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怎麼吃?

簡靜149942424

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抗過敏及護肝利旰作用。艾草可作為食材製作艾葉茶、艾葉粥等各種食品,以增強人體對疾病預防抵抗能力。

原料:艾葉100克、食鹽適量、雞蛋3個、調和油適量。

將艾葉揀雜質,去梗,泡水,洗淨,切碎。雞蛋打散放入盆內。鍋裡水沸後倒入艾葉煮開。倒入雞蛋液煮開後變小火。加入適量鹽,油煮開後即可食用。

艾葉煎蛋做法略同。配料為艾葉20克,雞蛋2枚。

(2)鮮艾餃子。

原料:糯米粉300克、粳米粉300克、新鮮艾葉適量、餃子餡。

艾葉洗淨,熟煮,倒入糯米粉和粳米粉混合物中,揉成米團,揪出劑子。取一劑子按扁,上放餃子餡,整形,蒸熟。

此外,鮮艾葉還可與薏米煮粥、和米粉做成艾草青團等各種食物。

艾草食用慎用,忌用人群。陰虛血熱者慎用。不能過量食用。否則會引起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中毒症狀。


李彬文

小丸子是一個吃貨,最近特別喜歡吃青青糰子,青團吃起來軟糯可口,餡料鹹甜適口,這麼好吃的青團是用什麼做的呢?當然是艾草了。

大家知道春天的艾草勝人參。艾草又叫香艾,它被食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本草綱目》、《黃帝內經》裡面對艾草的食用都有所推崇,而艾草還有祛溼驅寒、理氣血等功效。

艾草這麼好,那要怎麼食用呢?

下面小丸子為大家推薦艾草兩種常見的食用菜譜,在家的小夥伴可以動手試試哦。

艾草煮蛋

需要準備的食材是:艾葉10克、乾薑15克、 雞蛋2個、紅糖適量。

1、先把乾薑切成片狀,然後把乾薑和洗淨的艾葉、雞蛋一同放進鍋裡,

2、接著加適量清水,可以用文火先把雞蛋煮熟。

3、然後,把煮熟的雞蛋剝殼,再把它們放進鍋裡艾草汁中煮10分鐘,記得添加紅糖哦。

4、最後艾草煮雞蛋就完成了!吃雞蛋喝艾草薑汁,很美味,還能活血補血,對女性很適用,功效也不比苦口的中藥差哦。

甜餡艾餈

艾餈,也是青團,是一種傳統小吃,通常是清明節常吃的美食。

材料:

糯米粉300克、艾草200克、花生200克、黑芝麻100克、椰蓉50克、白糖適量、清水適量。

1、摘取新鮮艾葉,摘除骨枝部分,只要葉子,泡洗乾淨之後放入煮開的水裡燙2分鐘。

2、燙好的艾葉瀝乾水分,記得用清水沖洗乾淨,再擠幹水分,接著用刀剁碎艾葉以備用。

3、然後煮好糖水,放涼到50-60度備用。

4、接著將糯米粉和粘米粉混合在一起,然後倒入糖水,攪拌成一團團後,再加入艾葉碎。

5、隨後用手揉成大面團狀。

6、接著將麵糰放在室溫半個小時後,切成成多個小麵糰。

7、然後將小麵糰按壓,然後放入花生芝麻等餡料,再慢慢用虎口收緊接口,搓圓後抹點油在麵糰上,放在洗乾淨的蕉葉上。

8、把艾餈放入蒸鍋裡,開水上鍋,中火蒸12—20分鐘就可以食用了。

艾草的食用方法小丸子就推薦到這裡,如果你有其它的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小丸子是個挑剔的吃貨,喜歡和大家分享美食,歡迎大家關注我哦。)


小丸子是個挑剔的吃貨

我是曠慧,健康系師姐。

現在正處於採摘艾草的季節。小時候,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是給我們變著花樣做,今天給大家分享媽媽牌艾草做法。

1.艾葉粑粑

媽媽的招牌。

1、艾葉洗淨後蒸熟泡下,再打成漿,也可以直接用手戳出汁。

2、將糯米粉,艾葉漿放在大碗裡揉成不粘手,略乾的麵糰

3、花生和芝麻在炒鍋裡炒香,涼後裝入厚塑料袋裡,用擀麵杖壓成碎末,再加入白砂糖繼續碾成略碎,裝入小碗,拌勻。

4、摘取少許麵糰,在手裡捏成扁圓形,放入少許花生芝麻餡,捏成像湯圓那樣的一個球形。

5、蒸鍋裡燒開水後,將製作好的艾粑粑柚子葉上,放入蒸鍋裡大火蒸10分,即可食用。

2.新鮮艾葉雞湯

老母雞1只,新鮮艾葉若干。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起煮湯。小助理做月子期間,我媽給她燉了幾盅,渣都沒剩。

