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只想用熟練的技術工人,還老壓工資,這樣下去誰還來當技工?

  早在幾年前,要重視培養中高級技工的呼聲就此起彼伏。然而,時至今日,技工短缺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有效改觀。高薪聘請也好,互挖牆腳也罷,企業都想用現成的人才,就是不重視培養,而且還把技工的工資壓得老底。有關人士感慨:“摘桃者多、種樹者少”,技術工人焉能不短缺,這樣下去只怕是沒有人願意來做這個技工了。


工廠只想用熟練的技術工人,還老壓工資,這樣下去誰還來當技工?

窘況愈演愈烈

  中高級技工難覓現象近年來尤為突出。有關調查顯示,在全國81個城市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技術工人供不應求,尤其是京滬、江浙、閩粵等地更是持續告急。

  前不久,在成都舉行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洽談會上,近百個與機械設計、熱能相關的高級技工招聘崗位無人問津,有的企業甚至連一份求職材料都沒收到。

  4月,在長三角地區的一個招商會上,有位市長把當地的交通區位優勢和稅收優惠等誇了個夠,哪知來自歐洲的外商卻打斷他的話,問能否提供滿足生產需要的高級技工?這位地方領導頓時語塞。

工廠只想用熟練的技術工人,還老壓工資,這樣下去誰還來當技工?

企業捨不得投入

  目前,全國城鎮技術工人中,中級工佔30%,高級工僅佔5%左右,這與發達國家高級工佔30%至40%的比例相差甚遠。由此產生的後果是:全國企業產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在近幾年發生的企業生產事故中,因職業意識不強、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佔到50%以上。

工廠只想用熟練的技術工人,還老壓工資,這樣下去誰還來當技工?

  但即使這樣,由於培養一名技工特別是高級技工,因為投入較高,絕大多數企業出於眼前利益和投資風險、急需程度等方面的考慮,往往還是“只願摘桃不願種樹”。

  培養一名高級技工需要花多少費用呢?當然,因行業的不同和培養方式的不同,所需費用是有一定差異的。

  據東莞一家電子企業的老總說:在電子製造企業,熟悉各個崗位流程的“線長”很稀缺,大多時候是企業自己培養。一般送青工到境外培訓,半年的費用在6萬~10萬元。

  山東一家機床廠的負責人說,企業目前培養一個技工最短也要半年時間,而從一名初級工成長為高級工,一般需要8至9年的時間,總成本包括設備使用費、老技工帶徒弟的工資費用、其本人的工資,怎麼也得8~9萬元。上海一家生產紡機的國企負責人說:培養一名高級工得要好幾年的時間。按成才率推算,有80%以上的青工可達到中級工水平,而最後能成為高級工的只佔5%~8%,其培養的費用非常高。

工廠只想用熟練的技術工人,還老壓工資,這樣下去誰還來當技工?

  還有一個原因。很多企業之所以不敢嘗試用長時間和大量資金去培養技術工人,是因為他們擔心,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人才,最後被別的企業高薪挖走。而因高級技工跳槽,企業到法院打官司要求賠償10萬~30萬元培訓費的事屢見不鮮。

將拖經濟發展後腿

  一名技術工人,往往手中直接掌握著企業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的重要設備,如稍有疏忽,就會給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損失。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技術工人隊伍,非常重要。

  面對全球競爭的白熱化,重視培養技術工人是發展經濟不可或缺的。而技術工人斷層,無疑會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有關方面的專家指出:我們應當反思並修正人才觀及用人取向上的偏差。資金、技術、管理一時欠缺,我們可以引進,而技術工人難覓,是不能也不應大批引進的。因此,國家和企業都應花大力氣培養技術工人隊伍,而不應捨不得花錢。

工廠只想用熟練的技術工人,還老壓工資,這樣下去誰還來當技工?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海克曼在北京訪問時,曾發表《中國的人力資本投資》主題演講。其中,他特別提到,中國技術工人的教育水平問題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海克曼通過研究認為,培養熟練技工的投資回報率將會非常高,而中國目前對人力資本的投入相對不足。中國對於人力資本的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對物質資本的投資則佔30%。美國對於人力資本的投資佔GDP的5.4%,但是對物質資本的投資只有17%。其他國家人力資本投資佔GDP總量的情況是:印度3.3%,泰國4.1%,德國4.8%。

  海克曼據此認為,對於中國而言,下力氣培養技術工人在經濟意義上和社會意義上都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情況:如果在一個國家裡,勞動力的技能水平很低,只靠這些技術水平很低的人不停地生產肯定會有問題……在其他國家也是這樣,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必須重視人的發展問題,要給生活在這個社會里面的人們更多受教育的機會。”海克曼的這句話,具有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眼光。

工廠只想用熟練的技術工人,還老壓工資,這樣下去誰還來當技工?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了呢?歡迎在下面評論處留言交流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轉發到朋友圈看看他們的觀點如何?

更多熱點看下面【右上角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