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祕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閱讀提示:全文5000字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我們村的老店子是一個有著厚重歷史和文化底蘊的一個村落,隨著時代的變遷,有關老店子的歷史和傳說已經快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了。”2018年四月中旬,筆者在隨州市曾都區萬店鎮小河溝村採訪時,村黨支部書記張和平無意中透露出這樣一個消息。五月中旬,帶著對老店子的好奇心,我們走進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村落。

走進老店子

老店子,位於萬店鎮以南約一公里處,整個村落方圓0.25平方公里,目前共有村民800戶人,是萬店鎮最大的自然村落之一。

老店子東南西三方均有大小不一的河流,河的上方有各種石橋連通村子與外界,村子周圍千頃良田為這裡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提供衣食保障。

迷宮般的村落佈局讓生人進去後就很難找到出路,星羅棋佈的房屋建築幾乎沒有一點章法——除了那條古老的驛道。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房子的建築歷史看上去並不久遠,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土房子到現在的新式建築,在這裡幾乎都可以找到不同年代不同建築風格的影子。一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已經變成殘垣斷壁,那些檁子、椽子、立柱、步瓦、土牆、土磚牆以及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牆頭孤零而又淒涼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

在村裡行走,幾乎看不到一個年輕人,大都是五六十歲甚至年紀更大的老人,這些老人習慣了這裡的生活,習慣了這裡的環境,習慣了在村子裡自娛自樂,習慣了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似乎對外界的事並不怎麼關心。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老店子的傳說

據傳公元610年左右,隋煬帝楊廣南巡到揚州,返京(洛陽)的時候的線路設計為經長江到漢水,然後從漢水再沿府河而上到達隨州,最後在隨州棄船登陸,由陸路北上回京城洛陽。

因為是皇帝巡遊,所帶隨從軍隊人馬眾多,所到之處需要安營紮寨,方便皇上及隨從人員和軍隊歇息和休整,走水路時,自然在船上,到了陸路,就會在沿途的驛站駐留。隨州作為隋煬帝棄船登陸的第一站,為了讓隋煬帝及南巡隊伍儘可能地緩解坐船的辛勞,當地官員特地在隨北的萬店選址,大興土木,修建了一座皇帝行宮。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這座位於現在萬店鎮南老店子的隋煬帝行宮雖然比不上京城的宏偉華麗,城牆、城壕,包括為了防止意外在地下修建的安全通道等,各項功能完備齊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修建行宮的時候,在整個行宮內部宮挖井十八口,目前在老店子已經發現深埋在地下的古井三口。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據萬店鎮志記載:老店子明代以前為鄉村集鎮。相傳春秋時是顓國的首都,表層佈滿布瓦片,有繩紋磚、堆紋陶片、灰陶片、陶器口、瓷器底等,清光緒年間被水淹沒,斷面有淤泥,厚一米,其下有遺物,為漢代遺址……建國後,當地農民平整土地時,經常發現古代房基、古墓和古陶片,並挖出古井三口。

在離老店子以北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塊鞋型高地,長寬高比為150:100:2米,據傳這個高臺是當年隋煬帝練兵點將的地方,故名“點將臺”。萬店鎮地方誌記載:點將臺為土築而成,文化層厚約兩米,包含有陶片石器。炭末、骨料、紅燒土等,為商周時代遺址。在點將臺的周圍,依稀可以見到當年建的圍牆,據當地人介紹,近幾十年來,周邊農民在點將臺上耕種,挖出過不少古磚古陶燈舞。目前,這裡已經被列為文物(遺址)保護單位。

除此之外,老店子周圍還有兩條分別叫隋王河和姜子牙河的河流,幾乎與這座行宮都有或多或少的關聯。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古驛道的傳奇

在老店子的正中,有一條長約500米,寬約三到五米的古驛道,這條驛道呈南北走向,將老店子一分為二。

這條古驛道傳說始於隋,興於明,沒落於清末民初。當年隋煬帝南巡時離開位於這裡的行宮之後,這座行宮所在地在當地名聲鵲起,當地百姓依託行宮的聲譽,在這裡開商行、建商鋪,這裡便成為周邊商賈雲集的地方。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因為老店子位於河南到淅河的必經之路上,所以不少河南的客商推著獨輪車帶著各種貨物或在老店子交易,或在老店子歇息,然後經老店子到淅河裝船走水路到漢口,久而久之,那些獨輪車將老店子這條用石板鋪成的古驛道碾出一道深深的車轍來,最深的車轍深達十餘公分,現在還依稀可辨。

如今,這條古老的驛道應該是老店子保存最為完好的古蹟了,整個街道仍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不管是它的走向,還是它的曲折,依然如故,只是歲月早已經流失了數百上千年。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楊祠廟的故事

