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過世,如何評價她的傳奇一生?

唯美短句精選

抗戰爆發後,西方國家對中國深表同情但遲遲不落實援助,直到1938年美英兩國才分別同意二千五百萬美元和二百萬美元的對華貸款,隨著反法西斯聯盟的強化,開始加大援助力度,1941年後期,按照約定,一支由陳納德指揮的空軍小分隊“飛虎隊”投入亞太戰場。在連場戰事特別是長沙會戰中發揮重大作用。


1943年,中國空軍中美混合飛行聯隊成立,在陳納德指揮下轉戰各地,成為抗戰後期中國空軍的主力。抗日戰爭期間,共擊落敵機2600架,擊沉、重創223萬噸敵商船,44艘軍艦,擊斃日軍官66700餘人。

從相識到相知相愛,有情人終成眷屬。1947年12月21日,陳納德與陳香梅在上海虹橋路陳納德的寓所裡舉行了婚禮。之後,國事複雜,二人遷居臺灣,陳納德逝世後,陳香梅帶兩個女兒遷居華盛頓,之後以驚人的毅力進軍政界、商界,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得到各界青睞,從肯尼迪到克林頓,先後有八位總統對她委以重任。

1963年,她受肯尼迪總統委任到白宮工作,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的華裔。尼克松1968年競選美國總統期間她也是著名的女性籌款人,被尼克松委任為全美婦女支持尼克松競選總統委員會主席,併兼任亞洲事務顧問。


陳香梅有“中美民間大使”之譽,在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和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作出過積極貢獻。1980年,她作為里根的親善大使到中國大陸和臺灣訪問,積極奔走溝通,促進了兩岸交流。她說:“只要中國人能揚眉吐氣,我於願已足”。

近年來,陳香梅積極參與中美交流事務,成為改善中美關係的重要聯絡人,2015年獲得國家領導人頒發的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章。她的一生,為國捨身,敢愛敢恨,拋棄小家國觀念,致力為中華民族的發展而奔波,在海外享有盛譽,也受到多位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讚揚。


南方鵬

陳香梅女士是一位傳奇的女性。她的一生充滿傳奇。

她在少女時期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並且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她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外交官家庭,當她的父親遠赴墨西哥任職,由於工資有限,沒有辦法將她們一家子都帶過去,就讓陳香梅母親帶著陳香梅和她的妹妹們遷居香港,投靠陳香梅的奶奶。這是1935年的事。1938年陳香梅的母親就去世了。

陳香梅與陳納德結婚照

由於受到家庭的薰陶,陳香梅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寫作才華。如果她不嫁給陳納德,很可能中國又出現了一個張愛玲。香港淪陷後,長姐陳香梅帶著妹妹們逃難到桂林。陳香梅進入了嶺南大學讀書,嶺南大學原來在香港。日本進攻香港,嶺南大學搬到了桂林。

陳納德將軍1946年離婚,1947年兩人在華盛頓特區舉辦了婚禮。陳納德將軍為了給她一個合法的身份特地將婚禮舉行地點放到華盛頓特區,而不是自己的居住地路易斯安那州的門羅。婚後,陳香梅給陳納德生了兩個孩子。

陳香梅與陳納德婚禮照片

陳納德將軍1958年去世後,陳香梅女士獨立撫養兩個子女成人,並且擔任陳納德基金會的主席。她積極推動美國華人參與美國政治,推動了美國華人協會的成立。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穿梭於北京和臺北。為中國大陸加強與美國及臺灣的經濟往來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正是在她的呼籲下,在上世紀80年代,很多華人科學家、技術專家,紛紛回到大陸,為建設國家貢獻力量。

陳香梅女士的一生是忠於愛情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她與陳納德將軍的愛情是跨越世紀的愛情,她與陳納德將軍一起譜寫了一曲中美的世紀情緣。

