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哪座城市最有希望成為「北上廣深」之後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Ocean_Song

現在看來最有希望成為北上廣深之後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應該是重慶。原因如下:

1.重慶的地理位置

重慶位於西部大開發非常重要的樞紐位置,從1997年被設為直轄市以來,就可以看到國家對這座城市重視程度,他肩負著帶動中國西部地區的重任。

2.經濟

重慶直轄市以來,各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2017年,重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19500.27億元,也充分說明了這點。

3.旅遊業

重慶目前正在積極打造旅遊城市,在各項指標上也是排在全國前茅,瓷器口,武隆等景點受到許多遊客喜愛。還有山城夜景,"不覽夜景,未到重慶",如果來重慶沒有領略過重慶的夜景絕對是一大遺憾。重慶獨特的山城起伏風貌,你不論在哪個位置,都可以欣賞到錯落層疊的城市燈火,同時倒映在江水裡,感覺別有一番情趣。

4.美食

一說到重慶市美食 可能所有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火鍋,沒有錯,這已經成為重慶的一張名片。重慶火鍋麻辣為主,又多味並存,搭配隨心所欲。

一線城市 不但是經濟上上領先 還有多元的文化 加油 4D城市 大重慶。


伊小胖

中國大陸哪座城市最有希望成為「北上廣深」之後的第五座一線城市?這個問題回答過很多次,也曾在專欄中以數據分析過。

去年,第一財經公佈了最新15個新一線城市榜單,分別是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重慶市、南京市、天津市、蘇州市、西安市、長沙市、瀋陽市、青島市、鄭州市、大連市、東莞市、寧波市。

所謂的新一線城市,其實就是強二線城市,距離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還是有較大距離。但從這份榜單的排序來看,可以看到,成都與杭州排在最前面。以目前的經濟實力而言,成都與杭州也是距離一線城市最近的兩個城市。

那麼接下來,就變成了成都與杭州的較量,這兩個城市誰最有可能率先晉級為一線?個人以為是杭州。

近日,科技部公佈了2017年獨角獸企業榜單,其中可以看到杭州坐擁17家,超越了深圳、廣州,排在全國第三位,僅次於北京、上海。而成都僅1家。

所謂的獨角獸企業,是估值10億美元以上,創立時間較短還未上市的企業,他們代表的是一種新生力量,既證明了城市目前的實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發展潛力。所以,在這一回合上,杭州幾乎可以碾壓成都。

再來看經濟,我們來看兩組比GDP更為關鍵的數據,2016年杭州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3386億元,這個指標稱為資金總量,反映的是城市的吸金能力,或者說金融能力。同期的成都為31434億元。

金融與科創是反映城市發展的兩個重要指標,再來看看科創能力。

目前,科創能力最強的是深圳與北京,根據2015年PCT國際專利數量排名可以看到,排在前十的地區分別是深圳、北京、上海、廣州、臺灣、杭州、香港、武漢、青島、成都。

杭州又勝成都一籌。

所以,結果很顯然了!


天天說錢

毫無疑問是杭州(武漢鄭州成都等中西部城市畢竟是中西部的,能力有限;南京產業單一,沒有完成產業升級;蘇州地位太低、只能憑藉製造業創造GDP,從沒有機場就能看出來。其他城市比如天津和蘇州重慶一樣純粹製造業的城市,工資才4000來塊錢,產線工人可能也就3500)

杭州有那麼多大公司:阿里系各公司、螞蟻金服、華數傳媒、華為(研發、開發)、網易(目前主要在杭州)、老闆、方太、吉利、蘇泊爾、哇哈哈、農夫山泉、萬向、綠城、濱江、納愛斯、貝因美、斯達康、華三科技、大華股份、廣廈、蘑菇街、天天快遞等等很多還有數以萬計的阿里系中小公司。另外杭州的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都是全國前五名的!

有人說杭州只有一個西湖, 如果沒有西湖, 杭州什麼都不是. 可西湖就在杭州!

有人說杭州只有一個阿里, 如果沒有阿里, 杭州什麼我不是. 可阿里就在杭州!

有些城市靠著強大的製造業, 吸引了龐大的工業企業落戶, 比如蘇州,重慶, 鄭州, 武漢, 工業強大就產生了龐大的GDP. 然而這些和百姓關係不大. 市民關心的是收入, 環境, 人文, 文明程度等. 這也就是為何2017年杭州的流入人口達到了28萬的原因. (前三名分別是深圳、廣州、杭州)。

有人說杭州的房價全國第六太高了,房租水平也是全國前五。 而可能大家並不知道, 杭州的收入水平已經接近並且部分行業超過廣州了.

