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快餐」民為邦本

【國學快餐】民為邦本

胡立根

「國學快餐」民為邦本

【一語破的】

民為邦本,意思是人民才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語出《尚書·夏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原典精讀】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①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②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③,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④。犧牲⑤既成,粢盛既潔⑥,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孟子·盡心下》)

註釋:①社稷;土神和穀神。②丘民:指在井田耕作的下民。③得乎天子:得到天子認可。④變置:改立。⑤犧牲:供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祭品。⑥“粢盛既潔”:盛在祭器內的祭品已潔淨了。粢(zī):粟米。

「國學快餐」民為邦本

【點到即止】

  民本思想,源於夏朝。夏啟是被公認的中國第一個帝王。啟死後,傳位其子太康。但太康貪圖享樂,不理政事,被后羿打敗。其五個弟弟逃亡到洛水之濱,想起祖父大禹的告誡,不覺悔意連連,相繼作歌一首,反思亡國之痛,此即著名的《五子之歌》。其中第一首就唱出了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邦本觀念的發生,不是政治理論,而是血的教訓!

有教訓,就會有成功。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繼承父位當了周族首領,將領地治理得富庶安康,深得臣民愛戴。但有一個叫“薰育”的少數民族,十分強悍,不斷前來侵擾,掠奪財物,古公亶父覺得,只要沒有戰爭,百姓安居樂業,財富給了還可創造,便給了他們不少財寶。後來他們又提出要土地和人民,否則就兵戎相向。大臣們堅決不同意,土地人民怎能拱手讓人?這時,古公亶父說出了一番震古爍今之言:“百姓擁立君主,無非為生活安定,以我為君與以人為君,有何區別?若為當君王而導致百姓家破人亡,於心何忍?走,我們另換居地。”結果,百姓說,大王,您到哪我們跟到哪。於是大家扶老攜弱,翻山越嶺,跟隨古公亶父來到了西岐。鄰國聽到他的仁義愛民,也都前來歸附。

君為大,還是民為大?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古公這裡,君王只是流水的兵,誰當都行;百姓才是第一位的,才是鐵打的營盤。偉大的古公亶父給周留下了一個好的傳統。推翻殷商之後,周人反思,殷人特信鬼神(殷墟甲骨文,多是占卜記錄),總在祈求鬼神保佑,卻還是滅亡了,可見鬼神靠不住。那麼靠誰?他們的結論是“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所以,周朝的國策就是“敬德保民”。可惜後來統治者並沒能將這一國策堅持到底。

到孔子,他由其仁者愛人,自然推導出愛民的思想,指出要“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並以“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來評價政治人物。但孔子離“民本”尚有距離。周代之後,真正高舉“民為邦本”大旗,並形成了完整理論體系的,是孟子。

《孟子》一書實詞出現最多的就是“民”,可見“民”在孟子思想中的地位。他繼承發揚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將其概括為“親親仁民愛物”,由此形成其仁政思想。孟子仁政思想,基礎是“仁”,核心是“民本”,其最大價值也在“民本”。他將民擺到了最高位置:“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已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他認為,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破解了儒家“忠君”思想可能導致的“愚忠”難題,認為國君有錯,臣民可以規勸,屢勸不改,可以推翻,甚至君不像君,殺之何妨!若孔子是忠君,孟子則是“忠民”。他倡導與民同樂;主張“民有恆產”,要讓百姓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他所倡導的“王道”就是以仁義愛民治天下。

【經典推薦】

(先秦)《尚書·夏書·五子之歌》

(先秦)《孟子》

(先秦)《荀子·哀公》

(漢)《史記·周本紀》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

(來源《語文報》2017年11月14日)

「國學快餐」民為邦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