陳納德和陳香梅的孩子降生

陳香梅絕不是陳納德的註腳,她自己本身才華橫溢。別的不說,19歲大學畢業,即使放在今天的社會,能有幾人?她和陳納德伉儷情深,在陳納德將軍去世後,守寡整整60年。這樣對愛情的堅貞,有幾人能做到?她從小堅韌不拔,在陳納德將軍去世後,擔任多家公司的負責人,並且是一個出色的社會活動家。這樣的女性是值得敬佩的。



季我努學社

陳氏香梅女士傳

陳氏香梅,生舊朝十四年端午,卒於今,年九十又三,飛虎軍故將陳納德之妻也。陳納德者,胡人也。有良將之材,適與舊朝宋皇后有交,倭賊入侵,召之入朝,組飛虎軍,大敗倭賊。

外祖廖鳳舒,舊朝戶部尚書廖仲愷之兄也,喜此女誕日祥瑞,肇賜以嘉名,名之曰香梅,取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視之為掌上明珠,殷殷之情若是焉。香梅自小生書香世家,門第顯貴,外祖與父皆司理藩院之職,常使胡,精通胡語,是以少亦善胡語,有辯才。

及長,倭寇入侵,國破焉,遂流離輾轉於粵港桂之間。又繼之母亡,姊妹分散,綴珠寶於襟而逃,幾為賊寇所獲。父時使胡,天高地迥,號呼靡及。後至雲、渝,始有安身之處。年十九,會舊朝邸報徵召刀筆吏,香梅毛遂自薦,人奇之,曰:“刀筆吏固無女兒邪?”對曰:“古有木蘭替父從軍,今有香梅攜筆報國。”遂成,為天下女筆吏第一,古未有也。

香梅以善胡語,得以訪諸飛虎軍。一日,身旗袍,著高跟,翩然入軍營,一營將士鴉雀無聲,時陳納德亦在帳中,一見傾心,終成眷屬。抗倭勝,與夫歸胡,後夫不幸病故,時三十有三,家道中落,幼子待哺,香梅以一己力獨撐,其擔當猶如丈夫也。

後入胡廷,居要津,亦我朝女子為第一人也。然心繫故國,常言“但我國人揚眉吐氣,女子於願已足”。太宗四年,以胡酋特使入朝,太宗見之,設座為首,眾怪,太宗曰:“天朝女仕胡,惟此女,海內亦惟此女。”

香梅亦有文采,其著有《春之千日》,記與夫相處十有一載有如春日。一載三春,一春三旬,一旬十日,十有一年,故以千日計之也。嘗與夫約,生死不離,後夫死獨居,人勸以再嫁,香梅則曰願以納德亡妻終世,夫妻情深至此,感人肺腑。又尚教化,自捐金無數助學,於華夏又一功也。斯人已逝,豈不悲哉?

竹山子曰:世之謂女子無才德也。是使歷代之女子湮沒無聞矣,雖有呂后肇始武帝之威名垂,然亦多貶。後之烈女傳,亦一時一事之瑣碎,且多以孝節守貞褒之,亦欲以囿女子於閨中,成其婦德。近世倡女子解放,與男平等,遂造就無數之女中豪傑。今香梅以弱女之身,為國難搦管上陣擊倭,入胡地,歷八朝,助胡酋臨大位,與我朝交好,為一代風流人物。俗語有言曰:“巾幗不讓鬚眉,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子能頂半邊天。”此言得之。


看文史哲理談修齊治平

他,正如其著作《一個鬥士的自述》的名字,是一個在空中驍勇善戰的反法西斯鬥士;他的夫人是著名的華裔陳香梅女士;他的先進理論不為30年代的美軍所理解,在異鄉中國卻大放異彩;他同情中國人民的抗戰,組織了一支志願航空隊,在滇頃印空戰中,以少勝多,屢戰屢勝;他指揮的“駝峰航線”為中國的抗戰輸入了寶貴的血液;他指揮的14航空隊奪佔了中國戰場南方的制空權,使日軍只能望空興嘆,他就是二戰中深受中國人民愛戴、讚美的“飛虎隊”司令—陳納德。

