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期間,在凌晨哪些時間總是醒,是肝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漫天畫飛雪

睡眠是健康的晴雨表,好的睡眠代表著一個人的健康,身體好的人,睡眠也很充足,安穩。而如果身患疾病的人,睡眠就會欠佳。其中,肝臟和睡眠就有著必然的聯繫!

如果半夜總是在這2個時間醒,提示你肝臟出問題了!一定要警惕

凌晨一點醒

中醫認為,人的臟腑的功能及自我修復與時間有密切的聯繫,如果在特定時間裡出現一些不同尋常的症狀,說明相關臟腑出現問題。那麼,如果是肝臟經脈出現問題,就會在凌晨一點醒來,由於凌晨一點是氣血流經肝臟的時間段,肝火過於旺盛,很容易醒。

凌晨三點醒

大家都知道12-3點是肝臟排毒解毒休息的時間段,經常3點醒,說明肝臟排毒功能下降,肝不好的表現。

那麼,肝臟好不好,還能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呢?

1、右肩疼痛

2、氣色變黑

中醫認為黧黑、暗青色是肝臟的本色。而當肝臟的本色出現在面部時,則說明患者的肝臟病變比較嚴重。西醫解釋是肝病導致雌激素的滅活能力下降,色素代謝異常導致色素在皮膚沉積引起。正因為如此,臨床上的確有相當多的肝硬化患者,隨著病情的日益加重,臉色會變得越來越黑或越來越青的現象。

3、第一次小便顏色如茶

正常的尿液是淡黃色的。如果肝臟出現病變,影響到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經尿液排出體外較平時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顏色越黃,說明肝細胞破壞越重。如尿真的持續性的又黃又濃,很可能說明肝臟出現病變。

4、牙齦出血不止

在早期的肝癌患者中,常發生牙齦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傾向,主要是由於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所致,它尤其在肝癌合併肝硬化的患者中尤為多見。

5、白天嗜睡

一般情況下,睡眠到一定時間,就會醒來。但是很多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常常會出現嗜睡的情況。肝病患者在白天有嗜睡的表現,但是到了晚上卻又很難睡著,這是因為肝炎病毒的影響,導致中性粒細胞核嗜酸性粒細胞水平變高,出現睡眠異常和障礙。

生活中,我們該怎樣保護肝臟的健康?

一、肝怕“氣”,少發脾氣少動怒

從中醫五行上來講,肝和木對應,就有樹木的屬性。

什麼屬性呢?就是喜歡舒展的生長,不喜歡被壓抑著,所以有個詞叫做“肝喜條達”,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你的心裡總是不痛快,或是發脾氣,就會讓肝氣橫逆,肝火旺盛,這些都會傷害到肝臟的健康,打破身體陰陽平衡的狀態。

二、食療泡水護肝

紅棗泡水:對於肝功能差的人而言,如果堅持用紅棗泡水,持續一週,可以起到保肝排毒的作用。泡水時,最好選擇比較大的紅棗,將它撕開再泡水,千萬不能使用新鮮的紅棗。

蒲公英根泡水蒲公英味苦甘,性寒,無毒,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保肝利膽的功效,善於清肝、胃熱,即可清肝又可疏肝。

凡肝中鬱熱所見的急躁易怒、口苦口乾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此外,蒲公英不僅可以降肝火,還可以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蒲公英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用蒲公英根泡水喝,去肝火、排肝毒,預防肝損傷,是不錯的選擇!

三、脂肪攝入要少量

飲食清淡是肝癌患者最主要的飲食原則,因為這類型的患者幹細胞分泌出的膽汁量非常少,而這又間接影響到患者的一個腸道脂肪的消化與吸收,如果太油膩的話,就不易消化,導致症狀加重。

四、遠離酒精

喝酒時酒精進入身體,95%以上會在肝臟進行代謝,乙醇加上代謝的產物乙醛是對肝臟造成傷害的主要兇手。

情況較輕者,會損傷肝細胞;較重者則會對肝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進而會引起酒精性肝臟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會引起肝癌。

因此,無論是高度酒還是低度酒,建議男性每日的攝入純酒精量不應該超過25克,否則就可能導致肝損傷。


健康大顧問

一個人的健康是跟睡眠分不開的,良好睡眠狀態下,人體內會出現一系列生理、生化變化,這些變化有助於恢復 體力、增強免疫力,有利於戰勝疾病和身體康復;而一旦睡眠出現問題,身體健康問題也會接踵而至。

凌晨2個點總是醒,是肝臟發出求救信號,千萬別拖

1、凌晨1點醒

半夜一點是肝血途徑肝臟的時間段,要是肝火過於旺盛,肝血就會發生堵塞,這時候肝血流不暢,都堵在肝臟,人就會醒來。所以老是在半夜一點醒,就要注意注意了,這是肝不好的徵兆。

2、凌晨3點

很多注意養生的人都知道,晚上11點到3點這個時間段是肝臟排肝毒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段睡不好,就會影響肝毒的排放。老是在半夜三點醒,可能預示著一些肝臟問題的到來。