3.艾葉煎雞蛋

艾葉洗淨後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

4.艾葉餃子

1、艾葉洗淨後蒸熟泡下,再打成漿,也可以直接用手戳出汁,加入麵粉,就跟做餃子皮一樣;

2.蔥、豆芽、豆腐、肉適量切碎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

3、包餃子,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5.艾葉肉丸

把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捏成丸子狀,上鍋蒸熟即可。

再寫下去,口水都要流一桌啦。

趕緊吃個艾葉粑粑壓壓驚。


浙大食品科學博士曠慧

艾草又叫艾蒿、香艾、灸草,是一種具有特殊濃烈香氣的植物,我印象中最喜歡的品嚐艾草的方式好像是馬上就到了的清明節會吃的艾草粑粑(青團)。

艾草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全草都有藥性,可以祛溼散寒、止咳平喘、消炎止血、抗過敏等等。現在這個時候也正是採摘艾草的好時節,小時候物質匱乏,每到這個時期艾草也就變成了餐桌上的一種時令調劑。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艾草食用的方式,都還挺家常的,有條件的話週末或者清明節休息就可以去郊外採一些,自己試試。

1、艾葉甜湯。這個很多年輕小夥子要學學了,不要再讓女朋友來大姨媽只能喝熱水了,備受嫌棄。做法:艾葉15克(大約20片),乾薑10克,紅棗4到5枚,紅糖適量,一起同煮大約15分鐘後就可以了。可以緩解女性每個月那幾天的煩躁和痛經症狀。

2、艾草餃子。鮮嫩的艾草剁碎,可以和肉餡或者豆腐碎拌勻,加鹽、蠔油等調味做成餡料,就可以用來包餃子了,蒸煮都可以、艾草的奇特香味可以調節食慾,是不錯的生活調劑。

3、青團(艾草粑粑),其實跟做其他的糯米糕之類的很相似。取新鮮的艾草洗淨焯水,有料理機就直接打成艾草糊糊,沒有的話可以搗碎艾草或者只擠壓攥出艾草汁。糯米粉加適量的溫糖水和艾草糊(汁)混合,揉成一個麵糰。然後就像包有餡的年糕一樣,餡料可以選擇棗泥、肉鬆、堅果什麼的都可以。包好之後放入燒開的蒸鍋15分鐘左右蒸熟就好了。

4、艾草雞蛋餅。艾草洗淨剁碎,瀝乾多餘水分之後拌入雞蛋液裡面,怕不好成型可以調一點點麵粉加進去,熱鍋下油煎熟就好了。

但是艾草雖然很清香,可是也不要集中一次吃太多,是藥三分毒嘛。艾草如果食用過量還是會導致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一些中毒症狀,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嚐個鮮就好了,意猶未盡有時候是更美好的體驗。你們的家鄉有什麼特別的食用艾草的方式嗎?歡迎一起交流啊!

感謝閱讀,記得幫我點個關注和贊哦!


啞巴美食家

艾草其實是有很多種吃法的,比我最常見的就是艾草餅和艾草豆角米粉湯。



上面這個就是自己做的清淡午餐,用艾草豆角煎蛋製作出來的米粉湯,艾草就直接可以種在後院裡,沒有菜吃的時候就可以將一些用來調味。





艾草也可以用來製作簡單的湯,下面就是一些簡單的罐頭湯,主要的材料是大白菜和蘑菇,艾草可以加一些,用來調味。



另外一種,我比較常吃的就是艾草蛋湯,用來做湯,艾草和一些切碎的胡蘿蔔用來煎雞蛋,然後放在湯裡面適當煮一下,會放一些洋蔥生薑之類的。


養花交流

"日暖桑麻光是潑,風來蒿艾氣如燻"這是蘇東坡寫艾草的詩,詩句渲染了艾草濃郁的芳香在和熙的春風中飄蕩的情狀。

中醫把艾草稱為"百草之王",艾草又名醫草、炙草、蒿艾、香艾,狼草蒿子等,國內大部分地區均有生長,以李時珍故鄉(湖北蘄州)所產為佳,稱為蘄艾。艾葉性溫,味辛、苦,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安胎,降溼殺蟲的功效。