圖為陳納德的飛虎隊成員。

圖為陳納德與妻子陳香梅。

圖為陳香梅和宋美齡合影。

圖為老年的陳香梅,2010年榮獲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從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克林頓、布什等,她共服務了8位美國總統。並不餘遺力的在促使中 美 關係 改 善,中國 海 外 交流,海 峽 兩 岸 接 觸 等擔當開路者,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難怪鄧爺爺曾說過:美 國 參 議 員 有 很多個,而陳香梅全世界只有一個。


圖文繪歷史

陳香梅女士,一個曾被鄧小平贊為“全世界只有一個”的傳奇女性。她是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妻子,但她並不是因此而得以傳奇。她用自己的血汗書寫了自己的一生傳奇,她的一生波瀾壯闊,她經歷了在日本鐵騎下一個中國普通民眾逃難的血淚史,她還擁有與陳納德將軍的傳奇愛情,她創造了一個華裔女性在美國政壇的傳奇,她更是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

1942年6月,陳香梅6姐妹踏上逃亡之旅,她們實際上還是一群孩子,可想這一路將會面臨怎樣的磨難。她們6姐妹擠在擁擠的船上,稍有移動就會失去位置,為了躲避日本人的巡邏船,本來三個鐘頭的行程,煎熬了三天三夜才到澳門。然後,從澳門到湛江,走陸路,一路避日本人、躲轟炸、穿越封鎖線、繞過土匪出沒地區,走著走著,不時有人突然倒下,沿途都有草草築起的新墳,令人不寒而慄。16歲的陳香梅擔負起了照顧妹妹的責任,她們用了15天才到達湛江。她們剛在湛江安定下來,但是太平洋戰爭又爆發,日軍對湛江又是虎視眈眈,恰逢此時,陳香梅聯繫到了桂林的學校,決定舉家到抗戰的大後方桂林去上學,因此她們又踏上逃亡之旅。

逃難路上戰勝死神奇蹟生還,從湛江到桂林這段路,道路很不好走。陳香梅姐妹一行,一路艱難行進,但禍不單行,進入與廣西接壤的廉江石角圩,陳香梅得了難民的流行病——瘧疾,為跟上嚮導趕路,他們僱了一頂轎子,扶病而行。陳香梅病越來越重,只好在當地找個郎中把脈,喝完郎中開的藥後,仍不見好轉。接著,陳香梅又發高燒處於昏迷狀況,隨時都有死亡的危險。大家只能聽天由命,流著眼淚守候奄奄一息的陳香梅。沒想到熬到第三天,奇蹟出現,陳香梅熱退病除活了下來。在經歷千辛萬苦,跋涉幾千裡後,一個半月後他們終於到達桂林。抗日戰爭期間,陳香梅的逃難經歷,成為她人生的一大轉折點,磨鍊造就了堅韌的毅力和倔強的性格,寫下了人生重要的一頁。

陳香梅與陳納德婚後,開啟了十餘年的幸福生活。婚後,陳香梅並沒有因為嫁給了陳納德就過起了富太太的生活,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專事寫作,並協助陳納德將軍撰寫回憶錄《一個鬥士的自述》。此間十年,她在短、長篇小說和散文創作上頗豐,開創了一片自己的天空。但好景不長,1958年陳納德將軍不幸病逝,陳香梅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於1960年移居美國華盛頓。在這裡,她從頭開始,孤身奮鬥,開啟了在美國政壇的傳奇。

