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員帽子最高處那顆“頂珠”,到底有多值錢?

Pha和Wayo

想要了解清代官帽上那顆“頂珠”價值,首先需要了解官帽所代表的重要地位。

清代有著明確的等級制度,判斷官員級別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看官帽上的頂珠。



一品官員“頂珠”是紅寶石。這種紅寶石不僅產量低、而且非常稀缺。紅寶石本身還是吉祥之物。

“鴿子血”用來形容紅寶石的顏色,歷來被公認是最美的顏色。通常紅寶石具有雙色性,一般紅寶石會呈紫紅色或粉紅色,想達到鴿血紅非常不易,主要取決鉻含量,越高則越紅。鴿血紅寶石的紅色愈鮮豔就愈美麗,價值也就越不可估量。

二品官員“頂珠”是極為珍貴的紅珊瑚,價值僅次於紅寶石。珊瑚是珠寶中惟一有生命的千年靈物,在佛典中被列入七寶之一。古時珊瑚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貴與權勢,又稱“瑞寶”,是幸福與永恆的象徵。

珊瑚主要生長在200米-2000米大海深處,開採極為不易。珊瑚二十年長一寸,三百年才長一公斤。因此,珊瑚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獨一無二的千年寶貝。

三品官員“頂珠”是產量和種類比較多的藍寶石。藍寶石象徵高貴,堅貞,神秘且莊嚴,同時又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翻開歷史篇章可瞭解,各國皇冠服飾上以及宗教飾物上都常使用藍寶石。

四品官員“頂珠”是具有獨特的藍色、深藍、淡藍及淺青等顏色的青金石。青金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石的一種,也是較為罕有的寶石,可保佑平安健康,無病無災。

青金石始於西漢時期,自明清以來,青金石因"色相如天”,而天為上,故明清帝王重青金石。現保存於故宮博物館的兩萬餘件清宮藏玉中,青金石雕刻品不及百件。

五品官員“頂珠”是水晶。水晶通體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熱愛。天然水晶是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生長在地殼深處,通常都要經歷火山和地震等劇烈的地殼運動才能形成,因此也非常稀有和珍貴。

六品官員“頂珠”是白色涅玻璃(不透明玻璃)。我國從西周開始即有製作玻璃工藝,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清朝已發展到頂峰,很多珍寶被流傳下來。

七、八、九品官員的“頂珠”是金頂。唯一不同的是,七品頂珠是紫金,不帶修飾。八、九品為鏤金。


能戴在官員頭上這些珠子又豈能是便宜貨。從最為顯赫的前三品大臣可看出,玉石、珊瑚、寶石象徵著權力與地位的尊卑。如今:這些寶物也一直是珠寶市場的高大上裝飾,尊貴奢華的品質與魅力非同一般。

我們中華民族歷經上下5000年曆史,是世界上唯一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這些流傳下來眾多珍貴無價的寶藏及文化中,無不凝結先人的智慧結晶。有書君認為不論是取材還是工藝,抑或文化又豈能是用價值能衡量得了呢?不知各位看官對此有何看法呢




有書共讀

古代官帽頂珠的質料和顏色代表了官員的品級,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 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表示無品。

官帽頂珠有很多種,價格也各不相同,下面是我統計的頂珠價格表。


1.清代紅珊瑚官帽頂珠,以往成交價是:¥92,000元。


2.清鎏金珊瑚珠頂珠,沒有相應的成交價,專家育估價在:¥32,800--¥36,000元左右。


3.南紅瑪瑙頂珠,專家預估價在:¥8,000--¥10,000元左右。


4.清王爺帽頂頂珠,專家預估價在:¥18,000--¥22,000元左右。


5.清 一品至七品帽頂頂珠,專家預估價在:¥46,000--¥60,000元不等。

還有其他一些如在雍正之前,應該在8萬到15萬左右,雍正以後,應該在1萬和5萬左右,咸豐以後,應該在一萬以內。

當然最好拿去鑑寶節目組找這方面的專家鑑定,他們價值都是浮動不定的,只有專業鑑定後才能知道他現在的市場價值,勿輕易相信網絡傳言輕易買賣,他們都是有心思的低價取高價賣出的。


中意的天空

清代官員帽子最高處那顆“頂珠”都是什麼做的?不同的等級東西不同?