關於杭州的收入情況不多做贅述, 網上都能查到.

杭州目前的獨角獸企業是全國前四五名的樣子。杭州的上市公司市值可以排名第四第五的樣子,總值是南京所有上市公司的4.5倍。

拋去阿里,杭州其他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也是南京的2倍。

杭州藉助2022年亞運會的契機,正在大修地鐵和舊城改造。2022年前會新通10條地鐵。屆時,杭州的城建、交通等公共設施會邁上新的臺階。

全國所有省份裡都存在地域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比如江蘇南部對於北部,廣東的珠三角對於其他省內城市。然而浙江省就是一個發展十分均衡的省份。浙江數以萬計的小企業遍地開花, 民營企業的發展能力是遠超過國營企業和外資的。而杭州作為民營企業的總部未來會更好的。民富不過浙江(義烏、寧波、溫州、台州、紹興小老闆很多),而很多公司做大了都會把總部放在省城杭州。

不管中西部省會城市、周邊鄰居南京、蘇州怎樣挖苦杭州,都不是問題,杭州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杭州不是隻有阿里,更不是隻有互聯網,杭州只是率先完成了產業轉型,藉助互聯網的大風,邁向了一個新臺階。

從2015年起,杭州的外來流入人口一直穩坐全國前三名。未來會持續吸納更多人口來杭定居、就業的!


HidinhlY

第五城當然是重慶,重慶是直轄市,內陸之都!超特大城市,國家三大製造中心,主城人口比這些城市多三百萬,體量大,這些城市主城人口少三百萬,體量小,還沒一個國家中心,只是特大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重慶還需五年就達到主城一千萬人口,全市總產值五年達到現在上海總產值,突破三萬億總產值左右,這個標準完全可以成為合格第五城,那時的總產值遠超廣深,如果三千萬人的重慶還過五年,趕不上人口千萬廣深,說明中西部大開發是不成功的,說明中西部還需大開發,任重道遠。其次成都人口以多,土地資源以豐富,體量以比較大,後勁以比較發展強,有可持續發展快速增長能力,又是大省,吸金能力強,可能在未來六年,總產值超兩萬億,以趕上現在廣深,有第六城市期望。武漢目前產值不錯,人口少,土地少,旅遊資源弱,城市環境差,各種資源不足,成本高,未來後勁發展弱,所以未來五至六年,可能只有成渝最有可能進入趕上超過現在廣州,才能算一線城市,以就是重慶要在三萬產值左右,成都要達到現在廣州產值,才能讓人認可為一線城市,沒有這個現在的廣州產值,無法讓人認可。其它城市各種資源不足,體量太小,生活成本高,後勁高速增長上升空間比較難。差距會拉大的可能。至少還要晚些時候才能達到,


彭剛32


上圖為發改委聯合雲河都市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

上圖為2018春季求職平均薪酬。上圖為2017部分城市人口增量
個人比較看好越發規範、文明、祥和、進取的重慶。


重慶生活資訊

對於這個問題,近些年來,國內已經有了很多爭論。很多城市都想獲得這個榮譽稱號,因為得到這個中國第五座一線城市的意義重大,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城市的地位以及市民們的自信心。目前有意成為第五座一線城市的,也有呼聲的大概有重慶,武漢,杭州,蘇州,天津等,當然還有一些強二線也想,但是,我們客觀,就是論事的來說,就直接跳過那些有明顯差距的城市了。

成為一線城市的標準是什麼,也沒有多大具體依據。但是,經濟,城市規模,政治地位,社會影響力這些方面還是必須要考慮的。所以我們首先來考慮最重要的上層建築基礎,代表物質的經濟這一要素。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緊隨四大一線城市的分別是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所以這五個城市在經濟上都有成為一線城市的可能性。實際排名是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

從第二因素城市規模來看,我們以人口作為標準。其實國際慣例也是這樣,衡量一座城市大小都從人口來看。比如世界最大的城市東京,常住人口超過六千萬。而墨西哥城作為國際特大城市,人口也超過兩千萬。而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級大城市上海常住人口也在兩千萬以上。而目前,中國城市人口上千萬的並不多,屈指可數。重慶三千萬最多,天津,武漢,成都,蘇州常住人口都超過了千萬。實際排名是重慶>成都>天津>武漢>蘇州。

政治地位這個很顯而易見。重慶=天津>成都=武漢>蘇州。

社會影響力的話,應該從多方面考慮。蘇州是這幾個城市當中經濟最活躍的。武漢是當中科教實力最雄厚的。重慶是發展速度最快的,潛力最大的。天津在首都經濟圈內,也是中國三大經濟中心,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區位優勢明顯。而成都,作為西南部大都會,中心城市,輻射西南。所以,這幾個城市在這方面各有所長,不相上下。

