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六個誤區

為什麼中風患者患病側無知覺的 肘關節和膝關節需要特別地逐一擺放呢?這是因為,軟癱期 只會持續 3到 4周時間, 此後患者患病側的肌肉張力和神經 感知功能均會有所恢復,進入為期半年左右的恢復期。患者 的肌肉恢復了力量,上肢肌肉主要是屈曲的力量,下肢肌肉 則是伸直的力量。如果在此時不注意肘關節和膝關節的擺放 問題,到了恢復期就有可能加劇肌肉的不當收縮,誘發 “ 胳 膊伸不直,腿不打彎 ” 這一典型偏癱症狀的形成。

誤區三:心情急躁,康復鍛鍊過度。有些腦血管病患者或家屬康復心切,自己制訂了過於嚴 苛的康復訓練計劃,反而影響到康復的效果。有的患者家屬 把繩子綁在剛能下床的患者患病側腿上,拉著患者走,這樣 走下去,就會走出來一個腿不會打彎的患者。有的患者則把 “ 能走多遠 ” 當作衡量康復效果的標準,雖然每天能走好幾公 裡的路,但其病側肢體力量實際上很薄弱,根本不足以支撐 正常行走,患者病側的腿要想支撐身體重量只能儘量繃直, 加上本來就往外拉伸的下肢肌肉張力的影響,患者就會出現 膝蓋過度向後延伸,造成膝關節的不正常摩擦,長期如此, 會嚴重磨損膝關節。 腦血管病患者必須先進行床上翻身 訓練、 床上橋式訓練、 坐位訓練、 轉移訓練, 站立訓練之後, 才能逐漸過渡到行走能力的訓練。任何企圖越過某一階段的 想法,就像小孩子學走路:還沒學會走,就開始跑一樣是不 科學的康復訓練,必須在康復專業人員指導下科學地訓練, 否則容易引起 “ 誤用綜合徵 ” 。
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六個誤區

中風病人腦損傷後,常常上肢 屈肌張力高,手指、手臂不能伸直,科學的訓練方法應訓練 肌張力低的肌群,抑制肌張力高的肌群。但有些病人由於不 懂康復知識,拼命地練手的握力或用各種方法練習拉力,結 果越練手指和肘關節越伸不直。

誤區四:不瞭解康復原理,錯誤鍛鍊影響康復。腦血管病患者需要康復介入,是最近幾年才在國內興起 的事情,對病人和家屬來說更是新生事物,有些患者或家屬 只是憑自己的理解來做康復,難免會出現錯誤。 有的患 者的手開始時是能伸直、但不能彎曲的。患者和家屬都覺得 不會抓握的手對以後自理生活沒有用處,應該多練抓握這一 動作,但是經過訓練,病人的手掌越抓握越緊,張開反而很 困難了。實際上,患者之前伸展開的手掌,只要進行科學的 康復訓練就能恢復到正常情況,但由於患者的錯誤訓練,導 致患手反而功能喪失了。如果病人和家屬再多瞭解一些康復 的有關知識,就不會發生類似這樣的事了。
腦卒中康復治療的六個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