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贏!1-10讓國足輸得沒自信 戰緬甸泰國需救贖

暫別中超,我們又將迎來中國國足的比賽。或許是因為之前過招世界強隊輸得太慘,這次國足很聰明地選擇了泰國和緬甸這兩個相對較弱的對手來熱身。當然,對手的檔次下來了,對國足的要求也得提上來:面對這兩個對手,國足必須要贏,否則真就有些對不起球迷。

必須贏!1-10讓國足輸得沒自信 戰緬甸泰國需救贖

國足訓練備戰

從希望到失望

去年,裡皮帶著國足從世預賽抱憾而歸,收穫了所有人的掌聲。雖說距離世界盃正賽仍有差距,但是國足適時地用幾場經典勝利挽回了自己的顏面。例如主場勝烏茲別克斯坦、客場逆轉卡塔爾,將晉級的希望保留到最後一刻,跌倒了再站起來,比賽打得氣勢磅礴,令人熱血沸騰。3月份歷史性擊敗韓國,更是讓球迷對國足和裡皮的膜拜到達頂點。

因此,儘管國足在世預賽失敗了,但是卻沒有人去苛責他們,我們談論的都是裡皮帶給國足的提升與改變、國腳們的頑強拼搏以及足協終於請了一位大師級教練的英明。在經過了12強賽初期的失望後,裡皮的國足又給了我們希望。只可惜,這種由自信帶來的快感,就像是一針雞血,來得快去的也快。正當人們還沉浸對國足宏偉未來的憧憬中時,一連串的失敗破壞了這份“和諧”。

算起來,從戰勝卡塔爾之後,國足已經有整整七場比賽無緣勝利。從0-2完敗給塞爾維亞開始,國足就失去了勝利的感覺。在東亞杯上,國足2-2逼平韓國引發過一波小高潮,但很快就被輸給日本和拿不下朝鮮的失望掩蓋。至於今年的中國杯,更是國足不堪回首的噩夢,一場0-6、一場1-4,兩場合計1-10,徹底將人們從夢想裡皮帶隊搞“大躍進”的自信中清醒過來。就這樣,國足從高潮重新跌到谷底;裡皮,也正式從神變成了人。

贏球才是硬道理

客觀來看,國足這七場比賽拿不下,實際上也在預料當中。在這些對手當中,既有塞爾維亞和哥倫比亞這樣的世界盃決賽圈球隊,也包括威爾士、捷克等歐洲二、三線的強隊。至於我們的近鄰日韓朝,經過這些年的較量,國足也該清楚自己碰上誰都沒有優勢可言。然而問題就在於,人們能夠接受國足輸球,但是輸球的次數多了,有些東西就變了味道。

就像國足慘敗給哥倫比亞後,即使我們都知道以他們的實力根本贏不了哥倫比亞、輸四球是正常情況,但還是免不了對國足、甚至對裡皮提出質疑;而兵敗中國杯,讓這種質疑越來越大,甚至讓人產生了一種國足已經“不妙”的錯覺。畢竟,足球是一場關於勝負的遊戲,贏球等於硬通貨,如果不贏球,一切就等於是在畫大餅,哪怕你能從這支球隊身上解讀出各種各樣的“希望”和“期待”也沒用。裡皮和他手下的隊員,估計已經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當然,這也怪國足之前挑的那些對手太強,以至於球隊都輸沒了心氣。中國杯結束後,就要媒體爆料稱,今後國足將改變過去挑世界強隊熱身的習慣,而將目標轉向一些較弱的球隊。這可以理解,畢竟亞洲盃迫在眉睫,再找強隊“自殺”對國足沒有任何好處。果然,這次國足的兩個熱身對手——緬甸和泰國,與哥倫比亞威爾士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國足的目標也變得更加直接,就是要戰勝對手,重新樹立自信心。

用勝利迎接亞洲盃?

這次兩個熱身對手的水平相對較弱,尤其是緬甸,長期以來在亞洲基本算是不太入流的球隊,儘管曾經爆冷進過世青賽,但是這些年緬甸在各項賽事中再也沒有取得什麼成績。面對這支球隊,國足縱有千般難處,也必須要戰而勝之;或者要求再高一些,不但要贏,而且要贏的漂亮。緬甸這種對手,國足能找來給自己熱身,說白了就是奔著發洩情緒去的,因此必須要有足夠的自信,在球場上徹底打垮他們,才算達到了預期效果。

另一方面,贏緬甸還不夠,必須連泰國一併拿下。泰國雖說也是12強賽球隊,但無論世界排名還是整體實力,實事求是的講,不如國足。雖說是客場作戰,但國足沒有理由去怵對方。更何況,與泰國的比賽還牽涉到幾年前那場1-5的慘案,一旦比賽有失,這道陳年舊傷疤肯定又要被揭開。

在亞洲盃之前,對國足來說,確實沒有比贏球更好的備戰方式。通過勝利鼓舞球隊士氣,這也一直是裡皮的拿手好戲。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國足能贏球。在緬甸和泰國面前,國足無疑是強勢的一方,但願這次,他們能夠不辱使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