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付巧妹,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 主任,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中德中科院-马普分子古DNA实验室主任,人类演化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文字版

付巧妹:可以说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尤其要感谢潘建伟老师让我有这个机会,把我们这个领域的声音传递给大家。其实大家通过这里看到的图片,就可以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是通过古DNA研究人类演化。古DNA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对于下面这个图片中的染色体就非常熟悉了,可以说我们人体里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染色体。染色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双螺旋结构,对遗传非常重要。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双螺旋结构中有碱基互补,这种碱基互补的半保留复制就使得DNA有很多魅力。而且在碱基互补的过程中,其实有时候它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其实对我们人类演化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之间由于这种错误,它就有一定差异。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黑猩猩跟我们人是非常近的。黑猩猩与人之间,相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更大一些。黑猩猩和我们人之间有多大的差异?其实他们只跟我们有1%的差异,也就是99%的遗传物质,其实跟我们人类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人与人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异?是在刚才说的1%的前提下,减小了10倍,也就是千分之一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体中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染色体?我们一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是性染色体,也就是这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我们的性别。当第一个受精卵产生的一瞬间,由父亲和母亲提供的X和Y决定了我们的性别,在这种过程之中,其实他也告诉了我们染色体是由父亲、母亲各一半提供给下一代的。

其实在我们人体中,除了染色体以外还有别的物质,也是带有遗传特点的。比如线粒体,它跟染色体有些不一样,它主要是通过母系遗传,它的遗传物质相对要少很多。但是它在我们整个细胞中,会比刚刚看到的核多很多。比如这个细胞的示意图,里面就有非常多的线粒体,它的遗传物质很少。而其中只有一个细胞核,核里有我们刚看到的23对核染色体。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那么我们不由回到探索人类演化,我们就很好奇在过去的几万年、几十万年里,其实有很多人类存在。在这种存在过程中,在远古的时候,可能大家对于当时人类的认识,更多地是认为他们需要生存,能够生存下去是首要条件,是不是那个时候人就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活?其实并不是这样,比如说你可以看到这里面的艺术品,其实都是几万年前人创造的。比如说这里看到的古笛,他是几万年前在德国(出现的),这里看到的雕像也是几万年前的。所以,在几万年前的人并不只有简简单单的生存需求,他们也有精神上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好奇在几万年前是不是存在过很多不一样的人,比如跟我们现代人不一样。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我们可以看看这两个图片中的骨架,其中一个就跟我们现代人非常相似了,另外一个就非常不一样。这一边(左)其实是跟我们现代人不一样的,这个(右)是跟我们现代人一样的。这边不一样的其实就是尼安德特人的骨架,非常明显的他有这种倒哑铃的形状,而我们现代人并不是这样,他还有很多体质上的不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些人的相关遗传,了解过去发生什么,同时也让我们了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通过更多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呢?是的。这种研究是通过什么?就是古DNA。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那么古DNA是不是就像这里看到的,我们可以很粗略地把遗传物质从相关的骨骼中获得,就可以做相关研究呢?并不是这样。首先,其实古DNA的对象并没有一个局限,我们虽然大多数用的是骨骼,但是即使是在相关的土壤中,我们也能够获得古人类的DNA。像2017年Science上就报道过,利用这种土壤的DNA,获得古人类的DNA。也就是说只要是跟古人类样品有关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那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可以看看这张图片,如果从血液中获得相关DNA的话,有很大程度上都属于个体本身,而且它的片断非常长。但是对于古DNA,即使你的研究对象是这个直接对象的骨骼,里面的DNA也只有少量是属于内源DNA,很多情况下都是微生物的DNA,而且这种情况下它的DNA片断非常短。所以如果我们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话,这时候如果有少量污染,对于现代DNA影响并不大,但是对古DNA影响非常大。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光要做很多预防,在后期的评估过程中也会做很多工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即使在实验中做了很多事情,在出土过程中,其实也经历了很多历程,所以它可能(在实验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多污染。不管怎么样,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保证不要带来这种污染,比如我们会使用超净室这种绝对的封闭环境,包括不受微生物的影响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比如这里看到的防护服,还有细微的操作,保证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尽量不要对后期带来更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会加很多这种特殊的编码,保证我们每个个体之间是可以分开的。另外还有一点,大家也意识到,其实我们在获得样品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他体质的影响,可以看到我们在这里,只是对他骨骼中非常小的部分取一个骨粉,所以影响并不大,对他们的其他研究并没有受到我们的影响。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此外我想给大家说一下,古DNA可以这么讲,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兴起,但是在最近十年,可以说是古DNA迅速发展而且非常繁荣的阶段,它的繁荣其实跟它的技术还有大数据挖掘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古DNA跟下一代测序仪(二代测序)结合,出现了第一个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草图,同时也出现了未知的古人类,丹尼索沃人。另外高效的单链文库建设,使得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古DNA组。这个高质量什么概念?就是跟我们通过现代的某一个个体获得的基因组质量,是可以相媲美的,而且后期很多人用这个做了相关研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开发了有效捕获大量的核DNA(的技术),使得之前微生物含量很高的样品,都成为我们研究的可能(对象)。