清代官員帽子最高處那顆頂珠,一般也叫頂戴的“主珠”,制度上要求都是各種寶石、金屬製成的,這個跟官員的品級有關係,而且跟朝服和吉服、常服有關係。

朝服體系下:

朝服的冠頂都是橢圓形或者菱形的長條,比較高聳。

皇帝,頂珠用大珍珠。

一品以及一品以上超品的官員,頂珠用紅寶石。

二品官員,頂珠用珊瑚。

三品官員,頂珠用藍寶石。

四品官員,頂珠用青金石。

五品官員,頂珠用水晶石。

六品官員,頂珠用硨磲。

七品官員,頂珠用素金。

八品、九品官員,分別用陰文鏤花金頂和陽文鏤花金頂。

吉服、常服體系下:

吉服和常服的冠頂,都是一個正圓的大珠,不高聳。

皇帝,頂珠用大珍珠。

一品以上的超品官員中,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頂珠用紅寶石。

一品以上超品的官員中,固倫額駙、和碩額駙、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公、侯、伯,以及一品官員,頂珠用珊瑚。

二品官員,頂珠用鏤花珊瑚。

三品官員,頂珠用藍寶石。

四品官員,頂珠用青金石。

五品官員,頂珠用水晶石。

六品官員,頂珠用硨磲。

七品官員,頂珠用素金。

八品官員,頂珠用陰文鏤花金。

九品官員,頂珠用陽文鏤花金。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般看到頂戴頂珠的顏色,就能區分出一個人的大致品級了。


到底有多值錢?

頂戴的那個寶石珠子,有多值錢呢?其實很值錢,又很不值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有原因的。

清代頂戴,無論是臣子最高品級的紅寶石頂,還是最低品級的陽文鏤花金頂,都是需要相當大的財力才能購置的。清代官員的服飾,並不是由朝廷發放,而是要由官員自行購買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官員都對這些花費望而卻步。——這是頂珠值錢的一方面。

正因為上面的原因,所以從雍正朝就對這種情況進行了修改,修改辦法,即是允許財力不足的官員用染色玻璃進行替代。

如雍正上諭中說:

奉國將軍及三品官,俱用藍寶石或藍色明玻璃。奉恩將軍及四品官,俱用青金石或藍色涅玻璃。

換句話說,即是根據原品級,買不起真正寶石的,可以直接用相應顏色的染色玻璃來代替。這樣就方便多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又很不值錢的原因。

所以,一個頂戴是否值錢,要取決於它是貨真價實的“寶石頂”,還是權宜之計的“玻璃頂”。


橘玄雅

清代的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

裝於冠帽頂部,原料多為寶石。

一品:珊瑚

二品:起花珊瑚

三品: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

四品: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六品: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七品:素金頂

八品:起花金頂

九品:鏤花金頂

未入流:鏤花金頂

玩文玩,找空空,空空陪你聊文玩。


南紅講堂

清朝官員帽子上的頂珠,那可是價值連城,不僅是其材質本身,還有它代表的品級,品級越高,權力就越大,你說值不值錢呢?

具體說來,頂珠的顏色代表著官職大小:

一品大員的頂珠,是用紅寶石製成的,皇帝面前的大紅人,肯定要頂著大紅頂珠才行。

二品官員的帽子,是用紅珊瑚做成。不要小瞧珊瑚,在當時的航海和潛水水平,珊瑚的價值比現在要高得多。

三品官員用的是藍寶石,從和一品二品官員的顏色就遜色了不少,但最起碼還是寶石。

到了四品,就已經是青金石了,青金石,喜歡文玩的朋友應該接觸過,也是藍色底,顏色卻沒有藍寶石純正。

五品官員的頂珠,是透明亮白水晶或透明琉璃製成。晶瑩剔透,五品官應該比較吸引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球。

六品官員的頂珠,則是用硨磲製成,深海貝類加工出的頂珠,雖也是白色為主,沒有五品那麼通透。

七品官員的頂珠則是用的素金,縣太爺的官帽怎麼看都透著銅臭氣息,沒有前面幾個品級的高雅。

八品官員則是用的陰文陰紋縷花金,九品呢,則是用的陽文鏤花金。到了這最後的兩個品級,連材料都懶得換了,直接用花紋區別。

沒品的就沒有頂珠了,比如那些士兵衙役之類的。

這麼排下來怎麼都覺得清朝的文武百官都是文玩愛好者,大家覺得呢?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首先我只知道最後一任九門提督兩頂頂戴上的那兩顆頂珠是這個樣子的。其它官職的頂珠我是一概不知的!且體這兩個頂珠.是什F麼材質製成的直至如今我也沒能搞個明白!只知道這兩顆頂珠是內有象木材一樣的紋路、碣石色、長六至八公分直徑象中指那麼粗細、兩頭往中間部位漸漸隆起、中間有細洞、頂上有一帶有絲紋上蓋、蓋下有一小小的不知是金還是銅的小圓環、擰在那個漸漸拱起的帶有紋路的碣石色的玉石上、裡面用一根白色做鞋用的棉線系在上面的小環上然後固定在帽頂上。而這個草帽頂中向部位是個空洞、是用銀質或白金鑲在頂部中間部位。而上面有絲扣擰在一起!這兩個頂子--一個上繃一圈海蘭色布料另一個上繃藏蘭色、也是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的頂戴!


