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龍袍多少錢?換算成現在的價格是多少?

澄心文化

這在古代宮廷檔案中有詳細的清單記載,摺合現在價格大約在數萬到幾十萬間。


每件袍服的花銷,包括料費和工費兩部分,視花紋技藝繁複程度、用料珍貴程度而定,一般一件皇室服裝,用數百上千工是很正常的,料工銀花費一般也在數百上千兩之間,折現在人民幣數萬到幾十萬左右。


清代為宮廷製作服裝的機構和部門有很多,光織造部分,在內就有京師染織局,在外有江南三織造。由內務府如意館畫匠先繪出衣服小樣,繁複敲定審批通過以後,發至各織造局織造刺繡,再運回造辦處、針線房、尚衣監縫製。


所以“料”的部分,就包括各色絲線、圓金線、甚至孔雀羽、米珠、珊瑚珠等;“工”的部分則包括了“畫樣工”、以及“緙絲工”、“繡工”等部分,一般畫樣需要數到數十個工,緙絲、刺繡、織造則

一般都要到數百上千工。所以“料工銀”就會高達上百甚至上千兩銀子。此外,清代宮廷還有兩三千名匠人為皇室製作各種服飾和生活用品,對織造局交回的衣料進行縫製,衣服縫製難度相當高,有大量鑲滾、鑲絛邊、鑲皮毛的工作。實際耗費的工時也相當可觀。


相關的檔案相當多,距幾個例子,比如《三織造繳回檔》中:

緙織明黃色五彩雲水十二章全金龍袍面一件,隨貼邊一份,石青領圈、扯襟、袖頭、綜袖全份。用各色線七十八兩七錢,圓金線三百六十紐,用緙絲工九百八十四工,用畫樣工二十四工六分工,共工時一千零八工六分工。實銷料工銀三百二十四兩二錢八釐二毫
繡明黃江綢地十二章五彩雲八吉祥加壽字五彩立水全洋金女龍袍面一件,實銷料工銀四百零五兩六錢三分六釐四毫

緙織湖色加金淡菜鳳靈仙祝壽立水襯衣面一件、雪青金淡彩孔雀牡丹八團壽立水襯衣面一件……衣裳每件緙絲襯衣面實銷料工銀六百三十六兩六分九釐。”


這裡提到的第一件緙絲金龍袍,料工銀為三百二十四兩多,第二件刺繡五彩女龍袍,更高達四百零五兩,一些滿地緙織花紋的襯衣,料工銀甚至高達六七百兩。若是冬季袍服,還需要加上名貴皮草襯裡、出鋒的成本,如果再加上運輸、縫製、包裝所花費的成本,一件袍服完全可以耗費上千兩銀子

雍正 明黃緞繡彩雲蝠金龍銀鼠皮龍袍


清早期 黃緞妝花雲龍紋女綿褂

清乾隆 香色地翔鳳紋妝花緞袷袍 江寧織造


清代一兩銀子大約可折今天人民幣兩百至四百元,所以一件普通花費500兩銀子的袍服,大約花費就在十幾萬人民幣左右。


揚眉劍舞

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據史籍記載,皇帝的龍袍上都繡有九條進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裡面。

為什麼龍袍要繡九條龍呢?因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響,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皇室建築、傢俱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兩個數字。

為什麼要將一條龍繡在裡襟呢?因為九是奇數,很難在佈局上做到均衡對稱,於是,將一龍繡在裡襟。這樣,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於九條,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條(兩肩之龍前後都能看到),正好與九五之數吻合。

不過,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龍袍的龍紋數就多於九條。

1958年出土的萬曆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就有十二條龍,被繡在一個圓形的中間,俗稱“團龍”。

十二條龍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位於袞服前胸和後背的龍,是正身的龍,也就是面向外的龍,被稱為“正龍”或者是“坐龍”;側身的龍叫做“行龍”,行龍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為升龍和降龍。

萬曆皇帝龍袍上龍的數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創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帶、襪子和絲履構成的“燕弁服”上的龍紋呈九九之數:前身一個盤龍團紋,後身兩個盤龍方紋,領子和袖子上的龍紋加在一起是45條,衣襟上的龍紋是36條。另外,在腰間的玉帶上還裝飾著九件刻有龍紋的玉片。

龍袍是古代皇帝參加慶典活動時穿著的禮服。據《蘇州府志》卷147記載,在明代萬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孫隆到蘇州充當稅監,督造龍袍。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發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緙絲製成的龍袍。因龍袍上繡紋以龍為主,故此得名。



在古代,一件龍袍的成本大約是1000兩白銀。約和現在的價值大約在10~20萬人民幣之間


聚朋友之縱橫中外

古代皇帝龍袍一件到底多少錢?

\n

{!-- PGC_VIDEO:{"video_md5":"59a3d41c6e9dc00d65f86b80b86241e1\

yunyaling1987

就清朝而言,一件刺繡龍袍的製作成本為1000兩白銀,按照目前的白銀價格為2.83元/克,一兩≈37.3克,一兩白銀約為140-150元,那麼製作一件龍袍的成本約為15萬元人民幣。但作為歷史遺存,其文物價值卻高很多,例如:一件乾隆鑲珠黃緞十二章紋龍袍,拍賣成交價為人民幣1526.72萬;一件順治彩雲金龍紋滿文龍袍,拍賣成交價人民幣46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