另外就是有效地获得短片段,这个字眼可能并不起眼,但是我可以通过一个实例让你知道它的重要性。比如说在2014年前的研究,都认为古DNA是跟生物化学中DNA降解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在常规环境下,它的极限时间是十万年,也就是说十万年以内的DNA是可能获得的,十万年以上的DNA是很难获得的。但是通过这样有效富集古DNA(的技术),使得这里看到的非冰冻层里的DNA提取,由原来的十万年,提升到了四十万年,而且这个四十万年就是一个古人类的遗址,让我们获得了很多信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DNA技术的开发对于古DNA的影响,同时由于技术带来大量的数据,使得我们这个领域跟生物信息还有数据挖掘,也有很大的关联。

在这里我想取其中的一个技术,也就是有效富集大量核DNA,它对于这个领域是怎么推动的,而且它本身捕获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情况。首先我们会涉及非常多的跟基因组有关的探针和位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把相关骨样中的DNA跟探针进行富集,这个原理和常规的一样,但是我们有很关键的针对探针的扩增(技术),使得我们能够有效地获得古DNA。杂交以后,把它固定在对应的磁珠上,最后洗涤掉溶液中的古DNA,就达到了富集作用。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我想通过实例让大家知道这个效果,这里看到的实例是距今四万年前的一个个体,他的DNA,比如21号染色体,在这个个体中只占到了0.0003%(在富集以前),但是在富集之后,他的DNA能达到47%,而且富集过程中,我们把它的复杂性也保留下来了。由于这项技术的开发,也使得我们研究的古DNA对象大大扩大。比如近三年的这些研究中的很多研究对象,是来自大洋洲这种炎热的地方,甚至是非洲,甚至是四十万年前的个体,都使得原来不可能获得的相关数据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想让大家知道,虽然这个领域在近十年发展得非常迅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跟我们相关人员的努力(分不开的),相关人员对很多不同的挑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的科学好奇心,才使得我们刚刚看到的繁荣成为可能。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人类演化,在这里只是简单地给一些背景。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在非洲,目前争议最大的是现代人的起源,但是对于人类本身的起源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而我们的研究框架是在人类整个大的框架下进行的延续。虽然人类在180万年前走出非洲,但是之后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在我们现在的欧亚大陆上都有发现。比如这里看到的尼安德特人,还有亚洲这边的丹尼索沃人,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北京人、大荔人、马坝人等等。

付巧妹做客墨子沙龙-上-DNA技术与大数据挖掘助力古DNA研究

但这里指的两个人,是我们目前有核基因组的相关的个体。我们有相关个体之前,很多人认为相关现代人走出非洲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完全取代当时的古人类,而没有任何基因交流的。但是一直到2010年的时候,也就是尼安德特人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出来的时候,才知道这种绝对取代并非真实的。因为尼安德特人,对于我们现在的现代人,只要不是非洲人,都会有1%到2%甚至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这是在2010年通过尼安德特基因组草图才知道的。

另外一个人就是丹尼索沃人,丹尼索沃人并没有像尼安德特人对所有的人群都有影响,他主要是对于大洋洲(有影响),之后我们还会针对这两个人群,给大家做更多的介绍。但在这里,我主要想让大家知道,在过去的几万年里面,其实发生了非常多的故事。在早期现代人跟这些灭绝的古人类或相关古人类共存的阶段里面,到底这些早期现代人是怎么演化成现在的亚洲人还有欧洲人的呢?还有他们在共存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接下来主要针对这两个主线向大家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