陳香梅一個倔強的中國女性,孤身勇闖美國政壇,一片赤子之心,成為中美民間大使。剛到美國的陳香梅,在大學執教。後來,她以個人經歷和中國問題為題進行全美巡迴演講,並慢慢步入美國政壇。此後,陳香梅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進軍政界、商界,終於大獲成功,三十多年來,從肯尼迪到克林頓,先後八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成為美國政壇的一顆耀眼新星。在陳香梅活躍在美國政壇的同時,她不忘一顆赤子之心,致力於中美關係,在中美關係的交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你中美民間大使。

“全世界只有一個陳香梅”,這是鄧小平對她最大的稱讚。她曾在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和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作出過積極貢獻。1980年,她作為里根的親善大使到中國大陸和臺灣訪問,在兩岸之間積極溝通,促進了兩岸交流。在臺灣與大陸的關係上,陳香梅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她向當時臺灣當局的蔣經國提議讓臺灣退役老兵回大陸探親,僅僅幾個月之後,就得到了蔣經國的同意。海峽兩岸的民間往來自此開始。當被問到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將來時,她總會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說:“始終堅定不移地相信,臺灣一定會迴歸”。晚年的陳香梅致力於推動中國的教育事業,並且她就喜歡幹年輕人乾的事情。喜歡唱歌、跳舞,是跳Disco。只要條件允許,每天晚上上床睡覺之前,都要跳繩。

陳香梅是美國人,但陳香梅更是一箇中國人。每當陳香梅在天安門前看到國旗升起的時候,都激動地流下眼淚。陳香梅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有人問過陳香梅,做夢的時候是說中國話還是說美國話。她說,夢見中國時講中國話,夢見美國時就講美國話。一生傳奇,一片追夢赤子心的陳香梅女士,於3月30日華盛頓的家中去世,享年94年。歷經滄桑終不改, 洗盡鉛華呈素姿。緬懷陳香梅這位傳奇的女性,向陳香梅女士致敬!


密探零零發

陳香梅女士,出生於北京。她的家族在當時絕對算是“名門望族”。先說下她的家庭背景,方便理解她後來的傳奇經歷。

陳香梅的母親是廖香詞,也在英、法、意讀過書。她外祖父是廖鳳舒。廖鳳舒有個胞弟,名叫廖仲愷!這個人,大家應該清楚吧。廖仲愷在孫中山創立同盟會時,就是元老級人物。官方給廖仲愷的評價是“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另外,重點來了,還是我黨的摯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陳納德從美國召集100多名年輕飛行員和機械人員、以及文職人員300多人,組成了著名的"飛虎隊"(原名美國空軍志願隊)。飛虎隊起初的任務是協助訓練中國空軍。到中日正式宣戰後,飛虎隊改為十四航空隊,與中國空軍並肩作戰。

陳香梅和陳納德結婚是在抗戰勝利以後。陳納德將軍在抗戰勝利回國後,不久又重返中國,在上海成立了中美合作的民航空運公司。兩人於1947年,舉行婚禮。當時,陳納德54歲,陳香梅23歲。這就是愛情的魅力吧。

1958年陳納德將軍不幸病逝後,陳香梅於1960年,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到了美國華盛頓。

剛到美國時,陳香梅遇到了“車位之爭”一事。當時,陳香梅在喬治亞城大學找了份工作,做一個小部門的主管,副手是一個男性白人。當時,由於美國流行種族歧視,學校把部門唯一的一個停車位,給了白人副手,而沒給陳香梅。陳香梅很生氣。正值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在拉少數民族選票。陳香梅放話,誰給她把車位要回來,她就支持誰,就加入那個黨。結果,共和黨先拿回來車位,於是陳香梅加入了共和黨。

從此,陳香梅開始進軍政界、商界。得到美國上流人士的接納,從肯尼迪到克林頓,先後八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

1972年,她被選為全美七十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1991年,她出任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美國內政部環保委員會委員、美中航運總裁。2004年10月,出任海南大學名譽校長。2011年6月10日,被浙江大學聘為名譽校董。


