加,使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橙黄橘绿”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期,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坚持下去。

  • 诗人纯用比兴手法,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虽然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苏东坡这首送给友人的诗,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吴小如 .古典诗词札丛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