其實綜合上面這些數據,我們基本上可以從兩大直轄市中選擇了。因為不管政治地位,人口多少,經濟總量這兩個城市都有一定優勢。那麼天津和重慶最終誰率先成為一線城市呢?我個人更趨向天津。因為重慶雖人多,地大,但農村人口也多,人均GDP遠不及天津,總體發達程度也遠不及天津。房價更是差遠了。


那詩那遠方

廣州。

從現在流行北上深杭廣,說明有人已經不認可廣州的地位了,甚至認為杭州會超過廣州

由上圖可以看到,

廣州2017年GDP為21503億

杭州2017年GDP為12556億

杭州離廣州還有很大差距,之所以有“北上深杭廣”這樣的說法可能和阿里這些企業少不了關係。

但有一點已經無疑了,就是重慶超過廣州。

2017年重慶市GDP19500億,和廣州差距並不大,增速9.3%遠超廣州7.0%,後勁十足。



大重慶人口3000多萬,面積比廣州大的多的多。周圍幾百公里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對手。不像廣州靠著深圳之流,為爭奪資源競爭的很厲害。隨著“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開展進行,重慶未來一片光明。再加上近年重慶已經被定為國家十大中心城市,未來超越廣州成為全國第四城並不難。

屆時,廣州將榮幸成為全國第五城。

第五城對廣州也不錯了。再看看後面天津、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無錫……虎視眈眈。廣州能保住第五城不被超越也不錯了。


潮過廣陵半江愁

劃下重點:

重慶人均低是硬傷,各種數據一算人均就要滑落10名以上。天津活力不夠是死結,自己過的不錯,安於現狀,對外卻毫無影響力,要不是出了幾次安全事故,其它地方的人都不知道這是個直轄市。

除了以上兩個,其他城市的確各有特點,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體量不夠,短時間完全沒有威脅廣州的可能性。

真正有可能的其實是雄安,但這個地方的成與敗不是我們能分析的。

俺的觀點:一線就是一線,沒有新一線,只是個說法而已,10年內國內城市的格局很難改變!


麻辣啤酒1

在2017年公佈的新一線城市有15個,除了杭州之外還有成都、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瀋陽、長沙、大連、廈門、無錫、福州、濟南。在這15個城市中,唯一能與北上廣深比肩的無疑只有杭州。

產業

產業興,則城市興,從一個城市的產業就可以看出這個城市的發展水平。成都、南京、武漢等城市都是以第二產業為主,杭州則是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主導型的城市。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杭州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分別為2%、35%、63%。

杭州作為一座創新之城,其他14個新一線城市與杭州的差距不是量的多少而是質的區別。

人才

人口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活力,人才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根據招聘網站統計,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人才淨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以11.21%的人才淨流入率位居榜首,成為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城市。2017年杭州市常住人口達到946.8萬,比2016年增加了28萬。年輕人作為思想開放、精力充沛的勞動力,他們的加入必將進一步促進杭州的發展,同時也能看出杭州的實力。

城市基礎建設

為打通主城區與新併入的富陽、臨安等新區的交通,杭州計劃新增10條地鐵線,到2020年杭州市內地鐵通車總里程達250公里。地鐵的建設將加快杭州對新區的消化,擴張杭州的城市版圖和發展空間。

在對外交通上杭州將在2030年擴增到11條高鐵線、6個客運站,到時杭州將成為通達全國9個方向的放射性大型鐵路樞紐輻射全國。

國際地位

隨著2016年的G20峰會,2020年的亞運會和阿里巴巴等杭州企業走向世界(2017年阿里18週年年會68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員工代表齊聚杭州)杭州的國際地位在不斷提高,由“長江杭”邁向“國際杭”。

有人說杭州旁邊有個上海註定了杭州只能當個陪襯,現在都什麼時代了,地理位置對經濟的影響已經在逐漸削弱,人才、創新和科技的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廣州旁邊還有個深圳呢!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社會文明形態的更迭都會導致經濟中心的變遷,杭州很好地抓住了這次機遇。


古今中外,歷史雜談。歡迎喜歡歷史的朋友點擊左上角的頭像關注歷史觀!

每個人對歷史都有不一樣的解讀,你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在評論區展示,互相討論,互相交流!


歷史觀

南京。實習的時候在南京待了一年 南京真的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城市 豐厚的文化底蘊又不缺乏時尚科技感 既有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也有七扭八拐的巷子衚衕 最最最有意思的是南京的地名 各種巷各種橋 非常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