1980年,陳香梅帶著美國總統里根的親筆信訪問北京,對於中美關係緩和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時,她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下榻。除夕夜,陪她吃年夜飯的是領袖鄧先生和陳香梅的舅舅廖承志。吃飯期間,陳香梅還一邊吃一邊講笑話,還模仿領袖鄧先生講四川話。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幾天前,曾經深刻影響了中美兩國曆史的傳奇女子陳香梅女士在美國華盛頓病逝,許多朋友應該已經久聞其名了,但她的一生究竟有怎樣的傳奇經歷,恐怕大家並不那麼瞭解,今天石頭君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出身外交世家

1926年6月23日,陳香梅出身於北京一個外交官家庭。1935年,陳香梅的父親就任中國駐墨西哥使館領事一職。而當時中日之間已經戰雲密佈,預感到大戰即將來臨的陳香梅父親在前往墨西哥之前,將家人遷到了香港居住。1938年,陳香梅的母親去世。作為長女的陳香梅也肩負起了照顧五個妹妹的職責。

年輕時的陳香梅

避戰桂林

1941年12月25日,日軍攻佔香港,隨後宣佈三天內日軍可以隨意姦汙在港中國女性。為躲避日軍暴行,陳香梅帶領五個妹妹逃到了當時的抗戰大後方桂林,後進入嶺南大學讀書。

陳香梅與陳納德


作為難民來到桂林的陳香梅和幾個妹妹在當時生活非常拮据,甚至連吃的大米都經常是生蟲的。而陳香梅小時候就曾對自己的老師說過,自己生於端午節,所以註定會成為作家。進入大學之後,陳香梅也開始努力圓自己的作家之夢,希望通過成為作家擺脫當時的窘境。

結識陳納德

陳香梅與陳納德結婚照


但因為當時陳香梅和陳納德二人經常居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而路易斯安那州曾經在19世紀末通過法律,將白人與非白人之間的婚姻視為非法,因此陳香梅和陳納德之間的婚姻也始終遭遇了一些來自其前妻的麻煩。最後在1958年陳納德去世之前,經過權衡,把自己的多數現金財產分給了前妻和前妻的子女,但是把自己在美國民航空運公司和飛虎航空所擁有的所有股權都留給了陳香梅。

陳香梅與陳納德


在美政治生涯

到美國之後,陳香梅加入美國共和黨,並曾一度加入臺灣和南越當局在美國的遊說團。但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後,陳香梅在1981年訪問中國,為剛剛當選美國總統的共和黨人里根訪華鋪路。後來陳香梅又多次率領美國及臺商代表團訪問中國內地,為促進中美和海峽兩岸經濟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而在美國共和黨內,陳香梅也曾擔任共和黨中央委員,財務委員會副主席,少數族裔委員會主席等多項要職,是在美國少有的擔任過政黨要職的華人之一。

晚年陳香梅


桃花石雜談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1925年的端午節陳香梅出生於北京,其父陳應榮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陳香梅姐妹六人。陳香梅是老二。他們自幼在香港接受教育,日本入侵香港以後,在她們父親的好友美國十四航空大隊司令陳納德的幫助下前往昆明就讀,但誰也意料虎不到是,就此成就了陳納德和陳香梅的美好姻緣。

1959年,35歲的陳香梅成為尼克松的競選總部 的一員。雖然尼克松競選失敗,但她出色的才華給華盛頓官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華盛頓教堂大道4201陳香梅的私人寓所也成為共和黨高官聚會的場所。1967年尼克松二度出山,競選美國總統。任命陳香梅為美國婦女支持尼克松競選委員會主席。尼克松告訴陳香梅他一旦競選成功,將讓陳香梅入閣,但陳香梅斷然拒絕,我不入閣不直接攝入政治是陳香梅的一貫準則和方法,在分寸感上陳香梅把握的很好,,因為她知道,一個亞裔女性進入美國政府實在是太招搖了,雖然尼克松希望陳香梅出任美國駐泰國大使,福特政府希望她出任美國財政局長,陳香梅都拒絕了。這裡必須指出的是,陳香梅從肯尼迪到克林頓連續8位美國給她的職務都是有職無薪。陳香梅也為中美友好做出了巨大貢獻,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永遠值得紀念和銘記。