楊祠廟是老店子最具神秘色彩的一個地方。

其實,楊祠廟已經不復存在。在老店子西南角,我們只看到楊祠廟的遺址——已經湮沒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百姓所建的房屋地下了,這些房屋已經逐漸被放逐人遺棄,幾棵白楊樹在舊房子前面隨風搖曳,地上到處長滿雜草,整個楊祠廟遺址看不到一點痕跡。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楊祠廟建於哪朝哪代?目前無法考究,也沒有找到相關記載。據當地老人介紹,楊祠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為土木結構,到清道光年間進行重修,後來又修葺過兩次。從建成之時期,楊祠廟香火極盛,每到初一十五,方圓數十公里的心中紛至沓來,到這裡燒香還願,祈福安康。1958年大鍊鋼鐵的時候,廟宇被毀壞,廟宇的橫樑、立柱等木材在大鍊鋼鐵的時候化為灰燼,廟裡的菩薩同時被毀。後來,隨著這個村落人口增加,便有人在當年的楊祠廟=遺址上蓋起了房子。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當年,廟後面有一個數人合抱的銀杏樹,因為這顆銀杏樹從沒有結過果,所以這顆白果樹被當地人稱為“公白(果)樹”,意思為雄性白果樹。據傳該樹高達十餘丈,樹冠如傘蓋,在數十里之外就能看到,是當年當地最高的一棵樹。因為白果樹年歲大,已經中空,1958年大鍊鋼鐵的時候,被鋸倒做風箱了。另外一種說法是當年修建先覺廟水庫的時候把這棵樹挖去當剅管了。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石碾子的神秘

剛一走進老店子,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掩映在草叢中的石碾,碾子上的紋路依稀可辨,碾子的底盤一半埋在土裡,一半在外,碾沿已經破敗殘缺。

這座石碾是清朝年間由當地村民集資請石匠精雕細琢而成,距今已經有200餘年。碾磨直徑約70公分,碾盤直徑約3米。這座碾子承擔著老店子整個村落居民碾米、磨粉的工作長達近兩百年,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隨著碾米機的出現,這座石碾才失去它的功用,推出歷史舞臺。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這座石碾除了上面的而功能之外,它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它有退水之神功。當地村民介紹說,自從這座碾子來到老店子之後,老店子就沒有淹過一次水——老店子地面平坦,上游多條河流經過這裡。相傳在清道光年間的時候,萬店地區大雨傾盆,洪水氾濫,不少村民紛紛到楊祠廟燒香拜菩薩,希望洪水能繞道而過,但洪水依然在老店子肆掠,眼看整個村落就要被洪水淹沒,沒想到洪水漲到碾磨底部的時候,整個村落的水位突然自動下降,挽救了整個村數百口人的生命。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老店子再次遭遇洪水,和清道光年間一樣,洪水漲到碾磨底部的時候,整個村落的水位突然自動下降。從那以後,老店子的人們就把這座碾子稱為“鎮水神碾。”

夜明池的來歷

夜明池,位於老店子東部,面積不大,兩三畝見方。關於夜明池的來歷,有兩個版本。

民間版本:在幾百年前,老店子有一個村民在這個堰塘裡打魚,與沒有撈到,結果撈出一面鏡子,他拿起這面鏡子看,沒想到這面鏡子竟然把自己身體內臟全部照出來了,嚇得這位村民趕緊把鏡子扔回水池裡面。村民回家後定下神來仔細想,覺得這塊鏡子可能是個寶貝,又返回去找,卻再也找不回來了,後來,這個堰塘一到夜晚就發光,因此這個村子裡的人就把這個池子叫做“夜明池”。

據萬店鎮志記載,相傳在春秋時期,老店子是顓國的首都。戰國時期,諸侯興起,相互侵吞,顓國被隨國所滅,顓國國王亡命之時,將印璽、珠寶匿藏掩埋和丟入老店子動版的堰塘內,故此,堰塘內有時夜晚發光,後來有人將此塘取名“夜明池”,一直流傳至今。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挖出來的金子

萬店鎮志記載:1980年2月,原老店大隊七隊社員在“夜明池”西南角挖排水溝時,挖出一口陶缸,缸口以鉛錫合金封口,內有金器18件,淨重3100克,銀器100餘件,淨重5700克,有首飾、壺、杯、盤、碗、筷等,還有17張用打磨工藝製成的銀箔畫。無論從藝術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鑑定均屬珍品。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老房子的哀鳴

要說老店子的老房子,現存的絕大多數都是上世紀所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子,年代並不久遠,在這裡所能見到的是清朝年間的牆頭和清末民初用糯米建造的牆體。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在整個村子裡,幾乎各個角落都能夠看到不同朝代的石板和磚,這些古磚不但年代不同,大小不同,磚上的花紋和圖案也不盡相同。