如果覺得這個判斷不準,也可以結合慢性肝病的臨床症狀,如反覆出現乏力、頭暈、食慾減退、厭油、尿黃、肝區不適、身體消瘦、蜘蛛痣、貧血等來判斷。發現自己的肝臟真的出問題了,也不要太慌,睡覺前做好4件事,就能輕輕鬆鬆把肝養好。

1、睡前按摩3個穴位

承山穴、陽陵泉穴、三陰交三大穴位是養肝“要穴”,經常按摩可以起到很好的養肝、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具體做法是從上向下依次按揉陽陵泉3分鐘、承山穴3分鐘、三陰交5分鐘,堅持2個月即可看到養肝效果。

2、睡前吃食物酵液養肝

很多食物是可以養肝,可以多吃一些有利於肝臟修復的食物,如枸杞、葛根等,枸杞能滋養肝腎、保護肝細胞的新生,改善肝臟功能;葛根能解酒毒排肝毒,修復損傷的肝細胞。也可以直接食用以以上2種食物為主的仰甘益生菌發酵液,經過科學搭配經益生菌發酵提純,養肝效果加倍,對增強肝臟再生能力、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及緩解肝臟等疾病均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3、睡前泡泡腳

俗話說“熱水洗腳,勝吃補藥”,經常泡腳可以使足部血管過度擴張,血液更多地湧向下肢,而使大腦、心臟等器官供血充足,進而加速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滋養肝腎的目的。其中泡腳三個原則:一是水要快淹沒膝蓋;二是水溫要足夠熱,耐受為宜;三是要泡到身體微微出汗。

4、睡前調整好睡姿

《黃帝內經》言“臥則血歸於肝”,“臥”即睡覺。人在睡眠的時候,對血液的需求量減少,部分血液可以貯藏到肝臟,重新做血的濾化。在睡姿方面,中醫認為側身睡覺更有利於養肝造血。因為肝經分佈在人體軀幹兩側,不管是左側臥還是右側臥,血都更容易歸入肝經,使人安靜入睡,並開始一天的造血功能。為了讓側臥更舒適,並減少對身體的壓力,可以找一個枕頭放在兩膝蓋之間,有利於放鬆腰背部。


美大康兮

1,多喝水,多排毒,促進新陳代謝,減少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2,中醫講“好腎陰虛,虛不受補”意思是肝和腎相互關聯,直接補肝可能會引起上火,煩躁的症狀,可以間接的補腎,山藥,黑豆,韭菜,牡蠣都是起到補腎的作用,腎好肝也會好。平時喝點枸杞,菊花茶,有護肝的作用。



3,保持均衡營養,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多吃清淡食物,少吃辛辣食品,少飲酒,合理飲食有助於護肝。

4,加強體育鍛煉,多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比如,跳繩,跑步,游泳等,會增加免疫力,會減肥消除脂肪,同樣對肝臟也有保護作用。


前方明亮3

這個在白天觀察做個記錄要準確些。在中醫稱為表裡一致,肝臟為裡。好比一件衣服,有表有裡。肌膚為表,臟腑為裡。裡子的表現,日常注意觀察,每個臟腑會在體表有反射。肝還有個對應的,為木,青色。中國人膚色普遍性為黃皮膚。因此,健康的膚色為色澤帶著隱紅色,稱:紅光滿面,色澤如玉帶著點光,但不是磁器的光,偏肉肉的光。


膚色暗沉、青,或者是內眼角往外大約二指,眼瞼下的顴骨處有斑形成,說明肝臟淤堵膽經不暢。這些肌膚表層透露出的過程積累的時間,達到了一個臨界限,身體進入下一個反應期――睡眠。


從減少深層睡眠開始,不管如何早睡,2到3小時準時醒,而不是在代表每個臟腑當令時再醒。再發展就是凌晨12之後潛睡眠,這時候對應的臟腑此起彼伏,都亂。因為,機體是環環相扣。就好比流水線差不多。這也是中醫不一樣的調理方式,不以單獨的一個表象、表現來判定,而是整體的一個調理。


所以,只是以凌晨的睡眠斷肝臟健康與否,太武斷。


遠山5214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同紀”。

中醫學的宇宙觀著重天、地、人合一。人體的健康,受氣節變化、地理環境、以致時間運轉的影響。每日的十二時辰(每兩小時為一時辰)與人體的十二條經脈息息相關,而經脈又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配。

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膽經循行,一時至三時行的是肝經。而中醫裡肝和膽又有表裡聯繫。若該段時間不休息,肝火便會上升,以致頭痛充血、感到不適。同時由於肝氣上升,影響脾胃,因而感到胃痛。 `

以陰陽五行來解釋,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因此肝若不適,胃脾亦有問題。

反之,總是在凌晨熬夜,久而久之耗損肝血,越是想睡之時卻總不易入睡,也是肝臟給出的反應。

再者,肝在五種情志中主“怒”,怒不僅指生大氣,發大脾氣,也指生悶氣,此種都是肝氣不舒的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