陳香梅是華人女性的偉大的驕傲,她絕非陳納德襯托和註釋。應當說陳納德因陳香梅而被銘記,因陳香梅而驕傲。


清水空流

當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讀過一本書,名叫《虎虎虎》,記錄的就是陳納德將軍領導的中美飛機混合大隊與日軍浴血奮戰的故事,中間就描寫了陳納德將軍和陳香梅女士從相識到相愛相守的傳奇經歷。

直到前幾天,看到陳香梅女士12018年3月30日在華盛頓家中死去的消息,又讓我回想起那朵在抗戰風雲中盛開的愛情之花。

陳香梅女士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她終生都致力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由於她的不懈努力,大大提高了中國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1925年,陳香梅出生於北京。

1937年抗戰爆發時,全家人被迫流亡香港。

在抗戰中,她曾經多次採訪陳納德將軍。在戰火紛飛的採訪中,陳香梅慢慢的愛上了這位不遠萬里從太平洋對岸飛過來,幫助中國人民抗戰事業的美國人。

1947年,陳納德和陳香梅在上海結婚,並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1960年,陳香梅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和陳納德的骨灰,移居美國華盛頓。

2010年,陳香梅曾經獲得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15年9月2日,在人民大會堂陳香梅女士被授予抗日戰爭,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紀念章。

陳香梅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她成功突破了美國的階層固化,進入了美國的上流社會。

陳香梅在美國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先後獲得八位總統的信任,進入美國政府工作。這和她良好的個人魅力是分不開的,也是她個人努力的結果。

陳香梅和王永慶一樣,都相信一句話:將軍最好的歸宿就是戰死沙場,人活著就要做事。

當陳香梅女士八十幾歲,九十幾歲的時候,還活躍在中美文化交流的活動之中,不辭辛苦,多次乘坐長達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奔波於太平洋兩岸,給中美文化交流努力。

我們回顧陳香梅女士的一生,就是不懈奮鬥的一生。

向陳香梅女士學習!


新知傳習閣

據華盛頓郵報4月3日報道,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過世,享年94歲。



作為晚輩,對先輩的一生十分敬佩,未敢妄議,所以我來簡單說下陳香梅女士的主要經歷吧!

陳香梅女士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幾多波瀾,顛沛流離!1925年,陳香梅出生在北京,父親母親都是知識分子,都是留學歐美的新青年。


陳香梅的青少年時代,是戰亂的時代,“七七事變”以後,她隨家人流亡香港,後來香港被日軍佔領,而此時她母親去世,父親遠在美國,年少的她只能擔下重任,和姐姐一起帶領著幾個妹妹一路顛沛流離,輾轉多地,最後來到昆明。

對於幾個年少的女孩來說,戰亂時代逃難,是難以想象的,箇中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話語權!父親要求她們去美國學習,但是陳香梅卻拒絕了,她說:

“我不能在祖國受難時離開她。我要工作,要盡我對祖國的責任。”

一個偶然的採訪,她認識了陳納德將軍,後來二人結為夫妻,成為一段佳話!

1949年,陳香梅隨丈夫遷居臺灣。陳香梅女士還是一個作家,曾出版過詩集,在臺灣,她協助丈夫撰寫回憶錄。


1958年,陳納德將軍去世,兩年後,她帶著子女移居華盛頓,靠著不斷努力,生活開始轉變,她進軍商界,政界,並且大獲成功,幾十年來,美國八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

再後來,陳香梅女士的人生仍然精彩無比,所獲頭銜無數。

總之,陳香梅女士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光輝燦爛,令人仰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