民間使用艾草的歷史十分久遠,端午時,將艾草插在大門兩側,以驅除蚊蟲;冬天用幹艾葉衝熱水泡腳以祛寒溼;夏天用幹艾葉來做枕頭芯,以安神助眠; 最常見的是艾炙……

清明前後,春意盎然。正是艾葉新生、鮮嫩的時季,將艾葉拿來食用正當其時,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方便、有營養的艾葉吃法。

一,黑芝麻甜艾餅

這個黑芝麻甜艾餅做起來方便、快捷,吃起來軟糯香甜,是不錯的早餐食品。


1,鮮艾葉洗淨切碎、加糖,然後放入攪拌機,加清水適量,加幾滴鹼水,攪成漿狀;

2,艾葉漿倒出,加入麵粉及適量植物油充分拌勻至可慢慢流動的麵糊狀備用;

3,將麵糊靜置5分鐘後加入黑芝麻;

4,熱鍋下油,(不用太多 趟滿鍋底周沿即可)用勺子舀麵糊置鍋內攤平;


5,慢火煎至餅能在鍋中移動時,反轉再煎另一面,至雙面金黃後即可起鍋食用;

二,艾葉粥


準備鮮艾葉30g,粳米50g,紅糖適量。將粳米放入已煎至成濃湯的艾葉水(去渣)中加適量紅糖小火熬製1~1.5小時即可食用,此粥可溫經止血,散寒止痛。

三,艾葉當歸牛肉湯: 可補脾胃,益氣昇陽。


1,將艾葉、當歸、白朮、柴胡、升麻、黃芪、黨參、陳皮、樗白皮適量裝在雙層的紗布袋裡封口備用;

2,沙鍋加水2000g置大火上,加入切好的牛肉塊、藥包煮沸後,撇去湯麵浮沫、加薑片、蔥段,改小火慢燉至熟透,加食鹽、胡椒粉、蔥花適量即可食用。

另外,艾葉曬乾後可直接拿來泡茶喝,能起散寒祛溼的作用。


如雲水般流淌

艾草又叫做艾蒿,它具有驅寒去溼,安胎暖胃,溫經止血等功效,特別適宜月經不調,宮寒不孕,腹部冷痛,胎動不安等人食用。艾草除了平時用來煲艾草水泡腳驅寒外,還可以做成艾草湯或糖水飲用。下面與大家分享一道美容養顏,溫經驅寒,補血益氣的艾草糖水。


材料:新鮮嫩綠的艾草葉,雞蛋,紅糖,姜。

做法:1,艾草葉洗乾淨,薑切片。

2,鍋裡放入適量的水,放入薑片,紅糖,燒開。


3,燒開後,改小火,打一個雞蛋,慢慢煮熟。

4,待雞蛋差不多熟透,放入艾草葉,繼續煮兩分鐘即可。


5,倒出碗裡,待飲用。


美食巧媽

  • 艾姜煮蛋

艾葉15克、生薑20克、雞蛋3個、紅糖若干

將生薑切片,與洗淨的艾葉、雞蛋一同放進鍋裡。加適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雞蛋煮熟。

然後,將雞蛋剝殼,放進鍋裡原汁中煮10分鐘左右,再加進適量紅糖。

一碗熱乎乎的“艾姜煮蛋”就新鮮出爐。

  • 艾草青團

糯米粉180g、粘米粉120g、澄粉75g、白糖90g、艾草粉15g、色拉油45ml、清水480ml

請注意,包的時候手上抹一點油,就不容易粘手。放青團的碟子上也抹一點油。

  • 艾梗老雞湯

鮮艾梗150克(曬乾的艾梗80克左右)

老母雞1只、精鹽適量;、生薑10克、清水若干

將老母雞處理洗淨、切成大塊。把生薑洗淨拍扁。瓦鍋洗淨,放進老母雞、艾梗、生薑,再加入清水。

先用猛火燒開,煮約5分鐘後。轉換成小火熬。約煮一個半小時左右即可。調味放入適量的精鹽即可。

  • 香艾煎雞蛋

艾葉洗淨剁碎,加入雞蛋攪勻。加入鹽、胡椒粉,鍋熱加油煎熟即可。此菜令人開胃。


松滋特產館

有很多吃法,可以做成艾草丸子蒸著吃,配上肉炒著吃,剁成餡包水餃,還可以煮艾草雞子等…很多。




清閒144407598

看了那麼多回答,我現在徹底懵了,艾葉是苦的,怎麼會是甜的呢?

這種是艾葉,拿來當藥用的,味苦。
而這種就是拿來做青團【清明果】兩種根本就不是同一樣植物。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把這二樣植物搞錯?那麼苦的艾葉做食品你吃的下去?況且氣味又不好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