手機用戶67683331622

我們在看清宮劇的時候,除了引人入勝和跌宕起伏的劇情之外,有沒有注意到各大官員的衣服和帽子都是不一樣的。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官帽也是區分官級的重要特徵

清代改冠制,替以禮帽。禮帽分二種:一為夏天戴的涼帽;一為冬天所戴的暖帽,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花翎。

頂戴花翎,作為一種等級象徵,是清代官員身份的表徵,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雖然乍一看都差不多,但細節處卻大有講究!

一品:紅寶石

一品至子爵級別的官員,禮帽上的頂珠都為紅色寶石級剛玉。紅寶石質地堅硬,硬度僅在金剛石之下。紅寶石非常稀少,因此十分珍貴。

二品:珊瑚

二品官員的帽頂為珊瑚,顏色多為紅色,以豔紅最為名貴。但也有一些官員使用的是極為珍貴的紅珊瑚,呈紅色或粉色,其價值僅次於紅寶石。

三品:藍寶石

三品官員使用的是藍寶石。相比一品官員的紅寶石,藍寶石的產量和種類要多一些。

四品:青金石

四品官員的頂珠為青金石,在中國古代稱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青金石是通過“絲綢之路”從阿富汗傳入中國的 。

五品:水晶

五品官員頂珠為水晶。水晶是無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結晶,屬貴重礦石。水晶通體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古稱“水玉”、“水精”等。

六品:硨磲

六品頂珠一般為硨磲。硨磲,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1米以上。硨磲殼很厚,內殼為白色而光潤,外殼呈黃褐色,將其尾端最精華者進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裝飾寶石。在佛教界中,硨磲深受喜愛,顏色漂亮的硨磲手珠,除了可做裝飾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

七品:素金

七品官員,使用的也是金頂。不同的是,七品頂珠為素金。

八品、九品:鏤金

清代八品、九品官員都用鏤花金頂。不同的是,八品用陰紋縷花金,而九品為陽紋鏤花金。

注,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步旅TIME

封建社會腐朽之物,大部分屬於人死後的遺物 ,妖氣太重,一般人都不適合把玩。


新疆出土的海螺


沙漠玫瑰


泥石

天上掉下來的,都可以收藏,頂珠除了少沒有任何特殊性,建議入手美觀,自然,稀少,


雅客璽藝術

判斷官員品級,其中一個最常用、也是容易的方法,便是從頂珠入手。

一品頂珠

一品至子爵級別的官員,禮帽上的頂珠都為寶石級剛玉。其一是因為紅寶石本身產量低,很稀有,另一方面,紅寶石本身也有吉祥之意。

二品頂珠

在二品官員的禮帽上,佩戴的是珊瑚,通常為白色,但也有一些官員使用的是極為珍貴的紅珊瑚,呈紅色或粉色,其價值僅次於紅寶石。

三品頂珠

三品官員與一品官員一樣,使用的都是寶石級剛玉,但是是產量和種類都比較多的藍寶石。

四品頂珠

青金石是四品官員的頂珠。其擁有獨特的藍色、深藍、淡藍及淺青多種顏色,非常漂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石的一種。

五品頂珠

五品官員佩戴水晶。通體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

六品頂珠

我國玻璃製作始自西周,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清代的時候,發展到頂峰,流傳下來不少傳世珍寶。而六品官員的頂珠,使用的就是白色涅玻璃(即不透明玻璃)。

七品頂珠

七八九品官員,使用的都是金頂。唯一不同的是,七品頂珠為素金,不帶修飾,八九品為鏤金。

八品頂珠

九品頂珠

除了頂戴,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區分就是花翎——分一眼、兩眼、三眼。眼數越多越是尊貴


黃師傅說婦兒

清代的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裝於冠帽頂部,原料多為寶石。

六品以下就不說了,一品:珊瑚、二品:起花珊瑚、

三品: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四品: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六品:硨磲及白色涅玻璃。

具體多少錢就不太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