村子裡,當年的青磚和瓦礫成為老店子的一大特色,據村民介紹,只要向下挖30公分左右,就能看到那些不知年代的青磚和瓦礫。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在村裡,見到最多的就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這樣的老房子雖然很多,但是,除了一兩家裡面有人居住稍顯好點(但也已經破敗不堪)以外,幾乎都是殘垣斷壁。這些房子的立柱,房梁等,有不少依然保存完好,有一部分已經斷成多截,有的梁頭上面的雕花清晰可辨,只可惜因為房主人搬走,這些過去的老物件已經快被人遺忘的一乾二淨了。

在老店子,還可以看到石制的碾槽、石臼,升子、紡線用的線拐、銅鎖、老式木床等。據村民介紹,像這樣的老物件村民家中還有不少。

民間的傳說

金棺材:從前,在學屋院,一群小孩子在學屋院下的池塘裡洗澡,結果玩著玩著,突然池塘裡出現一口金棺材,當時小孩子不知道是這口棺材是金子所鑄,只覺得很好看,有的小孩回去後就告訴家裡大人,大人的之後覺得奇怪,等他們再回去找的時候卻再也不見金棺材的身影了。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金雞:從前,村子裡的人總是聽到村裡有雞在叫,南邊的人說在北邊叫,北邊的人說是在南邊叫,就是找不到。,村裡一個人稱老四爺的,眼睛看不清楚,有一天早上起來掃地,把渣子掃在一起後回去拿撮箕,結果回來後,剛攏堆的垃圾變得滿地全是,卻直到是什麼把垃圾散開的,老四爺不放心,就又掃在一起,然後躲在旁邊觀察,不一會兒,就看到一隻老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出來,又把他掃在一起的渣子扒散了,他十分生氣,用手中的掃把追打,沒想到打死一隻小雞,拿起來一看居然是一塊金子。聽聞此事後,隔壁一老頭也拿掃把去掃,心裡想著這次他要弄一塊大金子,等到老母雞帶著小雞出來後,他心想著要捉個大的,就去抓老母雞,結果因為貪心,被老母雞在他腳上啄了一口,從此之後腳一直都好不了變成了跛子,而老母雞和小雞從那以後再也沒出現過。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聚寶盆:傳說,有個趕牲口的人,那天走著走著,驢子渴了,卻到處找不到地方給它喝水,最後在路邊發現一隻盆子,他把這隻盆子撿回家後裝水給驢子喝,沒想到裝在這個盆子裡面的水怎麼喝也喝不完,這個趕牲口的人就覺得奇怪,想著又把它用來換著餵豬,結果裝在裡面的豬食豬怎麼吃也吃不完,他就想著丟個錢試試,結果居然出來一盆錢。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老店子的龍燈

老店子的龍燈是這裡一直流傳至今而又最負盛名的民間文藝活動,這裡面又充滿著神秘的傳奇色彩。

老店子的龍燈之所以充滿神秘,是因為老店子的龍燈表演自從它誕生之日起,除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參加過一次萬店鎮民間文藝表演比賽之外,至今就沒有走出過老店子。

老店子的龍燈表演起於什麼年代,這裡的老人眾說紛紜,有說起源於清朝,有說起源於民國,唯一的共同點是老店子的龍燈從不到外面去表演,所有的表演僅限於老店子。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老店子的龍燈表演有很多的講究,首先是需要有四個“(領)頭人”,這四個頭人既要有組織指揮能力,又要熟悉龍燈表演的所有流程和規矩,還要為人忠厚正直有聲望,最關鍵的是必須兒女雙全,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每年的臘月,由上屆的“頭人”選中接棒的頭人就要開始自己的工作了,到每家每戶組織捐款,數額不限,完全自願,這些款項主要用於龍燈及其它表演道具的修繕、重塑等。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到了正月初三,龍燈表演就開始了。這是一個龐大的表演隊伍,整個隊伍達到130人,表演的時候浩浩蕩蕩,每年都會吸引周邊大量村民前來觀看。這支表演隊伍中所有的表演者全部來自老店子,他們除了舞龍燈,還有劃旱船、表演地花鼓、大頭表演、竹馬錶演、蚌精表演等等。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在老店子表演龍燈的日子裡,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所有參與表演活動的人會被分配到各家各戶吃飯,一般情況下,一家將分配到兩個表演者,家裡被分配到由表演者吃飯的,必須不折不扣地招待好表演者,任何家庭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表演者就餐,影響表演者的情緒或表演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且吃飯時間必須統一,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推遲。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最具有傳奇色彩的是龍珠和龍鬚,據說老店子表演當天的龍珠具有讓已婚婦女懷孕產子之靈驗,每次龍燈出門表演的時候,一些已經結婚沒有生育兒子的夫妻就會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賄賂頭人也要將龍珠“搶”到手,然後將龍珠拿回家,放在枕頭下面,當年就會生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隨州發現之旅之——探秘萬店鎮小河溝村老店子灣

目前,老店子的中老年人幾乎人人都會和參與龍燈表演,每年的正月初三初四兩天,老店子就成為周邊百姓觀看龍燈表演的最好去處,歷經百年,仍然經久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